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放心了,张颂文身体的一个颤抖如神来之笔,佟丽娅一句话令人泪目

2021-07-06 09:46:17

随着《革命者》正式上映,影片第一波口碑也已经出炉。

网上的评价很多,皮哥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呈现给大家。

有网友评价:秦昊在电影里的造型真是绝了。


【 1 】

网友“优**2”表示:大钊先生被绞刑那快泪奔了


【 2 】

也有网友评价:特意去网上考证了“挖墓碑”这件事,确实真实存在,沉埋地下50年的墓碑,力量感很足。


【 3 】

从整体看,《革命者》网上评价比较一致,更有网友表示已经三刷,仍然意犹未尽。


【 4 】

但关于这部新片仍有不少疑问:

影片到底有哪些看点?张颂文、秦昊、佟丽娅等演员在片中的表演到底如何?

带着这一串疑问,皮哥也在上映首日完整观看了这部电影。

两个小时后,皮哥走出影院,迫切地想和大家分享我的观影感受。

一、张颂文的神来之笔,韩庚演出了火药味

张颂文在拿到李大钊这个角色时这样形容:“超过了从业二十年来的所有紧张。”

皮哥完全理解张颂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焦虑。


【 5 】

一方面,李大钊是伟人,对于演员来说塑造伟人既有动力也有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和以往表演时还不太一样。


【 6 】

另一方面,关于李大钊的影像资料,实在是太少了。

唯一能找到的,是1927年大钊先生在苏联参加会议发言时的一段黑白无声影像。


【 7 】

这两个难点,几乎是死结。怎样解,全凭张颂文自己。

“演技之神”不是白叫的,从正片来看,张颂文的表演赋予了角色不一样的生命力,其中有两大特点令皮哥印象深刻。

第一个特点,张颂文两场“神来之笔”的表演。

伟人,更多时候也只是个普通人。

想要演好这样一个“普通的伟人”,张颂文在自己的表演上做了很多加法。


【 8 】

两场表演,让他的李大钊,接上了地气。

第一场表演,是和被杀报童阿晨的交往。

他找阿晨买书的时候,就像个邻家大叔一样,一字一句,都是我们长辈天天挂在嘴边的碎碎念:要好好努力,要懂事,以后让弟弟妹妹读上书。

这还不够,大钊先生夹带了“文人”的私货:“手上有油啊,是不可以碰书的。”


【 9 】

这段是张颂文的临场发挥,灵感来源于张颂文第一次拿到《革命者》剧本,是洗完澡后才拿起来读的,就是怕自己“手脏”,弄脏了它。

简简单单一个动作,既包含了大钊先生对底层民众的博爱,又暗含着他身为传统文人的操守。

第二场表演,是面对军阀开枪杀害平民时的表现。

李大钊率领的普通民众和持枪军警对峙,“呯”,突然一声枪响,李大钊很明显身体抖动了一下。


【 10 】


【 11 】

为什么?恐惧。

他有恐惧,他也会发抖,而这些应激反应,是一个普通人面对生命威胁时的正常反应。

但之后李大钊还是和学生手挽手冲了过去。


【 12 】

随后,冲突爆发,为了救学生,李大钊被打晕在地。

从短暂的眩晕中醒来,李大钊看到满大街都是倒地的学生,愣神了。

这段混乱枪声后的呆滞,反映了李大钊当时的两个心理活动。


【 13 】

一是自责,这一瞬间他背负了年轻生命因自己而逝去的愧疚。

二是坚定,这样的黑暗若不改变,中国将永无宁日。

而张颂文这几个临场发挥的表演,堪称“神来之笔”。

张颂文第二个表演特点,是用手势当武器。

张颂文自称那段十几秒的影像他看了几十遍,他发现了一些东西,比如李大钊在说话时,主题未必宏大,情绪未必激昂,但手势很丰富。

“他是说话时会用上手势的人,我觉得他必然是一个容易动情的人。”


【 14 】

所以张颂文在表演时,尤其演讲时,都会加入自己的手势,手势就是张颂文表演的武器。

于是观众得以看到在两种状态下不同手势的李大钊。

演讲时,李大钊总是竖起食指,或振臂高呼,以宣传、劝说、激励台下的听讲者。


【 15 】

可在狱中,大钊先生的手势却截然相反。

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和冷嘲热讽,李大钊只是闭上了眼睛,握紧了双拳,一句话都不说,一个字都不吐,这是信念。

