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27省5千万人受灾 1600万中国人自愿“牺牲”

2020-07-30 03:01:32

很少有人知道,人民子弟兵中,有一支部队,“最不受待见”。他们是广州军区工程兵第十三团地爆连。从1986年开始,每年的6到10月,他们都会前往湖北沙市荆江北闸驻扎。

除了日常的防洪抢险,他们还要进行一项特殊的训练。

1998年,当30万将士“誓与大堤共存亡”时,他们也在大堤上。其他人都在玩命保大堤,他们也在玩命。

准备玩命毁大堤。

这不是玩笑。当沙市水位超过45米时,荆江大堤就会垮塌。介时,洪水会冲击整个江汉平原、武汉三镇。几千万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为了避免决堤,只能炸开防淤堤,削减洪峰。堤毁水崩,巨大的冲击力撕碎一个人,比刀切豆腐都简单。

而肆虐的洪水,会流到湖北省一个叫公安县的地方。

1954、1956、1960、1968、1969、1971、1975、1982、1983、1991、2003、2007、2020。

这不是什么“找规律”的数学题目。这些数字代表的是,在那一年,王家坝为了避免洪灾,开闸放水。

王家坝每开一次闸,就意味着,几十万濛洼人民要舍弃家园、田地、房屋、畜牧财产……等等一切撤离。

还要在走之前打开门,打开窗,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淹没他们的房屋、土地……

濛洼、公安,叫做蓄滞洪区——这是个很古老的概念,大禹治水,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实际上,大自然也是这么做的,洞庭湖,就是长江最大的蓄滞洪区。



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也用这种办法应对洪灾。但他们通过收取高额的保险费,促使居民迁出蓄滞洪区。

而中国的蓄滞洪区,有1600万人。。

7月20日8时31分,王家坝开闸泄洪。7月23日13时,王家坝大闸关闭。76个小时,濛洼蓄洪区蓄洪3.6亿立方米,相当于26个西湖。

与此同时,19万濛洼人,选择了撤离家园。

伦理学中,有一个难题叫做“电车难题”——电车失控,即将撞上轨道上的5个人,你可以拉动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个轨道,但另一条轨道上,有1个人。

这个拉杆,你拉还是不拉?

但蓄洪滞区的人民,没让我们做这样的选择题——当蓄洪的通知下来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一切,以最快的速度撤离。



(图源“市场星报”)

舍小家,为大家。这句话,对于公安、濛洼的人来说,多了几分决然与悲壮。

在中国,这样的蓄滞洪区,有98个。

中国是如何战胜洪水的?答案,都在这里。

01

“泥巴墙,泥巴凳,除了泥巴没家当”,这曾是淮河流域民众,最真实的写照。

我们本能会觉得黄河、长江的洪灾最多,但实际上,淮河,才是中国最难治理的河流。

淮河支流众多,每到雨季,支流会将地表水迅速汇入至淮河主干道。南宋时,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没有入海口的淮河,只能通过狭窄的大运河流入长江入海,一旦出现强降雨,必会发生洪灾。



(图源“凤凰网江苏”)

淮河的落差总共200米,上游的落差就有178米。山区河道弯曲狭窄,本就行洪不畅。

而中下游又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只会造成洪水泛滥。

1950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淮河就发生洪灾。灾民超过千万,受灾面积将近5000万亩。

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淮河,成为新中国第一条系统治理的河流。

1951年,濛洼被确定为蓄洪区。1953年,王家坝闸竣工。

自那以后,“冬棉夏单都搭在一根麻绳上,水来了拽上就跑,水退了人再回来”,成为了濛洼人的生活的常态。

每到汛期,王家坝就会成为新闻的焦点——只要王家坝不开闸,那说明今年就没什么大事。

从王家坝闸建成那天到2020年初,王家坝一共开闸蓄洪15次。

蓄洪区不同于泄洪区。蓄洪区会暂停存蓄洪水,等到防洪情况许可后,才能向外排洪。

在这段时间内,所有的东西,都要在洪水中泡着。



(图源阜阳新闻网)

