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这届00后有点苦:疫情三年+就业寒冬的双重夹击

2022-10-22 17:00:23



“金九银十”在往年是求职季的黄金期,但今年就业市场一片荒凉,以至于2023届的准毕业生,还没迎来求职高峰期,就先遭遇了职场的第一场滑铁卢。

疫情三年+就业寒冬的双重夹击下,企业自身难保,不断压缩职位,让这届00后的就业之路,难于上青天。于是,考研、考编、退居二线城市,成了许多年轻人就业“重心转移”的无奈选择。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还没来得及“整顿职场”,

先被“职场”拒之门外

今年就业有多难?

难在,别说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连已经有工作的,都害怕随时会丢掉工作。

疫情三年,世界仿佛变了个天。整体经济局势的内忧外患,让许多企业在风雨飘摇中,举步维艰。为了留存最后的一丝星火,企业缩衣减食的第一步,就是裁员。

而在这一波裁员大潮中,首当其冲的就是24岁以下年龄就业者。14.3%的失业率,也就是说每10个年轻人里就有1.5个被职场拒之门外。而行业内人士苦笑,这个数据远不止于此。

图片来源:Edu指南

24岁以下,许多是疫情爆发前后的大学毕业生。刚进入职场,还没站稳脚跟,就陷入互联网、网络教育、社交媒体等新兴行业,减缓发展脚步,优化结构,进入存量竞争的博弈时期。

风云变幻,大浪淘沙,筛掉的不仅是小企业,还有数以百万计的职场新人。

“实在对不起,我们部门没有HC(Headcount,坑位)了。”2022年,被这句话击碎职场梦的年轻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


图片来源:知乎

从前,被称为“职场莽撞人”的00后个体意识强烈,凭借“整顿职场”的种种“英勇”行为,频频上热搜。

腾讯应届生公司大群怒怼管理层;00后应聘不成,反手举报,致使公司被停业整顿;由于太难管,公司不得已成立“新一代部门”,专门用来管理00后;这种“爽文情节”屡屡博得大众一片哗然。


图片来源:网络

有拍手称“大快人心”,称赞00后“人间清醒”,是乌烟瘴气的职场中一股清流;也有冷眼旁观,怒斥他们娇生惯养,“不食肉糜”,不知人间疾苦的。

“反职场PUA”、“拒绝画饼学”、“拒绝加班,到点就走”、“可以使唤我,但请你尊重我”、“我不在乎交不交金,但我在乎给多少薪资”……吃不了苦,受不了委屈,敢于表达和挑战,追求自我,个性强烈,成了贴在00后身上的个性标签。


图片来源:微博

但逞嘴上之快,却难承生活之苦。

“一言不合,转头就走”的初生牛犊,在现实生活的捶打下,再“一腔孤勇”也敌不过频频被拒的简历,迈不过高攀不起的职业门槛。

简历石沉大海,面试毫无起色,offer遥遥无期,失业率高涨,摆在面前的生存问题,让这群我行我素的职场新人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开始另寻出路。

拥挤的就业路,

在“退路”中寻找“出路”

2022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摆在这批刷新历史记录人数的毕业生面前,最现实也最直接的难题就是——毕业后,去哪?

智联招聘《2022年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就业压力、所学专业和经济形势是影响2022年应届生毕业去向的主要因素。


图片来源:时代数据

考考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考考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考研?——今年参加考研的人数达到457万,但计划录取人数仅110万,300万人会落榜。

考公?——国考报名创212万人的历史新高,计划招录3.12万人,67个人抢一个职位。

考教师?——教资报考达到1144.2万人,最激烈的江苏省,竞争比达到3739:1 。

找工作?——截止到4月底,只有15.4%的应届生签下就业合同,更多的学子还不知何去何从……

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如今摆在00后毕业生面前的,无论是考研、考公、考师,每条路都很拥挤。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体身上,就成了一座沉重的大山。这几年因为疫情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还有整体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让“求稳”重回找工作的主基调。

58同城和赶集直招联合发布的《2022年毕业季调研分析报告》显示——疫情之下,51%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更加稳定的工作。


图片来源:时代数据

70后崇尚铁饭碗,80后推崇自主创业,90后追求大厂,如今00后却仿佛退回过去,也开始保守“求稳”。

《20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调研报告显示,超4成的毕业生倾向于毕业后进入国企类稳定的单位。


图片来源:时代数据

去年网上有一份热传的深圳中学2020年拟聘老师名单。

清一色的世界最顶级学府,包括北大、清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等等;清一色顶级学位阵容,40.91% 为博士,剩下全是硕士。




图片来源:深圳中学官网

“豪华”的师资阵容震惊所有人的同时,也让大家提出质疑——学历背景金光闪闪的天之骄子,跑去中学当老师,到底是大材小用,还是人才浪费?

