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你的人际关系,不是只有伴侣!

2022-11-21 17:00:09


作者/女人迷内容製作人 Louise

日前,女人迷针对「没有社交生活(或约会)对你来说最大的困扰?」邀请读者留言,我们发现,对没有社交生活感到焦虑的人们,多半提到了「快被闷坏」、「太无聊」、「想面对面说话」等几个关键字,好比说:

-生活只剩工作,严重影响生活其他层面
-每天被任务追赶加班,没时间休息 
-没有时间与能量,可以发展自己兴趣 
-休息完还是很累,对放空感到罪恶 
-找不到属于自己有效的恢复能量方法 
-工作效率降低、对人缺乏耐心 
-不享受工作或生活,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source:Unsplash

当然,除了大声疾呼「很困扰」的读者之外,我们也观察到,相当多的读者对于「没有社交生活」感到轻鬆自在,其主要的原因包含以下几种:「没困扰。本来就是社交绝缘体。ㄧ个人很自在,不用受气。」「社交生活中有些只是闲聊是非,人与人之间则一些利益上关係的族群,不如做想做的事充实自我。」

合理的推测,很多读者大概也和我一样,属于货真价实的「内向者」。比起频繁的社交,内向者通常需要独处来为自己充电,内向者通常不会选择与他人正面交锋,他们喜好深度和沈思,而这在「外向者本位」的社会网络中,有时会产生非常大的窒碍,因为你会看起来「反应慢」、「不够热情」而且「无争」。这也是为什么短期的社交屏障,对于内向者来说反而不亦乐乎的原因。

然而话虽如此,但有时绝对的孤独有其盲点,自己才最了解自己这件事情,已有其限制,恰当的自我理解,有赖于内倾与外倾双向互动后的反馈,把内部对自我的理解,和外部对自己的认识结合起来,才能感到满足。

「完全的孤独的自我,是很难全然理解自己的。」——中国着名思想家 刘擎


因此,你享受独处、或渴望依赖他人,都是很正常的,当你因为人际疏离感到寂寞,或因为欲说无人听,缺乏团体活动的激活,而感到卡关,那么可以藉此作为一个新的契机,釐清自己对独处与社交的需求,找到最让你感到舒适的团体,展开梳理自己的旅程。

延伸阅读:懒得聊天、不想接电话...关于「社交倦怠症」的 5 个徵兆,你符合几个?

  

内向者真的不需要社交?错,你只是需要「有质量」的社交


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好盘整自己的关係网络都是重要的。根据美国一项研究指出,疫情大流行期间,社交距离限制了人们与朋友互动的能力,大多数的研究受试者认为,他们的友谊因为大流行而产生极大的变化——包括对于友谊质量的认知,以及人们对「朋友」的感受。

  

[iframe][/iframe]

展现各面,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伴侣相处时有固定模式,你们的闲谈常被彼此的生活细节填满,小至今晚吃了什么,大至今天的投资获利,虽然看似无所不谈,但其实大多时候沦于漫谈。即便你觉得有什么事情想说,但总是卡在:「啊,这件事情和讲过了,好像不用重提;那件事他也知道,也不用再多说。」通常在这种时候,第三方的角色尤其重要,你可以超脱伴侣身份,把你的生活重新理过一遍。

心理学家暨友谊专家 Marisa Franco 博士提到,彼此联繫是身心健康很重要的一环,「我们时常将『浪漫关係』视为主要的联繫形式,但是,朋友之于『我们的身份』和『我们是谁』的感觉非常重要,如果你只求助于一个人,那么你只会体验到自己的一面。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你需要一个社群来展现你身份的各方各面。」

延伸阅读:2022「好人缘」星座Top3!第一名「这个星座」83%的人表示:颜值高,挤下社交王双子座?

  

3 种方法,找到合适你的人际关係


source:Pexels

无论你对于长时间社交脱节感到焦虑、抑或感到自在,大概都免不了长时间与自我相处,你便更有机会理解自己的人际相处临界值在哪。「内向者」如我,即便平时对于社交场合上的「Small Talk」感到抗拒且耗能,但却十分需要定期的深度交流来维持能量,譬如与 1 到 2 位知心好友的漫长对话,或者定时的近况分享。

当你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再来就是如何展开行动。在维持社交距离的期间,重燃友情可以激起一种温暖却又陌生的新鲜感,但在展开行动之前,我想最重要的事情是思考:近期,我们与朋友之间疏离的关係,全是因为距离与无法见面,还是由其他因素导致?如果一段友谊总是令人感到筋疲力竭,而且几乎没有带来什么快乐,那么也许是时候反思究竟「是什么让你保持这样的关係」了。