而面对前来拯救自己的小庆子,李大钊却舒展了双手,虽然手被固定在铁椅上,他还是尽力张开手掌,去和小庆子握手。

“你一定要活着,替我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哪怕没有台词,看到李大钊的这些手势和动作,观众也能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这样的表演,其实就已经成功了。

正因为张颂文下的“功夫”,《革命者》的优秀,才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所以在网络平台评论区,有很多好评都在夸张颂文。


【 16 】


【 17 】

除了张颂文,其他演员也有让皮哥眼前一亮的感觉。

佟丽娅的哭戏太好了,她饰演了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有一个场景是回到家,看着家里的孩子,她嘴上说着“爸爸一定会回来”,但心里知道李大钊此次凶多吉少,所以笑容里,眼泪止不住流淌,令人感同身受。


【 18 】

秦昊在片中饰演陈独秀,他梳了一个中分的发型,形象上和陈独秀很接近,在片中他在高楼撒传单的画面充满了浪漫感。


【 19 】


【 20 】

饰演蒋介石的韩庚,跟之前的自己相比,可谓是颠覆性的。

从一开始出场的第一面,作为李大钊最大的敌人,他就演出了火药味。一字一句看着是规劝,实际是威胁。


【 21 】

配上这种特写大俯镜,有点阴森可怕,让人脊背发凉。

戏台下,“四一二”前夕,签署李大钊死刑文件的时候,韩庚的蒋介石,眼里分明是很重的杀气,让人不寒而栗。


【 22 】


【 23 】

只此一眼,就立住了蒋介石这个人物。

二、张学良、张作霖眼中的李大钊,和蒋介石眼中的李大钊

《革命者》以李大钊为核心,讲述了1912年到1927年之间他为新中国寻找出路而上下求索的故事。

所以,片子能不能成功,主要看李大钊这个人,观众接不接得住。

表演者张颂文是一方面,可另一方面,到底要怎样塑造这样一个伟人,让大家既觉得他真实存在过,又打心底觉得他如此伟大、崇高、令人敬佩?


【 24 】


【 25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革命者》的主创用到了一个我们平时很难看到的技巧来呈现——从旁人视角来呈现李大钊,以此拼凑出李大钊的全貌。

比如妻子赵纫兰和儿女们的视角下,李大钊为大义常常无法陪伴在家人身边,但只要一回到家,他依旧是个好丈夫、好父亲;

好友陈独秀眼里,李大钊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劳苦大众眼里,李大钊是慷慨悲悯的守常先生,是那个值得信赖的人;


【 26 】

在战友小庆子眼里,李大钊是导师,也是革命志士。

但其中最令皮哥耳目一新,是影片着重刻画的“敌人视角”

看完全片大家会发现,两个敌对阵营视角,对塑造李大钊的形象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27 】

首先是张学良、张作霖所在的奉系军阀视角。

张学良与李大钊的相遇,始于报童阿晨之死。


【 28 】

当时的张学良仅有16岁,血气方刚。看到报童被俄国人当街杀死,不惜拿起步枪和他拼命,只不过这一枪打偏了。

当他回过头来,发现阿晨的尸体旁趴着一个中年人,他就是李大钊。


【 29 】

张学良最开始对李大钊是有情感的,因为从他身上,他看到了一个中国人应该有的情怀和悲悯。

随后,李大钊串联各商会工人开展了一场大罢工,并逼迫租界当局的洋人高官交出凶手,惩办恶徒时,人群中的张学良也被鼓动了。


【 30 】


【 31 】

十年后,当李大钊落入张作霖之手,问张学良此人杀不杀时,张学良犹豫了。

他知道李大钊组织罢工、传播革命理念是为民族、为百姓,但他也理解父亲张作霖对于李大钊强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忌惮。


【 32 】

其次是蒋介石的个人视角。

1922年,大钊先生去上海会见孙中山谈论合作问题,负责接待他的是蒋介石。


【 33 】

对李大钊,蒋介石直言不讳:如果你姓“布”,我不希望你接近总理。

面对蒋介石,大钊先生依旧和蔼可亲并信心满满:你们总理一定会同意我的建议。

他还和蒋介石打了个赌,赌国共合作的未来。

结果李大钊和孙中山一见如故,第一次国共合作就这样被促成。


【 34 】

李大钊还当选了国民党的中央执委,并在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彼时的蒋介石,连代表都不是。会后,李大钊跟蒋介石握手:我赢了。

