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费城故事》影评

2023-03-12 17:20:37

《费城故事》于 1993 年 12 月 23 日在美国上映。相信不少观众是被这两位个人魅力十足的演技派主角所吸引,选择观看本片。事实证明,两位男主角精湛细腻的演技,张弛有度的表演,帮助导演更好的诠释了这部史诗佳作。电影中的镜头运动配合画面的构图,往往能把简单的剧情多样化的展现出来。例如,当 Andrew 和 Joe 在图书馆对话时,镜头在两人之间摇动,机位在人物的侧面,直到 Andrew 将书推向Joe,两人终于同框,代表 Joe 正式接受并成为了 Andrew 的辩护律师。随后两人的对话以正面的脸部特写来表现,也代表两人开始有了联系。这时,配合正上方的俯拍,全景镜头缓缓升高,两人在画面上的距离越来越近。从此刻开始,他们便是共同体,故事的序幕也由此拉开。


剧中最扣人心弦和篇幅占比最大的片段在法庭上。在有限的空间和众多的演员里,如何利用景别和镜头的运动来展示故事的进度走向,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不难发现,在法庭的戏份中,导演通过画面的布局配合线条的运用,用简练的镜头进行客观的讲述,使观众沉浸其中又不显刻意。在这一幕中,仅通过两三个镜头就清晰了法庭上的人员和位置。其中镜头仰拍法官,既表明了它的至高位置,也点明了它的权利。在这个镜头里,出现了多条线条,Andrew和身后坐着的亲友们呈平行关系,表明亲友对他的支持是他坚实的后盾。

Andrew 亲友们和陪审团成垂直但并不相交的关系,表明法庭上的客观和公正。在发言时,机位多半在人的正前方,展现出两位主角的正脸。而在被告方发言时,拍摄方位为侧方。在这个大全景里可以看出画面朝左方倾斜,也同样象征着正义的天平。在这个画面中,对话的双方在对立面,两边画面中陪审团的人数却一样,同样也代表着公正。在他的这段发言里,他希望大家不要戴有色眼镜来审视这起案件。镜头由俯视,慢慢降为平视,也是主观到客观的体现。而背后同框的听众一如既往是他们的支持者。在这个镜头中,被告方律师猛地站起,镜头跟随运动,视野升高,给人一种侵略感和压迫感。被告方的辩护律师无疑给安九带来了不少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在这个场景里,画面被对角线一分为二,随着画面逆时针的旋转,不断摇晃安卓的左眼。在阴影中,他的意识模糊,身体状态欠佳。此时,正义的天平倾斜,案件朝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影片的最开始,导演拍摄了代表爱与和平的鸽子,还拍摄了在费城街头跳舞的行人,象征自由、美好且友好的费城。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对同性恋和爱滋病敬而远之。片中律师对男主态度的转变,便是导演想要传递给受众的信息。在影片的开端,当 Joe 得知被辞退的安主患病,他立马松开了两人相握的手保持距离。随后的主观镜头一动,目光不停地从安九碰过的地方和额头上的伤口来回切换,体现出他内心的隔阂。在影片的结尾就选择去探望林中的Andrew,两人俨然成为密友。而转变的节点在于男主跟随歌曲的独白,在单一的房间里,仅凭壁炉的火焰照映出两位主角的内心活动,这是我们需要去反复参透的。在歌剧开始演奏的前夕, Angel 的侧脸特写对着他的正脸特写表现出两人的态度。随后音乐开始用一个俯拍的上帝视角来展现安九的动作,配合着歌词的解读,安九开始讲述自己的人生。在这场尤为关键的戏中,火焰和灯光起了绝对的作用。随着安卓的讲述,壁炉里燃起火焰,整个画面中就一动不动,只有跳动的火焰暗示着他被感染的内心。这时火焰代替灯光照射在了安九的脸上,他的脸一半在明,一半在暗。随后画面变暗,镜头里只有旧的大开轮廓,画面亮度随着跳跃的火焰忽明忽暗。这时就真正的走进了 Angel 的内心世界。他微微摇头,眼神波动是对安主经历的触动。最后灯光骤然消失, Angel 睁开双眼,从歌剧回到了现实。镜头瞬间离远,拉开距离,将它从感性的氛围里抽离出来。熊熊火焰变成了小火苗,象征着这场表演的结束,一切又客观了起来。


整部电影中有不少经典片段,包括法庭上的辩论以及男主角在歌剧中的独白。在本视频中,前者主要讨论画面的构图和镜头的运动,后者主要讨论场景调度以及剖析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影片中,演员表演、镜头语言、题材把握缺一不可。在创作中把握好一个度,不刻意,不做作,不矫情,不媚俗,这是一个电影人走向成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