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石油跌到比水便宜,第一个撑不住的竟是美国?

2020-04-21 12:45:13

最近的国际油价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让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年初的65美元以上跌到了现在的31.48美元,3月底最低下探到22.76。

美国WTI原油价格3月底盘中一度跌破20美元,现在是22.76,算下来合一块钱一升油,比矿泉水还便宜。


美国原油价格创下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一波油价大跌竟然是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自导自演”的。



咋的大兄弟,跟钱过不去吗?不是,跟美国过不去。

沙特俄罗斯一致的想法是:先搞美国,再搞钱。


如果产油国想挣钱,有两种办法:

一种是减产,油价上涨,赚取暴利;另一种是增产,油价下跌,薄利多销。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就是来调节这个的。


少干活多挣钱,和多干活多挣钱,你选哪个?废话当然少干活啊。


但问题是,得大家一起少干活儿,总供给的油少了,油价才能上去。


?
类似于全班同学商量好,集体不做最后一道大题,数学老师为了不让平均分太难看,直接给全班提分。

美国原来是班上的学渣(石油进口国),所以学霸们暗搓搓商量的时候没带他玩儿。

过去两年,学霸沙特跟俄罗斯带头减产,寄希望于老师提分(油价上涨),结果没想到,学渣一个人把最后一道题做出来了(增产),老师说蛮好,全班不提分了(油价没涨)。

学霸说:靠,老子不信了,你还能回回拿拿满分(连年增产)不成?于是继续带领大家减产。

没想到,这学渣逆袭以后猖狂得很,谁说话都不听,回回都做出最后一道大题(连年增产),终于在2018年底成功逆袭,综合排名全班第一(全球第一大产油国)。


到2019年,美国市场份额18%,超过俄罗斯和沙特的16%和15%。


俩学霸傻眼了,自己减下来的份额全让美国人瓜分走了。

今年3月初,俩学霸一碰头,咱接着减不?俄罗斯表示拒绝。


沙特说行啊,你不减是吧?看我来neng死他。

怎么neng?


这就得说说美国这“学渣”逆袭第一靠的是什么,不是传统开采的石油,而是美国本土的“页岩油”。


?

这种油开采成本高一点,美国6大页岩油产区的平均成本价是46.6美元/桶,最低的32.4美元/桶。


如果油价在30美元/桶之下,美国所有页岩油气会“全军覆没”,根本赚不到钱。

沙特说:那我就大大地增产,让油价暴跌到30以下,宁可自己少挣钱,也要一次性搞死你美国页岩油。


为了搞死美国,沙特可是出了血了,产量猛蹿25%,日供应从970万桶飙到1230万桶,超过沙特最大产能1200万桶。

剩下30万桶从哪儿来?动用沙特的国家储备油填上去!


沙特销往亚欧的石油,直接8折大甩卖。


俄罗斯一看也坐不住了:哪儿能让你一个人抢市场?你增我也增,于是日产也达到创纪录的1180万桶。

有人说两国是演双簧掀桌子给美国看,有人说俄罗斯跟沙特是真在“干仗”,这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沙、俄这一搞,国际油价直接腰斩,从年初接近60美元到现在20-30美元来回震荡。

有一家油企(瑞士摩科瑞能源集团),稠密原油现货价跌到了负数,-19美分/桶,堆不下了,倒贴你钱,请你帮他把油搬走。


如果国际油价长期20-30美元,单从一桶油的成本上说,沙特和俄罗斯玩得起这个游戏——他们的单桶成本是9美元和19美元。

?

但美国页岩油企业熬不住,会倒下一大批。

?

4月第一天,怀丁石油(Whiting Petroleum)就申请破产了,它的页岩油开采成本在50美元左右,而它的股价从2014年最高371美元,跌到了如今的0.33美元,缩水超过99.9%,不禁让人联想起了国内著名妖股乐某和暴某。

不只是怀丁,还有桑切斯、EP能源、阿尔塔梅萨资源等页岩油公司均处于破产边缘,其他页岩油公司也纷纷关停钻井减产——开机卖一桶就赔一桶,这谁受得了?

问题是,等油价高的时候,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吗?


就算沙特不搞价格战,美国页岩油产业也是强弩之末了。

学渣天天喝红牛刷夜透支身体,快熬不住了。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生产现场,许多页岩气钻井机相继停止了运行


过去这些年,有很多人都说,美国的“页岩革命”非常了不起。


如果能持续盈利,还能让国家能源独立,当然了不起。


但问题是,页岩油真的能做到这一切吗?

