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不同朝代古城上下叠加 中国考古发现奇观

2022-10-12 17:00:03

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发现巨幅石雕祥瑞壁画,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北宋时期最大的石刻。壁画通高约3.3米,目前已揭露南岸壁画长约23.2米,北岸壁画长约21.2米。(新华社)

中国开封北宋东京城州桥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经四年持续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不同时期遗迹遗存,实证开封「城摞城」奇观──清代车辙下面有明代桥体、明代桥体下方还有北宋堤岸,见证中国古代城市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城摞城」指的是不同朝代的古都、古城上下叠加在一起的奇观。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构成「城摞城」的奇特景观,这是因为于历代黄河泛滥所造成的。


大运河(汴河)的河道地层堆积示意图。(新华社)

新华社报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中国」项目人员在「州桥遗址」发桥梁、河道、堤岸、神庙、民居、道路、沉船等物化载体。地层年代包括宋金元明清不同时期,遗物丰富,上下叠压,层理清晰,不同时期桥摞桥、路摞路,是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奇观的真实再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表示,由于战乱和黄河泛滥,历史上开封曾多次被泥沙掩埋,如今城下自下而上依次埋藏着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及清开封6座古城。


刘海旺说,州桥遗址的发掘,撩开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神秘面纱。截至目前,州桥遗址共完成发掘面积4400平方米,发现各类遗存遗迹117处。东侧探方中大运河(汴河)故道遗存特征明显,唐宋至明清时期地层清晰。


河南州桥遗址考古发现实证开封「城摞城」奇景,图为大运河(汴河)故道西壁横剖面,河道、堤岸肌理清晰。(新华社)

西侧探方中,宋代堤岸石雕祥瑞壁画保存较好,构成巨幅长卷;明代州桥结构基本完整,青石铺筑桥面,砖砌拱券;桥体上明代晚期金龙四大王庙遗存及民房屋舍清晰可见;明代道路上叠压着清代车辙印。


他说,州桥是北宋东京城的文化高地和精神标识,众多遗迹遗存的出土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实证,也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


大运河(汴河)河道西壁剖面图,揭示大运河(汴河)自唐宋至清代发展演变过程。(取材自新华网)

刘海旺表示,州桥,始建于唐代,是开封城市中轴线跨越隋唐大运河的地标性建筑。此次考古发掘还明确了州桥在东京城内的地理位置,也首次揭示了北宋东京城内大运河的形态,为研究北宋都城布局提供了重要座标,为探讨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形态、国家礼仪制度、国家文明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难得而珍贵的实物数据。


遗址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6万余件,其中瓷器标本5万6000多件,准确反映了运河航运辐射范围,为了解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南北交流和社会商业发展状况等提供了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