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中国第一季度GDP大跌6.8%!韧性仍在,风险陡增

2020-04-21 12:44:49

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冲击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严格的防控举措也不可避免对经济运行造成影响。在此背景下,一季度中国经济将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4月1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现场介绍,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揭晓

2018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降至6.4%。外界担心,201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状况如何?

今天(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现场介绍,经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4月16日,卡车在山东港口日照港内等待装载集装箱。图片来源:新华社?王凯 摄
此前一天(4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宁吉喆主持召开国家统计局党组会议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会议要求,当前是一季度统计数据生产发布的关键时期,要集中精力做好一季度统计数据生产和分析解读,扎实组织好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积极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研究,认真分析疫情对经济运行影响,实事求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正确引导社会预期,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统计支撑。

从此前公布的一些经济指标来看,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物价、外贸等均表现稳定。

其中,3月份PMI为50.5%,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重回50%临界点以上,意味着重回扩张区间。

物价方面,尽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涨幅时隔三个月重回“2时代”,但一季度CPI上涨1.8%,依然处于3%左右的物价调控预期目标之内。

外贸方面,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7.0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7%。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0.3%。

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6日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取得了“开门红”。一季度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万亿,同比增长6.3%,实现利润4265亿元,同比增长13.1%。

疫情下的中国经济展望:

自身韧性仍在,外部风险陡增


“全球经济衰退”已成热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发布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经济衰退。

IMF的报告显示,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5.9%,欧元区经济将萎缩7.5%,日本经济将萎缩5.2%。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仅中国和印度将保持经济增长。

然而该值还是明显低于此前其他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投行野村预计今年中国GDP增速为4.8%,渣打银行预测为4%。不过IMF预测中国经济在2021年将反弹增长9.2%。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曹和平此前表示,他并不赞同过于悲观的预测。由于中国经济的韧性以及政策力度的加大,他认为,中国全年经济增速有可能落在4%至5.5%区间内。

在曹和平看来,接下来影响中国经济主要的不确定因素是疫情发展,国内不能有反复,国外疫情需要得到快速控制。否则,疫情将影响国内复工复产,国外需求疲弱也会影响中国的出口。

不过4月14日揭晓的一季度外贸数据还是明显好于预期——中国3月出口同比下降3.5%,预期下降17.5%;中国3月进口同比增长2.4%,预期下降6.8%;3月当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只降低0.8%,出现明显回升。

此外,消费方面,浙商证券研究团队指出,随着疫情防控战线拉长,疫情的冲击已从供给端传导至需求端,居民的消费信心开始受到一定影响,消费回暖将呈现渐进增长的节奏。预计二季度起消费数据将开始稳步提升,五一的“五天长假”有望助力消费数据冲高。



从4月8日至今,武汉汉正街商业市场复工率已达68%。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毓国 摄

而投资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的判断,疫情对固定资产投资冲击明显,投资随复工复产有望企稳向好。疫情期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下降明显,但一些行业如高技术产业、卫生等领域情况好于全部投资。当前,中国投资持续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4月16日,第41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副行长陈雨露出席会议。易纲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表示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中国经济增长保持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方支持基金组织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发挥核心作用,继续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并为成员国抗击疫情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

央行:将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措施

继续支持实体经济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4月15日召开的会议,传递出从总量和结构同时入手,在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政策信号。

紧接着,4月16日,央行发声。央行网站发文称,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金融逆周期调控力度大幅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一季度,各项贷款增加7.1万亿元,是季度最高水平。

在信贷供给总量增长明显的同时,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增强。比如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4.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是2011年4月以来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402亿元,同比增长39.2%。一季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695亿元,同比多增956亿元。

央行还透露,将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政策措施,继续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预计小微贷款的规模和覆盖面将持续较快增长。


4月15日拍摄的广西柳州市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黎寒池 摄
央行12日发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多项关键数据表现均超市场预期。

其中,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8.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34万亿元。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8.41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为2018年9月以来的最快增速。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9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4个百分点。此外,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5.81万亿元,同比多增9526亿元。

对当前经济形势,多位专家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热点问题研讨会上给出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未来政策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业主进行纾困;二是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低收入群体进行补贴;三是可以考虑大规模扩大消费和政府采购,推动市场循环快速启动;四是加快启动以新基建、都市圈建设为先导的投资规划。