一张图说明问题:

?

棕色线是行业资本支出,蓝色线是经营现金流,每个季度花的都比挣得多。

油价100+美元的时候,他们也没盈过利。


有人要说了:人家是近两年刚刚能源独立,前期投入很重的,以后不用那么大投入,自然就挣到钱啦。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所有页岩油井,会在开采后的2-4年里产量急剧萎缩75%。


开采公司咋挣钱?只能疯狂地钻新井,用同期新井的“高产”填住旧井萎缩的窟窿。


?
比如这张图,美国二叠纪盆地的页岩油(浅橘色),产量从2016年初的100万桶/日,到2018年初迅速萎缩到40万桶/日。


整体页岩油产量看似继续高涨,是因为后续油田(深橘色、浅蓝色)继续砸钱顶上的结果。


美国的“石油高产”就是这么来的。

页岩油公司永远在用下一波资金投入带来的增产,掩盖上一波投入后产出的萎缩。

就像“庞氏骗局”永远用下一波韭菜的本金,填补要付给上一波韭菜的高额利息。

不圈钱,毋宁死。

美国的政策是,谁钻出来油气就归谁,所以页岩油气产业涌现了7800多家中小型私人公司。


他们手头没那么多钱,都是靠股市、债市、银行贷款活着。



页岩油行业融资(十亿美元) ?
早年间他们还能靠上市融来一半的钱,后来在股票市场圈不到钱,就只能靠发债,债务总规模也在萎缩,因为骗了太多年了。


到2023年,美国将有2400亿美元与能源有关的债务到期,至少90%与页岩油有关。


这是美国页岩油企业到期债务图,蓝色是债务,黄色是要付的利息:


看到这一根根韭菜了么?

美国页岩油业预计要付出相当于90亿桶页岩油的产能,才能还清全部的债务,而这相当于目前10年的产能。


页岩油企业停工减产,加上债务到期难以偿还,经引发市场恐慌开始抛售。


而这些能源公司是全美国垃圾债最大的融资部门。


(“垃圾债”,就是信用等级低、盈利记录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



美国高收益能源债违约率正在快速攀升

而可能被降到垃圾的BBB级债券规模有多少呢?3万亿美元,占整个美国公司债市场的50%。


换句话说,能源公司还不上债,暴雷,会传导到整个美国公司债危机全面爆发,冲击不亚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


所以美联储必须出手“护短”,宣布扩大债券购买计划,垃圾债也纳入了购买范围内。


?
再加上页岩油产业贡献了200万个就业岗位,企业所在的多个州都是特朗普的“票仓”,如果这些地方企业大量破产、工人失业,特朗普选票会大量流失,所以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有学者指出:“如果独立页岩开采商们倒下,美国就得倒退回1974年。”


现在美国页岩油企业一面有美联储“接盘”,一面又因低油价巨亏、被迫减产停产,进入了一个“活也活不好,死也死不了”的状态。


?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美国“能源独立”的神话会在今年三季度破灭,也就是大选投票前夕。



美国石油预计今年从净出口转净进口

很多人关心,这波石油“三国杀”会不会让国内油价进一步下跌,或者短期内油价还会不会大涨?


两种情况都不太可能出现。


首先国内油价就不跟国际走,是有“地板价”的,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再跌国内也不跟跌。


而对中国来说,趁机抄底充实战略原油储备也是好事,我们的石油储备规模是5.03亿桶,100天不进口也够用,而抄底操作我们过去就玩的很溜。



2015-2016年低油价时期中国加快战略储备


那油价短期内会不会暴涨呢?估计也不会。


今年总的石油需求受疫情影响本身就在萎缩,而且如果暴涨,说明是产油国大幅减产有效,但油价一旦恢复高位,半死不活的美国页岩油公司会立马“复苏”,恢复扩产态势(美国不受欧佩克管辖),供应增加,油价很难继续上攻。

?