有15次,濛洼人将房屋、田地、鱼塘……几乎所有的家当全部扔下,连夜撤离。

他们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把大件电器搬上房顶,希冀着洪水不会漫过房顶。



(图源抖音用户“笔尖正道”)

2020年7月20日,接到国家防总命令,王家坝闸第16次开闸泄洪,濛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

她叫胡春霞,安庆保婴村人。

她家有一个轧花厂,有一套100多万的轧花设备。另外,她还种了60亩瓜蒌、200亩大豆。

这价值300万的家当,是她大半辈子的心血。

7月以来,干流水位一直在涨,保婴村必须开坝泄洪。在村子被淹5天后,胡春霞作为灾民代表,“回家”查看情况,并顺带着帮村民喂鸡喂鸭。

1300亩庄稼、全部被洪水淹没;鱼塘里的龙虾、鱼苗,也全没了;就连村里花了1000万修的路灯、绿化,都被淹了。

当看到自家厂子时,胡春霞再也忍不住了——她的厂房,只剩下一堵墙。



(图源“新京报”)

大半辈子的心血,全都没有了。胡春霞急得,想直接跳进水里。

但到最后,她还是说,“只要不把人冲出去,不要出现人员伤亡,村里泄洪,我们都支持。

没办法,舍小家,顾大家。”

他叫陶士友,一位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今年他地里的庄稼,长得特别好。

但当王家坝开闸的通知下来后,他带着妻子,连夜搬到了儿媳家。提到地里的庄稼,老人满眼的心疼。

即便这样,老人还是逢人就说,“底下的水也大,不能光考虑俺这些人,十来多万人口”。



即便这些话再能安慰自己,心疼,也是真的心疼。

他叫张永先,75岁,土生土长的庄稼人。每当王家坝开闸蓄洪时,他最先想的,不是抢收庄稼。

他的身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抗洪救灾的队伍中。

“国家是个大家,我们是个小家,要舍小家顾大家”。



王家坝人给自己写了首歌,歌名就叫做《王家坝之歌》。

“这里是我的家,焦岗湖水漫无涯,每一次祖国需要的时候,默默地选择接纳。”

对于淮河来说,王家坝是“千里淮河第一闸”——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淮河的状况。

对于中国来说,濛洼蓄洪区,是“千里淮河最后一道屏障”——那里的人,选择牺牲自己,保住更多的人。

自建成以来,濛洼累计蓄洪75亿立方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亿元。

而他们保住的,无可估量。

有人说,王家坝是“上保河南,下保江苏”。相比于人口众多的河南,经济发达的江苏,王家坝,“看起来是不起眼的那一个”。

但有些东西,不是能用数字计算的。

王家坝保住的,又何止这些。

02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公安县,不算一个出名的地方。

即便你是文科生,知道这是“公安三袁”的故里,而“三袁”中最出名的袁宏道写的《满井游记》,也收录进了初中教材。

但也仅仅是熟读而已,没有要求“全文背诵”。

但大多数人都应该或多或少听过这样一句话——当沙市水位达到44.67米(争取45米),预报将继续上涨时……

这句话的下半句是,“即开荆江分洪区北闸6000立方米/秒至7700立方米/秒”。

荆江分洪区,就在公安县。



1952年,30万军民用75天,完成了荆江分洪第一期的主体工程。谁也没有想到,一年后,这个“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就要迎来自己的考验。

