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全员不想下班,是综艺人的高光时刻|对话《百川高校声》总导演陈刚

2023-03-28 17:20:48

作者/秋秋

编辑/一夏

凌晨3点多的长沙,《百川高校声》主持人公布,林仟淇拿下最后一轮胜利,李健团队喜提冠军。全场欢呼,礼花喷射,彩带飘落,总导演陈刚看着舞台上的嘉宾,观众席年轻的大学生,一脸振奋,脸上挂着前所未有的欢喜和满足。六大高校战队的巅峰对决,被彻底玩成了大学生的音乐狂欢party!


没有一个人催进度,每个人都意犹未尽,陈刚向桃叨叨感叹:「我真的太喜欢了!喜欢这样的音乐,这样的人群,这样的人物关系!」每次做节目,仿若坐「过山车」,这次做抖音的《百川高校声》很特别,是重觅初心,也是高手过招。他心想,这样的故事我还能再拍一百集!


我为什么一定要做《百川高校声》?


为什么要做这档节目?

从一开始,陈刚的目标就是做新的人群画像。经过两年潜心研究,他发现,中国顶尖音乐院校大学生的音乐pk,是个不错的切入口。为此,他们先是锁定要做六大类的高校,再确定要找六位学长学姐。虽不能百分之百覆盖中国的音乐生类型,但80%—90%肯定是有的。于是,我们看到了焦迈奇的沈阳音乐学院、李健(清华)带队的综合高校、刘雨昕的现代音乐学院、谭维维的四川音乐学院、王源(伯克利音乐学院)带队的海外高校,以及周笔畅的星海音乐学院。选择明星嘉宾的标准,首先肯定要已成名的、有代表作品的、且有自己独特音乐类型的师哥、师姐,由他们去寻找、选拔年轻大学生。


那么,如何尽可能多地挖掘到宝藏选手、并一网打尽呢?用陈刚的话来说,导演组会地毯式找人,学校老师和同学都说好的校园红人或人气王,个人特色突出的,能代表学校气质的,都是重点搜罗对象,像星海音乐学院的drama girl洪艺芳,就是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抖音达人、一个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一上场就足够吸睛。


见过太多人,他发现当下的高校生有很多相似点,青春、热情、创作欲极强,「跟导演组磨一首歌,能把人磨疯,在专业上都很较劲」。这个过程,师哥师姐会优中选优,选出扛把子选手,组成一支战队,与其他高校激情竞演。由此,也让全国观众感受一下,现在玩音乐的大学生是什么样的面貌,什么样的学校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六大战队battle,用特色和实力说话!

六大战队已成,如何「亮相」能出彩?陈刚难掩兴奋地想起上学时,「每次校运会,你记不记得都有人举牌子出场?」这给了他灵感,「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花车巡游?」点子一出,导演组、师哥师姐们都拍手叫绝,迫不及待开始出策划。共创的结果,确实也惊艳。我们看到由刘雨昕带领的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同学们,在自由唱跳的秀台上表演,国际感十足。


李健身为清华才子,让人自然联想到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为了这个「氛围感」,他们战队想到的出场方式,是所有人穿白衬衫,骑着自行车一起往外冲,铃铛一响,时光倒流,温柔美好,如何不心动?!


焦迈奇率领的沈阳音乐学院同学们登场,初见是赛博朋克风,但下一秒就掏出二人转手绢,东北喜剧魂呼之欲出。

铜锣一敲,谭维维带着同学们坐在巨大的九宫格火锅花车上,把川音的特色最大化释放;乘着印有广式点心招牌的双层巴士,周笔畅的队伍缓缓开来,热情奔放;王源带领的海外高校走高科技风,乘船驶来,乘风破浪活力十足!每只战队颇具特色,一出场都是王炸!当然,战队亮相仅是拉开帷幕。最刺激的,还是六位嘉宾互选battle、以及公布票数的时候。谁能想到,一开场,刘雨昕就选择了要挑战李健战队,「我当时内心震了一下」。陈刚告诉桃叨叨,这个决定,他事先完全不知情。


除了没投票权,他和所有观众一样,心情会被现场的突发状况带着跑,说跌宕起伏也不为过。「他们(导演组的同事)就一直把我按在凳子上,说你别焦虑之类的。你也不按着(投票器),你别激动。」一轮轮竞演,淘汰和晋级随时发生,陈刚坐不住,他只能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各有各的特色,大学生们的battle都交给大学生决策。这也是为什么,他一开始就没打算找各个年龄层的综艺观众来投票,而是选择了录制地长沙当地的大学生来决定结果,「这样反而公平」。事实上,不可控和反转,本就是竞演舞台最大魅力所在。不管是李健、谭维维、周笔畅这类老将,还是焦迈奇、刘雨昕、王源这样的新生代力量,他们都把每一个舞台,做出了最高的质感!