所以大部分人的判断是:油价会继续在中低位震荡一段时间,具体要看产油国谈判、减产执行得怎么样了。



谈妥了还得看执行
中国人之所以关心油价,是因为油价巨幅波动关乎中国的能源安全,毕竟我们是一个原油/石油对外依赖度70%+的国家。


不管怎样,永远都会有人说:人美国可以实现“石油自由”,而我们只能靠进口。

特朗普上台后,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美国依然在各个领域对它的“国境线”严防死守:


从抬高进口关税到“出口石油、能源独立”,从修建美墨边境墙到签证收紧,从伊拉克撤军到呼吁制造业回流……

美国在用地缘政治上的“疆土思维”处理各种国际事务:


凡在国内发展就是好的,凡是境外侵入就是坏的,凡是海外停留没必要的就该撤回。


在能源上,哪怕本土企业举债赔本、引发金融动荡,也要坚决扶持、政府兜底。

而我们在能源战略上走了一条跟美国截然相反的路:

我们追求的不是让中国尽早摆脱能源依赖,实现能源独立;

而是要让更多的世界能源资源走进中国,加深和世界之间的相互依赖。


什么意思?吸引外资能源企业建厂?主动扩大石油进口规模?都不是。


今天的我们需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来理解中国未来30年的能源大战略,因为中国的整个能源规划,彻底跳出了传统的思路。


中国有这种规划,一部分也是无奈,首先,“能源独立”是不是一个想要追求就一定能追求到的目标,都要先商榷一下。

比如德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度是97.6%(2017年),依然是欧洲经济的火车头。整个欧盟的石油对外依赖度也高达87%。

化石能源能不能独立,绝大多数时候是靠老天爷赏饭。


2018年产油国产量排行,中国以全球第13位的探明储量(仅占全球1.6%),生产了全球第7位的石油,已经尽力了。



制图:星球科学评论

如果“石油能不能独立”的答案是不能,那么“该不该独立”的问题就不用问。

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这个:如果中国做不到“能源独立”自给自足,是不是就不可能做一个“能源强国”?


我们是一个能源条件很不好的国家,已探明能源储量中96%是煤炭,油气储量只占4%。


直到今天,我们消耗的六成能源依然是煤炭(超一半都用来发电),石油天然气占比不超过30%。


?
我们脚下的煤多到了什么程度?足够中国继续使用1400年。

难道我们想依赖烧煤做“能源强国”吗?无论是它带来的环境污染(雾霾、酸雨等),还是中国承诺减少的碳排放,还是煤炭低下的能量转化率,都不支持我们这么做。


我们必须主动“革煤炭的命”。

那我们能依赖石油吗?2015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2.15亿吨,此后每年就在2亿吨左右徘徊,而2019年进口量突破5亿吨,进口会一直占大头。

天然气似乎是一个新的指望。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估计是1650亿立方米。


但到2035年,天然气产量可以达到3000亿立方米,几乎翻一番。

我们的底气来自哪里?来自页岩气。


世界上页岩气储量第一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预计到2035年后,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会跟常规天然气规模相当。

但我们的劣势在于,和美国平原地区不同,中国页岩气多在崇山峻岭中,深度超过3000米、储层厚度薄、开采难度大。

如果是出于商业利益让私人资本开采,结果可能比美国私企还要惨,因为成本压不下来,你最后肯定竞争不过美国的页岩气。



四川和重庆有着丰富的页岩气储量
但由国企主导、自主设备技术推进的中国页岩气开发,就不会重蹈美国页岩油私企亏损举债的覆辙。(2016年中石油在四川的页岩气项目就实现净利3.5亿元。)

中国未来15年内,化石能源仍将是主力,化石能源消费将占整体的80%左右,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中国的能源结构战略非常清晰:

在能源开发上,第一步:2035年前,降煤、稳油、增气;

第二步:2050年前,从主打化石能源,转变到主打清洁能源。



中国中长期能源结构转型的阶段性目标

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


事实上,中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都是世界第一。


但有个大问题:产出来的电,送不出去,送出去没人要。

比方说2014年的甘肃,全省用电仅1300万度,而风电装机量超过1700万度,多出来的电,邻近几个西北省份,要么用电不多,要么有自己的发电基地,不想用甘肃的电。

甘肃风电场本来能发2000+小时,最后只能发1200小时。

结果就是“弃风”,很多时候风车只能停转。


2016年,全国平均弃风率超过17%。

2010年-2015年,弃风造成电量损失1015亿度,相当于三峡、葛洲坝两座水电站2015年全年发电量。


类似的,还有水电的“弃水”,2016年全国弃水量也超过800亿度。


还有光伏领域的“弃光”,2015年全国平均弃光率14%,甘肃高达40%。

建了一大堆清洁能源发电设施,最后都闲置浪费了,这怎么行?


