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

关注:情绪低落、悲观厌世,别让抑郁症找上你

2020-01-01 04:01:29


抑郁症,听起来就是一个“很难过”的病。近些年来,“抑郁症”被越来越多的人提起。说起抑郁症,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情绪低落,但抑郁症不单单只是不开心这幺简单。那幺,它都有哪些症状?面对抑郁症,我们能做些什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抑郁症近在咫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和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其终身患病率为6.1%~9.5%。女性的患病率通常是男性的两倍。

抑郁症的基本症状如下。①“三低”:情绪低落、兴趣降低、精力下降。②“三无”:无用(过去失败)、无助(现在无能)、无望(将来无望)。③“三自”:自责、自罪、自杀。抑郁症还有许多的伴发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功能障碍、体重减轻、难以名状或是无法解释的各种慢性疼痛(特别是头痛、腹痛、骨盆疼痛)、胃肠道功能障碍等。

抑郁症分三级

抑郁症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不同级别在症状和治疗方面有所不同。

轻度抑郁:

症状较轻,患者感到高兴不起来,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但这种负面情绪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持续时间也不会很长,有时找朋友或家人聊一聊就能缓解。不需要用药,如有必要可咨询心理医生。

中度抑郁:

症状较重,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做事效率低、无法全身心投入一件事。症状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自我调整恢复,已经影响工作和学习,但没有自杀倾向。需要用药,最好能住院接受规范治疗。

重度抑郁:

症状严重,长期睡不好,认为生活没意义,生无可恋,有自杀倾向,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这类患者需要使用抗抑郁药,应尽早住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留意危险信号

有资料显示,约90%的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病,家属早期也很难将他们的心情低落与抑郁症联系在一起,直到某一天患者说不想活了,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才意识到严重性。所以,日常生活中患者及家属应留意一些危险信号。

1.情绪低落。

患者经常闷闷不乐,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一般人心情不好,过几天就没事了,而抑郁症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随着病情越来越重,会感到生不如死。

2.长期失眠。

入睡困难,就算很早躺在床上,还是久久不能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似乎处于有意识状态,睡眠浅或总是做梦,早上醒得早。

3.躯体不适。

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浑身疼痛、头晕、乏力、食欲差、总打嗝、胸闷心慌、憋气难受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

4.认知障碍。

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工作、学习时无法专注;表达能力不如从前,动作灵活度和协调性也受到了影响。

5.有自杀倾向。

抑郁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存在自杀风险,患者内心敏感脆弱,有时仅仅由于一些小事就诱发自杀冲动,其中以女性居多。女性自杀多因感情问题,男性多半是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

五类人容易被抑郁症盯上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人人都背负压力,为什幺有的人得抑郁症,有的人却不会?临床上发现,抑郁症患者中有几类人最多见。

女性:家庭不睦者、为情所困者、孕产妇

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内向,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在遇到家庭和婚恋方面的矛盾时,如果一直憋在心里,不寻求疏解,时间长了,很容易憋出心病。孕产妇由于激素剧烈变化,加上初为人母,角色变化、照顾孩子、兼顾事业和家庭等原因,其中有50%~70%的人会出现反应性抑郁。

空巢老人

许多抑郁症老人都会存在“子女不在身边”“经常见不到孩子”“很少接到孩子的电话”等原因,而诱发这些老人患病的原因有:老伴去世是第一诱因,很多老人在老伴去世3个月内,即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其次是退休,很多老人因生活失去目标,出现心理问题。

疾病缠身者

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与抑郁症的共病率很高。患者长期被疼痛、躯体障碍、康复困难以及工作生活压力影响,会出现情绪低落、失眠、消极厌世,进而诱发或加重抑郁症。

医护人员

目前,医护也成了抑郁症高发人群。我就接诊过患抑郁症的医护人员,他们由于面临巨大的工作任务,体力消耗也较大,加上不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压力,导致发生抑郁症。

白领

白领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赶进度、完成指标,加班加点,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重压,久而久之,或是身体垮了,或是精神压抑、情绪抑郁了。

对抗抑郁记住这些自救方法

预防、对抗抑郁症,还要掌握一些自救方法:

1.积极暗示

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2.宣泄压力

适当宣泄压力,倾倒“情绪垃圾”,例如养花、烘焙、运动、写日记、画画等方式。

3.转移注意力

用“我喜欢”来对抗“我厌恶”,将注意力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4.沟通交流

与家人亲友充分沟通,遭遇困难和心理压力时,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要藏着掖着,自我加压。

5.寻求专业帮助

可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如无法缓解则要向精神心理科医生求医,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