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存款少了8千亿 报复性消费却未出现 钱哪去了?

2020-05-16 03:01:43

4月份数据披露




刚刚,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了,但报复性消费没有来。

此前4月金融数据公布时,住户存款和贷款的“一减一增”一度成为焦点。

4月份,住户存款减少近8000亿元,但同时,贷款增加6669亿元。贷款多了、存款少了,有人猜测,钱是不是花去“报复性消费”了?

如今答案来了:报复性消费并未出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7.5%,降幅比3月份收窄8.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2%。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6.2%,降幅比1-3月份收窄2.8个百分点。

无论是单月数据还是累计数据都只是降幅收窄,还未走出“下降通道”。

4月份经济复苏达到预期了吗?

总的来说,4月份,无论是供给端的工业,还是需求端的消费、投资、出口等都延续了3月份以来恢复改善的势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步向常态化复苏。

简单总结来说有四个方面特点:

其一,生产供给端率先恢复,工业增速由负转正。

4月份,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供给端的生产率先恢复。从工业来看,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从上月下降1.1%转为增长。

国家统计局4月下旬的快速调查显示,截至4月25日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一半以上的企业接近85%,规上服务业企业超过70%,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超过60%。

用电量的数据变化也佐证了生产端的恢复:4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上月为下降2.8%。

其二,消费市场继续回暖,但报复性消费未现。

总的来说,近两个月,需求端的恢复慢于生产端。市场人士认为,4月份的消费增速回暖不及预期。

4月当月,消费环比仅增长0.32%。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仍下降16.2%。网上零售较为活跃,1-4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0698亿元,同比增长1.7%,1-3月份为下降0.8%。

其三,投资继续改善,回升斜率略有下降。

投资活动同样呈现回暖态势。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0.3%,降幅比1-3月份收窄5.8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11.8%,制造业投资下降18.8%,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3%,降幅分别比1-3月份收窄7.9、6.4和4.4个百分点。

从图表上来看,多数指标回升斜率有所下降,距离此前部分人所预期的“V”型反弹有一定差距。

其四,出口增速超预期,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4月份,出口超出预期,同比增长8.2%,这一定程度上受到防疫物资出口激增的拉动。分析认为,欧美订单被取消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显现。

当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微升;物价则保持了平稳回落的态势,CPI同比涨幅时隔半年重回“3时代”。

总体而言,各项经济指标确实在持续改善,但多是补偿性或者恢复性的增长。经济还没有回到往年的正常水平。

“报复性”消费为啥没来?

很多人对报复性消费的预期,多是来自非典时期的“经验”:在度过几个月的严格防控时期的低潮之后,消费增速就出现报复性反弹。

但如果考虑时代背景差异以及两次疫情的影响,就知道这样的经验套用是不成立的。

彼时,国外疫情并不严重,我国出口、投资等未受显著影响,很多企业也没有遇到严重的现金流危机,但这些形势在今年却十分严峻,更不必提我国经济已经不再处于当时那种高速上升的发展阶段。

对于消费回暖速度的问题,刘爱华解释说,虽然目前国内疫情已经从应急状态转变为常态化防控,但是很多聚集性的消费、接触性的消费,还有以此为特点的服务,还需要一个恢复过程。

其实,从“五一”假期的消费数据来看,消费需求依然旺盛。淘宝、天猫、苏宁等大数据显示,图书、家电、出游相关用品均出现大幅增长。

对于图书的消费大增,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指出,这显示居民依然以居家为主,外出消费的意愿并不强。五一假期旅游人数和收入较往年大幅下降可能也体现出这一点。

另有分析认为,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预期增长,而疫情带来影响可能使居民收入预期受到一定冲击,进而影响消费增长动力。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

央行数据显示,4月我国居民存款减少近800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减1750亿元。

钱花去哪里了?

从4月份的消费结构来看,基本生活类商品较快增长粮油、食品类增长18.2%;

非必要消费仍然表现出较大幅度下滑,金银珠宝类消费下降12.1%,服装类下降18.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8.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5.8%。

升级类商品销售改善较好,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12.2%。

汽车消费不再负增长,改善幅度较大。一部分钱可能用来买车了。

一部分钱可能用来买房了。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4月份,50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降幅较3月收窄1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近30%。事实上,28个城市2月下半月以来成交规模稳步提升,4月中下旬周度成交逐渐接近疫情前水平。楼市复苏迹象明显。

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学区房和学位房交易火爆。以出台学区新政的北京市西城区为例,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德胜、金融街等热门区域附近的一居室、小两居等总价相对较低的学区房差不多都被买空了。

未来走势如何判断?



刘爱华说,对经济未来走势的判断主要是三个“有”:有底气、有信心、有挑战。

底气来自于“一变”和“一不变”。不变的是我国长期积累形成的完备产业体系、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超大的市场规模。

这些优势在严重疫情冲击下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在抗疫情过程中甚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过去几个月抗击疫情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始终保持连续生产,医疗物资快速增长,生活必需品实现了稳定供应。

变化的是持续的转型升级。1-4月份,和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新模式继续保持逆势增长。从工业来看,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这个速度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

信心则来自于经济连续两个月的改善势头。这体现了经济增长的韧性,也为进一步加大宏观对冲政策、进一步推动复工复产增添了更多信心。从5月上旬最新的监测结果来看,用电量的增幅在持续小幅回升。从这些先行指标来判断,我们经济持续复苏改善的势头是有条件、有基础的。

当然,挑战同样不可轻忽。境外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仍在复杂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我国经济何时能走出负增长区间?刘爱华坦言,虽然月度之间有降幅收窄或者个别指标转正的恢复改善势头,但要消除前期严重的疫情冲击带来的影响仍然是有挑战的,不但取决于国内复工复产推进的进度,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外部疫情的影响,以及外部经济变化的影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我国经济逐步走向常态化复苏,但从目前来看,内防反弹、外放输入的任务仍然较重,经济恢复中的瓶颈也由产业链复工复产不协同转向需求恢复较慢。下阶段,宏观政策要以更大的力度促进需求的回升,切实做好“六保”和“六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