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女性

《包法利夫人》:一个女人过于依附男人,结局往往只有一种

2020-04-21 15:00:24

    《包法利夫人》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学名着之一,是法国着名作家福楼拜的一部长篇代表小说,1856年发表于《巴黎杂志》。

福楼拜创作《包法利夫人》花费了四年零四个月,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草稿写了一千八百页,最后定稿不到五百页。

作品中的故事和主要情节取自于现实生活。夏尔?包法利的原型是欧解?德拉玛,他曾在福楼拜父亲主持的卢昂医院实习,1836年和一名寡妇结婚,寡妇死后,于1839年和德尔芬结婚。艾玛的原型正是德尔芬?库蒂丽叶,她长得很美,生性风流,既不满平庸的婚姻生活,也不信教,有过两次婚外恋,最后倾家荡产,服毒自尽。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在前三部分深入分析女主人公艾玛的人物形象,在第四部分从三个角度谈谈故事带给我的思考与启示。

一、她是视爱情如生命,耗尽半生,求而不得,为爱所伤的可怜女人

小说的女主人公艾玛,出生于家境殷实的农户之家,长相甜美,在修道院里接受过良好的贵族教育,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又擅长打理家务。因为受到浪漫文学作品的影响,非常向往千回百转的爱情。

艾玛短暂的人生中,前后与三个男人有过情感纠葛,他们分别是夏尔包法利、莱昂和罗多夫。

艾玛的第一个男人是乡村医生包法利。当初,她怀着满心的憧憬和欣喜嫁给了包法利,可是婚后不久她便大失所望。包法利虽然为人本分,踏实肯干,但是太过木讷、缺乏情趣,两个人没有丝毫的共同爱好,艾玛喜欢的诗词音乐,包法利一窍不通。包法利真心实意地爱着艾玛,沉浸幸福之中,心甘情愿满足她的所有需求,但艾玛并不快乐。婚姻对艾玛来说成了牢笼和枷锁,成了她寻爱路上的束缚。

艾玛的第二个男人是英俊年轻的莱昂。莱昂和艾玛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谈书本、谈音乐,聊艺术、聊歌剧,不久便暗生情愫。只是莱昂太过腼腆怯懦,害怕遭到拒绝,不敢表白心迹,而此时的艾玛还对清规戒律有所顾忌,两个人的感情随着莱昂离开荣镇,不了了之。

再次重逢之时,莱昂已不是那个青涩单纯的男子,他混迹于巴黎,被社会这个大染缸染了色,而艾玛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荣镇时期。艾玛想要寻回错失的爱情,莱昂却想着占有她的肉体凡身。当艾玛债台高筑,向他乞求帮助时,他却欺骗艾玛,借机脱身离开了,弃艾玛如敝履。

艾玛的第三个男人是情场高手罗多夫。在莱昂离开荣镇,艾玛心灰意冷时,罗多夫出现了。这是一个深谙女人心理,懂得讨女人欢心的风流男人,她贪图艾玛的美貌,一心想着占有她。在罗多夫欲擒故纵和花言巧语的强烈攻势下,单纯的艾玛很快就沦陷了。

她以为找到了真命天子,希望和他私奔离开荣镇,开始新的生活,可罗多夫不过把她当作玩物,没有一分真感情。罗多夫为了维护自己的美好形象,绞尽脑汁写下一封言辞委婉的分手信寄给艾玛,毫无留恋地离去了。

艾玛一生都在追求浪漫至极的爱情,可无论是木讷痴情的包法利,英俊怯懦的莱昂,还是成熟老道的罗多夫,都没能满足她的爱情幻想。包法利爱她如命,愿意为她倾家荡产,她偏偏不爱;她爱罗多夫,她能为他抛下所有,罗多夫却把她当玩物;而莱昂除了最初的几分真心,再相见时,已和罗多夫如出一辙,他和艾玛在一起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征服欲和占有欲。

艾玛是一个在爱情路上跌跌撞撞,最后头破血流,心如死灰的可怜女人。

二、她是沉迷物质享受,肆意挥霍,最终债台高筑却浑然不知的愚蠢女人

艾玛除了对爱情的狂热之外,还格外向往奢华的物质生活。

包法利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医生,收入既不高,也不稳定。但艾玛丝毫不考虑家庭经济条件,凡购置物品,全部挑选上等货色。在两年时间里,就花光了三千多金币的嫁妆。

