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黄河边300年老屋,藏宝贝2000多件,7旬老人坚守不离开

2022-05-18 17:00:00

春暖花开时节,摄影师一行人慕名来到河南省三门峡市黄河岸边,跟随当地影友朱老师一起探访十里桃花沟的一个古村落,拜访一位隐居在这桃花源里的郭大叔,听他介绍说老人坚守在此,扛着梭镖巡守古村落已经30多年了,家藏宝贝过2000多件,是当地农村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也是古老的黄河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守护者。

盘山公路一侧山桃花盛开,美景让人留恋,层层叠叠山峦尽头的古村落和老人似乎更加神秘,一行人还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目的地而去。


蜿蜒的山中公路车程大约1个小时,最后在一个山沟的三叉路口停了下来,跟上朱老师顺着一条黄土小道走了下去,一个七八户人家的小山村便映入眼帘,沿着村中仅有的一条巷道走过约莫60多米,村口的一个小小的平台上看到了三位村民,他们不说话面带微笑看着我们,朱老师用当地的方言和他们搭上了话:“老人家你们好啊,吃过饭了没有啊?今天再来转转,老郭在家吗?”,“在呢在呢,刚刚回家,你们去他家吧,去看看他给你们磨铁棒表演。”一问一答间传递出来的是更加神秘的信息。


朱老师轻车熟路地将我们带到了郭大叔的家,走进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门楼,穿过10米左右的门洞,一眼就看到了一位上身穿着迷彩服的郭大叔,朱老师和他是老朋友,一番寒暄过后,大叔热情的将我们请进了家。

站在院子里四下望去,发现郭大叔的家是一个窑洞式的四合院子,北侧利用地形依山而建的是3孔窑洞,其余三面俱是青砖建造的房子,古老的院子保存的相当完整,几乎每一块老砖上都是年代感觉,想必郭大叔的祖上应该很有故事。


郭大叔今年已经70多岁,是这个黄河岸边古村落里土生土长的黄河人,说起自己的家乡那就是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起古村落就要从我的祖上讲起,据老辈人传下来的话,我们郭姓一族当时是大禹的两个护卫驭手郭哀和郭支的后裔,三门峡古称“虢国”,在古代郭字和虢字通用,也是历史上虢国人的后代,我们的郭姓一族大体就是这个来历。”

“时间到了明朝末年,我们的祖先和族人为了躲避战乱便从现今的三门峡市湖滨区的高庙乡迁到了黄河岸边,这里远离喧嚣,背靠香山,面朝黄河,山沟中遍布野桃花,就如同桃花源记里的一般模式,是一个真实的桃花源。”

“先祖迁来此地大约在300年的时间,当年就是在山上打下了3孔窑洞,随后随着家里人口的增多,便开始分门立户,便有了一个小山村,我的祖上在在青朝时期曾经出个一个小吏,大体就如同现在的正科级干部,积累一点财富,便将三孔窑洞的老院子翻修改造成了现在的四合院子模样,按照60年一大修的惯例,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父亲曾经大修过一次,所以如今保留的相当完整,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随后的话题便进入了大叔藏宝的事情,他很高兴的带着我们参观了东西两边厢房,4间房子里很规律的放满了一些他的藏品,大叔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村的经济开始好转,特别是近10来年可以说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只有七八户人家的郭氏家族,都迁到了山上的移民新村或者市里去了,现在社会安定,生活美好,孩子们肯定是不会再回来了,如果长此以往祖上所建的桃花源便最终会消失,思前想后他便有了一个大想法。

“古村人少了,农耕的生活也就消失了,看着家家户户到处都是废弃了的生产和生活用具,我心里很失落,特别是我家的这个300历史的四合院子,废弃了就完了,只有将它合理使用才能将这个桃花源里的人家完整保护下来,随后我开始收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用品,从2006年开始用了10年多的时间收回2000多件,分类保存展放在4个房间里,要完成我的理想,建成一个古村农博馆。”


古村落里的建筑民房本身就是大宝贝,一砖一瓦都是好宝贝,90年代曾经就有民间收购古家具的人前来淘宝,甚至不住人的人家的砖雕和木雕也成了坏人盯住的目标,曾经就有不少的木雕被人盗走,为了保护好祖上留下的财产,郭大叔就和村子里几个老人自发的组织起来进行巡逻,他说古村从前就有先人们留下来防土匪,刀客的梭镖,大刀,也传下来尚武的精神,他们就是用这个一边锻炼身体一边守护山村,前些年就曾经抓住过盗贼送到了公安机关,现在自己的家里农展馆里有上千的宝贝,安保就成了大事情,扛起梭镖巡逻就成了他每天的工作了。


郭大叔自建农展馆的想法得到大家的支持,收集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品很顺利,他说大部分都没有花钱,都是族人们自发送过来的,还有一少部分是自己花钱从黄河沿线的农村淘来的,他的农展馆主要就是展示黄河农耕文化,按照自己的想法分别陈列在房间里,接受游客的参观。


大叔说黄河农耕文化其实保含两个方面,一个主要就是农耕,耕田种地产粮食,第二个是渔业,住在黄河岸边自然就是半耕半渔的生活,土生土长的黄河人这边是生存之道,所以家里的2000多件宝贝里还有一部分渔具,这墙上挂的葫芦就是当年自己下河捞鱼的保护装备,起作用就如同现在的救生圈,扑鱼用的羊皮筏,鞋船,捞头,渔网都保留着。


老人家的文化水平虽然有限,可是他对黄和农耕文化的挖掘和研究热情很高,为此他专门腾出一间窑洞作为自己的研究所,书写了将近10万多字的研究文章,他的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市里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赞扬,大叔的兴趣和劲头这些年更大了,已经开始免费接待外地游客,位游客服务传播黄和农耕文化,甚至还把家里的各种农具当成道具供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拍照使用。


我们在大叔的家门前看到了一块大石头上摆放着一个巨型的铁棒,后边铁门上写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给我们介绍说就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干好他的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每天早上起来用铁棒磨针能锻炼身体,也是对自己和孩子的一种激励,希望孩子们以后能继续将他的农博馆发扬光大。


我们参观的时候正好遇到了大叔的儿子从市里回来了,他说他和妻子都生活在市里,有着自己的事业,父亲母亲守在黄河岸边不愿离开,他尊重老人的选择,家里的土地现在基本都不种了,父母的生活他安排的很好,现在只要父亲愿意干他的事情,自己也是全力以赴的支持,最近听说市里对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都有政策,他准备联系有关部门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希望不就得将来能看到一个保护好的完整古村落。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体现了明清时期北方建筑的特点,外观似乎很普通,可是在房子的四周的装饰相当精美,有很多的砖雕饰物,特别是在门楼上和门窗上,砖雕和木雕可以用精美绝伦来形容,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很快,坐落在桃花源里的小山村,已经成为很多人自驾游的好地方,郭大叔和他的农博馆也成了网红和打卡地。


郭大叔对他的养老生活非常满意,他说现在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黄河农耕文化上,和对古村落的保护上,山村不大只要坐在村头就能将全村一览无余,每天就是手里两样东西,一支钢笔一只梭镖,后半生就坚守这里不离开了。

滔滔不停的黄河水日夜川流不息,养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中原大地的儿女,郭大叔不过只是其中浪花一朵,我们从他的身上看到了黄河儿女对文化的坚守和执着,他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传承和保护着民族文化,大家是不是应该给大叔点个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