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碳水核弹之王,面条米粉通吃,湖北早餐吃得有多猛?

2022-05-21 17:00:07

在湖北,起早不为自律,而是为了早餐自由。



油炸碳水,简直是核弹级别。单独出战的重油烧麦、面窝、油饺、欢喜坨已经是强者如林,糯米包油条、油饼夹烧麦这种碳水+碳水的组合,更是碳水的N次方,快乐无极限!

这一锅香喷喷的“碳水核弹”,谁能不爱呢?

图/视觉中国



而面和粉的交锋,更是精彩绝伦。



吃粉大省江西、湖南与吃面大省陕西、河南,将湖北围住,而湖北将粉面熔为一体。热干面、牛肉面、早堂面,湖北人的面不比北方逊色;糊汤粉、酸米粉、鳝鱼粉,更与面条二分天下。武汉生烫,更是粉面随意选。

热干面,武汉人过早的主角之一。

图/视觉中国



荆楚大地,江河奔流,湖北早餐实在是种类繁多,坊间传说吃上一年也不重样!



天生的江湖豪情,尽数融入了湖北过早的烟火。

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重油烧麦,美好的一天开始喽!

图/视觉中国



没有谁比湖北人更懂,油炸碳水的快乐!



在湖北吃早餐,是一场油炸碳水的狂欢。

碳水和油脂的组合,堪称“完美”!

摄影/宁波PHOTO



糯米油炸,

湖北早餐的硬核主角!



豆皮,武汉过早的代表作。

豆皮的鲜香,吃过就忘不掉!

图/视觉中国



糯米压着薄薄的豆皮,既踏实,又抗饿,还要再加料,肉丁、笋丁、榨菜、香菇,精致了许多。趁着热,心急火燎地吃,才是正经事。



碳水谁能不爱呢?要论更快乐,莫过于碳水+碳水的组合。

糯米正在把油条吞噬,美味即将诞生。

图/视觉中国



糯米包油条,过早梦开始的地方。



糯米保持着温热,油条是刚出锅的,焦焦脆脆,被糯米一包就变得软韧。地道的糯米包油条是甜味的,白糖、黄豆粉,还有芝麻粒,现在又有了咸口,放入土豆丝、酸豆角,甚至咸菜、雪里蕻。湖北人早餐的边界,又扩大了。

糯米包油条,吃一口就甜到心里。

图/视觉中国



碳水炸弹早餐,还少不了重油烧麦。



舍得放油,大胆吃油,才是最关键的。这回,糯米和猪肉联手,拌足猪油,还加入了一味重要选手——黑胡椒。

重油烧卖,蒸笼都是油嘟嘟的。

图/视觉中国



如果说油条搭糯米还算“情理之中”,那么油饼夹烧卖就更“硬核”了。



两种重油食物的相遇,将“爱碳水”三个字刻在了武汉的过早界。刚捞起的油饼,就用铁铲子划破,将冒着热气的烧麦塞进油饼里。薄脆的油饼里,沉甸甸地装了四个烧麦,一个下去能饱到下午。

油饼夹烧卖,碳水的加倍快乐!

摄影/fxy1223,图/图虫·创意



在探索早餐碳水的吃法上,湖北人的道路走得很远。



尝过湖北糯米鸡的外地人,会直呼骗人,糯米鸡没有鸡,而是一团结实的油炸糯米。蒸熟的糯米拌好胡椒捏成团子,炸到金黄后起锅。一只小巧玲珑的糯米鸡,加猪肉可注入精致,加青豆玉米可增添色彩,信手拈来,有滋有味。

油炸糯米鸡,没有鸡肉但依旧很好吃。

摄影/姚志学,图/图虫·创意



人向来对圆滚的食物没什么抵抗力,欢喜坨或者叫麻团、麻圆,就是这样一种惹人怜爱的湖北早餐一员。糯米粉滚成圆团,再裹上一层芝麻,炸熟后一咬开,脆响一声,糖汁四溢,满嘴都是芝麻香。

管它是欢喜坨还是麻团,好吃就够了!