中国过去解决不了的一个困境,就是发电和用电的地方离得太远。


西北部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东部用电大省,相距都在1000千米以上,有的甚至达到3000千米。


传统的高压、超高压(500-100千伏)电网,没办法把电送到数千公里之外,因为路上远距离传输,损耗的电能太多了。

而就是在这样的“倒逼”之下,中国领先全世界解决了这个问题。


? 这个东西叫“特高压”,是中国研发探索了30多年的“国之重器”,全世界只有中国掌握全套核心技术,并把它投入了商业化运营。

乍看上去,它跟我们路上看见的高压线、电塔没啥区别,就是电压更高呗(±800千伏以上直流电,1000千伏以上交流电)。

有人可能觉得,就这么个玩意儿还敢跟人工智能、5G一样,被列进今年的“新基建”名单里?令人费解。

但其实,它才是中国实施能源战略转型的一把钥匙。

由于电压超高,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的沿途损耗极低。

最远的输电距离可以超过5000公里。


什么概念?从北京到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直线距离4827公里;从拉萨到莫斯科,直线距离5070公里。而这就是“一根”特高压的距离。


一个回路的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输送1200万度电,相当于500千伏直流高压线的4倍,而送电距离也是它的6倍,损耗却只有1.6%。

一条特高压,能送一个葛洲坝的发电量。

而这样的特高压工程,中国已建成22个,还有9个在建,全长4万公里,能绕赤道一圈。



实线为已建成,虚线为在建
有了特高压电网,中国跨越东西南北的电能输送不再是问题。

?

比如青海,作为中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新能源产业正以每年100万度的速度递增,而它的外送通道正在不断建成。


在供给端,有特高压“背书”,中国清洁能源的生产力才能被彻底释放出来,对煤电的替代才有可能提速。

三北地区“弃风弃光弃水”的情况也得到大幅改善: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弃光率1.9%,弃水率4.1%,弃风率4.2%,清洁能源利用率全部提升到95%以上。


?
而在需求端,浙江省全年1/3的用电量(1500亿度)都从外省输送而来,相当于杭州+宁波全年用电量。

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中东部的落地电价,比当地煤电上网平均电价还低。


理论上,无论是中国哪里的能源,无论它以哪种形式存在,只要能转换成电能,就可以用特高压电网,输送到全国的任何一个角落。


新疆昌吉-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跨越黄河,总长3319公里
2019年,国家电网的特高压跨省输送电量达到3750.5亿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5%以上。

“西电东送”只是中国能源布局的一环,中国的电力人有更广阔的视野。

既然它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纵横捭阖,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套路”把它复制到其他国家?


再进一步想,为什么不能用它把中国的电网和其他国家的输电网络连起来?

完全可以。

中国的北边,是煤炭、风能储量巨大的蒙古;

中国的西边,是油气、水电丰富的几个斯坦,和4000万人缺电的阿富汗、巴基斯坦;

中国的东边,是能源对外依赖度超90%的韩国、日本;

中国的南边,是超1/5人口缺电、靠东盟内部电网互相扶持的东南亚国家。

中国要推动的,是先用一张统一的电网把亚洲40多个国家联系起来。

能源专家把这张蓄势待发的亚洲超级电网,称为“未来亚洲集体的能源策略。”

就像欧洲和北非也在计划构建自己的“超级电网”一样(距离短,不含特高压)。


而下一步,能源互联网的触角将伸向跨洲输电。


拿非洲举个例子。

非洲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占全球的12%、32%和40%。


可开发的水能、风能、太阳能是3.4亿千瓦,2000亿千瓦、2500亿千瓦。

但目前已开发的,只有0.33亿、0.037亿、0.03亿千瓦。



中国参与建设的摩洛哥努奥光热电站

如果持续推进非洲的清洁能源和互联电网建设,让北非风电、中非水电和南非太阳能发电基地联合运行,不仅可以解决非洲缺电的问题,还能通过特高压电网,向洲外形成北送欧洲、东接亚洲的新格局。


