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这年头,不砸个苹果店真不好意思说自己爱国?

2020-06-22 03:01:27



事情是这样的,据一个微博网友称,一个客人心情不爽把店里所有的 Mac 都砸了。



随后警察赶到,将 29 岁的来某某控制,现场也没有人受伤。

后续大概就是民警在询问时发现,来某某语无伦次,逻辑混乱,无法正常交流,可能有精神病嫌疑。

这件事发生之后,很多网友调侃,这位姓来的大兄弟冲进苹果店砸的可能是最便宜的东西,因为苹果店的装修,就比如桌子和玻璃可能价值百万。。。



不过还有一部分网友的评论,就比较辣眼睛了。。。





因为上海的苹果店被砸大声叫好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把华为扯上的,这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也许在他们眼中,苹果就等于美国货,用苹果就是相当于卖国,用买华为才是爱国的行为。



上海苹果店被砸这个事情,从发生开始就在短视频 App 上疯传,底下的留言回复真的让人怀疑,九年义务教育是不是没普及完善。

只不过,这其中也混了很多言论奇怪的网友,比如这样的:







大家大可不必担心他们会因为一款手机和亲人恋人断绝关系,因为他们是在反讽那些一谈到苹果手机就颅内高潮的网友。

但这样的事情,是不是让你觉得似曾相识?

几个月前,小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新闻,湖北一家火锅店老板为了给优秀员工奖励,就送了他们两台 iPhone 11 ,并把这个事情传到了网上。



结果就因为这两台 iPhone 11,很多网友觉得这个火锅店老板?“?不爱国?”,甚至去点评网站给这个火锅店刷了差评。

几天之内,这条视频就有了?3.5w?的评论,还有威胁老板的网友表示,此店不倒闭,天理不容。

迫于网络的压力,老板去换了两台华为 Mate 30 Pro,并可怜巴巴的跟网友解释,华为他之前也奖励过,这次真的没多想,主要觉得他们用苹果换苹果可能会方便一点。。。



这虽然让很多网友平息了怒火,还是有很多网络杠精觉得,用苹果就一定要换苹果,意思是华为不方便了?

这就有意思了,为什么个人消费选择行为要捆绑上升到政治倾向呢?

说起来,苹果虽然是一家美国公司,但是苹果本身的生产能力有限,大多数的产品也依赖于代工工厂。据不完全统计,负责苹果组装生产的工厂有 14 家位于中国,而美国本土的只有 2 家。



而相应带动的代工产业链,实际上变相刺激了国内的手机行业,带动了国产手机的飞速发展,这和苹果在中国的订单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并不是意味着“ 苹果是国货 ”,苹果产品确实是妥妥的美国货,但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看待产品国籍的时候,可以更辩证地思考。

其实这类事情,和早几年前因为要抵制日货,对着国内日本车狂砸的暴徒是一个性质。



他们只是打着爱国的旗号,行着侵犯他人之实,怀着法不责众的心理,享受着宣泄暴力的过程而已。

只不过如今这个暴力变成了网络暴力。

自从华为崛起之后被美国打压的新闻成为了热点与谈资后,很多鼓吹消费主义的集团盯上了这个“ 机会 ”。

有的卖场拉起了“ 爱国 ”横幅。



有的商家因为品牌名称近似,就把“ 你爱国吗 ”四个红色大字写在 PPT 上质问消费者。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种无脑为国货站边的行为更像是一个短视频的财富密码,他们也许并不需要知道华为到底有什么优点,甚至连一款华为产品都不需要有,只要转发支持与华为相关的素材,就可以获得点赞。

这些商家不在乎华为,也不在乎爱国主义,他们只在乎心里的生意。

就像之前在抖音爆红的老外网红 Bart Baker 一样,当着中国网民的面砸碎自己的 iPhone 。



其实这一切都是商家的套路,他们最擅长的就是“ 捆绑 ”二字。

在十年、二十年前,商家最常用的营销就是捆绑销售,但捆绑销售只能绑架大家的财产

如今,商家们开始玩起了“ 概念捆绑 ”,他们绑架的是大家的消费动机 ——?把爱国的动机和买某样产品的动机绑在一起。



但,最可怕的是,这种“ 捆绑 ”行为,是会影响人们的思想的:人们开始变得极端,暴戾 —— 对买了美国公司的产品的人施加网络暴力,并用“ 爱国 ”二字占据高地。

这些商家成功的煽动了网民,利用他们的爱国,甚至利用这份爱,衍生出了对美国的恨。而苹果店被砸网民拍手叫好,火锅店老板给员工奖励苹果手机被网络暴力等等,就是这样捆绑营销带来的后果。

而这些商家、媒体最后赚的盆满钵满,留下千疮百孔的网络世界,在那里人们不站队就意味着被网络暴力淹没,再也无法分享自己的喜悦,也再也没法坐下正常讨论。

我心疼那个无辜的老板。

图片、资料来源知乎每日头条微博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