蒋介石不置可否,却话中有话。

那句“你赢不了”,为大钊先生之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 35 】

1927年,蒋介石发动“清党运动”后,在戏台下就草草决定了李大钊的命运。

两个杀人者,一个几乎未与李大钊有过交集,却忌惮他的组织动员能力;一个曾与李大钊正面交流,却痛恨他的共产党创始人身份。


【 36 】

从这两个人的眼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李大钊的伟人轮廓,更能看到他强大的精神力量。

那个大胡子背后,到底藏着一个怎样的巨人,能让反动军阀和国民党寝食难安,欲除之而后快?

李大钊其人,在这里也就呼之欲出了。


【 37 】

最终这两个视角也交叉到了一起,李大钊临刑前奉系军阀发电南京希望再次商议,蒋介石则发来了“此人不除,后患无穷”的最高指示,最终汇聚成了张作霖的一道命令:这人,留不得。

平时我们看人物塑造,以亲朋好友视角为多,但这种独特的“敌人视角”,无疑让大钊先生的为人和形象增添了更多力量。


【 38 】


【 39 】


【 40 】

他们越怕,越证明李大钊的伟大。

三、电影有两个尝试很大胆

从电影的层面看,《革命者》还有两个无法忽视的不俗之处。

第一个是闪回的剪辑方式。

影片的主轴是微观的,聚焦在大钊先生被张作霖抓捕后,行刑前的38小时内。


【 41 】

而第二个时间轴是宏大的,它的时间跨度长达15年,从留学日本到回国创办《新青年》,从去上海与国民党合作到最后被抓折磨。

这种闪回的碎片式剪辑,很考验导演和剪辑师的功力。

因为如果节奏把控不好,很容易导致时间线的混乱,观众看得云里雾里,影片内核更无法顺畅表达。


【 42 】

好在从最后的结果上看,《革命者》是成功的。


【 43 】

因为行刑前的微观主轴,主创在观众心中预先建立了一个心理逻辑,这让本不符合叙事逻辑的《革命者》,用情绪将所有闪回的片段牢牢抓在了一起。

观众被带入了大钊先生的心理情境中去,从求学到入职《新青年》,从北大邂逅毛教员到领导工人大罢工,从“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到“三一八惨案”,一桩桩一件件,全都因为对大钊先生的革命情绪而紧紧联系在一起。


【 44 】

你担心它散乱,可情绪和情感不会骗人。

那一个个触点,一个个闪回,就像一幅写意山水画的一点一滴一笔,知道最后落款完毕,你才能看到一幅令人惊艳的图景。


【 45 】

这正是《革命者》给观众们的直观感受。

第二个,是对光影的极致运用。

《革命者》有光,而且它的光,把对电影叙事和情绪渲染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 46 】

这种光集中体现在牢房里的李大钊身上。

皮哥记得有一个李大钊背影的镜头,光从囚窗里倾泄而下,给大钊先生周身镶嵌了一道银白色的光边。


【 47 】

这道光,既是说大钊先生是一个理想的殉道者,跟我们思想中理解的那种“圣贤”一样,也在说大钊先生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给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影片中有一个伸手摘光的镜头,与大钊先生在自家庭院伸手摘花剪辑在一起,也为《革命者》这部电影的艺术表达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空间。


【 48 】

与大钊先生一起就义的十九位先烈,在临刑前剪头发的时候,影片的打光也很有深意。


【 49 】

明明是一个十足悲伤的场景,光影中却透出几分欢快。

这无疑是对先烈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颂扬,也毫不掩饰他们面对死亡时的淡定和从容,因为心中有信仰。

同样的光,打在张学良、张作霖和蒋介石身上、脸上,则显得阴鸷、冷峻。


【 50 】


【 51 】

诚然,这种带光的画面,都是属于艺术范畴的。但在《革命者》中,它又没有那么高深难懂。


【 52 】

每个人都知道这光意味着什么,就像每个人都知道,这光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最后,皮哥认为,《革命者》是一部高级的电影,也是一部大众的电影。

它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剪辑技巧,却也有每个中国人都能理解的感情和心绪。


【 53 】

这样的电影,值得二刷三刷。建议大家走进影院,从大银幕上看大钊先生。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