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躺平”引骂战 什么才是年轻人最好状态?

2023-07-30 17:14:48

这几年,“躺平”二字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似乎成了这届年轻人新的“人生哲学”。

打开手机,你总能看见他们嘴上说着“只要躺得足够平,内卷就卷不到我”之类的话,用各种“反消费主义”、“糊弄学”、“整顿职场”的行为来阐释自己的“躺平主张”。

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批评“躺平”的人被他们骂上热搜,即便是清华教授和商界大佬也不能幸免。

看上去,对这届年轻人来说,“励志”好像成了一个非常奢侈,甚至有些“爹味”的话题。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个问题,我在当下热映的电影《热烈》里找到了答案。

在各大平台评论区里,你会发现,同样是那一批年轻人,他们却一改“躺平”的形象,留下了一条条鲜活而真诚的话语。

原来,“一边躺平,一边支棱”才是这代年轻人的“真面目”。

那些在互联网上声称“躺平”的年轻人,嘴上好像都在说躺平,但心中装着的那一腔热血,却从未熄灭。

只要一根火柴,就能点燃整个仓库的弹药。

这根火柴,或许是一部电影,或许是一首歌,甚至是一段充满力量的文字,只需要一点点助力,就能燃烧出最璀璨的光芒。

而已经慢慢步入中年人行列的我,在电影结束片尾曲五月天的《倔强》响起时,竟然同样能重新体会到了那股久违的头皮发麻,热血沸腾的感觉。

《热烈》的励志之所以感动到我,是因为它完全没有那些令人反感的说教,也没有隔靴搔痒的煽情。

导演大鹏,只是用一个个串联起来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和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场景,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那个热烈的自己。

而每个生活在一地泥泞中的年轻人,也都能在《热烈》中重新发现自己骨头里藏着的那一片澎湃江河。

《热烈》的故事,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

“惊叹号”街舞团的传奇教练丁雷(黄渤饰)一直有一个冠军梦,然而队内的支柱兼金主凯文却心高气傲不愿排练,为此他招募了一名新人陈烁(王一博 饰)作为凯文的“替身”进入舞团。

平凡内向却有着热血街舞梦的陈烁怀抱着对街舞的热爱,在与舞团内各位高手相处、学习的过程里不断成长,逐渐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在丁雷的鼓励和队友们的帮助下,陈烁最终圆梦,而丁雷也在陈烁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从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走了出来。

剧情看似简单,但在这个讲述追梦路程的燃爽故事里,出现的每一位角色,都让我有了深深的共鸣。

先说说里面的中年人丁雷。

丁雷的人设其实并不算讨喜,作为一个失意的中年人,他市侩、别扭、落寞,为了冠军与名声可以不择手段。

他也曾是街舞界的传奇,可为了把舞团带到全国顶点,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下前“舞王”的尊严。

他会在投资人面前低三下四地恳求,豁出全部的耐心和精力去讨好嚣张跋扈的金主凯文,甚至不惜请“替身”代替他参加训练,充满了屈服于现实的苟且和圆滑。

不过,虽然他有为了热爱豁出一切的执着,却也有着自己的底线。

凯文要求丁雷开除舞团里的另外几位元老人物,他却圆滑地想到了找“替身”的方式,保住了那些同样在逐梦的队员。

凯文要赶走平凡却努力的陈烁,丁雷虽然身不由己,但还想着陈烁身上背负的债务,私下给了陈烁五万块钱。

“惊叹号”落魄到房租都交不起时,丁雷准备卖掉自己的车,还原本想找自己曾经的哥们借钱,可听到他们因生活所迫而干起了代驾后,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无论是保护队员也好,还是拉下面子求人借钱也罢,这都是丁雷骨子里最温存善良的一面。

明明是这样一个“圆滑”、“市侩”的角色,却在电影里面显得那么真实。

而这样一个矛盾的丁雷,又何尝不是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我们?

人到中年的我们,谁不是如丁雷一样,一边被理想和热爱推着前行,又一边身不由己地向房租、老板、甲方这些现实的因素低头?

我们虽然会被世俗的东西磨平一些棱角,但最核心的热爱,却依然在骨子里的最深处做着最顽强的抵抗。

而片中的另一位主角——王一博饰演的陈烁,比起丁雷来显得更加平凡、卑微,但他的骨子里,却涌动着更加波澜壮阔的力量。

陈烁是个苦命的孩子,在遇到丁雷前,他几乎可以说从来没被生活善待过。

然而,糟糕的家境,不完整的家庭,还有在数个兼职地点之间的劳累,都没有压垮他。

他没有躺平,也没有抱怨生活、怨恨他人。

从头到尾,他都一直坚信一直努力,就会成功。

没有练舞室,他就每天在没人的地铁上练习动作,只要他想,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他的练习场。

家里没钱供他学习跳舞,他就不停地奔波于商演、洗车店、腊味店,即便这样忙碌了,他只要挤出哪怕一点点的空闲时间,还是会对着视频学习动作。

为了可以留在惊叹号,继续跳舞的梦想,他更是可以毫不犹豫地扮垃圾桶跳舞,甚至自甘成为陪练和“替身”,工资都可以不要。

他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是为了心中的热爱,他可以像傻子一样坚持,即便拼尽全力也要留住每一个接近梦想的机会。

在陈烁身上,你真的能看到那个曾经为了梦想而暗自努力的自己。

纵然那时候的你没有人脉、没有资源,甚至可能没有相对公平的机会,但,那又怎样?