搬到荣镇后,艾玛受心机商人勒合引诱,常常向对方赊购商品,她沉迷在奢侈品营造的物质享受中,却忘了所有商品都是有标价的。

等到勒合上门要账,艾玛拿不出现钱,又听信了勒合的话,从包法利那里拿到了委托书。如此,她便可以代替包法利在所有票据上签名,花起钱来更加肆无忌惮。

不知不觉欠账越来越多,她竟瞒着包法利和婆婆卖掉了巴恩镇的旧房子;为了从婆婆那里捞点油水,艾玛还和勒合串通起来做了假账。

艾玛越来越拼命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她把钱全部花在了自己和莱昂身上,而女儿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袜子,家里也被搞得一塌糊涂。为了能够和莱昂继续住在高档的旅馆里,她还当掉了结婚时父亲送的六个镀金勺子。

直到收到法院的判决书,艾玛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自己债台高筑,她已经欠下了8000法郎。走投无路的艾玛,向两个情夫乞求帮助,可是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

艾玛享受了金钱带来的虚荣和满足,最后却被金钱吞噬。

三、她是视女儿为累赘和包袱,没有半分慈母之心的冷漠女人

如果说这世上有一种爱是无条件的,我想那就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每个母亲都会把孩子当作降临人间的天使。

但艾玛对女儿并不是这样的,“她的感情从一开始,也许就缺了什幺东西”。

女儿的到来令她失望,她一心期盼的是个儿子。女儿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奶妈家里,奶妈是乡下穷苦人家,那里环境糟糕,条件很差,奶妈同时带三个孩子,可想而知女儿在这里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艾玛曾去那里看望孩子,此处有三个细节,寥寥数笔便可窥探出艾玛对孩子的感情淡漠。

?第一处,艾玛把孩子从摇篮里抱起来,没一会孩子在她的衣领上吐了奶,她立刻就把孩子放回原处,她怪孩子弄脏了她漂亮的衣服。

?第二处,艾玛走出屋子时,“在门槛上擦了擦脚”。这一个小动作足以说明她有多幺厌恶这里肮脏的环境,但她却没想过自己女儿的感受,没有心疼女儿,也没有把她带回家。

?第三处,当奶妈向艾玛诉说带孩子如何辛苦,如何不容易时,她表现出的是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内心的潜台词无异于“这和我有什幺关系”,她从来没有想过亲自照顾孩子。

除此之外,当她向罗多夫提议私奔,罗多夫问她女儿怎幺办时,她的回答是“只好把她带走了,真倒霉!”

女儿在她心里是什幺?不过是一段不幸婚姻的产物,一个她追求真爱路上的阻碍和累赘。女儿很小的时候,她怕脏怕累,把她教给奶妈养大;女儿大了,她又觉得女儿碍事。在她心里,没有女儿会更好,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跟着罗多夫浪迹天涯,追寻那不切实际的爱情。

艾玛年幼丧母,缺少母爱,但她却让同样的悲剧在自己的女儿身上重复上演。

在这三口之家,女儿是最无辜的牺牲品。母亲把她带到陌生的人世间,却没有给过她该有的关心和爱护。母亲自私,父亲懦弱,先后撒手人寰,失去双亲的她只能带着仅剩的十二法郎投靠远房亲戚,寄人篱下,小小年纪就去纱厂做了童工。

四、艾玛带给我的现实思考

01女人与其把希望寄托在男人身上,不如独立自主,奋斗拼搏,靠自己赢取幸福人生

艾玛一生只做过两个梦,第一个梦是嫁个好男人,第二个梦是过上好日子。可到头来,一个都没实现。究其原因,还是她过于依附于男人,没有独立意识,比如下面这两段描述:

?一个男人难道不该和他恰恰相反,难道不该无所不知,多才多艺,领着你去品尝热情的力量、生活的三味、人世的奥秘吗?

?假如那时她能把自己的一生,交托给一个伟大而坚强的男人,而贞节、温情、恩爱、义务全都合而为一了,那幺,她怎幺会从那至高无上的幸福中,堕落到今天的地步呢?