图/视觉中国


面食油炸的“尖子生”,

吃上一口要看缘分!



和糯米鸡类似,鸡冠饺里也没有鸡,更多的湖北人喜欢叫它油饺。



湖北人的油饺,要比寻常意义的饺子大多了。用老面发过的面皮,包裹上肉馅,捏成一个鸡冠的形状,大饺子一下油锅,在热油中膨胀得足有半张脸大小,金黄油亮。

鸡冠饺正在油锅里洗澡澡。

摄影/宁波PHOTO



面窝,同样是一个看着摸不着头脑的名字,再加上一个圆溜溜、胖乎乎的朴素外形,差点埋没了过早界这位扫地僧。



吃面窝和炸面窝,没有点子功夫在身上是不行的。硬的地方,要薄薄脆脆,软的地方要松松软软,这样子的面窝才香。

刚出锅的炸面窝,香飘100米!

图/宁波PHOTO



面窝炸得好的摊子,能吃上就是一种缘分。



油温高,四周就焦了,油温低,面窝不膨胀,圈孔炸不出来,就没了面窝的形。吃面窝的时候,会吃的都拿竹签子串,这样口感才是原本的味道。

小网格刚好给炸面窝控控油。

图/视觉中国



天门煮包子当然不是“煮”,要做成“双面油煎”包子才行,底部酥脆,咬下去会爆汁;鄂州、黄州的东坡饼,用面粉做出蟠龙状后,和麻油煎炸后蘸白糖吃,吃起来有股奶香味。



在对油炸的爱上,湖北各地“人同此心”。

油香和土家烧饼,都是恩施人喜爱的早餐之选。

上图/恩施州人民政府,下图/视觉中国



热干面只是湖北的“面山一角”



对面的喜欢,湖北人是藏不住的。

热干面正在注入灵魂。

摄影/宁波PHOTO



就拿最出圈的武汉来说,一碗颜色金黄、飘着麻酱香气的热干面,有股迷一样的吸引力。在热烘烘的晨光里,芝麻酱与面条融合的香气,调动起了人的无限活力,无论是坐着、站着,还是走着、骑着车,哪里都可以吃上一大口。

武汉人过早,怎么都能吃。

图/视觉中国



走出武汉,湖北一城一面的说法也绝不夸张。


中国牛肉面大家庭,

必须有襄阳牛肉面的名号!



刨开襄阳那些英雄命途的江湖传说,还有一碗颇为带劲的襄阳牛肉面。

襄阳牛肉面,湖北人热辣的“一面”。

摄影/苏丹卿



早上五点,襄阳早餐的较量已经开始了。半篓碱面半篓豆芽,在沸水中翻烫几次,盛入碗中浇上牛骨高汤,舀一勺牛肉牛杂,这就是久负盛名的襄阳牛肉面。



作为一座江湖之城,襄阳牛肉面担得起热血二字。

红彤彤的牛肉面,看着就热血沸腾。

摄影/Elliot朱,图/图虫·创意



汤底用的是牛肉、牛杂、牛血的混合,因为加了辣椒,用了红油,一碗面里,金黄的是面,暗红的是汤,发亮的是牛油,足量的热辣新鲜,宛如一个迷你的沸腾“牛油火锅”。



其实,还有更多的面在襄阳受到追捧,比如窝子面。人们用牛杂做主料,碱面过油,“窝”成一份份地对外售卖。

受欢迎的牛肉面馆,排队是常事。

图/视觉中国



而豆腐海带面、大葱面、鸡汤面、泡菜面、猪血面、羊血面……或是在牛肉面基础上稍作调整,或是追捧新鲜,引入“猎奇元素”,喜欢丰富滋味的襄阳人在面的接受度上,一向大开大合。