1954年,长江全流域爆发大洪水。6月26日,武汉水位超过26.3米的警戒线——上一次超过这个水位,是在1931年。

那一次,武汉三镇被淹133天,出行全部靠船,死伤不计其数。

而这一次,可以有1931年的洪水,但不许有1931年的武汉。

当时的武汉堤防,还不到30米,基本上和水位齐平。为了保卫武汉,30万军民住在了堤上。

大堤电力不足,中央就把全国唯一一部列车发电站调拨给武汉。大堤缺麻袋,中央向武汉拨了621万条麻袋。

而当时全国麻袋的年产量,也只有500万条。

武汉大堤需要什么,全国就支援什么。誓与大堤共存亡,成为了30万军民的唯一想法。

他们的背后,是全国人民掏空的家底。



7月下旬,武汉水位突破29米。长时间的浸泡,也让大堤变得松软起来。

与此同时,沙市的水位也涨到了44.38米,荆江大堤也处在危险之中。一旦荆江大堤垮塌,武汉必将陆沉。

荆江分洪区,在建成一年半之后,要被迫启用了。

1954年7月21日前,荆江分洪区16万居民被迫撤离。1954年7月22日2时20分,荆江分洪区,首次分洪。

由于上游仍在持续降水,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大闸又开启两次。

三次开闸,荆江分洪区一共蓄洪122.6亿立方米。

尽管撤离时,蓄洪区做到了“保证不淹死一个人”。但除却人身安全之外,其他的,损失惨重。

公安县共有657800亩农田被淹,3029亩耕地永久沙化。房屋、树木、道路、桥梁全部损毁。一直到1955年,淤泥还有半腰高。



在那之后的两三年间,荆江分洪区的人一听到锣声,会下意识地抓起衣服就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他们做了整整五年。

1998年,在首次分洪44年后,荆江分洪区又一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一次,分洪区有51万人,首批次需要转移的,就有33.5万人。

1998年8月5日,一份十万火急的报告,摆到了国家防总总指挥温副总理的桌上。这份由湖北省委省政府提交的报告中估算:

目前沙市水位已经超过44.67米,很可能突破45.00米的分洪争取水位。

湖北省已经做好荆江分洪区人员的安全转移工作,必要时,请求启用荆江分洪区。

就在一个月前,朱总理还明确表示,“本届政府不考虑分洪”。

但洪水的涨势,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时间,长江大堤告急,江汉平原告急,武汉三镇告急,全国告急。



(图源电影《惊涛骇浪》)

8月6日上午8时,沙市水位达到44.65米。预计在7日上午8时,沙市水位将突破45米。

分洪区的八镇二乡、四个农林渔场、212个村庄、120多家工业企业、13万农户的农田、51万人口的家园,要保不住了。

按照命令,荆州市要在8月7日中午12时之前,完成分洪区人民群众的撤离——完成33万人和1.8万头耕牛的大转移。

在20个小时之内。

对于指挥转移的干部们来说,44年前的那一次分洪,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故事。而这一次,他们要成为亲历者。

“老喊狼来了狼来了,至今喊了44年,如今洪水这条狼终于要进分洪区了,你们怎么样,承受得住这个压力吗”。全场331位干部鸦雀无声。

壮士断臂。33万人的转移,不能丢下一个人;33万人的家园被毁;几百亿的直接经济损失;灾民的安置工作;灾后重建工作……

谁能承受这样大的压力。



(图源电影《惊涛骇浪》)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在分配完任务之后,公安县书记黄建宏高声问到,“你们有没有决心?”

回答他的,是一声“有”——来自331张嘴。

这场动员大会,只开了14分钟,是公安县有史以来,开得最短的一次大会。

16个小时后,7月12时,921平方公里的分洪区,变成了无人区。

分洪区的百姓含泪离开家园,把门打开,把窗打开,只为了给尚未到来的洪水,让开通道。

与此同时,小型的分洪区已经开始启用,开始分流。4万官兵集结在长江大堤,时刻准备着。

而地爆连,也做好了准备——20吨TNT炸药要在2小时之内,装入炸药房,等待爆破。

6日、7日、8日……煎熬的几天过去了,沙市的水位,没有超过45米。

码好的炸药又重新被搬回,大堤上的子弟兵也终于可以休息片刻。



(图源电影《惊涛骇浪》)

但8月16日,长江上游,又开始新一轮的强降雨。长江水利委在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沙市的水位,肯定会超过45米,达到45.20米。

这一次,真的要分洪了。

荆江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开始一遍遍地播放《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公告》,刺耳的警报声,也在荆江的大街小巷响起。

