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发达国家放弃全电动车 中国新能源陷入日本氢能源败局

2024-03-01 18:10:14

美国苹果公司将放弃纯电动汽车(EV)开发计划。原因是随着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问世,竞争环境剧变,再加上与EV配合推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停滞不前,苹果开始调整经营资源的投入方向。不止苹果,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也受到销售放缓的影响,汽车的EV化计划进展迟缓。作为新一代汽车引领者的EV的调整态势正在向全世界扩散。

据美国彭博社等报道,苹果的首席运营官(COO)杰夫·威廉姆斯等向员工下大了通知。据称,EV团队的部分研发人员将调到AI部门,计划实施对于苹果来说实属罕见的临时裁员。

苹果之前曾力争开发搭载可在特定情况下使驾驶完全自动化这一技术的EV,在总部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推进测试。2023年,在该州的行驶测试的里程已达约72.9万公里,增至上一年的3.6倍。还大量取得了自动驾驶、AR(增强现实)和抑制汽车振动的技术等专利,一直在布局。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原计划于2025年前后完成EV开发,但研发工作进展迟缓,相关计划一度改为搭载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半自动驾驶。市场对苹果放弃造车的报道持积极态度,2月27日的苹果股价上涨约1%。对于放弃EV研发的相关报道,该公司没有给予置评。

苹果决定停止开发的背景是经营环境的变化。2022年11月,美国新兴企业OpenAI公司公开了对话型AI“Chat GPT”,这瞬间在技术行业掀起了生成式AI的热潮。

苹果虽然长期致力于语音助手和机器学习等AI开发,但在生成式AI的应用方面落后。自2023年夏天以来,苹果的股价上涨乏力,将全球总市值排名第一的宝座拱手让给了微软。

苹果首席执行官(CEO)蒂姆·库克曾预告称,将在2024年内公布AI战略。预计今后将在iPhone等使用的OS(操作系统)上搭载大规模的AI功能。研发费用2023年达到约300亿美元,与2018年相比翻番,比2022年增加了14%。在生成式AI的研发费用增加的情况下,似乎没有余力维持EV业务。

对于苹果放弃造车,日产汽车的高管表示:“纯电动汽车的盈利化面临几个障碍。不仅是技术,包括行驶安全性能和故障时的应对在内,打破现有企业的优势并非易事”。

在新涉足EV领域的企业中,美国新兴企业Rivian Automotive因持续亏损而决定裁员。英国家电大企业戴森也退出了EV研发。

即使观察一直推进从汽油车向EV转型的传统汽车大型厂商,重新调整战略的趋势也在加强。

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对2030年的“完全电动化”目标进行调整,还将此前的预期,即2025年前使新车销售的最多50%变为EV和P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实现时间推迟至“2020年代后半期”。美国通用汽车(GM)也宣布推迟在密歇根州的工厂扩大电动皮卡生产的计划。

背后原因是各国的EV补贴效果告一段落以及全球EV销售的放缓。在欧洲,德国从2023年12月中旬开始提前停止了EV的补贴发放,中国也在2022年末结束了中央政府对购买EV的补贴等。

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显示,14个主要国家的混合动力车(HV)的销量在2023年比上一年增加30%,超过EV等的增长率(28%)。虽然从中长期来看转向EV仍是趋势,但目前的增长正在迎来平台期。

发达国家放弃全电动车,或想让中国新能源陷入日本氢能源败局


德国奔驰近日宣布,将调整既定的2030年全电动化目标,决定未来十年里继续专注于燃油车的研发与生产。很多人似乎从这些举动中嗅到了一丝阴谋论的味道。


过去的几年,欧洲、日本都在大力推进电动化战略。

但如今,欧洲2035年淘汰燃油车的计划取消,丰田公司屡次表态反对电动车,在2024年新上市的三款新车都是燃油车。



随后宝马奔驰两家公司跟进,放弃了只销售纯电动汽车的计划,苹果也放弃了造车。



特朗普去年在竞选宣言中也提出要支持燃油车发展。



事实上,早在去年,欧洲车企就已在布局新型合成燃料,继续玩油车,还认真陪着中国车企继续玩电动车的,只剩特斯拉了。



为什么欧洲日本传统车企都不愿跟了呢?

苹果放弃造车,奔驰调整全电动化目标,是玩不起,还是其他原因呢?为什么都不愿跟了呢?

这背后的原因,首先是无论是奔驰、还是苹果,其实发展电动汽车项目都离不开中国产业链,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项风险之举,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想卷智能化技术,从中国车企内卷现状来看,是根本卷不过。

现在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各种问题,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是集中在电池的充电续航、自燃等问题,因为技术的原因,如果在产品上出现各种问题,品控没做好,那对于这些传统车企来说,对其电车产品更信不过,很可能拉低油车的品牌。

汽车电动化叠加智能化,欧洲日韩,跟是打不过,而海外厂家也发现充电桩的建设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海外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也不如国内,在产业链上也不如我们国内生产力强大,如果车企都要去帮着建充电桩,成本很大。



因此,他们理性一点的做法,是退回原有的路线,并且形成统一战线,增加贸易壁垒,大家都不跟,这样,油车格局在海外是相对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就无法形成全球化的潮流。尤其是欧美国家几乎都已退出“巴黎协议”,放弃碳排放协议,意味着继续做燃油车已经没有所谓的协议限制了。

当然,欧美更大的希望是,中国新能源陷入日本氢能源的困局。

欧美不跟,会让中国新能源陷入日本氢能源的困局吗?

