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上赶着替他复仇,那英成娱乐圈“大恶人”

2023-07-29 17:14:55

不知道,今天的那英打开自己的评论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那 · 娱乐圈大姐大 · 不好惹 · 心直口快 · 英,在五十六岁的年纪感受到了 " 正义的网友 " 的威力。

她演唱某影视剧 ost 的视频的评论和弹幕里,塞满一个消失很久的歌手和他的作品——刀郎、《罗刹海市》。

178 万,是我在打下这行字时的评论数,但这个数据仍然在以每分钟 1000 条的恐怖速度疯狂增长。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说起。

7 月 19 号,刀郎发布新专辑《山歌寥哉》,最初它不过是歌手刀郎以《聊斋志异》为主题概念所做的一次音乐尝试。

可随着专辑内这首新歌进一步曝光,事情逐渐变了味道,网友越听越觉得这不是首简单的流行歌,而是一枚投向内娱的原子弹。

《罗刹海市》本就是聊斋中用来讽刺现实的著名篇章,讲的是一个叫马骥的美少年误入罗刹国的奇幻故事。

罗刹此地,以丑为美,连官员职位高低都要按外貌 " 好坏 " 排序,越丑的人官做得越大。

于是俊美的外来者马骥被视为异类遭到众人排挤,他只能靠 " 丑陋的外表 " 吓唬当地人获取食物,以煤涂面唱俗曲来博取功名。但时间久了被同僚识破,马骥再次陷入孤立,于是心灰意冷请长假离开皇宫,后因机缘巧合得知了 " 海市 " 的存在,去到了龙宫,一个罗刹的反面,重才华的理想之地。

刀郎的新歌选取了故事中许多意象做了这首新歌,有人将其解读为对娱乐圈舍本逐末,被流量迷花了眼的嘲讽。

也有人逐字逐句咂摸着这首歌的遣词造句,用典智慧,对比着本不存在于原著中的马户、又鸡,再联想到刀郎本人这些年所遭受的打压,以及颠覆期突然消失之谜,

归纳总结出了内娱四大恶人名单——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

于是,这一场自发且迟到十几年的反霸凌战争正式拉开帷幕,史称罗刹海市之变。

这场战役的第一站,就设在那英的评论区。

"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开言先转腚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

十里花场被网友解读为各大娱乐节目,未曾开言先转腚则被认作暗指那英的决定性证据。

" 老粉嘴 " 则被引申为那英当音乐节目导师时,点评有术,翻译下就是品评别人一套一套的。

刀郎,也是曾被那英辣评过的其中一个。

2010 年,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评选华语乐坛 10 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位歌手,担任评委会主席的那英直接将刀郎排除在外。

尽管那也是刀郎最巅峰的十年,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放着刀郎的歌,两元店刚播完一首《2002 年的第一场雪》,隔壁网吧就接上一首《西海情歌》,中年男人的彩铃市场被凤凰传奇和刀郎悉数瓜分。

那些年刀郎唱片的加工出版速度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让他一炮而红的首张唱片《2002 年的第一场雪》卖出了 270 万张的正版销量。

而据业内资深人士的分析,刀郎火成这样,唱片起码要有 600-800 万的流通量。

唱片时代过去太久,大家可能没有概念。

在这里用周杰伦同年推出的专辑《七里香》的数据做个对比,《七里香》是 2004 年 ifpi 全球销量第 42 名,虽然没公布数据,但根据排名估算下来亚洲年度销售量在 350 万张左右。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作品家喻户晓、组成中老年人半个曲库的歌手,被那英一句 " 不具备审美观点 " 而排除在外。

最终,这一奖项以空缺一人的结果与大众见面。

以心直口快著称的乐坛大姐大,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年都没激起太大风浪的言论会在十三年后的夏天化作一颗子弹,精准命中了自己。

原因很简单,这种高高在上,充满优越感的精英论调彻底过时了。

如今的网友早已在明星塌房、无数篇小作文中认清了娱乐圈的真相。

内娱艺术家们不止追求艺术,还追求永恒的名誉地位。毕竟这块蛋糕不会变大,已经成名的明星能做的也就是加高自己的圈子壁垒,确保蛋糕分到自己人手里。

看清这点之后,谁还会在乎这套曾经自上而下确立的审美标准?