地爆连的72名战士和500名民兵,也已经站上了大堤。20吨炸药,119个炸药室,1.7万米的导线,两个小时,完成了全部装填。

当时在场的记者,已经完成了新闻的预写,《地爆连爆出大新闻》《英雄已到建功时》……,诸如此类的标题,也已经起好。

可地爆连,没人想当这个“英雄”。他们想希望这一次和之前无数次的演练一样,都是做了“无用功”。

地爆连的连长面对指挥部的人苦笑,“我们连是全军中,唯一不受欢迎的解放军。

经历过1954年分洪的老人,点起拐杖就骂我们伤天害理,专干坝口决堤的事。可1954年,我和连里的战士,都还没出生”。



(图源网络)

确实,地爆连的战士们都没办法解释——别的解放军,都在玩命保大堤,而他们,也在玩命,在玩命炸大堤。

16日21时30分,大堤上的人们接到命令,所有人员撤离到离爆炸点2000米之外的地方。

战士们行着军礼,目送着他们的离开。

所有人都已经明白,大闸即将开启,公安县,要变成一片泽国。

在这时,长江水利委的专家们,仍在推导着。在那间办公室里,所有的电脑都开着,所有的人都在不停地核算数据。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沙市的水位会达到45.25米,但这次的洪峰是尖瘦型,不是横胖型。

也就是说,虽然水位很高,但超蓄的洪量,并不高。这部分的洪量,可以由隔河岩水库承受。只要它的水位不超204米,那就不需要分洪。



(图源电影《惊涛骇浪》)

这些数据,把流量、降雨量、水位、各个水利工程的调节等几乎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在内。

中国人总说人定胜天,这一次,在科学的支持下,再试一次。

埋在防淤堤的20吨炸药,并没有拆除。8万多人民子弟兵排开,手拉着手,严阵以待,就连炊事员,也上了堤。

民兵、民工,也举着火把上了堤,补足了最后一丝空位。

堤在人在,堤毁人亡。



(图源电影《惊涛骇浪》)

8月17日9时,沙市水位达到45.22米。在这之后,水位开始回落。

51万人的家园,保住了。

没有人知道,在那个决定数千万人命运的夜晚,抗洪一线的全体将士,经历了多大的煎熬与挣扎。

只是后来,掌握分洪“核按钮”的温副总理说了句,“如果大堤决坝了,那我会承担一切责任,从那儿跳到江里去”。

即便是如此大的胜利,在转移过程中,公安县的损失,也仍高达20亿。在接到撤离命令时,他们决然地离开。

在危机解除后,他们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因为从荆江分洪区建成的那一天起,舍小家保大家,舍小局保大局,已经刻在了他们的血肉里。

03

洪灾,一直是威胁我们的重大自然灾害。

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抗击洪水的历史。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从隋朝修建大运河到范仲淹主持修建的“范公堤”。

对于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来说,河流,就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结合西方国家应对洪灾的经验之后,一个个的蓄滞洪区,被不断规划。



但蓄滞洪区,本质还是在做选择题。并且,这个选择的代价,往往都不小。分洪,只能成为紧急关头的非必要手段。

而治理水患的常规手段,还是兴修水利。建国之后,基建狂魔新修建了8.5万座水库,加固了27万公里的江河堤坝。

这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三峡大坝。这个集防洪、改善下游航运条件、发电、抗旱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做“背锅侠”。

极端天气的出现是因为它、汶川地震是因为它、敌人来了最先炸它,到时候会淹了整个中国,就连一个“中国修了多少座水库”的问题下,也有人黑它“三峡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是一大灾害”。



千里长江,险在荆江。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每年都要受到洪水的威胁。

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第一是不断加高加固荆江大堤,第二,就是分洪。

而三峡工程,可以控制95%以上的荆江河段洪水来量、75%以上的武汉洪水来量。

自建成起至2018年底,三峡工程蓄洪量超过1440亿立方木,累计拦洪47次。

2020年7月2日,三峡大坝稳稳拦截“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

但三峡水库的总蓄水量只有393亿立方米,而长江的年流量,有9600亿立方米。要想完全控制洪水,可能需要几百个三峡大坝。

这显然很不现实。



蓄滞洪区,仍是我们手中极具分量的底牌。

原则上,蓄滞洪区是基本不允许发展的。但和其他地方的人民群众一样,蓄滞洪区的人民群众要求发展的意愿也很强烈。

如何能让损失降到最小,是蓄滞洪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王家坝,发明了两种生活区域,保庄圩和庄台。如果蓄洪区是大水盆,保庄圩就是水盆中放的小水盆,而庄台,就是把盆扣过来的盆底。