为了实现你心中的理想,你不断努力,一次次倒下,又一次次站起来,继续和命运死磕。

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在那段如陈烁一般奋力前行的岁月里,你曾拥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青春,这就已经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宝藏。

在丁雷和陈烁身上,有着同样的一股热烈,一股非要凭借着一腔热血和执着在这个舞蹈圈子里死磕到底的热烈。

《热烈》里还有一个我很欣赏的点,那就是除了两位主角之外,一众配角的刻画,也都下足了功夫。

他们虽然也都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却绝不是推动情节的“工具人”,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灵魂。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是来自刘敏涛饰演的陈烁母亲。

母亲看着陈烁每天为了这个家非常辛苦,于是跟他说,不用兼职也可以,希望他专心做喜欢的事。

陈烁不在意地对妈妈说“我可以”,而妈妈却温柔的笑着说“不可以也是可以的”。

她从不自怨自艾,也没有给儿子压力,只是平淡而温柔地接受着儿子的付出,理解并支持着儿子的兴趣,做好了一名母亲能做到的所有事。

甚至,她不惜破开心魔,顶上儿子剧团兼职的缺席,让儿子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

正是如此温柔、体谅又坚强的母爱,造就了一个热烈、不屈的陈烁。

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惊叹号”舞团里的张翠彪。

他是一个“没有天分”的人,尽管常年待在“惊叹号”,也非常刻苦地练习,却始终没有什么进步。

最终,在全国大赛到来前,他选择了与自己的天分和解,与父母和解,放弃了继续跳舞。

然而,舞步虽然停止了,他心中的那团火却始终没有熄灭。

即便回到家乡后已经穿上了工装,开始了两点一线的工作,他还是会在工作的间隙偷偷打开比赛直播,为队友的成就雀跃、呐喊,甚至在没人的办公室里跳上那么一两段。

有时候,命运就是那样不尽人意,天赋两个字,常常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但纵使我们没有靠天赋吃饭,也并不妨碍我们享受其中的过程,欣赏那个努力的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陈烁的舅舅,精神残疾,不被人理解,却始终怀揣着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坚定地走在自己的雕塑之路上。

卖垃圾桶的董二浪,对“惊叹号”无条件“一掷千金”,只是想弥补自己年轻时未能起舞的遗憾。

还有那个平凡的洗车工,憨厚老实、身材臃肿的他,也有着自己的“街舞梦”。

不光是人物,在电影的一个个随处可见的真实场景里,不论是嘈杂的菜市场、深夜的洗车店,还是烟火气满满的馄饨铺、隐藏在闹市里的烧烤摊,你总能看到有人在追梦,总有人在心怀热爱。

你会发现,这些电影里的小人物,和他们所在的场景一起,组成了一幅最热烈的浮世绘。

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最澎湃的江河。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惊叹号在全国大赛上一路闯进总决赛时,每个人都在为他们加油呐喊助威。

在这个几乎所有年轻人都在“一边躺平,一边支棱”的时代,谁又不会被这种既平凡又热烈的故事感动到?

看着电影里热烈的他们,我想到了很多人。

我想起了那个哈尔滨摆水果摊的大叔,会在没有顾客时掏出小提琴,忘我地奏响生活的乐章。

我想起那个在菜市场里画油画的女人,嘈杂的吆喝声和昏暗的生鲜灯,都阻挡不了她对美的追求。

还有那个被称为“外卖诗人”的55岁外卖员王计兵,他曾在奔波中写下一句“我一直在和生活对抗,但心里被照满光的人,不要惧怕任何夜路。”

电影里,丁雷说过一句话:“把青春在街舞里趟上一回,挺得劲儿,挺热烈的”。

是啊,也许大多数普通人的结局,可能就是庸庸碌碌,可能是一地鸡毛,我们在生活的摧残中被磨平棱角。

但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浪费”在最好的时光里,其实就已经足够“热烈”,足够值得骄傲一辈子。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时代如火,命运明灭,或许我们终究会在岁月的摧残之下面目全非,变得身不由己。

但请永远不要忘记,我们也曾有过丁雷和陈烁身上,那股为了梦想而不断努力的“热烈”。

山河滚烫,惟愿你我都活得热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