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央媒发文暗讽“文盲演员”,王一博等顶流的演员生涯前途堪忧?

2023-02-15 17:21:09

近日,央视网发文“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直接让《无名》成为了2023年春节档最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电影。

《无名》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殊荣”,当然要“感谢”剧中的主演之一王一博。

之前在路演时,他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绝望的文盲。

有人提问:如果说是您本人穿越到了影片结束时的暴乱时代,遇到了那个时候的叶先生,你会对他说什么?

王一博直言: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太大的意义,然后我也不会想说什么,我们也不会见面。

有人提问:我想知道在你心目中叶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塑造他,把他呈现给观众的时候,他身上最难捕捉的点,你认为是什么?

王一博低下了头,几秒后抬头回答:这个我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有人问他:您对于这个角色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

他一脸“处变不惊”:没有,大家看就好了。

整个提问环节下来,真的不知道王一博说了些什么,难道一部电影拍完,他竟然如此一无所获吗?

王一博是在韩国没有高中读的实用音乐科,学习的是一些和音乐、演技、礼仪等有关的课程。

这让观众不禁替他捏了一把汗,还好不是在国内读书,不然真的连小学都毕不了业。

作为一名演员,至少要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有所理解。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诠释出人物的特点,否则一知半解之下,又怎么能把人物形象塑造成功呢?

学历低并不是文盲,只要有一颗想学的心,那么就是值得鼓励和尊敬的。

绝望的文盲,指的是那些文化知识非常缺乏,却又不思进取的人,语言贫乏到几乎无法表达。

放眼如今的娱乐圈,绝望的文盲当然不止王一博一个。

当年刘浩存就被央视以图片的形式点名批评,虽然那时她风头正劲,但表现真的差强人意。

在2021年上海电影艺术节结束之后,有媒体采访了刘浩存,问她对演员两个字是如何理解的。

没想到刘浩存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来:演员嘛……我突然就想起来了……嗯……有位老师说过……演员……嗯……天杨老师说……啊……嗯……对……这里会播出去吗?

估计哪怕是一名小学生,也能回答的比他好一些吧。

如此没有文化的表现,也难怪被央视直接点名批评。

作为95后内娱扛旗人物之一,被观众称为甜美的赵露思,曾经也被媒体问到:你认为演员是什么呢?

她的回答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演员是什么?嗯……是我自己啊,哈哈,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演员?

身为一名演员,又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呢?

简单点说,演员一定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感觉,这就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特别是文学理解能力。

否则自己都无法参透角色,又如何能让观众产生共鸣?

凭借《狂飙》爆火的张颂文,最近被媒体问到身为剧中高启强,最喜欢自己的哪一个阶段呢?

他的回答是:如果这个世界有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真的想回到旧厂厂那个鱼档,回到和弟弟妹妹共度春节的那一年。

我会把那台彩色电视机暂时留下,放在家里和弟弟妹妹一起看春晚。

春晚结束后,我会把在我们市场横行霸道的那些人,借收卫生费的名义敲诈勒索的那些人,那些事,都告诉警察。

有人问他,当他和黄瑶在天台上的时候,脑海里浮出的念头,是想救女儿黄瑶,还是自己的证据?

他回答救女儿,因为黄瑶已经成为了他的亲人。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但是在这一刻,一切却都顺其自然,并不矛盾。

王宝强出身贫苦,自幼习武的他没有上过什么学,自然也就没有多高的学历。

对此他自己从不掩饰,为了能够看懂剧本拍好戏,他必然会随身携带一本字典。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读书不多,背词也不好,字认得的也不多。

那时候又拍电视剧拍电影,很多字都不认识,所以说我字典都是随身携带的。

在87版《红楼梦》开拍之前,陈晓旭为了能够获得饰演林黛玉的机会,洋洋洒洒的用几页纸,写出了自己对林黛玉这个角色的理解。

最后还附上了一首小诗,把这些一起寄给了导演。

她的用心,自然得到了导演的认可。

对于林黛玉这个角色,陈晓旭可谓“用情至深”,多年后她依然能够感同身受林黛玉离世前的心态:

林黛玉的这一生是来酬愿的,用一生的眼泪来还贾宝玉对她的灌溉之情。

所以在愿望达成之后,她一定会觉悟,她是带着一种解脱的心回到了天上,而不是哀怨。

2000年,《花样年华》剧组在多伦多开了一场媒体见面会。

有记者问张曼玉:为什么在影片结尾处,导演王家卫会插入一段戴高乐访问柬埔寨的报道,这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关吗?

这个问题明显有些刁钻,但是张曼玉回答的却不卑不亢,甚至已经从自己的角色上升到了对整部电影的阐述。

“王家卫导演是想扩展那个世界。这部影片就像是一个显微镜,观察着世界上这两个点的尘埃。

显微镜下的两个人,看似很重要,但是如果放到历史上,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影片的结尾处,导演特地把镜头拉远,只是想要告诉大家世界很大,有很多事情正在发生或者即将发生。

而这两个人的事情却很小,就像是镜头的远和近一样,可以很大,也可以很个人”。

在出席第11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大师班的活动时,巩俐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对“演技”这个词作出了一番诠释。

她说演员演戏要注重内心的感受,不要刻意的使用技巧。

“我觉得演技这个词就不太对,因为演员是不需要技巧的,单纯的用技巧塑造人物,会显得非常生硬。

所以不要用‘技’,而是要用心”。

巩俐表示,所谓的演技,突出的是一个“技”字,而这个技,更多的是指角色在作品中的特殊技能,但并不是演员诠释角色时的技巧。

她举了一个《艺伎回忆录》中的例子。

当时在片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扇子动作,为了练好这个动作,她每天都会练习数千次,几个月之后终于有所收获。

但是最后呈现在镜头里的这个镜头,只是短短的一秒钟时间。

不过关于扇子的技巧,却一直在自己的身上,别人怎么也拿不走。

当年的电影《觉醒时代》,让无数观众看的热血沸腾。

其中饰演李大钊先生的张桐,更是凭借着精湛的表演,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他说这个角色让他能够敞开自己的灵魂,迎接另一个灵魂。

在被问及如果有机会,想对自己饰演的角色说什么的时候。

张桐很认真的回答:老师,我的工作结束了,我没有玷污你。

陈道明是我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他曾经对最近几年不断涌出的流量明星做出了犀利点评,说他们就是被包装炒作出来的塑料演员。

尤其是那些失德艺人,其实根本就无法进入文艺界,他们的出现,完全就是包装和炒作堆积起来,经不起一点考验。

虽然流量明星美其名曰也是演员,但其实他们在很多方面的行为,对文艺界的风气都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此陈道明直言不讳的指出:(流量明星)影响了我们很多优秀的创作者的名誉。

对于那些拍古装剧的导演们,陈道明也毫不留情的指出他们的审美非常肤浅。

因为在拍摄时,这些导演的目光并不在演员的演技上,而是都放在了演员的脸蛋上。

只要演员长得漂亮,画面拍出来养眼,那么对他们而言就是成功的。

但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完全就是一种文化的倒退,对整个文艺圈来说,自然也是弊大于利。

也许陈道明的人气没有这些流量明星高,但出道多年为人低调的他,演技上的光芒却是遮也遮不住的。

他完全有资格点评这些后辈,而且客观的说,他的每一句话,都一针见血,并不偏颇。

有人觉得做演员很容易,只要长得好看帅气,都能够在演艺圈站稳脚跟。

虽然我们并不否认这样的事实,但是这些靠脸吃饭的演员,大多都昙花一现,无法走得长远。

想要成为一名好演员,必须要静下心来钻研角色,只有真正理解角色,才能够更好的塑造角色,从而得到观众的共鸣和认可。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演员的身上同样适用。

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绝望的文盲,否则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