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速递

俄军叒退兵 放弃伊久姆迫不得已还是主动为之?

2022-09-19 18:10:16



       

近日,随着乌军在哈尔科夫外围发起大反攻,俄军从伊久姆突出部撤退,进而放弃了在奥斯基尔河右岸的全部占领区,这是俄乌冲突以来俄军自基辅退兵、放弃蛇岛之后的第三次撤退,相比前两次退兵行动,此次撤退俄军丢盔弃甲,好不狼狈。

据报道,乌军缴获了大量俄军遗弃的装备物资,包括45辆坦克、79辆步兵战车、15辆装甲车、11辆自行火炮、其他各型车辆超过60辆,以及大量弹药。

目前,在网络上对于俄军撤退到底是迫不得已,还是主动为之,或是以退为进,引君入瓮之计,众说纷纭。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俄军到底意欲何为。

1

撤退不等于逃跑

很多人往往有个思维误区,认为撤退就是逃跑,就是吃了败仗,这是不对的。

撤退是一种很常见的军事行动,不仅打了败仗要撤退,就算是打了胜仗也可能需要撤退,正如革命战争老电影《南征北战》中的经典台词:“今天我们大踏步的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

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适时、果断、有计划的撤退行动往往是保存实力、调动敌人、创造战机的必要手段。



■描绘拿破仑大军在1812年从莫斯科撤退的画作,类似的战例将撤退与失败联系在一起。

撤退有多种样式,其中有难有易,而俄军在伊久姆的撤退恰恰是最难的撤退样式——敌前撤退。

敌前撤退需要在敌人的兵力、火力威胁下进行,甚至是在被包围、半包围的情况下进行,因此组织起来异常复杂、困难。

从目前俄军在伊久姆撤退时丢弃大量物资的情况看,显然是仓促为之,但要说俄军彻底溃败也不太准确,因为从当前报道看,俄军在乌军尚未到达前就撤出了,双方主力部队基本没有正面接触,而且也没有确切证实的俄军部队成建制被歼灭的报道,乌军宣称的俄军人员损失也不过数百人。

换而言之,俄军是丢了装备跑了人,而目前俄军最缺的就是人,所以伊久姆撤退虽然狼狈,俄军还是保存了最宝贵的资源。



■俄军在从伊久姆、库皮扬斯克一线撤退时遗弃在河中的步兵战车。

伊久姆对俄军来说,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鸡肋。早在4月中旬俄军宣布特别军事行动进入第二阶段时,俄军已经占领了伊久姆,但由于迟迟无法拿下侧后的哈尔科夫市,导致俄军战线在伊久姆地区形成了一个突出部。

原本俄军将伊久姆作为合围顿巴斯乌军集团的北翼出发阵地,在此囤积了大量部队,但俄军在顿巴斯久攻不下,囤兵伊久姆的俄军就坐蜡了:后方补给线时刻受到侧后哈尔科夫乌军的威胁,又未能夺取东南方的斯拉维扬斯克,师老兵疲,锐气已失,还无法支援其他战场,反被乌军所牵制。

随着其他战线俄军兵力吃紧,驻扎伊久姆的俄军被大量抽调,而这个情况显然逃不过乌克兰和西方国家的侦察,乌军将大反攻的目标定在伊久姆也就不足为奇了。



■顿巴斯地区的乌军被三面包围的同时,也对伊久姆的俄军构成了三面包围。俄军原本设想的是分别以马里乌波尔和伊久姆为基地,实施南北对进,将顿巴斯的乌军全部包饺子。

如何评价俄军此次撤退行动的组织,目前还不好下结论,因为俄军撤退的动机尚不明朗,既有可能是实力不济的真撤退,也不排除以退为进的假撤退。

2

混乱无序的真撤退

如果俄军的撤退是在乌军大反攻威胁下不得已而为之的真撤退,那么此次撤退组织得堪称糟糕:敌未到,己先乱,仓惶之下丢弃了大量昂贵的武器装备。

一次成功的敌前撤退,需要留下警戒部队或是阻击部队进行掩护,先撤退的部队在撤退一段距离后要占领有利地形,掩护警戒部队或是阻击部队撤退,这样反复交替掩护,才能确保自身不露破绽,不给敌人可乘之机,必要时甚至会牺牲阻击部队。



■影片《集结号》的情节设计很有问题,但确实体现了撤退行动中阻击作战的残酷。

其实,伊久姆的俄军完全有条件从容撤退:

首先是掌握着制空权。虽然俄军的制空权很水,但至少能保证在重要时间、重要空域的局部制空权,毕竟俄罗斯空天军光是飞机数量就是乌克兰空军的十倍以上。在空中掩护之下,乌军很难组织大规模的装甲机械化部队进行长距离的穿插包围。

其次是有充裕的时间。乌军的大反攻首先由8月30日从南线赫尔松方向开始的,伊久姆俄军撤退的时间则是9月10日。10天时间足够俄军做好撤退准备并交替掩护撤退了。

最后是乌军没有猛攻。乌军的攻势看似很猛,其实不过是跟在俄军屁股后面猛追而已,俄军但凡是留下一些部队阻击,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从科威特撤退时遭 到多国部队空袭后的死亡公路,这才是现

代战争掌握制空权该有的样子,俄罗斯所谓的制空权让各国军事专家真的是满脑

子问号。

3

演技完美的假撤退

如果俄军是试图诱敌深入、以退为进,最终达到引君入瓮的效果,那么此次撤退的组织堪称完美,演技足以拿奥斯卡奖了。

这种佯装不支,实则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战史上屡见不鲜,在《三国演义》里还专门创造了一个词“拖刀计”来形容这种战术。

