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央视力捧的春晚草根 失去靠山后 成路人

2023-09-26 17:20:17

01

2004年,央视看到国外选秀风行,想做一档中国版的《美国偶像》。节目报上去,台里没通过。领导给的意见是:

“不许搞一夜爆红,要展示各行业文艺爱好者的劳动技能和艺术水准。”

国庆结束,《星光大道》出现在了央视。

张少淳,就是第一届冠军。

不过那时,大家只知道他叫“阿宝”。

《星光大道》被定位成老百姓的节目,而不是像同年某台某女声一样,被定位成年轻人的节目。

所以选人时,要求注重工农兵身份。表演节目,必须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

尽管阿宝此前在南方歌厅跑场子,唱了不少年流行歌。上台时,他却穿上羊皮袄,扎着陕北头巾,被包装成了放羊娃。

阿宝确实在农村生活过,但他不是放羊的,更不是陕西人,也没住过窑洞。

阿宝从小痴迷音乐。中专时考艺术院校,唱蒋大为的歌,初赛、复赛都是一名。结果被人顶替,心灰意冷,从家里偷了钱,花八块钱买票,去中央音乐学院找老师,说我想唱歌。

老师看他太小,把他打发走了。回家后,阿宝坚持读到高中,高三那年,一个戏班子到当地演出。


“歌手阿宝”

阿宝想跟着一起走。从家里拿了200块钱和150斤全国粮票,从此闯荡天涯。

那些年,阿宝四处漂流,去了许许多多城市。每到一地演出,就参加当地的青歌赛选拔,连续参加八届,连个屁都没捞到。

结果上《星光大道》,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直接把他送上了冠军宝座,名扬天下。

阿宝打翻身仗,第一是嗓子亮,唱民歌,第二,是那身羊皮袄加了分

。后来央视导演说,他要穿得唱歌厅那样上去唱流行,都没人知道他是谁。

日后《星光大道》走红的人也证明,这样的工农兵身份,真是加分项。

如果你是农民兄弟,那buff基本叠满了。

02

《星光大道》上好些走红选手,都和张少淳一样,有着深厚的夜场背景。

后来上春晚唱《等待》的盲人杨光,虽然长得憨厚,但人家是夜场混出来的。

早年在齐齐哈尔跑场子,一场350块钱,一晚上跑四场,给经纪人分50,自己还剩1000多。奋斗两年后,杨光出场费升到每场1000块。

当时有人推荐他去《星光大道》,他先研究了一下节目,第一届就是阿宝,杨光听了,觉得谁去都完蛋。

杨光参加时,总导演有点担心,说你是残疾歌手,你拿奖了,你高兴我也高兴,全国人民都高兴,你就是正能量的代表了。

你要是不拿奖只拉胯,那咱们都得上火。杨光说你放心吧,我指定不让观众失望。

但他参加的也不是第二届。因为第二届有另一个夜场歌手,李玉刚。

和阿宝一样,李玉刚也生在农村,原名叫李裕刚,打小喜欢艺术。

有一次,老师听他翻唱《篱笆墙的影子》,说你可以考艺校。

李玉刚也不懂乐理,跑去考了好几所艺校,全没考上。最后,揣着200块钱,和阿宝一样四处闯荡。

他在东北各地夜场都混过。

那些年,他在哈大线上流窜,逃票去往东北各地,风餐露宿,就为了唱歌。钱没攒下来,攒了一堆舞台经验。东北凋敝后,又跑去西安。


“星光大道上的李玉刚”

在西安一家夜总会里,李玉刚开了窍。本来他和一个女歌手对唱《为了谁》,结果女歌手发烧,他就跟老板说,我一个人唱男女两个声部。没想到效果极佳。

自此,李玉刚开始男扮女装,反串演出。

李玉刚有自己的坚持,比如陪酒,比如下台互动,他都不干。凡是老板提出这一类的要求,他说要么你让我好好唱,要么我就走。

为了多赚钱,他也想过办法,开公司创业,但最终欠了一屁股债。他把身上最后的钱分给大家买车票,自己走到一条河边,扎进去想死。

死没死成,万念俱灰,被一个乞丐救了,跟着乞丐游荡数月。

回去后,一把火把多年来用的行头烧成了灰。

李玉刚当时心想,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没想到,为了还债,李玉刚去北京跑夜场。那场子里,一姐妹儿参加了《星光大道》,进了海选。李玉刚一看,心说还不如我呢,我也去试试。姐妹儿打电话给电视台,回头说,人不让男扮女装上啊。

