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海底捞等餐饮巨头突然集体掉头压价 只为活着

2020-05-16 03:01:42

原创 颖宝 新周刊




不要怀疑,这一碗售价10元的面是“海底捞正品”。/十八汆微信号

海底捞、喜茶和西贝,下场折腾“10元店”。



从涨价道歉,到打破奶茶30元天花板,海底捞、西贝和喜茶,近日风波不断。

当我们在讨论,“自救式涨价”现象是否将蜂拥而至时,这3个餐饮业巨头却在通往高利润的公路上,忽然掉头、驶入快餐副品牌的分叉路——

这条路的唯一通行证,就是“低价”。

海底捞旗下的“十八汆”面馆,最便宜的炸酱面才9.9元一碗;

喜茶推出子品牌“喜小茶”,一杯奶茶最低卖到7元;

西贝正筹备开业的中式快餐店“弓长张”,打出一顿正餐15元的旗号。



喜小茶的外包装,与“老大哥”喜茶风格一致,不知味道如何?/大众点评截图

接连抛出“降价的诱惑”,显而易见,餐饮巨头在揣测消费者想法、试水新市场。

那么问题来了,平价快餐店,能否让它们渡过这一劫?



拼了老命压低价格的“巨头们”

只要价格够低,就不愁没顾客。

如果这家店还有点名气、味道及格,食客盈门就是分分钟的事。

主打中式浇头面的“十八汆”面馆,靠着“海底捞10元店”标签,一跃成为网红店。

据中国商网,十八汆在工作日的午晚餐高峰时段,经常出现门前排队的现象,与周边受疫情影响、生意冷清的餐饮店形成反差。



十八汆的装潢简约明亮,正是年轻人最爱的网红风。/十八汆微信号

“来‘海底捞’挥霍一番”,有网友给出这样的到店理由。

十八汆的定价,确实给人“任性”的底气——

单份面条在9.9-15元之间;外加一份饮品汤和小吃,组成套餐,19-25元左右就能吃饱,而且有18种浇头可选择,口味丰富;饭后有奶茶供应,一杯10元左右。

十八汆最先试水的北京市,粉面餐饮市场人均30元左右。要知道,这是包含了城郊结合部、租金低廉餐饮店铺的均价。

据大众点评,十八汆人均价格23元。意味着,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它在保证服务质量、食品不出问题的同时,还将价格压低至平均数的77%。

实现的方法,是削减人力开支,能用机器完成的事情,绝不多请一个店员。

在十八汆256平方米的门店内,包括后厨的3-4人,店员总数最多时也不超过10人,没有专门的收盘员,全靠消费者自助回收餐盘;

后厨利用机器取面、煮面和过水,既免去人力消耗,又避免店员出现疲态的可能、保证出餐效率。



店内采用“一字型”自助取餐模式,节省人力支持,同时为顾客省去等餐的时间。

其次,十八汆的翻台率极高。

这得益于浇头面的做法便捷,只需将提前煮好的面条盛入碗内,加上各色浇头,一分钟就能做好一碗热腾腾的面;店内其他小吃、甜品都是提前做好,放在食品柜上,让消费者自助拿取。

点餐、等餐过程被抹去后,唯一需要时间投入的,只剩“吃”这一个动作。

吃一碗面要多久?大多数人不超过半小时,赶时间的话,10分钟也能“吸溜”完。意味着,十八汆在一小时内能接待2-6轮食客,实现以数量弥补利润。



连结账也是自助的。顾客把盘子收银台上,机器便会自动识别出价格。

无独有偶,新式茶饮领军品牌喜茶,也正放低姿态、向快餐市场展现满满诚意。

4月3日,喜茶的子品牌“喜小茶”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门店出现在深圳街头。开业仅一个月,大众点评上就收获超1000条评论,受年轻人群体“高度关注”。

与喜茶的经营思路相反,喜小茶放弃高端商城,选址在以卖平价服饰为主、人均消费水平在10-50元之间的地下商场;

价格也很“接地气”,一杯茶饮在11-16元之间,最便宜只要7元,品类包括鲜奶茶、果茶、咖啡、冰淇淋、纯茶5类。



与喜茶宽敞的门店相比,喜小茶显得十分“平凡”。/界面新闻截图

与引发争议的“30元喜茶”相比,喜小茶便宜了50%。

难得的是,喜小茶没有因低定价,而降低产品质量。

比如它的主打系列“大满贯”,内含仙草、芋圆、花生等多种配料,在13元左右的价位上,堪称“豪华套餐”。

喜小茶压低售价的方法很常见——

租小面积店铺、不设座椅,侧重即买即走模式和外卖业务,通过削减无谓的成本、让出降价空间。

唯一遗憾的是,最初帮助喜茶打响名号的“芝士奶盖”,在喜小茶的菜单上缺席了。这可能是节省用料成本的另一妙招,或是为了与主品牌打出差异化。



喜小茶的配料多为烧仙草、芋圆、珍珠等,通过选用较便宜的配料,压低售价。/喜小茶小程序截图

涨价、道歉都与海底捞“同步进行”的西贝,近日也宣布将推出中式快餐品牌“弓长张”。

据西贝透露,弓长张走的是低价、无菜系和现炒路子。

品牌的预设定价是早餐5元、正餐15元左右;没有明确的菜系界限,这段时间流行什么口味、就推出什么菜品;以“33道现炒下饭菜”为噱头。

由此推断,弓长张想通过“广撒网”的方式,笼络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食客,以获取新客源。



西贝的成功,弓长张能够复刻?/图虫创意

但是,这3个做惯“大哥大”的品牌,为何还要亲自下场、折腾副品牌?