同样颇受争议的,还有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学的博士王梦珍,竞聘成功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的城管执法岗位。一同入职的,还有英国曼彻斯特海归硕士研究生。


图片来源:网络

甚至有很多精英学子们为求固定编制,将目光降低到了各类小县城的公职岗位。广东平和县两年前才刚摘下贫困县帽子,2022年81个引进人才的岗位,就获得了31名博士,700多名硕士的激烈竞争。

卷不起,躺不平,00后的“铁饭碗争夺战”充满无奈和硝烟。这条“求稳”的独木桥,在文凭通胀、大学生过剩的状态下,厮杀得更赤裸、更残酷。

逃离北上广深,回流二线城市

逃离北上广深,回流二线城市

比起80后、90后热衷于去北上广深寻求机会,如今“北上广”已不再是00后的第一选择。新一线城市,如杭州、苏州、昆明、青岛、成都、重庆成为了毕业生新宠。

梧桐果的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近四成毕业生流向新一线城市。


图片来源:时代数据

大城市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激烈残酷的工作竞争,过长通勤时间的996折磨,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了在此扎根的欲望。

而近些年来,新一线城市的崛起有目共睹。随着产业结构、就业生态、城市环境、公共服务等不断完善,更小的竞争压力和生活成本,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宽松的职场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图片来源:新华网

“我老家是成都郊区县城的,现在回到成都,可以每周回家看父母,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同学也能经常聚餐。收入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房贷和家庭的压力都小很多。工作之余还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选择了成都。”这是一位放弃了北京大型企业面试通知,选择去成都工作的00后阿蓝在接受《燃财经》采访时说的话,也道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除了工作,还要生活”,这句话里传达了——新一代职场新人在对待择业时,态度和标准已然有了转变。

慢就业&自由职业,就业渠道更多元化

慢就业&自由职业,就业渠道更多元化

疫情三年,让这届毕业生不仅有过半的大学生涯处于流离失所的状态,而且线上办公、封校、隔离等种种客观的不得已因素,也让他们的实习机会和体验大打折扣。

加上大厂缩编、面试延期、offer被临时取消……就业市场的寒潮中,2022届的毕业生已然不敢再抱有过高的职业期待。

降低要求,另辟途径,寻求出口,让“慢就业”和“自由职业”成了毕业后的新趋势。

数据显示,50.4%的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择单位就业,“打工比率”较去年下降了6.5%。而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却均比去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时代数据

在前不久举行的“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就业创业主题论坛”上,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分享了最新的调查数据——

“76%的00后愿意或正在从事新兴职业,88.1%的00后愿意尝试或正在灵活就业。”

在年轻人的聚集地B站,可以看到大量新兴职业的热度不断攀升。

00后想从事的新兴职业中,视频UP主、电商博主和菜品体验官位列前三;愿意或正在灵活就业的00后中,网红/博主/达人、开店(含电商)、剪辑成为热门副业前三名。

面对社会层出不穷的新需求,他们应景地抓住机遇,将曾经“不务正业”的职业“转正”,催生出新的市场和岗位。


图片来源:Bilibili

郭胜对00后的这种“因势而变”的心态表示出了极大的赞赏——

“大学毕业后到大企业工作不再是唯一选择,很多人追求自己的兴趣去寻找自己的未来,有的是自由就业,有的是再深造,有的是到自己感兴趣的中小企业工作,他们的观念有了巨大的转变,就业方式日趋多元”。

罗胖在2018年跨年演讲开篇曾说——“以前,变化可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变化可能成了生活本身。”

时代不断在变,新职业也不断涌现,面对这波变革,00后表现出了极其灵活的应变能力。并且因势利导,努力将“兴趣爱好”和“生活技能”结合成“工作”。

用爱发电,已经不再是嘴上说说。让电点亮生活,是00后踏出新征途正在做的事。


图片来源:Bilibili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金融界大鳄达里奥说——“未来的时代将与我们有生之年所经历的完全不同”。

面对政治、经济、技术三重巨浪的叠加来袭,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截然不同的游戏规则中,寻找新的方向。

时代的动荡不可怕,心理的动荡才是最大的敌人。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所处的困境,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要面对的课题。00后难,但前面每一代人的生存环境也各有各的难处。面对就业寒冬的“寒气逼人”,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去适应环境,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北大学生可以做领导人,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将卖猪肉卖到极致,也丢人。”这是北大校长许智宏对莘莘学子发出的呼唤。