当年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胜利后,彭老总顶住金正日和苏联顾问乘胜追击的压力,坚持要诱敌深入。

为此,志愿军不仅故意丢弃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将联合国军战俘就地释放,营造了出志愿军实力不足、见好就收的假象。

狂妄自大的联合国军统帅麦克阿瑟果然中计,不顾一线指挥员稳扎稳打的建议,催促东西两线的联合国军孤军深入,结果东线陆战一师在长津湖被围,西线第8集团军则在清川江畔遭遇重创。

在麦克阿瑟的帮衬之下,志愿军打出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战果最辉煌的第二次战役。



■表现第二次战役清川江大捷的全景画局部,这次胜利是志愿军运用诱敌深入战术的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军队擅长拿撤退做文章,美国军队也很善于用撤退制造战机,扭转劣势,接替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的李奇微就是个典型。李奇微上任后,在充分研究志愿军的战术后,发现了“礼拜攻势”的秘密。

于是,李奇微针锋相对地制定了磁性战术:当志愿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时,联合国军利用机动优势每天后撤20~30公里,这个距离正好是志愿军步兵每夜徒步行军的极限距离,等到7天后志愿军随身携带的粮弹消耗殆尽时,联合国军再发动大规模反攻。

磁性战术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战役时,给志愿军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第180师因撤退不及还差点被包了饺子。



■朝鲜战争中接替麦克阿瑟指挥的李奇微制定了磁性战术,给志愿军造成了极大的被动和损失。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军总结了磁性战术的经验,提出了针对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进攻的机动防御战术:利用美军战术机动性强的优势,在苏军发动进攻时主动后撤一段距离,反正预设战场是在西德、法国和荷比卢三个低地国家,打烂了不心疼,需要时还可以投核弹,待苏军补给线拉长,兵力分散,漏出破绽后,再主动发起反击。



■1983年参加“优秀射手”演习的美军驻欧洲坦克部队,面对预想的苏军进攻,北约采取的也是机动防御战术。

回头再来说说俄军的撤退。

作为战斗民族,俄罗斯人更推崇进攻,别说撤退了,连防御都被一贯鄙视。

二战前的苏联红军军事学说、条令条例中对防御和撤退往往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日常的训练和演习中也很少演练防御和撤退,再加上大清洗导致苏军有经验的中高级军官不是被枪毙,就是进了集中营,剩下的军官大多数是突击提拔或是政工干部出身,只会喊口号、唱高调、表忠心,指望这些人组织训练和指挥作战,那只能在战场上用血来给他们交学费补课。



■苏联红军最初的五位元帅中的三位被清洗,而幸存的布琼尼(后排左)和伏罗希洛夫(前排中)都是思想陈腐的旧军人,无法适应高度机动的现代战争。

苏军在卫国战争初期被德军闪击战打了个措手不及,包括斯大林在内的苏军各级指挥员都处于懵逼状态。

斯大林一味严令部队不得撤退,只能以进攻对进攻。面对西南方面军在基辅即将被德军合围的危局,时任总参谋长的朱可夫仅仅是建议将部队撤过第聂伯河就被斯大林训斥为“胡说八道”,并将朱可夫解职。

结果,整个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围歼,在苏军的神助攻之下,德军打出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歼灭苏军70万。

即便如此,斯大林仍然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继续强令本就虚弱不堪的红军发动反攻,卫国战争的第一年(1941年6月-12月)苏军就损失了超过300万军队。



■1941年9月在基辅战役中被德军俘获的苏军士兵。

到了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总算是学会了防御,知道什么叫防守反击,但也仅此而已了。

苏军的防御从来都是死守,类似中美军队这种示敌以弱是做不到的。纵观整个卫国战争,苏联红军从来没有在战役层面主动进行过机动防御或是运动防御,只有死守成功或是防线被德军突破大溃退这两种情况。

冷战时期的苏军依靠强大的装甲兵团,继续强调攻势作战,甚至不惜使用核武器砸开北约的防线,至于防御学说继续去坐冷板凳吧。

4

真撤假撤尚待观察

伊久姆的俄军到底是真撤还是假撤,不仅国内军迷在猜测,乌军最高统帅部也在猜测。战争就是这样,面对各种真真假假的情报,如何从中筛选出真实情报,并据此做出正确判断,是非常考验指挥员的能力。

名将之所以被称之为名将,就是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做选择题这样的头疼事还是留给泽连斯基吧,中国军迷静下心来吃瓜就好。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2022年9月视察了被乌军收复的哈尔科夫地区。

笔者的判断是俄军是真撤。前文分析过,俄军从苏联的娘胎里就继承了不擅长防御的基因。

机动防御或是运动防御这么高难度的战术,以俄罗斯人的直线条是无法理解的,更不用说“欲先取之,必先予之”的东方智慧。

绰号“蒸汽压路机”的俄军更习惯一力降十会。即便少数高级将领和参谋能够制定出计划,作为执行者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仓促之间也无法领会如此精妙的战术思想。伊久姆的俄军要是敢玩机动防御,大概率会玩砸。



■2022年9月,普京总统在国防部长绍伊古和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陪同下出席东方-2022军事演习。

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战争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评价俄军此次撤退最终还是要看战争的后续走向。

如果俄军后续成功实施反击,那么此次撤退堪称神来之笔;反之,则是一次失败的敌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