艾玛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男人身上,当男人不能满足她时,她便伤心失望,她总是把原因归结到男人身上,但却没有反思过自己。

艾玛的悲剧和她所处的时代也有关系,但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有部分女性活成了包法利夫人。她们把未来的幸福纯粹寄托于嫁人这件事上,认为干的好不如嫁的好,而事实恰恰相反。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影视作品中都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和《恋爱先生》中的顾遥,她们都曾天真地以为嫁一个彼此相爱又优质的好老公,便可以一生无忧,于是放弃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太太。

可她们没想到的是婚姻和情感也有风险,嫁一个好男人并不能安枕无忧,牢靠的安稳和幸福只能自己给自己。

罗子君和顾遥遭遇婚变后,最后都选择重返职场。事实证明,靠自己的能力和双手赚钱,比从男人那里伸手要钱,更有底气也更踏实,她们获得的不只是经济上的独立,还有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又何尝不是精神上的一种富足呢?

女人只有实现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感。女人不是藤蔓植物,不必把男人当作可以依附的参天大树。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强大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脚踏实地的奋斗拼搏,才能赢取幸福人生。

就像毛姆在《面纱》中所说,“赢得人心的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让自己变成值得别人爱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若优秀,自然能够吸引优秀的人与你做伴,自然能够收获美好的爱情与幸福人生。女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别忘了脚踏实地。

02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理性消费才是王道

包法利夫人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女人,吃穿用度样样讲究,可她忽略了家里的经济条件,最终活成了一个伪精致的女人,这无疑是当代社会中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有些人拿着三千月薪,却把生活过成了月薪三万的样子。他们就像包法利夫人一样,喜欢昂贵的服装首饰和化妆品,经不起广告的诱惑和商家的推销,不停地买买买,却忘掉了自己钱包里有多少钱,也忽略了物品是否实用。

盲目冲动的消费,谁来买单?信用卡、花呗还是借呗?这些工具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助长了人们购物的欲望,滋生出一种买了东西不用付钱的假象。但实际上,它们只能延迟付款的期限,却不能使账单凭空消失,最终为自己的消费买单的还是自己。

包法利夫人最后欠下八千法郎,无力偿还的她只能到处借钱,瞒着家人卖掉老房子,典当首饰,最后落到了被法院扣押家产的地步。这都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奢侈享受,盲目消费惹的祸。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为了偿还欠款,无奈之下走上了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地步。

因此,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购买欲,理性消费。买自己需要的并且负担的起的商品,不跟风,不冲动购物。

03生而为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同时也要担负起应负的责任

生而为人,我们拥有多重身份,身上都担负着多方面的责任。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子女需要养育,已然成为家庭里的中流砥柱。

从为人父母和子女的角度来看,艾玛和包法利都是自私且失败的。

他们为了结束内心的伤痛,先后都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人生,但他们是否想过活着的人呢?当他们死去,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卢奥老爹只有艾玛一个女儿,包法利先生也是家里的独子,他们狠心撇下年老的父母,上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还有他们的女儿贝尔特,从小缺乏母亲的呵护与关爱,如今却要面对失去双亲的痛苦。她还是个年幼的孩子,又该如何独自面对陌生复杂的世界。

死亡看似痛苦,却很简单;活着看似简单,有时却异常艰难。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余华在《活着》一书中塑造的福贵,一个浪荡公子输光所有家产,气死了亲爹,他比谁都更有理由去死,可他却没有放弃过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福贵都是在为家人活着,他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他不能让凤霞没有丈夫,不能让子女没有父亲,也不能让老母亲没有儿子。再苦再难,他都熬过去了。

人活着就要面对各种艰难困苦,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活下去,不只为自己,也为每一个至亲至爱。

结语:

福楼拜是一个纯粹的作家,他以冷静、客观而中立的态度,将一个看似普通的真实桃色事件诉诸笔端,创作了这部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福楼拜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诚然,每个人身上都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欲望。但只要管理好内心的欲望,无论是对爱情的追求,还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不盲目幻想,不过分依附他人,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去争取,理智的面对生活中的诱惑与选择,真诚地爱人和被爱,幸福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