心灰意冷时,节目组找来了。台上,李玉刚婀娜多姿、倾国倾城、雌雄难辨。老毕惊叹得语无伦次,上去踹了他一脚,说你他妈不是爷们儿么!

最后,他拿了个年度季军。

03

也不是所有混夜场的参赛者都和李玉刚一样苦,差点自杀。

他们早早就遇到了伯乐。

1998年,阿宝改唱民歌时,无线电厂工人出身的曾毅,在深圳遇到了金色娱乐时代的老总傅茳。那之前,曾毅离开工厂,到处驻唱,跑了中国很多城市。

同年,考了好多文艺团体纷纷落榜,嗓音格外宽厚嘹亮的杨魏玲花来到金色娱乐时代应聘,被曾毅一眼相中,成了夜场艺员。

此后,曾毅像老师一样带着玲花唱歌、跳舞,传授舞台经验。这女孩儿也没让他失望。两人仿照韩国“酷龙组合”,组了个“酷火”,成了台柱子。

当时创作人何沐阳写了首歌,需要一个女高音,一听玲花嗓子,说就是你了。玲花说,只有我不行,咱俩是组合啊。何沐阳说简单,我给他写段Rap。

这首歌就是《月亮之上》。

拿着这首歌,两人去了央视。第一次唱,并不是在《星光大道》,而是在青歌赛上,结果没拿到什么好名次,两人就回广州了。

第二年,他们带着《月亮之上》杀回北京,在《星光大道》上拿到亚军。


“早年的凤凰传奇”

同样上节目前就小有成就的,还有唱民歌的王二妮。

阿宝辗转八届青歌赛,连海选都没过,最多混过一个西部民歌大赛铜奖。王二妮就不一样,虽是农村出身,但王老师老早就接受了科班训练。

上节目时,观众都以为她是真·农村大妞,其实人家是正经剧团来的。

有意思的是,她去《星光大道》,周冠军没拿到。观众呼声太高,她破格参加月赛挑战赛,第一轮就下去了。观众还是不干,还想让她参加年赛。

可见广大群众喜欢,才是登台保障。

这也是《星光大道》当年收视率能打的根本。

无论是王二妮这样的专业团体出身,还是杨光、阿宝、李玉刚这样的夜场老炮,抑或凤凰传奇这种早就被公司预定包装过的歌手,登上《星光大道》获得最高的关注度,基本都离不开他们的出身和唱法。

草根,那是必须的,唱法,那得是民族的、传统的。

但严格来讲,他们还不是真正的素人。

毕竟都曾在舞台上叱咤风云过。

真正的素人,也就是实打实的工农兵,还得是朱之文、旭日阳刚和草帽姐。

04

朱之文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郭村镇朱楼村,那地儿有500多户人家,朱之文家里倒数第三、第四的穷。

他父亲早逝,大哥、二哥分家早,姐妹出嫁早。他只能跟母亲在30平的土房里生活。

村里男性一般十七八岁就结婚了。朱之文家里穷,没人愿意帮忙说媒。

朱之文也只上到小学二年级。干啥都不太灵光,只早出晚归,在田间歌唱,学蒋大为、李双江。后来,四处打听哪儿有比赛。

他参加过乡、县、市的比赛,没什么轰动。有次听说180公里外开封市举办唱歌大赛,他骑着单车就去了,中途在路边过夜。结果到了开封,报名结束。主办方听他大老远来,让他破格参赛。唱完,拿了第三名。

