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央对台湾人有了新认识 统一得靠他们自己觉醒?

2020-05-28 03:01:19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1日及5月22日开议的大陆两会(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由于政协主席汪洋与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人报告中的两岸部分,都未如过去提到“九二共识”,且讲到统一也没有提和平二字,相关变化引发各界热议。

不过,根据陆媒报道,5月23日政协主席汪洋参加民革、台盟、以及台联界委员联组会发言时仍强调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基本方针,并提及将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此外,在5月24日,汪洋参加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审议时,再度言及和平统一与“九二共识”等关键词。另一方面,中共政治局常委栗战书则是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揭橥北京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除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仍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因此,对于汪洋与李克强先前在两会中并没有提到“九二共识”以及去掉“和平”的说法,目前有两种解读。一种这是北京释放给外界的讯号,在两岸官方对立不断恶化的过程中,预示台海的战争风险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另一种解读则是认为,此次两会因应新冠肺炎,因此在工作报告上的字数有大幅修减,相较于以往有一万五千字,而这次报告仅达一万字,但由于在对台部分已强调“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因此无需再补充包括“一中原则”或“九二共识”等基本方针。







而在第二种解释下,因为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细谈对台工作,因此汪洋和栗战书在后续的会议中又重提“九二共识”跟“一中原则”,这个解读在逻辑上有一致性。

不过还存在第三种解读的空间,即北京放弃主动提“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而是让台湾人自行选择统一的方式,以及是否要“一国两制”,而这需要跟这次两会中提案的“港版国安法”放在一起看。相信在未来,两岸问题的最终解决类似于香港治理的问题,其实最终仍然必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虽然目前他们大部分都是支持蔡英文的“蔡英文们”。

中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预计将审议通过“港版国安法”,重点针对四类行为,分别为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组织实施恐怖活动及外国和境外势力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事务,并将会透过放入《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实施。

而外界认为这是北京治港朝向“一国一制”的开始,未来将不断逐渐缩窄所谓“港人治港”的政治空间,也预期香港街头将迎来更多抗议事件。而北京“突击”设立的“港版国安法”是否代表不信任香港政府呢?

背后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代表由北京主动捅破“一国两制”的窗户纸,是先有“一国”才有“两制”。而对香港民众来说,北京的强势则更能令民众反思,究竟是要选择“一制”或“两制”的政治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在北京主动出击的情况下,倘若大部分不主张“港独”的香港民众要主动选择“两制”,那么这是香港民众自发性的拥护行为,而不是被北京硬逼承受。

同样的情况可以拿来检视《逃犯条例》风波,假如香港民众能主动提出香港和内地的嫌犯处置问题,那么便不会再次发生类似的抗议事件。追求民主和自由背后需承担的代价是责任,假如香港民众想保留“两制”的政治体制,那么民众也必须有主动承担对于社会议题的讨论、辩论和提出解决方案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放手全然让政府官员来拟定相关办法。如果误以为民主就仅仅是投票,以及期待它将对权力进行限制,那么便完全误解了民主的精神。


换句话说,北京在处理香港问题上,最终仍然是要让香港民众意识到,在社会治理上应该取得主动性和主导权,才有办法拟定符合香港民众利益的相关法规,而这才是“两制”的真谛。同时倘若香港民众真正订定符合自己切身利益的法规后,才不会一昧批评港府是资本家的代言人。阶级矛盾和青年贫穷的问题其实是全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不单仅只在香港发生,而如何提供解决之道才能对社会进步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方向。

而同样的“一国两制”逻辑放在北京对台工作上,倘若两岸未来只有统一的选项,那么让台湾民众能够自我选择究竟是要“和统”或“武统”、“一制”或“两制”便是有意义的。而以目前北京的对台方针,如果强行将“九二共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硬推给台湾民众,必然引起他们的反弹。何况对许多台湾人来说,“维持现状”才是他们的心中首选。

因此北京的对台工作的目标,就是让台湾人主动想要统一,不想“维持现状”。而这将取决于台湾人的两种感受,要嘛是“台湾太烂”,不然就是“大陆太好”。从现有的可能性来说,和平统一的关键仍取决于台湾人对大陆的全面观感是否能有效提升。以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假如在台湾人的心中,大陆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文明又最富裕的国家,那么台湾人民自然不抗拒统一。

台湾社会氛围充斥“亲美反中抗中”的意识形态和舆论,同时又不断接受西方媒体反共的“耳濡目染”,因此“促统”工作十分困难。而对香港事件的处理也将影响台湾人对于北京的观感,显示“和平统一”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如果不让台湾人充分觉醒,北京对“香港事件”的治理困境恐将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