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星

披在王志文身上的4层“神秘面纱”,是时候揭开了

2022-10-24 17:20:46

这都能获奖,评委是眼瞎了吗?
2002年,王志文在自己主演的电影《芬妮的微笑》获奖时这样说。

炮轰自己作品的演员,在整个电影史上也再找不出第二个。

如果是别人这样“口出狂言”,恐怕早已被影视圈封杀,但这个人是王志文,那就另当别论。

就是这样“狂”的他,却获得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好口碑。

他凭什么和别人不一样?他身上又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够让大半个娱乐圈为他说话?

其实还是因为他身上笼罩着的四层“面纱”。

第一层:“怼天怼地”,徘徊在娱乐圈“消失”的边缘

当年在王志文身上先后发生两件震惊娱乐圈的事件,而他差点因为这两件事断送事业生涯。

《芬妮的微笑》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当年史无前例的“炮轰”事件一出,再加上低至100多万的票房,让投资方一气之下将他告上法庭。

经过审理之后,院方认为投资方状告王志文诽谤电影不成立,这件事情就此平息。

但好巧不巧的是,这部被王志文批评惨了的电影居然让他拿到了莫斯科电影节的影帝。

于是就有了那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言”。

很多人都对王志文的行为表示不理解,既然这个戏不好,完全可以不接,为什么又要在接下之后公然“炮轰”呢?

后来在节目中,王志文在追问下,终于说出缘由。

起因就是王志文觉得这个故事很好,但片方却并没有尊重故事原型,他曾在开机前就找到导演改剧本。

但由于种种关系,最终都未能实现。

很多圈内朋友都劝他,忍忍就算了,何必给自己“惹麻烦”呢?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给自己“找麻烦”。

2000年那次的“名片事件”公然和30多家媒体叫板,让他差点惨遭“封杀”。

那天有记者来到王志文所在的剧组采访他,当时的他正在准备一场重头戏。

刚刚理好的思绪被突然闯入的记者打断,他告诉记者正在忙,等拍完再接受采访。

于是记者递上一张名片,就准备出去,却不想看到了这一幕。

王志文一时找不到纸巾,于是就将口香糖吐在那张名片上。

随即他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赶紧给记者道个歉就去拍戏了,但记者显然已经被这一幕刺激到。

她对着王志文说:

“你狂什么狂?信不信我出去就封杀你”。

就在第二天,一封以她牵头,联合30多家媒体记者共同出面的《检讨书》新鲜出炉。

此举引起了娱乐圈的轩然大波,全文以反讽的形式大谈“王志文耍大牌”。

那时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记者是艺人宣传的重要渠道,就连经纪公司也劝他道个歉息事宁人,可他偏不。

后来金鹰节上,有记者看热闹不嫌事大,又重提旧事。

王志文表示自己并不想解释,除非是在电视直播上,因为那样不会被恶意剪辑。

可台下的记者依然不依不饶:“艺人还不是媒体捧红的”。

王志文留下一句“票是老百姓投的,奖是评委给的,和你们媒体有什么关系”。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现场,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

这样的勇气可不是娱乐圈中人人都有的。

由此可见,王志文并不是那种可以为了利益低头的演员,他有自己的原则,他有自己的锋芒。

哪怕在娱乐圈中混迹多年,他也学不来那种八面玲珑的样子。

而他这种不完美,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王志文。

很快《黑冰》的成功将他推上了又一个高峰,封神式的演技足以向大家证明,王志文的成功从来都不是靠媒体。

从“躺着”考上北电到演艺界行走的教科书,他的出道夹杂着许多汗水。

第二层:爬进考场,我不认命

王志文在13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车祸去世,他们兄弟三个都是母亲一人辛苦养大。

懂事的他时常想要辍学帮助母亲,但深刻明白教育才是唯一出路的母亲,坚持不同意。

一次偶然机会,王志文在学校拍摄的《行为规范》中客串了一次,而这次经历却让他在心底种下了表演的梦。

得知他想法的两位哥哥都劝他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既没钱也没长相,这成了他表演路上的拦路虎。

王志文从来都是一个不认命的人,当他得知北影在成都设考场招生时,找妈妈借了200块钱就独自踏上了前往梦想的路。

却没想到,命运又给了他狠狠一击。

考试前没几天,一场车祸,让他耻骨被撞断裂,医生诊断之后,告诉他需静养至少3个月。

这意味着他将错过考北影,一筹莫展时,王志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就算是爬也要爬到考场”。

他请哥哥帮忙,跟招生处的人疏通关系,允许他可以“躺着”参加考试。

于是就有了历史性的一幕,“躺”在担架上的他,趴着答完了试卷。

而最终结果证明,王志文是对的,他以文化课第一的成绩成功入学北影,然而他的演员之路并不顺利。

入学之后,他听到不是鼓励,更多的是“不适合”。

老师说:“虽然你的成绩很好,但长相不适合演戏,毕业后留校做个老师更适合你”。

导演说“角色换人了,你不会演戏,我们找错人了”。

“三人成虎”,说得人多了,王志文也开始怀疑自己:“我这么黑还这么瘦,长得也不好看,能当演员吗”。

他的问题,高仓健给出了答案。

高仓健指着自己其貌不扬的演员同事说:“他可以,你一定也可以”。

有了高仓健的肯定和鼓励,王志文又坚定了自己的演员梦。

这才能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经典,想想如果当初他怀疑自己时,没有人鼓励,会不会真的就成为了一名老师?