经过过去几十年的布局和发展,日本很早就已经和氢能源技术绑定很深了,不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在技术专利上也实现了封锁。包括丰田,本田,日产,松下,东芝在内的日本企业,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方面,都已经成为全球的领头羊。仅仅一个丰田在氢燃料电池系统上就拥有6000多项专利,占了全球相关专利的一半。



日本氢能源是领先的,但过去的问题是,包括中国、美国、欧洲都不跟,选择了不跟你玩。

这一方面的原因是,氢能源技术不成熟,氢燃料的制取、存储和输送成本还是居高不下。一座加氢站的建设成本是加油站的4倍以上,运营费用的成本更是达到了7倍之多。

当然,更重要的是,丰田、日产把氢能源的专利都申请完了,全球70%以上的氢能源专利都在日本车企手里,把整条氢能源产业链从头吃到尾,汤都不给别人喝。



这种情况谁会跟呢?因此,欧美中国都不跟,日本自己跟自己玩,就没得玩了。

如果把这套不跟的统一战线放到电动汽车上,中国新能源会陷入日本氢能源的败局吗?这或许是发达国家传统车企在想的一个问题。

因为中国新能源的情况与日本氢能源有类似之处,中国在电动汽车也是全产业链布局,在专利布局与智能化方向已经发展到较高的层面了,要做好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中国产业链与相关技术,不管是苹果还是奔驰,你要做好新能源,就得来中国学艺。

日本的情况是,本身其国内市场小,资源缺乏,发展氢能源汽车,主要依靠全球市场的带动,如果没有全球市场销量的带动,缺少大部分汽车主要生产国和市场的支持,仅有日本一国之力,整个产业链无法进入良性循环。



汽车产业,是好几个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世界就这么大,各行各业的需求都是有限的,支柱产业被人压制了,肯定会想办法突围,建立自己的统一战线。

在过去,大家都选择了不跟日本氢能源,如今的情况类似,发达国家形成默契,开始重回油车战略,或也希望像对待日本氢能源一样,把中国新能源汽车锁死在国内市场,他们不跟,电动汽车就更难形成全球化的潮流,中国只能自己玩。

但中国的情况与日本不同,日本市场太小,缺资源,没人跟它玩它自己玩不起来,中国市场庞大,人口众多,产业链成熟,即便只有国内自己玩,也能把整个产业带动起来,形成良性内循环。

目前的情况其实就是如此。目前电车主要还是以中国市场本身为主,海外在增长但占比小,依赖自己的庞大的国内市场,已经推动整个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也能养活几大主流车企,并在逐步抢占日系与德系的市场,在海外市场,如果在发达国家打不开口子,那么还可以在中东或者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市场。

从产品表现来看,日本氢能源的问题是技术不成熟,成本太高,市场一开始就没有带动起来。但中国电动汽车正在把成本打下来,三电技术与智能化技术逐步成熟,包括电池成本以及一体化压铸的整车成本等,锂矿、铅锌、芯片等原材料成本都在降下来,市场普及度正在起来。



整车成本下降以及用车成本更低,智能化程度更高,要用不跟的策略困住中国新能源车已经越来越难,更何况我们基础设施布局越来越成熟,产品体验上越来越好。

中国新能源不是日本氢能源 电车与油车的比拼,是一场持久战

不过需要承认,在过去很多车企急于求成,“淘汰燃油车”挂在嘴边,但现在发现没那么容易,因为这其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持久战。

汽车不是手机,对于全球多数国家的消费者而言,汽车是代步工具,产品本身的经济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品牌溢价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核心追求。BBA们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品牌文化、产品与技术在全球市场经过了上百年的熏陶与验证,要颠覆谈何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新能源车在增长,但BBA与日系油车也还在增长。新能源车的增长更多局限在国内,但油车在海外市场依然在增长。

国产新能源车在智能化层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电池技术的瓶颈短时间难有突破,随着体量变大,新能源车起火自燃事故、暴雪低温天气续航打骨折等短板问题在暴露,燃油车的稳定性依然被不少人认可,这其实也给了油车一个相当长的缓冲期。

不过,如果趋势是对的,产品会逐步完善与进步,市场是用产品说话的,如果国内在产品与技术上形成绝对领先,市场会慢慢扩大,如果未来5年,主流新能源车企没死,未来10年、20年,新能源车依然在在畅销,那么西方车企恐怕不跟都不行,因为潮水的方向在这里,你错过时间窗口,成为下一个诺基亚、柯达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综上来看,由于国情不同,产品与成本表现不同,市场体量不同,产业链发展不同,欧美试图通过不跟让中国新能源陷入日本氢能源困局的算盘很可能落空。

开弓没有回头箭,目前虽然面临很大的困难,但前景是光明的。关键是把电池污染、电池技术短板以及汽车品质、安全性、智能化等各个维度的问题解决了,做到没有短板,做到更高的技术产品维度。好的产品,用墙是挡不住的,问题是,国产新能源能做到这样的高度吗?这可能是留给国产车企的要解决的终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