没钱,就一张获奖证书。

朱之文也开心,还想着参加。

而且每天早上,凌晨四点就跑去河边练歌,前后33年。朱之文曾跟记者说,早上起不来,就把大蒜往眼皮上一抹,逼自己起来,还为激发自己,血书“成功”二字。

2011年,山东台搞《我是大明星》,在济宁地区选拔。

朱之文去了。到现场发现报名队伍太长,排到他要等到晚上,他就没车回家了。赶紧找到现场一个领导模样的人,说我想加个塞,先给你唱两句。朱之文声音一出,那人惊着了,赶忙把他送到前面去。

上台时,他穿着30元买来的大衣唱《滚滚长江东逝水》。画面被拍下来,发送到微博上,瞬间传播开。“大衣哥”的名号,就此诞生。


“大衣哥朱之文”

没多久,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转发视频,于文华看见,又推给了老毕。

节目组就直接去朱家楼找到了朱之文。

拿到《我是大明星》决赛冠军没啥,拿到《星光大道》年度第五也还行,厉害的是2012年春晚和元宵晚会,朱之文都上去唱了。

一个彻头彻尾的没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连艺校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的农民,就这么被挖掘出来,登上春晚舞台。

领导给《星光大道》定的“展现工农兵兄弟文艺水平”的创办宗旨,正儿八经立住了。

05

2012年前后,互联网上出现了许多“哥”啊“姐”的(当然妹妹也有)。

他们成一时焦点,多半靠的是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跟这两年网红们百般算计疯狂引流狂秀下限不同,那时期的照片、视频,多是无心之作。

这拨人里,命运最戏剧化的,就是旭日阳刚。

他们不但不是专业出身,不但没在夜场唱歌赚钱,甚至还比不上大衣哥、草帽姐,连比赛也没参加过。

1989年,王旭正在农场务农。一个歌舞团来县里。王旭二话不说,跟人家跑了。

到了各乡县,他上去亮嗓子唱《一无所有》。跟着唱了一年,他带回家去20块钱。

挣不到钱,只能老老实实种地。一直到2000年,一个亲戚说你会唱歌,跟我来北京吧。

王旭的心思又活起来,再次离开家追梦。

到了北京一看,唱屁,是给KTV烧锅炉去。一个月500块,比在家里种地多,还能在KTV免费唱歌。王旭选择了留下。

结果到最后,那傻逼老板欠了他半年工资。

后来,他听说地下通道也能唱,就扛着吉他去了。

一开始,他不好意思,喝了点酒,干弹不唱。在一对母女的鼓励下,他才第一次开口,唱了首《小草》。从此,就在地下通道扎下来。


“旭日阳刚之王旭”

2007年,《星光大道》也给他打过电话,说有个海选。

王旭一听,直接挂断。他不觉得自己有上舞台的命,就在地下通道踏实踏实唱吧,哪天唱不动了,身上有点钱,就回家做小生意,了此残生。

第二年,他在地下通道认识了刘刚。

2000年,失恋的刘刚带着吉他到北京,在亲戚家借宿,四人住八平米不到的屋子。

两人争过地盘,闹过不愉快。一来二去,成了朋友。

2010年,两人下班后,和另一个朋友在刘刚租来的房里“开演唱会”。喝了点儿酒,情绪上来,就说脱了唱。

本来要散了。朋友拿手机说录一段,两人也没在意,录就录呗。

就唱了当晚唱的第一首歌,《春天里》。

“唱上了《星光大道》”

结果朋友给视频发到了优酷一个“北京流浪歌手”的专区。

两人扯着嗓子“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的状态,成了那一年时光的注脚,无数中国人看到那一幕,感觉心头一热,潸然泪下。

《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上,他们拿到了分组冠军。

《我要上春晚》节目里,两人更是以碾压性的优势,成为票选第一。

那一年春晚,两人站在升降台上,节目开场前,刘刚还有说有笑。等舞台升起,《春天里》前奏一响,拨动吉他的刘刚哽咽了,差点发不出声音。他强压着激动才唱出那句“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