内容的全方位下沉,让审美的话语权也得到了二次分配。

凤凰传奇在 95 后、00 后群体之中爆红,人人都能玩梗的唱上两句 " 临时抱佛脚 "、" 在这么冷的天,别离我那么远 " 的时代,审美层次高低之分显得无足轻重。

这一次网友只想拿起手上的键盘打破这看似固若金汤的圈子文化,给高高在上的规则制定者们,一点小小的平民震撼。

于是,这场战火很快顺着网线蔓延到了汪峰、杨坤、高晓松,这些曾经对着圈外人刀郎作品发表过犀利评价的乐坛元老身上。

刀郎刚刚走红时,许多音乐人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刀郎走红的现象,如何点评刀郎的作品。

而其中回答火药味最足的两位,当属汪峰与杨坤。

汪峰直言," 刀郎的走红是中国流行文化的悲哀,是因为大家听了太多精致的音乐之后的选择 …… 媒体和巨多的听众都觉得那是不错的东西,这就不对了。"

打个简单易懂的比方,采访中的 R&B 可以算作鲍鱼海参,而被普罗大众追捧的刀郎的音乐则是因为人们吃惯了好的想换换口味而选择低质预制菜。

而在另一家媒体的采访中,他将刀郎的成功原因归为媒体的恶意炒作,是一片虚假的繁荣。

怎么说呢,这扑面而来的冒犯感能将人直冲一大跟头。

堪称对听众、媒体以及刀郎本人的全方位攻击,将全中国最畅销的歌手受众统统划入 " 山猪吃不了细糠 " 的行列。

不过这依旧算不上刀郎听过的最狠评价,无差别 diss 刘德华、李宇春的杨坤,在刀郎出道之初就曾辣评:刀郎的歌只能算怀旧。

这场战争的终点站,是网友从歌词中解读出的高晓松。

经常扇不离手的高晓松,很快就被对应到这句歌词,"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虽然翻译过来是 " 早餐不会打鸣的母鸡嘎嘎乱叫给驴听,马户把自己的门面装修的高大上 " 与扇子毫不相干。

细心的网友,甚至在此次专辑中的另一首新歌《颠倒个歌》中也发掘了暗讽高晓松的证据。

平生酷爱弘扬京圈文化和品评他人的高晓松,作为 " 反霸凌 " 战役的最后一站,看似受伤最轻,只不过 12 万评论,但一句直击心灵的 " 扁桃体比脑袋大 " 所造成的伤害,足以弥补这数量上的不足 ……

没被网友列入讨伐目标的,曾批评过刀郎的明星罗中旭,可能是因为名气早已不如从前而失去成为 " 第五大恶人 " 的资格。

尽管他的评价相比前四人的更加主观,也更加尖刻,他评价刀郎在以搞传销的炒作宣传,…… 刀郎的制作水平低下,只是嗓音条件很好,再加上选曲时比较讨巧一部分人群,这才被以讹传讹地捧红了。

吊诡的是,同为音乐人,港台圈对刀郎的态度比内娱好上许多。

或许是没有明确的市场竞争关系,也或许是因为同为草根出身的惺惺相惜。

也或许是因为香港比内地早一步完成外来音乐的本土化过程,总之香港音乐人对刀郎展示了更多的善意。

香港乐坛校长谭咏麟,谭校长抢着要翻唱他的歌,亲自打电话给刀郎约歌,要来了那首日后在内地的代表作《披着羊皮的狼》。

在采访中表示不听 S.H.E 的罗大佑,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听刀郎的歌,说他 " 生来就是唱歌的嗓子,他可以把唱歌唱得像讲话一样,但是旋律还在那边。"

如今四处征战的网友们,代替香港明星成了刀郎最结实的后台,掀起了这场迟到十几年的 " 复仇之战 ",不像是为刀郎,更像是为自己。

为自己代表的平民方队,平民品味宣战,而这一次代表权威的四大精英似乎毫无还手之力,只能沉默以对。

高晓松曾将刀郎走红的现象解读为 " 士大夫阶层 " 的失败,士大夫也就是指掌握乐坛话语权的人," 士大夫 " 们会排挤非专业出身的人,企图以精良的制作来引导大众审美。

他总结刀郎的成功是流行音乐的倒退。

而如今,刀郎的新歌成了华语乐坛最大的谈资,在艺术性和音乐性上都完成了自我更新。

这一次," 士大夫 " 们的失败不再代表流行音乐,或许只能代表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