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印边境械斗事件细节 印军大量军官为何被俘?

2020-06-23 03:02:11

  高原冷兵器械斗 

 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讲,6月15日印方的挑衅事发突然,引起全球关注和地区局势高度紧张。边境冲突地域广、持续时间长、摩擦多,但如此大规模的斗殴确实闻所未闻。不过,随着我方和印度方面的主动降调,事件最终以印度方面单方面吃亏告终。

  对于事件的整个流程,我们外交部发言人在6月19日的发言中已经整理较为清楚。不过,出于我方主动降调等原因,事情经过的细节目前没有被公开,很多读者对于事件的全貌也不是很清楚,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也应部分读者要求,简单整理一下此次事件的细节。



由于我方降调,加上印方理亏,就算是玩弄民族主义的莫迪也不得不在讲话中强调“解放军没有进入我方边境”

  这两个月来,印度突然在加勒万河谷对我采取冒进策略。加勒万河是我国的传统领土,位于中印边界西段实际控制线中方一侧,中印两国过去对此毫无争议。加勒万河发源于我国的白石滩,流入北南走向的印度实控的什约克河,向西流入印度河,地势险峻,是典型高山峡谷地貌,附近气温常年低于零下,方圆几十平方公里除了哨站荒无人烟。尽管如此,由于印度一侧地理条件较好,印度近年来大力投资这个地区,有基建和兵力上的优势。

  什约克河地区是印度长期经营的边境地带,印度一直在加勒万河谷以西以北的争议领土上围绕高地构建兵站和哨所,修建公路和桥梁,妄图利用我军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基建不强的特点,蚕食我国领土。



  我国的实控线在加勒万河谷附近,印度试图在雨季前修建桥梁道路,前出据点,妄图造成既成事实。

  4月份开始,印度开始在什约克河地区修建桥梁道路,并将实控线东移到我加勒万河和什约克河以东。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乘夜色在加勒万河谷地区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筑工事并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中方边防部队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现场应对和边境地区管控,并且多次与印度军人在河谷地区对峙。



印度搞小动作,将实控线向我国这边移动,图为印度程序员修改的谷歌地球实控线



我军与印军隔河对峙

  6月15日晚,在中印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军违背承诺,再次越过实控线非法活动,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引发双方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出于降调考虑,我国防部在事后的声明中,只是简单地说印军“越境发动挑衅攻击”。因此我们也只能根据印度媒体和当地地图来还原这场21世纪最大伤亡的械斗。

  综合印度媒体的描述,15日晚间到16日凌晨,印军集中精干人员,渡过加勒万河谷,爬山前往我加勒万边防公路工地,试图干扰中方晚间施工作业,并试图在河对岸造成既成事实。按照印度媒体的说法,印军此次挑衅的位置,已经深入我国实控线一公里以内。印军进入工地后强行阻拦,打伤我施工人员,并毁坏施工队财产,与我施工队发生冲突。



图源:微博@红袍萤火虫

  解放军附近的部队随后赶到,并与印度方面双方爆发激烈冲突,印军称解放军使用了带有铁丝网的木棍、指虎、工兵铲等攻击印媒所谓“手无寸铁”的印军,印军随后还呼叫了增援,根据印度记者晚些时候发布的报道,这些前来增援的印军包括了列城14军第三步兵师步兵,比哈尔12、16营,旁遮普3团,第3中型炮团、第8山地炮团,可以说是“精锐尽出”,这也解释了为啥解放军最终俘虏了大量团营级的校级军官。



最终印军北方司令部多个单位大量军官在行动中伤亡或者被俘虏

  这两批人和我军先后战斗了6个小时,随后这群印度人被从山上赶到山下河谷附近,印媒还称解放军从高往低丢“石头”攻击在河滩上的印军,不少印军士兵最终掉进加勒万河冰冷的水中。根据印度国防部发布的消息,印军最终有3人当场死亡,17人伤重不治死亡,78人受伤,其中22人伤势严重。此外,还有多名士兵和军官被解放军扣押,这些人包括1名中校3名少校,直到6月18日才被释放返回印度。



  对于我军的伤亡情况,外交部明确的回应是“威胁我军生命安全”,而不是“造成双方伤亡”。外网只有印度的自媒体或者官方媒体援引所谓“军方消息人士”报道一个又一个夸张的数字,当然印度官方也没有权威人士为这些夸张的伤亡数字背书。这场冲突是一场“足够复古”的“着甲械斗”,和冷兵器战争时代绝大部分情况一样,败军的主要伤亡都发生在溃退被另外一方追击的情况下。考虑到我军最终控制了战场,俘虏了多名印军高级军官,印军这些所谓“战果”不值一晒了。由于本次事件印军单方面出击又单方面吃亏,因此本着降调谈判的原则,我军也没有公布进一步的受伤数字,避免刺激印度人。

  随着中印两国的降调,以及莫迪当局6月18日的单方面宣布胜利,本次21世纪以来伤亡数字最大的斗殴以印度方面损失近百人结束了。这次事件到目前尚未结束,印军并未在加勒万河谷地区与我军脱离接触,并且列城方面的第3步兵师和14军炮兵部队也开始向加勒万河谷地区靠拢。印空军还往拉达克地区调派米格-29、刚刚到货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武器,向我西部战区施加军事压力。