右手边的王旭,吓出一身冷汗。

06

长期以来,《星光大道》的口号是“打造百姓舞台,服务人民大众”。

台里领导也说了,我们不造星。

不像地方选秀,选一堆人,签约、赚钱。走下《星光大道》舞台的选手,央视不管你那么多,不会绑死你。

顶多,也就是搞点联欢节目,邀请邀请你,与民同乐。

作为央视级别的舞台,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你只要上去了,自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

更何况,《星光大道》还是春晚的始发站。

王二妮从未在《星光大道》上获奖,但在2010年,她进了北京歌舞剧院。

最后,王二妮拿到北京户口,成为了中国音协理事、陕西政协委员。


“王二妮与阿宝”

而在一年前,李玉刚先进了中国歌剧舞剧院。

上完《星光大道》,李玉刚一度压力很大。很多人对他这种表演有话说,说他现代不现代,传统不传统,借京剧名号唱流行歌。

结果那年,悉尼歌剧院办《相约中国节》活动,他被选为参演代表,《贵妃醉酒》,震撼全场。

两年后,他以特殊人才身份进入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让他放宽心:

“以后这就是你的家,我们剧院给你遮风挡雨。”

你看看,领导都发话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此后,李玉刚顺风顺水,

吃上公家饭,谁还敢闲言碎语?

07

央视的舞台,背后联系着许多国家级文艺团体,上去发光发彩,自然也就能获得进入这些团体的机会。王二妮、李玉刚,走的都是这条路。

也有些人,漂流惯了,喜欢自由。

铁路文工团曾邀请杨光,被他拒绝了。跑过场子的杨光没跟任何公司签约,一直接各种散活,包括婚礼、饭局。

要求也简单,就是他演唱时,下面不能有人吃饭、聊天,要尊重他的表演。

阿宝也一样,一直在活跃在江湖里。

后来,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央视或地方台节目,随着时间推移,人气慢慢降了下去。

有段时间,他被扒出曾是夜场歌手,并非农民,更不是什么放羊娃。网友网暴他。

无奈之下,阿宝只好发了一段很长的视频自述清白,说自己确实出生在农村。

你看,没背景,就得亲自上场。


“如今很少看到杨光了”

旭日阳刚也差不多,走红后,没签公司,自己找朋友或圈内人做经纪。

2012年前后,他们被一堆负面新闻攻击,说他们是假农民,住起了别墅、开起了豪车,丢失了本心。

俩人不得不去张越的节目一一澄清。

所有参选选手里,最后成为顶流的,只有早早找对了老板的凤凰传奇。

凤凰传奇运气很好,首先遇到何沐阳,得到一首《月亮之上》,然后遇到了陈仁泰,这个洞悉神曲打造方式的老板。

当年张超写完《自由飞翔》,把小样拿给玲花。玲花听到张超的哼唱版,听完直接扔出车窗。

可陈老板说,这首歌旋律非常棒,我听一遍就会了,无论如何你们要拿它做主打。事实证明,陈老板的趣味才是老百姓的趣味。

《自由飞翔》《荷塘月色》《最炫民族风》这“农业重金属三部曲”的作者张超也是陈老板挖掘的。

陈老板更慧眼如炬的地方在于,让凤凰传奇一直走贴近广大群众的路线。

超女火的那几年,凤凰传奇根本没多少年轻人正眼瞧。他们的作品多半是进城务工者和广场舞大妈的最爱,但陈老板说,《星光大道》连接的是央视舞台,而电视群体的受众才会成为你们最忠实的粉丝。

果然,2006年,央视出了几档音乐节目,《欢乐中国行》和《天天把歌唱》轮着播。凤凰传奇几乎成了两档节目的常驻嘉宾。

陈老板,实在是高啊。

历史最终证明,一届届超女都是过眼云烟,谁占据了广场,谁才能长红。


“人家上过工体的”

其实,玲花和曾毅也接受过官方邀请,进入了文工团系统。不过没多久,两人就出来,选择了市场。

最近这些年,神曲时代大幕落下,互联网跨界流派兴起,凤凰传奇又在B站、音综、生活真人秀这些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让大家看到他们更多面,早就蜕下了“农业金属”外壳。