宜昌有一碗“宽宽的”红油小面



麻辣,也是湖北境内的一个重要派别。与重庆毗邻的的宜昌,也有一碗“红油小面”。

一勺卤水红油汤,数块卤牛肉,一个瓷碗,是红油小面的视觉符号。



面的风味,大约跟川味的影响有关。宜昌紧挨着渝东,自古以来同时沐浴着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在饮食味型上,宜昌人的红油小面,就是文化交流的印记。

上下翻滚拌匀料汁,小面吃得更爽。



但宜昌也发挥出了自己的特色。面是扁形的碱水面,用的红油提取了辣椒中的红,与花椒油、猪油等混合,再融入香料,更柔和。有的面馆还用小面配卤菜吃,这种吃法更是湖北最为擅长:辣味与卤味的双香来袭,让人难以招架。


湖北的鱼面,是一个大江湖!



水网密集,湖泊众多,也让湖北人将吃鱼的花样注入了面条之中。将鱼入面,最富湖北特色。

湖北云梦县,鱼面在没切条前成饼状。

图/视觉中国



云梦县当地有一句歌谣:“要得鱼面美,桂花潭取水,凤凰台上晒,鱼在白鹤咀”。



歌谣道尽了云梦鱼面的自然新鲜,桂花潭潭水甘美,水偏碱性,有利于鱼的生长;凤凰台地势开阔,日照持久,能自然晾干面;而“城西府河”专门出产的淡水鱼,肥美无比。

云梦鱼面被切成条后,进行晾晒。

图/视觉中国



在云梦人的巧手中,将面粉与鱼浆做成面条,留住了鱼的新鲜,做成了产业。鱼面一拆,不论做成肉丝炒鱼面,还是大骨汤鱼面,都能达成湖北“吃鱼不见鱼”的境界。



同样是“吃鱼不见鱼”,黄梅鱼面突出一个生动的动词“捶”,因此,也叫“捶鱼面”。在当地老人的记忆里,家里都有做鱼面的木盘和木棰。一到过大年之前,人们就忙着搓红苕粉,锤捣鱼肉泥,捶打之声此起彼伏。

“吃鱼不见鱼”的黄梅鱼面有500多年历史,

用鱼肉和红薯粉做成。

摄影/云谷传说,图/图虫·创意



而在湖北潜江,潜江伢为了吃到财鱼面,再早起也心甘情愿。财鱼就是黑鱼,吃财鱼面最要紧的就是新鲜。为了赶鲜,面馆师傅四点就去菜场买鱼,六点半开门,将财鱼现杀片好,然后下面、炒汤汁,鼓风机轰轰地响。



江河众多,成了鱼面丰富的土壤,而码头文化成为早晨吃面的动力。这种坚韧、鲜活的码头文化,在一碗荆州早堂面里显得额外生动。

荆州早堂面,汤头很鲜美。

摄影/焱阳YY,图/图虫·创意



1895年,晚清将沙市(现荆州沙市区)作为通商口岸,城市扩容,商人、手艺人辗转来到这里生活。人们起大早,早堂面应运而生,成为荆州人的早餐文化,延续至今。



这碗油厚码肥的面,陪伴着当地人经历了数个清晨。到现在,荆州人为了抢头汤吃早面,还是有一大早就去排队的热情。

荆州人的一天,往往从一碗早堂面开始。

图/纪录片《早餐中国》



湖北人的粉里,藏着一个鲜!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人守护着湖泊与稻田,见证着稻花香鱼儿肥的丰年,而米粉也是湖北人早餐的一大主角。

武汉人不仅爱热干面,对各种粉也爱得很深。

摄影/宁波PHOTO



别看糊汤粉卖相一般,却暗藏玄机。一碗汤粉里,不见鱼却满口都是鲜鱼味。新鲜的喜头鱼(鲫鱼)彻夜熬煮,小火煨上,鱼肉脱形、熬化,尽数化入汤中,做糊汤粉比做鱼汤还费劲。