而这件事情需要谨慎执行,因友谊无论好坏,都是自愿的关係,需要双方都同意才能继续下去。当然,在进行这项思考时,你也必须清楚:结束一段友谊很难,尤其是结束一段有着丰富、共同历史的友谊会让你失去很多,一但你走上了这条路,通常就是一去不复返的。因此所有的思考,都需饱含理性与感性。当你尝试着在居家防疫期间,重建,或者说,重拾你的人际关係,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步骤,循序渐进。

  

1. 认识自己,设计交流方法


首先,你得先了解自己的社交倾向,若你偏好「由外倾世界」获取能量,喜爱跟人相处、随意交流、广泛互动,那么你很有可能具有「外向者」特质;而如果你倾向「由内倾世界」获取能量,喜欢独处,朋友求精不求多,热爱沈澱与思考,那们你极有可能具有「内向者」特质。两种人格特质所需要的交往情境也不同,你可以试着回想过去让你感到舒适的社交形式,如:

-人多热闹的 Party V.S 两人单独的聚会
-三五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V.S 一场咖啡厅的小团体聚会
-大团体的桌游聚会 V.S 与挚友的小酌时光

不同形式的聚会,其参与的群象也不同,有些人喜欢热闹,而有些人爱好安静,从过往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去区分哪些朋友最合适你现阶段的人际连结需求,开启合适彼此的交流活动,更有助于你透过人际的连结恢复能量。

延伸阅读:想结束话题又怕失礼?社交上必备的4种优雅退场技巧:掌握聊天时间、交换联络方式搏感情

  

2. 列出最小可行性计画


清楚自己需求之后,进入到「执行前」阶段。有时光用想的,你很难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是有哪些事情具有把握,此时建议可以为自己设定「最小可行性计画/方案」,毕竟,有时高大上的计划会沦为与「年度计画」共同下场,年初时跃跃欲试地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出改变,到了年中,才发现很多事情被一再拖磨,卡在人的惰性,在优先序位中不断的被拉低标準。最小可行性计画,顾名思义是不用付出太大的成本,此刻便能开始尝试的行动。

蝴蝶效应是这么来的,从一点点小小的改变,为自己创造一些动能与契机。而从中得到一些滋养的你,才有兴致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接下来,可以尝试「女人迷时间管理课程」中学到的方法。首先,以「日」或「週」为单位,不用看得太远,我们目的是让自己知道:这些事情现在可以做,而且不用付出太多的成本,为何不试试呢?再来,多写几个,自我脑力激荡,尝试更开放性的去思考,什么我曾经做过、哪些值得尝试?整理后,写下三个,你会找到最合适此刻,也最令你心动的方法。

  

3. 给予自己至少 3 种舒适的社交行动


釐清需求、列出方案后,可以就 3 个 MVP 的其中一项展开尝试,以「尝试入门槛低的线上活动」来说,推荐大家以下 3 种我已经尝试过,可以维繫挚友圈、增进人际交流的方法。

语音聊天室(2 人)

当你意识到「和自己相处」已经到达临界时,可以尝试主动求援。以我自己为例,作为一个典型的内向者,过往在人际关係经营上,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当世界维持正常运转,时不时便会有三五好友发来的邀约,我要做的,就是儘量地告诉自己,邀约来时,大方接受,感受人际的温暖,从中释放些什么、也给予一些什么。

然而,当实体的社交生活暂停运作,一个人长时间独处,总有需要与信任的人相互拥抱的时候,此时,记得你手机通讯录里头,那些标上星星的挚友们,也许他们也正在等你一通电话,主动关心,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线上读书会(2-5 人)

把交友圈再扩大出去一点点,找到志同道合的 2 到 5 位朋友,一起共读一本书,约好一个时间,开启视讯软体(可以是 LINE、Google Meet 或是 Zoom)为彼此的共读设下规则,比如:一人导读一週,彼此分享在各章节看到的小心得。可以有关工作,也可以无关,读书之余能获得更多不同的视角,能让你对眼前这位熟悉的朋友,多一些些不同的认识。

线上桌游团(5-10 人)

如果能量可及,可以尝试再大一点点的交流社群,桌游会是没有杀伤力、也无需太耗能地聊天,却可以透过游戏相互舒压的好方法。上週末我也尝试与其他 8 个大学友人玩起线上狼人杀(因为我们本身就有在玩实体的狼人杀,所以对于该游戏的入门槛较低),推荐可以上网搜寻「线上桌游 App」,有相当多可行的选项,如:K 歌、谁是卧底、狼人杀等等。游戏,应该是生命当中重要的部分。

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式在疫情期间维持自己的社交能量,与必要的人际连结,最重要的请记得关注自己的能量与需求,让我们一起主动一点点,为自己架构出最舒适的人际网络。一起期待,能面对面吃顿饭的那一天。


首图来源:Pexels
图片来源:《二十五.二十一》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