对不少参加《星光大道》的选手而言,那个舞台,是他们的巅峰。

而对凤凰传奇来说,只是漫漫演艺生涯中的一站。

没有作品和话题,迟早会被大众遗忘。

当然,也有个例外,那就是朱之文。

08

朱之文一直是个“个体户歌手”,没有固定的经纪人,没有公司包装。但因为他身上buff叠得实在太满,他走红后,始终有稳定的受众和舞台。

一言以蔽之,大衣哥身上有很难替代的稀缺性。

加上央视舞台也喜欢他这样的农民兄弟代表,可以紧密团结广大群众的审美和趣味,他几乎没怎么断过央视演出。

朱之文的出场费也很合适,一般8到10万。请来有面子,性价比还高。

对朱之文的家庭来说,这收入已经远远足够了。

甚至,有人假装是他经纪人出去拉活,回头再来找他,只要价钱合适,朱之文也来者不拒。2014年,他的演出就高达200多场。

在唱歌这件事上,朱之文本来也没什么野心,只要服务好群众,就已经比种地打工强了。

2014年后,央视报道了朱之文成名后的苦恼。赚了钱,不少人来向他借钱。

他好心给村里修路、修桥、捐款,最后却没被念一点好。

为家乡做善事,因不够“大方”,反而遭到乡亲记恨,这桥段一被报道出来,就成了一出人性大剧。尤其那句“朱之文现在捐的是九牛一毛,应该给村里每人买辆小汽车”,更是让吃瓜群众狂呼人性恶。


“纪录片《中国人的活法》”

后来,《南风窗》记者去深入采访,发现很多事没那么简单。

朱之文走红后,村里的公共事业,的确惦记他。2012年,他出钱修了路。而有村民指出,其实只修到他家门口,让修长一点,他不干。

村民对他宣称“路都是他修的”,表示不满。

《中国人的活法》纪录片中,朱之文又是翻修幼儿园,又是买健身器材,还给村里买变压器。可村民说,好事他确实做了,但被夸大了。对外说修路花了50万,其实不到15万。幼儿园不是他翻修的,是一个广东老板捐的钱。变压器,那是供电局送的。

至于买小汽车的事,大家都表示,没人这么说。再去问朱之文,朱之文说是从某村民口中听到的。大家查半天,也没找到源头。

后来村民表示,大家对朱之文有意见,是他在采访中,把村里人说成了不懂感恩、贪得无厌的小人。

至于那一百万借条,后来村干部跟着去看,说不超过10个人借款,而且全是他亲戚朋友,怎么搞得好像村里人人都借过他的钱了?

那几年,因为成名、赚钱,朱之文跟村里关系闹得很僵。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想过搬离朱家楼,一直还住在村里。

可到头来,跟他不对付的乡亲们,又帮他延续了流量。

09

短视频兴起后,当初跟朱之文闹得不痛快的村民们,乃至十里八乡,都会带着手机到他家门前搞直播,拍朱之文的日常生活。

一天播下来,少则几十块,多则几百元。有人专门建了个“大衣哥”账号,扭头卖了几十万。

对每天来直播的人,朱之文不但不愤怒,不驱赶,还会配合他们。

他不但会跟网友打招呼,还会把一件事拆成几件做,预告明天要干啥。

2020年,两名粉丝强行踹开了朱之文的家门,成了一件社会新闻。在那前后,总有人翻他家墙头,想从他身上捞流量赚钱。

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朱之文何尝不是在利用大家对流量的追逐,来巩固自己的江湖名声呢?

村里人都说,大衣哥一点也不傻,他很知道怎么保热度。

“为什么不去城里?因为他知道,离开朱家楼,他就完了。”


““被直播”的朱之文”

《星光大道》开播也有19年了。现如今,内地选秀节目的风光,早已不比当年。

《星光大道》历经这些年风雨,影响力也大打折扣。

但草根们被突然瞩目、一夜改命的故事,永远还会继续。

只要有广大普通群众在,这样的逆袭剧情,就永远有人看,不断撩动人们的心弦和神经。

时代巨幕下,故事就这样轮番上演。

演完这一轮,总会有下一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