陈刚欣慰的是,他和这六位基本都在不同节目中有过合作,每个人来《百川高校声》都有了新变化,也给这个舞台带来了不少的惊喜。以越战越勇的刘雨昕为例,陈刚觉得,「她在原来的节目里就是一个会超标准要求自己的人,现在来这个节目,她身为艺人的自我素养、综合能力,都变得更强了。」在他看来,刘雨昕一直都是一个很明确自己要做什么的人,在舞台设计上也常常能给节目组反向输出。

当前辈们,带领现在的新人,去更大的舞台上切磋音乐,陈刚恍惚地意识到时光正在偷偷地溜走。好在,热爱音乐这件事,从未变过。



肌肉战士vs原创王者,谁更胜一筹?

节目激发了大量好作品,既有炸裂的翻唱,也有惊喜的原创。陈刚曾纠结,在这样一档音综中,是否要放大「原创」这件事?一方面,新歌对于新人舞台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对观众来说,接受门槛也比较高,生硬地安排新人唱新歌,不确定性会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每次陈刚听到学生们的原创作品和自我表达时,他心想「太难能可贵了」,为此,他决心要把原创含量推到20—30%。毕竟,现在年轻观众的审美正在快速迭代。「比起肌肉战士、舞台炫技,大家更喜欢强调个性、音乐故事、情感的感染力」。一个最典型的案例是,王源想在这个舞台上,表演一支还未发行的歌《我自己可以点燃火炬》。陈刚原本是有点心慌的,但王源坚持让他听完了这首歌的demo,直接把他给说服了。「我听的还不是一首完整的歌,但我觉得选得好,很应景,这一代年轻人会有共鸣。」


陈刚笑着告诉我们,原本王源参加节目时,他还有点担心,他和其他海外高校生,能否熟络起来?没想到,「他们因为有海外留学的共同经历,熟得很快,不夸张的说,有点个个都是社牛的意思。」

师哥师姐和高校生们,迅速拉近关系,对「共创作品」,很有帮助。陈刚印象很深的,是谭维维战队做的那首《剑拔弩张》。这歌是以学生原创、以学生的作品打底的,但因为谭维维本身是一个比赛经验非常丰富的艺人,她和音乐总监一起,对这首歌做了润色、优化、强包装,等他们把歌拿到舞台上演出时,直接引爆全场!先锋与国风的交锋,民谣与流行的对决,你方唱罢我登台,现场观众的激情欢呼,都印在陈刚脑海里。「带着孩子们一起做歌时,不能说绝对信心百倍,但呈现出来的作品效果,让人备受鼓舞」。



只有看到更多新面孔

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超女快男到《青春有你》,再到《百川高校声》,为什么陈刚会如此热衷做年轻人的音乐综艺?


「不想让自己老吧。」这是他能想到的最真实、诚恳的答案。作为一名内容制作人,陈刚很清楚,如果不想被市场、行业、观众淘汰,只能和年轻人在一起,去做年轻人真正会喜欢的节目。虽然略担心这样说有点矫情,但这一直是他向往的、喜欢的、也是他的动力。「你只有看到更多新的面孔,你才能对未来充满希望。」

说得更直白一些,「我希望我一天到晚能看到一些新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很陈旧、传统的东西,至少我会愿意有动力往前多迈半步。」我们问他,这一次,做完《百川高校声》有哪些收获?他告诉叨叨,这个节目再一次刷新了他对观众审美的认知。他发现,大众越来越不浮躁,越发在乎专业、在乎价值观、在乎有没有个性。以前,观众更容易头脑发热,但现在审美升级且多元化了。从作品角度说,现在观众的口味也没那么浮夸了,(以前)动不动就要给一个高音,现在更多看内容、看情绪。「就像他们既喜欢维维的《火锅》,也喜欢李健战队的《无明》。」


那么,他有想过,在高手如林的竞技场上,李健战队的林仟淇,会凭借《无明》这样一首慢民谣,成了本场最大的黑马,勇夺冠军吗?「真没想过」,陈刚很坦诚,但也不吝夸赞:「小姑娘一上到大场面反倒是越亢奋、越扛打。既有本土地域性的味道,也有国际化质感。」


数据显示,截止3月20日13时,《百川高校声》累计全网总曝光量11.7亿+,共斩获35个热点;相关合辑总播放量为22.3亿+,节目总互动量740万+。节目播得火热,观众喜欢,导演自己也满意。这也让他越发坚定,「一定要做对的事儿,要把人做对,把环境做对。」此前,李健也曾表示,他觉得抖音这档节目,对中国高校音乐的输出、对人的历练、对校与校之间、国内国外的音乐交流,意义非凡。


陈刚再同意不过,「唯有真正去挖掘、鼓励正在学习和成长的年轻音乐人,行业才能更有希望」。他向往着行业枝繁叶茂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