如果在过去,你看到这样的新闻,或许你只是觉得:这是中国“基建狂魔”又出征了。












中国满世界地修电站、铺光伏、搭高压线、收购能源企业,是不是在自己的能源基建能力当成一种商品在“出售”?不是。


所有操作都指向同一个目的:结网,结成一张巨型的能源互联网。

那些能源基建落后的地方,我们输出基建能力,让他们先满足本国需求,再用特高压技术让他们和5000公里半径内的能源需求链接起来。

只有一个全球性的电网才能解决人类能源问题,才能彻底打穿能源闲置国家和能源紧缺国家之间的阻隔。


无国界的电,最终会超越有国界、运输成本高的石油和煤炭。

到2035年,电能就将超越石油、煤炭,成为终端消费的第一大能源品种。

巴西的美丽山,有中国国家电网建设的美洲第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巴西驻华大使马尚说:“我们在巴西北部发电,但是却需要将生产出来的电能输送到南方。其间的距离达到了两三千千米,也只有中国有能力和设备能够实现这一点。”直接满足东南部里约用电中心2200万人的用电需求。


美丽山项目后,智利、阿根廷等国家主动找上中国,帮他们推动国内的能源互联网建设。




正在海外结网的中国,不断地朝“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终极形态迈进:

为此,中国提出了全球要建成的“九横九纵”的能源互联网骨架:


这样的恢弘布局当然不是一日之功,我们的规划已经排到了2050年,一步一步来:


所以我们的终极能源战略,不是石油独立,不是煤炭立国,更不是页岩油气开发。


我们为中国、为世界拿出的终极能源方案,是“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

清洁能源在技术的进步下,取代传统能源只是时间问题,它不光包括现在有成熟方案的风能、水能,还包括将要实现突破的可燃冰,乃至中国的“人造太阳”。

过去的世界,是石油主宰地缘政治格局的世界。

哪里是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比如马六甲海峡),哪里就是国家的生命线——用军事力量把这儿一掐断,途经的国家能源全都受限。


但在能源互联网的时代,电网变成了新的生命线,如果建成,就会彻底改写以往的世界能源格局,过去的战略要冲、油气重镇,在未来的重要性只会越来越低。


时代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颠覆过去200年间形成的国际能源格局,创造出一个新世界!


人类在未来40年里要建设的基础设施,将超过此前4000年的总和。

分隔全人类的国境线只有25万公里,而全球基础设施的全幅图景中,有超过640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200万公里的油气管道、120万公里的铁路,75万公里的海底电缆和41.5万公里的220千伏以上的高压线。


全球互联互通的革命已经开启,世界不再是国境线之间的拼图,而是由基础设施连成的全新版图。



很多人搞不懂,今年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到底是干啥的?其实就是一件事:结网。



中国的巨型供应链网络是什么?是物质之网。


中国正在布局的5G、大数据中心是什么?是信息之网。


而特高压、电动车、充电桩连接起来的又是什么?是能源之网。


中国人建设中国的终极目标是,在物质、信息、能量的全方位维度上,结成一张张巨型的世界之网。

中国是这张网络的发起者,是它的主动脉,是海纳百川、吐哺天下的枢纽!


我们的能源愿景,不是依赖/不依赖某种化石能源,不是闭关锁国的“能源独立”,而是让全球的能源电力流向中国,让中国的电力技术走向世界。

整个计划因为同时需要强大的基建能力、极高的电力技术、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整体思维,决定了这个计划只有中国想得到,也只有中国可以办得到。

?

唯一能延缓/阻碍这张巨型网络加速合围的,只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对立的壁垒和极端反智的民众。





这种对立的本质,是地缘政治“疆土思维”的抱残守缺,和开放互联的“网络思维”之间的一场终极对决!

这是新能源和旧能源的博弈。

这是新思维和旧思维的博弈。

这是新网络和旧联盟的博弈。

这是新世界和旧世界的博弈。

从殖民时代到冷战落幕,那些长久以来凭借化石能源而享有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国家,如果不能在全新的能源时代中调整思路、迎头赶上,其全球影响力只会日渐衰微。


后疫情时代,全世界是回到一座座孤立主义、封疆锁国的小岛,还是新一轮全球互通的开始?


中国和美国的路子,谁能给全人类指点未来的前进方向?我们大可以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陈富强:《能源工业革命:全球能源互联网简史》

王高峰:《能源2.0:中国迈向多元化时代》

何克东、陈惠芬:《新时代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研究》

[美] 帕拉格 ·康纳:《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官网

徐弃郁:《全球智库报告解读:能源转型该如何影响未来?》

安信证券:《变局前夜,中国进入能源革命新时代—新经济研究系列之八》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国泰君安七大团队共同解读2020年能源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 国君研究》

Oxford Sustainable Finance Programme:《关闭煤炭发电在中国:国际经验及其与中国电力系统改革的相关性》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新世界:能源转型的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