在“鲜”这个字上,糊汤粉是有些底气在里头的,有人加鳝鱼、泥鳅,有人还要加小虾皮。来自大江大河的鲜,成就了糊汤粉的魂。

浓稠的糊鱼粉,一口一个鲜。

摄影/胡新亮



小鱼做汤,稻谷做粉,这才是“鱼米之乡”的境界。深藏不露的武汉人过早时,不论是点面窝还是油条,还有“搞一套”的暗语。缺了糊汤粉,缺了这份浪漫的点缀,早晨就不完整了。



“贵客来了等一等,请到黄潭吃碗粉”。在黄潭,过早的首选就变成了鳝鱼糊汤粉。鳝鱼糊汤粉,选用的是黄潭米粉,这粉细长、雪白,鳝鱼也同样被熬煮到了化境。在这汤粉之中,还要大方地铺一层“鳝鱼臊子”。

黄潭米粉,以汤鲜、味浓、细滑爽口着称。



鱼,在有与无之间,而香气却已经钻入鼻腔。



仙桃黄鳝产量占了全国四成以上,由于地缘上接近河南,做出来的鳝鱼米粉的汤底也有河南胡辣汤的风格。鳝鱼米粉,走的是厚重、鲜辣的路数,重点是剔骨鳝鱼的浇头,使厚、辣、鲜三种味道并存。

仙桃鳝鱼米粉,粉细如丝缕,汤汁浓稠、爽滑可口。



黄潭、仙桃在鱼的鲜美上做文章,蕲春人则擅长调教米的风味。蕲春珍米在二次发酵后,飘出了独特的酸爽口感,演化出了蕲春人的早餐“酸米粉”。



水灵灵的湖北,一大早就“喝上了”!



比起缺乏创意的茶或咖啡,湖北人在“喝啥?”上继续发挥着创意。

热干面配蛋酒,能量充满了!

摄影/李紫祎,图/图虫·创意



米,在武汉变身成两种极为经典的大众甜品。



蛋酒,米酒加上土鸡蛋,滚滚沸水一冲,拌入白糖,就成了蛋酒。

蛋酒,武汉的一种“过早”饮料。

摄影/梁超雄,图/图虫·创意



而把糯米拉长放到米酒里,再撒上几粒糖桂花,就成了糊米酒,喝起来酸甜粘糯,糯米条有嚼劲,夹杂着桂花的香甜。需要补充的是,糊米酒青睐的米酒,是孝感米酒。在孝感当地,早上有直接喝本地米酒的传统。

糊米酒中点缀着白色米浆,似朵朵芙蓉花。

图/视觉中国



广州人喝早茶,荆州人喝早酒。前者悠闲雅致,后者就则显得粗犷痛快。



宵夜时间还没过多久,早酒馆子接力。约上好友涌进早酒馆子,架起一个牛肉锅,点几个卤菜,倒上白酒,再来一碗早堂面。与其说过的是酒瘾,不如说是为了交友。

荆州早酒,豪气冲天啊!

摄影/苏丹卿



而襄阳人的豪气也在一碗黄酒中。麻辣厚香的牛肉面,酸甜醇美的黄酒,构成了襄阳的早餐文化。两种口味一结合,显得霸道又惬意。



李白在《襄阳歌》里写,“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人无疑延续了诗仙的癖好。细细喝,慢慢抿,襄阳故事多,微醺当然从早上开始。

牛肉面配黄酒,襄阳早餐黄金组合。

摄影/柴米工坊,图/图虫·创意



爱油炸爱碳水,爱粉也爱面,喝酒不赶晚就赶早。这就是湖北的过早精神,也是湖北的生活气。吃得了早餐,才能投入奔腾不复的生活。每当太阳再升起时,耀眼灿烂的生活又开始了。


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一天之计在于晨,吃好早餐是件“大事”。

图/人民视觉


文 | 詹忆梦、ZX

文字编辑 | ZX

图片编辑 | 李小二

文章首图 | 宁波PHOTO

封图 | 苏丹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