这样,无论洪水如何蔓延,在保庄圩和庄台上的人,都是安全的。

2000年,国务院也通过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对蓄滞洪区的生产活动,进行补偿。

启用一次,补偿一次。而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又让蓄滞洪区启用次数不断减少。

洪灾,不是人类可以控制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损失,降低到最少。

尾声

大概半个月前,网上有一篇爆文,大概的意思是2020年的水灾也很严重,但却不见于报道。

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着这一次的洪灾。

6月以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为近60年最多,较常年同期多出49%。

我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发生今年1号洪水。

截止目前,全国已有5480万人次受灾。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堤坝上,又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7月9日,湖北荆竹河堤溃口,中部战区300民子弟们通宵鏖战;

7月13日,2000多名人民子弟兵驰援九江抗洪一线;

7月14日,东部战区增派1.6万名官兵,投身抗洪一线;

7月23日,近万名官兵驰援合肥;

7月25日3000名官兵前往巢湖方向,迎战洪水

……

他叫付海洪。1998年,他的家乡江西上饶水灾,那时他还在母亲腹中。是解放军将他被困的母亲解救出来。

22年后,他站在了九江抗洪的一线。



(图源“新华网”)

他叫王子浩,7月10日随部队来到江西鄱阳湖大堤抗洪抢险。连续奋战数日后,他的双臂留下了数百个水泡。

他是00后。



(图源“央视新闻”)

他叫序守文。1997年底,他光荣退伍。1998年,他返回部队参与抗洪,解救数百人,自己被洪水冲走8公里,差点牺牲。

如今,他又出现在抗洪一线。



这样的新闻,随处可见。这样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抗美援朝时期,美军搞心理战,引发了很多这样的传单,上边有一句灵魂拷问,“拿人的身躯,能把河流阻塞吗”



1998年,参与抗洪的30万子弟兵说,“能!”



如今,22年过去,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仍是那些身影。

1954年,在荆江分洪的几个月后,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刚好经过武汉。他特意询问了武汉的抗洪情况,想学习一下武汉的抗洪经验。

尼赫鲁问接待人员,“几十万人在堤上抗洪,你们一天给他们多少钱,这是多大一笔支出”。

听过答案以后,尼赫鲁明白,这经验印度学不来。他只说了四个字,“不可思议”。

纵观人类历史,这么“不可思议”的军队,只此一支。

纵观人类文明,这么“不可思议”的民族,只此一个。



(图源知乎用户“共青团中央”)

如今,南方的强降雨仍在持续,多地水位已达历史最高,防洪防汛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在灾难面前,“多难兴邦”“打不垮的民族”,这些词,不单单再是口号。

它们代表着,在那些艰难的时刻里,我们站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PS:

请允许我用最后的篇幅,将98处国家蓄滞洪区名录,附在文末。

我在地图上,一一搜索了它们的位置。不管如何,“小家”,不该被忘记。

长江流域(44处):

1. 围堤湖、六角山、九垸、西官垸、安澧垸、澧南垸、安昌垸、安化垸、南顶垸、和康垸(湖南常德)

2. 南汉垸、民主垸、共双茶(湖南益阳)

3. 城西垸、屈原农场、钱粮湖、建设垸、建新农场、君山农场、大通湖东、江南陆城、(湖南岳阳)

4. 义和垸、荆江分洪区、宛市扩大区、虎西备蓄区、人民大垸、洪湖分洪区(湖北荆州)5. 北湖垸、集成安合、杜家台、(湖北仙桃)

6.?西凉湖(湖北咸宁)、

7.?东西湖、武湖、涨渡湖、白潭湖(湖北武汉)

8.?康山圩、珠湖圩、黄湖圩(江西上饶)

9.?方洲斜塘、华阳河(江西南昌)