“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啊”

餐饮巨头争先推出平价快餐店,并非一时兴起。

2019年,海底捞净增302家店,相当于每1.2天开一家新店,扩张速度堪比光纤;另一方面,海底捞在一二线城市的翻台率下跌、同门店销售额出现负增长。

意味着,海底捞在一二线城市布局趋向饱和,新增客源、提高盈利的空间,都在缩小。



经历涨价、道歉,再回调价格后,消费者对海底捞的信任度略有下跌。/图虫创意

这也是喜茶、西贝面临的难题:如何打破消费隔膜,以此扩大门店数、消费者群体?

唯有“下沉”。

这三个餐饮品牌的定位都是高价、高品质,如海底捞人均140元、喜茶人均30元、西贝人均110元,导致消费者群体被收窄至一二线、白领及以上人群,错失三四线、低消费群体的市场——

这是一个有待开发、潜力巨大的宝藏地。

“低价格”就是一把斧子,劈开了下沉市场的大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利用副品牌覆盖不同消费者群体,是连锁企业的必然选择。”金字塔是最稳固的布局形态,意味着一个健康发展的品牌,必须有中低端产品。

进军快餐业,是最保守的下沉方式。

毕竟,快餐的精髓就是“快”,即便味道差一点点,也能被接受。对于做惯高品质食物的头部品牌来讲,简直是小事一桩。



对生活节奏极快的城市白领来说,出餐速度,就是衡量食物品质的首要标准。/图虫创意

其次,中式快餐的开垦空间巨大。

据《2019中国快餐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我国快餐门店数占餐饮门店总数的49.2%,同比上涨33.6%。可见,快餐依然是消费者的心头好。

另一方面,中式快餐的连锁率仅55.1%,远远不及西式快餐的78%。意味着,我国中式快餐业未形成标准化,仍处于产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

在陌生的街道上,消费者要想找到一家好吃的中式快餐店,只能靠盲猜,猜错了就自认倒霉。这也是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口味全国统一,绝不会“踩雷”。



一提到快餐,我们似乎仍第一时间想到麦当劳等西式品牌。/图虫创意

中式快餐,是一块带肉,却难啃的骨头。

受主品牌的名气和食品供应链加持,快餐副品牌或许将更容易取得消费者信任。

起码,当我们因眼前的一排快餐店、深陷纠结时,会因为“海底捞的火锅不错,它家做快餐应该也不会差”这一闪而过的想法,迅速敲定午餐地点。

最后,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

新浪新闻曾发起“奶茶超过30元你还会再喝吗?”投票。近60万参与者中,高达63.5%的人选择“不会”,仅5.3%的人选择“会的”,有30.8%的人立场含糊、处于观望状态。

相比被广泛讨论的“报复性消费”,“消费降级”将更早到来,如果头部餐饮品牌还躺在高端消费的温室中,结局将“死路一条”。



30元喝一杯奶茶?我还是多吃一顿肉吧。/微博截图

无论是“海底捞们”自带的优势、中式快餐的市场潜力,或是消费心理的变化,都指向一个方向——

涉足快餐行业,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未来,仍扑朔迷离

发展平价快餐品牌,是目前触及“下沉群体”效率最高的方式。

但在实操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让结局变得扑所迷离。

就已开业的十八汆和喜小茶,大众点评分分别为4.6、3.84(满分5分);在细分类目中,两者的“环境”“服务”评分都高于等于“口味”。

意味着,大多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并非出自菜品。



这种情况,十八汆尤为明显:服务评分高达4.74、口味评分仅4.39。/大众点评截图

食客们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一点——

十八汆主页的评论区里,不乏“口味一般”“取餐流水线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上餐速度慢、点餐现场拥挤”等言论;

喜小茶按目前的综合评分,深圳饮品店星级排名中处前29%的位置,与喜茶前1%的位置相距甚远。若没有喜茶的知名度作铺垫,喜小茶的排名或将更靠后。

目前,十八汆和喜小茶仍与主品牌共享消费者。

当它们真正需要“独当一面”时,如何维持低价的供应链、品质统一化的菜品、标准化的服务,并属于自己的忠实用户,是两者即将面临的难题。

此外,餐饮业的低价区间竞争也很激烈。以茶饮为例,11-16元区间的茶饮品牌有一点点、COCO、益禾堂等,作为新人,喜小茶该如何杀出血路?



头部餐饮品牌,将如何打败其他已在低价区间站稳脚跟的品牌?/图虫创意

头部品牌入局快餐业,看似降维打击,实则前路迷茫;是必然选择,也是无奈之选。

这条路的终点虽明确,但沿途迷雾重重。

十八汆、喜小茶和西贝,不知谁将凭借低价、快捷的“迷你版自己”,拔得头筹。

作者 | 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