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

一线女医护,差点败给生理期

2020-02-22 12:00:13

她们保护世界,也总需要有人保护她们。

《流浪地球》里的台词在这个春天被验证。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当灾难来临,扛起它的不是大英雄,而是每个平凡人。尤其是我们看到更多女性在医院、工地、新闻一线等等,冲锋陷阵。

为了到达严格防护和节省时间的目的,很多医护人员自发剪掉长发。

因为长时间在隔离病房忙碌,双手被滑石粉、消毒液和洗手液反复侵蚀,充满红色的血痕裂痕。

图源@头条新闻

雷神山建筑工地上的女工人们,和同伴一起面对巨大的工作量,不眠不休。女性身上所谓的“柔弱”,被更崇高的责任感取代,可同时她们的苦,也藏在了这份坚强之下。

妇联支援一线女医务人员卫生用品的新闻,把疫情中一线女性工作者普遍缺乏卫生用品的实情曝光。

在这场疫情前线超过50%的医生为女性,一线女护士更超过了90%,单湖北省的一线女性医护人员人数就超过了10万。医护人员们为了节省防护服,大多人不吃不喝,连续七八个小时不上厕所。不是憋着,要幺就靠安心裤。女性医护人员遇上生理期,只能硬着头皮,“血和尿在一起。”

驰援武汉的女性医护人员曾发微博视频讲述实情,“生理期,(血)湿透了防护服。”

我们的战士上了前线,却要为如此尴尬的局面为难。

有的护士曾跟医院申请生理期用品,却迟迟不见物资。医院方面也自然认为个人物品,个人自备。

在群策群力将物资发往武汉的过程里,女性用品需求的重要性也一度往下排。排在前面的急需是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等。无形之中,女性的必需品变成了“特殊需求”。

这一点在“姐妹战疫安心行动”发起人梁钰(化名)的微博里被证实,武汉中心医院本部的女医护跑来跟团队说,“我们真的很需要安心裤,卫生巾。”但在此之前,团队打去电话征求医院接受捐助的意见时,却收到过“不需要”的回复。

另一方面,一线医护人员被询问是否接受安心裤捐赠时,不止惊喜,还马上统计了尺码发给捐助团队。对比这份急切,女性的刚需,却在选择性忽略之下被延误了。

在防疫面前我们可以无性别式的勇敢和坚韧,但回到自身,女性自然的生理状况不能被“拗”过去。卫生用品是女性医护人员的必需品,也从来不是特殊需求,它应该被尊重和呵护。所幸,“姐妹战疫安心行动”发起人梁钰(化名)作为首批次驰援女性医护人员卫生用品的捐助团队,在社会层面真正注意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做了一部分努力。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品牌加入进来。

从这个层面上看,社会论调里老生常谈的“女性对同性恶意更重”,倒是狭隘了。面临真正的困难时,女性对女性实则更富有同理心。

比如,在凤凰网与梁钰(化名)的采访中,她粗略给出过一个数据,湖北一线孕妇的医护人员的比例可能在5%。

那一刻,女孩们都有点迟疑。我们在想,这份勇敢的代价是不是合理。

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这一次真的看到了太多优秀的女性在一片浑水里搅动风云。

2月2日,天津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室主任张颖,近10分钟几乎全程脱稿,用推理的方式揭开天津一百货大楼里的病例传染路径。她的表述简洁明了且易懂,很快用科学的方式减轻了民众的恐慌。

我们佩服这样的做事风格。

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2月1日出征武汉,坚守在重症病房。十天之内,她带来的“李氏人工肝系统”、“四抗二平衡”等救治模式,连续抢救了八位重症患者。年过70,却不舍昼夜,每天只睡3个小时;为把她对病理的认识和经验和各个医院的专家进行讨论,奔波着。

我们还记得她的防护服上写着:武汉加油。

巾帼不让须眉,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就有坚韧的精神,在这场防疫战里更需要我们去发觉、去感受、去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