如果是那样,一定会是娱乐圈的一大“损失”。

后来我们发现,那些老戏骨身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表演的痕迹,而王志文演戏仿佛就是那个角色本人。

第三层:哪有什么演技,都是感受

很多老戏骨在被人夸“演技炸裂”的时候都是一脸被人认可的“享受”。

但王志文却说:

“我最讨厌别人说演技这两个字,哪有什么技巧,都是感受”。

是的,对他而言,演戏就是把自己代入那个角色,把人物带到剧本中去过一遍生活。

这就是演员三大流派:体验派、方法派、表现派的体验派。

我们熟知的张国荣、章子怡、周迅这些家喻户晓的演员都是体验派的佼佼者。

王志文也是体验派演员中的代表人物。

将自己一生中的所有感受和理解都融入到角色中,他演戏更多是松弛的状态。

就像在他被大家熟知的电视剧《过把瘾》中,为了更好地拍摄效果,毫不犹豫一头撞向玻璃。

那一瞬间,玻璃四溅、鲜血直流。

他就是要让大家体验这种真实,只有这种真实才会让演员让观众深深入戏。

也是这部只有8集的电视剧让他获得飞天奖最佳男主,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

之后和陈凯歌合作拍摄的《荆轲刺秦王》,他在距离地面14米高、只有一人宽的木板上,冒着寒风走一天。

为了让镜头看着更真实,地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身上也没有吊威亚。

在高空中狭窄的木板上,不仅要表情管理,还要假装绊倒一下,边走边脱衣服。

现场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无一人不为他感到紧张,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只有他自己力求真实完美,走了一遍又一遍。

要说封神之作,还要说2001年的《黑冰》,他生动完美地演绎了什么叫做“斯文败类”。

郭小鹏,一个外表儒雅、孝顺有风度的男人,内心却是不折不扣的大反派。

如果换做陈道明,可能会用黑制服、黑手套加金丝眼镜来强化这个角色,当然这是方法派的表现方式,也许看完大家会感叹不愧是老戏骨。

王志文则是剃了个大光头,穿着普通的衣服,用平静的语气说着不平静的台词,但会觉得他就是高小鹏本人。

他身上亦正亦邪的气质,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更有深度。

而这之后,王志文在神坛上就没再下来过。

就像和他合作过的演员童谣说的那样。

王志文老师就是我表演路上的一座灯塔。

这部剧就算是现在拿出来看也依然是经典,尤其是那段可以称神的7分钟独白。

第四层:“台词之神”,名不虚传

那段7分钟的超长独白,换做他人可能要用激动的情绪来表达。

而他却用很平静的语气,讲述了他反派的一生,听他讲完话,你会有“好像也很有道理”的感觉。

丝毫不觉得他说的是“歪理”。

就这段独白,至今还被奉为“台词教科书”。

王志文对台词节奏的精准把控,可以让最平实的语言,都呈现出一种穿透人心的儒雅。

就像王劲松对他的评价一样:

“王志文老师的戏是可以用耳朵听的,不用看就能感觉到他的动作行为和节奏”。

王劲松此言非虚,如果带上耳机播放他的戏,就会清楚地感受到什么是享受。

你能从台词中感受到他的情绪,感受到他的想法,抑扬顿挫、太过美妙

简直想把世界上最好的词都用来形容他。

王志文的“清醒”,打了多少娱乐圈明星的脸

就是这个把奖拿了个大满贯的人,如今的作品却是越来越少。

准确地说,是他“看得上”的剧本越来越少。

对于拍戏,他有自己的原则。就像《芬妮的微笑》一样,遇到不合适的地方,不会得过且过。

实在改不了,他的“直性格”也不会放过。

他从不营销自己,不够“圆滑”,放在现在的娱乐圈实在“不吃香”。

王志文的“清醒”还不止于此。

娱乐圈中的演员在自己出名时,会接代言、接广告来让自己“多一份收入”。

就连陈道明这样的老戏骨都有那么一两个代言,而王志文自始至终什么都没有。

除了拍戏时候能见到他,其他时间他都“消失”了。

更别提现在明星都扎堆往直播跑,就连老戏骨张晨光也忍不住去分一杯羹。

但王志文纹丝不动,就连演员们和粉丝互动发布消息的微博都没有开通。

而我们见到他的次数越来越少,记得上次出现还是在两年前的《叛逆者》。

王志文一出场,气场满满,将一个卧底演绎得淋漓尽致。

即便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明显的“老态”也阻挡不了网友们的“彩虹屁”。

“连眼袋都在飙戏”。

结语

王志文就像是存放在巷子深处的酒,哪怕从不营销,哪怕不接代言,哪怕不接受采访,大家也都不会将他遗忘。

也正是他的这份“耿直”,这份“真实”,和他对演戏的“坚持”,才造就了现在的他。

在流量时代的今天,这样的演员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希望在不久之后,我们又可以一睹这位“老戏骨”的风采。

你都看过王志文的哪些剧呢?有这样的偶像,你自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