“当前背景下,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风险防范方面。”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认为,目前疫情仍具不确定性,未来对金融机构的冲击、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可能会更大。我国要针对资本市场做一些后手准备。

国家统计局回应“今年是否考虑不设定GDP具体目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4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香港《南华早报》记者提问:可以看到,一季度数据反映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还是产生了较大影响,请问您预测二季度是否能成为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拐点?另外,今年中国是否会考虑不设定具体的GDP增长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中国经济增速今年会降到1.2%,不知道您对此有何回应?谢谢。

毛盛勇回答:先回答第三个问题。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态势以及当前全球经济的表现,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行大幅度下调,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下降3%,中国增长1.2%,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同时我还注意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2%。我的理解是,今年和明年如果平均起来,应该在5%以上,或者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影响带来一些损失,一些经济活动被压抑,可能会在明年更好地释放出来。

关于二季度是否会成为拐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3月份比1-2月份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3月份这种改善的势头应该是能够延续下去,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二季度表现会更好,所以二季度会明显好于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趋势。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较好,下半年应该会比上半年更好。我们的目标就是力促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具体你讲到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按照惯例,我们每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都是在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社会公布的。今年,为了有效防控疫情,两会进行了推迟,目前我们还不掌握具体情况。谢谢。


3月底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曾建议建议今年不再设定GDP增长目标。

马骏分析称,如果确定了具体的GDP增长目标,到底要用多少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源来刺激经济,才能达到目标,这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在这种巨大不确定的情况下,还要确定GDP增长目标,尤其是要定在原来的6%左右的目标,很可能实现不了,很可能把宏观政策绑架,最后被迫搞“大水漫灌”。马骏说,如果确定一个不切实际的GDP增长速度,地方政府的反应往往就是大搞基建,要上投资。但实际上这些基建投资一般都是资本密集型的,对解决就业问题、失业后的民生问题短期内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稍早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中国经济数据,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


中国GDP首次出现季度负增长 疫情冲击下全年增速可能大幅下滑

2月各项经济数据“探底”。1-2月,工业增加值下降13.5%。

4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中国经济出现季度负增长在过去四十多年里极为罕见。

这是1992年中国开始公布季度GDP数据以来最低数值,也是首次出现季度增速为负值的情况。

同时公布就业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3月份下降为5.9%。作为对比,去年各月该数值保持在5.0%-5.3%之间。

BBC中文将持续更新经济学家对上述数据的分析。

与外界预估基本一致

中国GDP在疫情冲击下首次出现增速为负。下降幅度与外界预估基本一致。

此前,路透综合57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受疫情带来的持续冲击,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同比下降6.5%。


复工之后,中国的工厂也不得不采取严格措施防止疫情传染。

中国媒体财新对18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6.6%,中位数均为-7%。

此外,彭博社统计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5.4%。投行高盛预测一季度GDP增速-9%。

中国经济接下来的道路也很崎岖。路透社预计,一季度同比下降后,二季度将叠加海外疫情带来的“二次冲击”,原本预期中的V形反弹可能性渺茫,预计二季度增速只能回升到3.5%。不过,如果海外疫情能在4到5月间得到控制,下半年随着经济逐渐恢复常态,预计三、四季度能达到5.9%和6.3%,全年经济增速将可能为2.5%。

此前,法国央行估计法国今年一季度GDP下降6%。

2月跌幅最大,3月跌幅收窄


生产一端,一产(农业)情况相对较好,一季度增加值同比下降3.5%。二产(工业)和三产(服务业)降幅较大,分别为-9.6%和-5.2%。

疫情对服务业打击沉重,餐饮行业受打击最大,下降44.3%。

2月各项经济数据“探底”。1-2月,工业增加值下降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

3月各项数据跌幅收窄。相比于2月,规上工业大幅上涨,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复苏,零售基本未变,三者环比分别增长32.13%、6.05%和0.24%。

各项消费中,餐饮行业受打击最大,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

相比之下,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536亿元,增长5.9%。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外贸)在一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

进出口稍好,但同比也下降了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