10. 荒草二圩、荒草三圩、汪波东荡、蒿子圩(安徽滁州)

淮河流域(21处):1. 濛洼、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安徽阜阳)2.?城西湖、城东湖(安徽六安)3.?瓦埠湖、寿西湖、董峰湖、汤渔湖(安徽淮南)4.?老汪湖(安徽宿州)5.?泥河洼(河南漯河)6.?老王坡、蛟停湖、杨庄(河南驻马店)7.?黄墩湖(江苏宿迁)8.?荆山湖、花园湖(安徽蚌埠)9.?洪泽湖周边(含鲍集圩)(江苏淮安)10.?南四湖湖东(山东济宁)11. 大逍遥

海河流域(28处):1.?永定河泛区、小清河分洪区、东淀、文安洼(河北廊坊)2. 贾口洼、青甸洼、黄庄洼、大黄铺洼、三角淀、团泊洼(天津)3.?兰沟洼、白洋淀(河北保定)4. 宁晋泊、大陆泽(河北邢台)5.?良相坡、长虹渠、小滩坡、任固坡、共渠西(河南鹤壁)6. 柳围坡、白寺坡(河南渭南)7. 大名泛区

8.?恩县洼(山东德州)9. 盛庄洼(河北唐山)10.?广润坡、崔家桥(河南安阳)11. 永年洼(河北邯郸)12. 献县泛区(河北沧州)

黄河流域(2处):1. 北金堤(河南濮阳)2. 东平湖(山东泰安)

松花江流域(2处):1. 月亮泡(吉林白城)2. 胖头泡(黑龙江哈尔滨)

珠江流域(1处):1. 潖江(广东清远)

应急管理部:洪涝灾害造成27省份5481.1万人次受灾

中新网7月28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截至7月28日,主汛期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区、市)5481.1万人次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44.3亿元。国家防总经会商研判,决定维持长江、淮河防汛Ⅱ级响应,这是连续17天维持Ⅱ级响应。



资料图: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西河口乡,救援人员准备用皮划艇为被困民众运送物资。 中新社记者 张娅子 摄

当前长江中下游干流石首以下江段及两湖水位持续超警,其中长江干流莲花塘、洞庭湖城陵矶超保证水位,淮河王家坝以下河段仍然全线超警。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黄明主持召开防汛救灾会商研判会,与水利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会商研判雨水汛情,进一步部署长江淮河流域以及北方重点地区防汛救灾工作。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汛情发展态势,指导督促重点地区严格落实各项防汛救灾责任,进一步强化汛情监测预警和风险隐患排查,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要堤防巡查防守,及时消除重大风险隐患,抓实抓细力量调派、物资储备、转移避险、灾后安置救助等各项工作,积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7月29日雨带北抬后,黄淮、华北、东北地区将出现强降雨过程,海河、黄河、松辽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要求北方重点地区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层层压实防汛责任,进一步开展风险排查和隐患整改,加强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加强巡查防守,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国家防总工作组继续加强一线检查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落细落实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措施。安徽工作组防汛小组在王家坝闸、淮河大堤、蒙洼蓄滞洪区保庄圩、湖心庄台检查防洪工程运行、堤防巡堤查险、转移群众安置等情况;救灾小组在合肥市庐江县长岗中学安置点等地核查灾情、检查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有关工作。江西工作组在九江市永修县三角联圩、立新圩等地现场检查指导应急排涝工作。湖南工作组在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小淹镇等地指导检查救灾救助、巡堤查险和地质灾害隐患点。湖北工作组在黄冈市检查指导黄州区长孙堤减压井涌水、堵城镇卢冲散浸、堵城镇采莲船圩溃口等险情点处置情况。江苏工作组在淮安市清江浦区、淮安区检查二河闸、淮安水利枢纽、苏北灌溉总渠运东闸等地检查重点设施防汛情况。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28日,主汛期(6月1日)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区、市)5481.1万人次受灾,158人死亡失踪,37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1万间房屋倒塌,36.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28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44.3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上升23.4%,因灾死亡失踪人数下降53.9%,紧急转移安置人次上升36.7%,倒塌房屋数量下降68.4%,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