图片来源:Bilibili

无论是在世俗社会中为求功名利禄,寒窗苦读;还是放下傲气,自洽地拥抱平凡生活和工作中的小美好;亦或是另辟渠道,开创新的职业,进军新的领域;只要是脚步不停,未来就可期。


海归硕士张泉放弃投行,转行成为一名废品回收员

想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谋求新领域里的蓝海

正如刘润老师在《进化的力量》中呐喊——“这个世界在哪里被撕裂,就会在哪里迎来一轮疯狂生长。”

00、10后被誉为Z世代,身处信息大爆炸的世界里,虽然赶上了动荡多变的时代,却又是一个更自由、更开放、更有创造力的时代。挑战和机会并存,绝望和希望相依。

海水涨潮,努力学会游泳;海水退潮,上岸学着当两栖动物。进化论中,早已告诉了我们活下去的真谛。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

预售开启??????

每天一页,成为懂教育的父母

蓝橡树接触了成千上万的父母后发现, 教育中的很多问题,在于父母缺乏对常识的理解。

这一代父母们在用他们父母教育他们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其中就不乏落伍的、错误的教育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的 陈默教授感慨:在这个时代,孩子变了,父母却还没跟上。

父母如何才能跟上孩子的脚步?

3年前,蓝橡树制作一年一度的「教育日历」,迄今已有10万+销量。我们希望为家长提供更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此,2023年的日历,我们对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版。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

预售开启????

学点教育科学,做懂教育的父母

每天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利刃在手,直面育儿挑战

我们选择的20余本教育书籍,都是顺应这个时代的前沿研究,从中提炼出12个教育观点。

这12个话题分别是:自驱力 | 非暴力沟通 | 积极心理 | 脑科学 | 正面管教 | 情商 | 心流 | 婚姻 | 学习力 | 独立 | 未来教育 | 正念

涵盖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用心理学、脑科学等理论「武装」起来,成为更懂教育的父母。

365天的陪伴下,你会拥有一口袋的利刃,直面孩子给你的各种挑战。

每月一个前沿教育理念

通俗易懂,轻松掌握

再来说说这12个月主题的选择。教育问题千千万,但汇总起来无非就是几个大主题: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怎样让孩子跟父母合作?

乐观、高效、情绪稳定的孩子如何培养?

……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怎样让孩子跟父母合作?

乐观、高效、情绪稳定的孩子如何培养?

……

1月主题是自驱力,就是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能力。现实中,很多孩子是为了父母和老师在学习,为了获得奖励在学习,当他进入大学,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就是「空心病」由来的重要原因。

在「自驱力」的主题中,我们谈到了「外部奖励」如何破坏自驱力。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奖励模式,用内在动机激发,比外部动机更长久,更有效。

当你觉得教育孩子很难、很累,束手无策的时候,试着去读一读日历上的文字,冷静3秒,可能一切都不那么糟糕,可能方法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除了自驱力,还有亲子沟通、情商培养、正面管教、积极心理学、脑科学等重要主题,易懂好学。

每周一个亲子互动

加深理解,幸福练习

读过、看过,不如亲自试一试。在2023年的日历中,我们围绕每个月主题设计了每周一次的亲子小互动。

2月份的主题是非暴力沟通,我们内心明明是爱孩子的,但说出口的就是伤人的话。但当我们愤怒时,我们应该如何表达出来呢?

在2月4日的互动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一次「记录矛盾对话」的小练习:

判断你的语言是否达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一、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不夹杂评判;二、表达感受;三、表达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求相关联;四、具体请求。

判断你的语言是否达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一、清晰表达所观察到的,不夹杂评判;二、表达感受;三、表达我们的感受与什么需求相关联;四、具体请求。

在1月自驱力的主题中,设计了「帮助孩子制定自我激励方案」的小活动:

“如果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希望获得怎样激励?”,和孩子讨论自我激励方案。(提醒:激发他内在成就感、责任感。)

“如果你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希望获得怎样激励?”,和孩子讨论自我激励方案。(提醒:激发他内在成就感、责任感。)

亲自写一写,试一试,做一做,用一用这些科学工具,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家庭成员的感情。

养育孩子,难并快乐

养育孩子是一件漫长、复杂却也是充满趣味的事情,我们可以凭借本能去陪伴孩子,也可以主动出击,用科学的方式应对孩子带给你的挑战。

让蓝橡树教育日历2023,继续陪伴你,渡过家庭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