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

我不喜欢的方方《武汉日记》:伪日记的“代言”与民众狂欢(二)

2020-10-27 21:50:01

                         我不喜欢的方方《武汉日记》:伪日记的“代言”与民众狂欢(一)

链接: https://club.6parkbbs.com/sg/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2618106

作者:葱酱

                但我实在没办法觉得《武汉日记》有文学的色彩,从日记的语言到内容,全无文学的质感。像“真实故事记录”、“偶尔治愈”等自媒体的文章读起来有更多文学的色彩,我与里面的人物几乎能够面对面,我几乎能隔空拥抱他们,这就是文学独有的力量。然而方方的日记却是架空而干瘪的。你可以说这日记是一种随意的书写,所以不用对文字要求这么高。这样的话用在一个职业作家身上不妥。真正的大厨随手做的小餐即使卖相一般,滋味也应该是美的。而方方的日记文学水平之低,读来味同嚼蜡(这真的是切身感受),我不打算原谅,这可能也是一位读者对作者起码的评价权。

而之所以失去了“文学”,倒不一定是因为方方江郎才尽,而是因为方方尽管采用了“日记”这种极为个人化的、具有隐私色彩的文体,记录的却不是“个人”的生活,在写作姿态上,她是一个“武汉人”的代言者。文学的力量在于对“个人”的发现,但要替那么多人发声,在日记里晾晒从其他信息渠道得来的信息,或浏览到的新闻、视频,这日记怎么可能写得有真实的质感?相比之下,豆瓣上的小杭的记录,寥寥数语,锥心泣血。这是被灾难精准打击的个体,留下一地血肉模糊。在方方的日记里也提到了这样的悲剧,但却被一两句话带过,抽象而干巴巴地说,这里好多苦难,仅此而已。

还有一个在豆瓣上写武汉封城日记的人,那才是真正的“日记”。我没有完全看完他的所有文章,但看过的几篇都觉得很不错,至少比方方的日记好很多。我记得一个细节,说他去地下室里找白菜还是酒,灯一开有点恍惚。姥姥平时放很大声音的做操的录音机让大家很嫌弃,而现在大家一起在客厅做操。叙述的语调是压抑的,有淡淡的悲凉,文章非常有质感,读起来有温度有内容,甚至有诗意,我读着他的日记就像走进了他的生活,与他在武汉这座封城里同在。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一种有血有肉的在场感的传递。可是方方的日记里缺少了这样的血肉,它飘在“代言人”的姿态里。

谁赋予了方方“代言人”的资格呢?如果是方方“武汉人”的身份,她写自己,就是在写和她一样平凡的、在疫情中默默坚持的武汉人,那能说得通。但我刚才说了,她的日记里其实很少写到自己,写到自己的部分不过是买口罩的艰难,或无心做饭,或是要照顾好女儿,或是狗粮,再或者就是每天的天气。这些内容琐碎倒是其次,在她的笔下实在陈旧而干瘪。被圈禁的生活肯定无聊,但记录无聊也是文学要做的事,譬如《一地鸡毛》。只不过方方的宏愿不在于此。

显然,方方对自己的期待,以及日记的粉丝们对方方的期待,不是作为一个普通武汉人的“体验记录”,不是要通过她的笔来完成某种在场与共情,而是要以知识分子的姿态,以笔为枪地揭露、批判在疫情的风暴最肆虐的地方,被掩盖的黑暗。换言之,这是一个和政府话语相抗衡的“大声音”——其实人间疾苦的呼告,所谓的“负能量”,一线医生们、微博上的网友们已经写了很多很多,但那些毕竟“人微言轻”,而方方是一个有身份的人物,通过她来“扩音”,让那些不被看见的苦难能够被看见,那些憋屈的声音能够被表达——这是方方在日记里给自己的人设,也是大量读者们追随她的出发点。这从本质上不是对文学(作家)的期待,而是对知识分子的期待。

这是唯一一个可以解释她为什么能“火”的理由。仔细阅读她的日记后,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既没有文学价值,也没有信息价值——她的日记里没有额外提供我从其他渠道得不到的信息。关于疫情数据变化、走向的文章,丁香医生的每日疫情播报比她做得更好更全面,关于武汉普通人的生活,那些寻常小人物身上的光和热,自媒体就不说了,官媒上都有很多,关于她自己的真实体验,她写得又少又浅如断断续续的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