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印媒:印军以多打少,15名解放军受重伤,很难生还

2022-12-19 18:10:17

虽然目前中国方面还没有像几年前的加勒万河谷冲突那样披露双方冲突的细节,但是从印度政府官方渠道如此安静的情况上来看,基本上可以断定印度在此次中印藏南冲突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不过,以擅长造谣的部分印度媒体就不一样了,不仅不断弱化印军在此次中印藏南冲突中的损失情况,还不断造谣解放军被印军“重创”,印度大获全胜。


加勒万河谷冲突中我军在追击溃逃印军
《印度防务新闻》表示印军在藏南地区成功对中国实现了“复仇”,为几年前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中死亡的印军报仇了。印媒表示,印军实际上在很早之前就预感到了会和解放军在藏南地区有冲突行动。因此,位于藏南中印实控线附近的印军很早就开始为此次冲突做好了相应的准备,部署了多支快速反应小组 (QRT)。

快速反应小组是印军专门为边境冲突事件而组建的部队,这些印军部队配备有专门的装备,并且士兵也是从各支部队中专门挑选而来的。印军不仅在中印边境地区准备了若干支快速反应小组,在印缅边境同样也部署了不少的快速反应小组。

而根据印媒的报道,印军首先派遣50人在边境地区行动,让解放军误以为印军就出动了50人。随后50名印军在和解放军的冲突中不断将300名解放军“诱骗”到印军快速反应小组的设伏地点,随后印军对这300名解放军进行了围攻。设伏的印军不仅在人数上占了优势,呈现以多打少的局面,并且在冲突中使用了狼牙棒等冷兵器,以对抗解放军装备的狼牙棒和电击棒。

因为解放军在人数上不占优势,所以印军在此次边境冲突中占据了优势,不仅部分解放军战士手中的武器被印军夺走,并且解放军还在印军的围攻下不断后撤。在解放军的后撤过程中,有15名解放军士兵的头部因为被印军的狼牙棒击中而重伤,生死未卜。从其负伤情况上来看应该很难生还,为了阻止印军士兵的继续围攻,解放军军官被迫向空中开火以阻止印军继续行动。

任何熟悉中印边境情况的人在看到印媒的这篇报道时,马上就会发现这篇报道中充满了谣言。因为根据中印双方在1996年签订的《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的明确规定,中印双方在实控线2公里的范围之内,不能够使用枪械、爆炸物。因此,即使是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冲突双方也都是使用冷兵器进行作战。如果解放军军官真的如印媒所说的那样朝天开枪,那么印度政府就会在第一时间跳出来拿这件事造势,而不会像现在这样安静如鸡。


我军救助被俘印军
印度政府为什么没有像上次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那样,对此次中印藏南冲突事件大肆宣扬?因为在上次印度政府大肆鼓噪自己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大获全胜”后,中国方面就放出了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照片和视频,后来还放出了被俘印军的照片,给了印度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印度政府此次不敢大肆宣扬中印藏南冲突,很明显就是担心自己宣传后中国又拿出“猛料”,让印度政府更加脸上无光。

所以,印度政府此次就改变了宣传策略,印度官方自己不对此次中印藏南冲突进行宣传,而是让各种擅长造谣的印度媒体出面,不断捏造谣言,鼓吹印军的神勇和解放军的失利,希望以此来构建自己在舆论上的优势,塑造起自己“胜利者”的形象。不过,印度的这个“胜利者”形象十分脆弱,一戳就破。

印度战略事务专家,印军前上校舒克拉因为准确报道了此前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的情况而在印度闻名。而舒克拉表示,根据他所获得的信息,在此次中印边境藏南冲突中,印军至少有35名士兵被解放军打伤,其中7名印军重伤被迫后送到印度内地进行深度治疗。并且,此次藏南边境冲突是印军先动手挑衅,随后遭到解放军的夜间突袭而溃败。

实际上,印度确实为中印边境部队装备了狼牙棒这类冷兵器。不过就是在一根简易的铁棒上焊接了一些尖刺而已。在印军自己的眼中,自己装备的这些“狼牙棒”可能威力不小。但是在解放军的眼中,印军装备的这些“狼牙棒”就跟玩具差不多。

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解放军部队,此前就已经曝光了自己装备的“现代版陌刀”,用来压制印军不伦不类的“狼牙棒”绰绰有余。如果真的要比拼狼牙棒的话,中国武警装备的狼牙棒采用长柄设计,并且顶端做了加重处理。如果拿来攻击印军的话,抡下去势大力沉,威力是印度“狼牙棒”的好几倍。而除了狼牙棒之外,中国还出现过流星锤。其外形和中国古代专门用来破开重甲的流星锤十分相似,并且用料更好,攻击力更强,破开印军的防护装备绰绰有余。

除了装备占优之外,面对印军在中印边境上的不断挑衅,解放军也在不断进一步强化自己在徒手格斗和械斗方面的作战能力。尤其是西部战区陆军,这几年都在加强相关部队的训练。所以,此次藏南冲突中印军惨败并不算冤枉,因为解放军早就为印军的挑衅做足了准备。

不过,个人觉得我们也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公开此次中印藏南冲突的现场资料和实际情况。以此来对印度媒体这种没有下限的造谣行为进行有效的反击。让印度政府充分意识到对中国使用这种伎俩是完全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