印军在拉达克地区的阿帕奇直升机  本次事件,可以定性为印军一次典型的“冒进并失败”,印度单方面挑起事端,前出对峙,吃亏以后回到原点。但相较于洞朗事件中印以“回到起点”作为终止符,印度在本次事件中可以说是“纯粹的吃亏”,不仅没有控制河谷附近高地,摧毁解放军前哨和后方基建,完成蚕食,还在没有争议的我国领土上损兵折将,不仅理亏,还严重打击了一线印军士气。此次失败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中印两国一线部队的组织程度和作战能力的差距,更是暴露出中印两国综合国力日益扩大的差距。

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国际主要观点汇总

中国印度继1962年爆发过边界战争之后,几十年来在争议地区时有摩擦,并相互指责对方。最新摩擦之后也不例外,双方都站在己方视角总结出对方应该负责的观点与论述。

2020年原本是北京与德里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周年纪念。在这种两国关系重大年份里,中国方面惯例要开展的友好促进活动,但眼下不断见诸媒体的却是双方边境冲突的消息。

迄今为止,仅半年时间里,中印边境线上的军队摩擦、对峙、肉搏的消息不断,甚至出现了1962年边境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伤亡事件。中国、印度以及一些第三国的分析与观察人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双方发生冲突的可能动机。

中国观点

中国方面以及少数国际学者认为,最新边境摩擦是由印度挑起。他们论述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在西太平洋,中国和美国摩擦不断增多,朝鲜、台海、南海紧张形势不断,一直对中国意图和实力有猜测和疑虑的印度乘机“发难”,判断解放军或无力西顾,或无力陷入两线作战困局。与此同时,美国加大拉拢印度力度,使印度成为美国再平衡战略中“印太地区”力量均衡的关键战略伙伴,也促使印度增加了信心。

二、从印度自身有多重政治经济战略需要,主要包括:

1、印度莫迪政府未能控制好新冠疫情,在经济衰退前景面前,迫切在经济上需要吸引国外投资从中国转向印度,特别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美国制造业撤出中国的背景下,转移到印度。但西方经济界人士目前并不看好印度。惠誉国际评级6月份刚刚将印度经济前景从“稳定”调整为“负面”,投资调整到最低级。高失业率和负债迫使印度亟需加强和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关系。

美国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印边境冲突扩大了印度与美国的军事情报和资源交流。2017年,美国在中印洞朗边界事件中就向印度提供了情报。如果边境再次发生类似洞朗的长期事件或意外升级事件,印度将会再次希望美国提供外交和情报支持。


印度军队的武器装备主要依靠进口。

2、印度国防武器主要来源基本都是国外采购,印度近年来成为亚太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俄国分析人士认为,印度2019年军费支出为711亿美元,超过了俄国。考虑到预算赤字,如果没有迫切国防需要,印度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迫减少军费支出。因此,印度军方通过不断制造边境冲突,避免军费被削减,同时也方便扩大国外采购,特别是增加对美制武器的采购。

西方武器出口商也有同样需求,2017年中印洞朗边界事件期间和之后,美国帮助印度军队采购了美国制造的攻击直升机、侦察机、重型运输机和火炮。此举也拉近了美印关系。

3、目前印度官方公布的疫情及死亡人数远远低于实际情况。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一直宣扬民族主义,很早就宣称已经控制新冠疫情。但在每日新确诊人数过万的压力下,需要转移公众和媒体的注意焦点。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6月中旬表示,印度政府应将重点放在解决内政问题上,而非像扩张主义国家一样四处引发边境争端。



印度为在中印边境冲突中丧生的士兵举行葬礼。

印度观点

印度方面及不少国际分析人士则认为,这次边境冲突由中国挑起。主要论述如下:

一、中国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实力大增,推行战狼式外交,到处扩张。

二、随着新冠疫情的打击和中国经济的萎缩,中共一党专制的合法性下降,中国军队四处挑衅,除了在南海和东海的军事行动外,也“侵犯”印度,借此转移国内矛盾焦点。

三、印度有分析人士认为,因为印度自2020年5月22日起担任世界卫生组织(WHO)执委会主席,北京希望逼迫印度配合中国关于台湾问题和国际冠状病毒评估的立场,在边境制造摩擦警告印度。

对比起中国媒体相对低调报道边界摩擦,印度媒体则最早大幅报道,并且持续跟踪。印度各界很多人都主张强硬反击“中国侵略”,民间也有人发起抵制中国产品运动。

国际观点

从欧美各国的主要媒体上发表的有关中印冲突的报导与评论来看,认为中国“强势”和“扩张”的观点似乎占据多数。

不过,也有相对中立的欧美学术界人士发表文章指出,两个崛起中的核武大国,如今有分别赶上希望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来统揽民心的领导人,因此双方谁也不愿意被内部和外部世界认为“软弱”,因此尽管双方都没有真正开启战争战略意图,但是目前这种各执己见、相互指责,甚至边境摩擦不断的情况估计一段时间内难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