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那年那春节,看看50、60、70、80、90年代怎样过春节……

2020-02-10 12:01:20


文 | 立佳

编辑 | 美龄


不论什幺年代,团聚永远是春节不变的主题。哪怕远隔千里,哪怕工作再忙,都没有什幺能够阻挡回家过年的脚步。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年永远在中国人心中,而且其中藏着中国人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淳厚的味儿。


越来越多的人说如今的年味淡了,如果说,小时候是在过年的话,现在的春节顶多叫做不上班。可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呈现出精简不负责任的状态时,生活便会随便起来,年味也自然越来越淡。其实,所谓年味儿,其实是一种鲜活的仪式感,只有将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才能延续这种幸福的仪式感。


每人心中对年味的理解不同,这种不同有着明显的时代性标签。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一代人对于过年的理解虽然越来越不一样,但大家同样有着对团聚的渴望,只不过,不同时代的人表达的方式不同。让流光倒转,我们一起去看看曾经的春节……


60年代的日子并不算好过,粮票、布票、糖票及肉票等,什幺东西都是限量供应的,平日里粗粮细做也很难看见荤腥,所以一到过年,才会分外的开心。


平日里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可花,尽量节省下来等着过年的时候添置东西。比如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漂亮的布匹,再忙碌、再手笨的妈妈也会为家人裁一件新衣服。出去逛逛大集,或者糊个灯笼,买个风车,哪怕是什幺也不买,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


村镇里有文化的人会帮大家写春联,其乐融融的年味就在贴春联、贴年画的仪式感中越来越浓了!


60年代的团圆饭大多摆在公共食堂。虽说集体吃有集体吃的热闹,但毕竟无法顾及所有人的胃口。但大家也都是放开肚皮,拼命地吃。会餐之后,社员们还会领点儿肉馅回去,一家人团聚一起包饺子,热气腾腾,其乐融融。


70年代开始,吃饱基本上已经不再是难事,可是吃肉还是件奢侈事,所以孩子们就进行倒数,期盼着过年那天能吃上一年中最丰盛的饭菜,所以年夜饭解馋是重点。三十晚上,满屋子都是肉香,这种等待的煎熬和吃上肉的满足,只有小时候才有!

开始办年货的时候,人们就把街上挤得热热闹闹,国营的副食店都在店门口支块木板在当街卖。过年的票证上还印着两个喜庆的大红灯笼,二三斤一大块肉,比起平常二两半斤的买舒心畅快多了。


蒸一锅又一锅白白胖胖的大馒头,主食备得足足的,丰衣足食,希望明年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一年的美好愿望全都寄托在食物上……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70年代末春节的传统色彩加强了,庙会、传统小吃恢复了,人们嗑瓜子、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互相拜年。不少单位还会组织团拜,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气氛很欢乐。


生活渐渐好起来,过年会有家庭去照相馆拍一张全家福,来年孩子们要出远门了,这张照片就是最大的寄托。


“穿新衣,放鞭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过年穿好新衣服就出去撒欢儿,鞭炮可舍不得一次放完,拆出来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一个一个地放,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有人回想起来当初的过年,这样调侃:“那些年穷得像个孙子,但快乐得像爷!”


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逐步取消一切票证,凭票供应的时代过去了。粮食、猪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东西,年夜饭自然也是越来越丰盛。


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们走来。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播出。从此,除夕看春晚成了每家年夜饭桌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80年代的春晚,成就了一批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瞬间,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欢乐。中国百姓渐渐约定俗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过节方式。


80年代拜年能吃到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水果糖了,大白兔奶糖浓浓的奶味,让人觉得年的美妙滋味就该是这样!


孩子们除了鞭炮,还能放一放烟花。过年那几天就会天天期待天黑,而且要黑透,怕看不到烟花最漂亮的那刻,浪费了烟花。常见的烟花是那种长长的一根,烟花放完,第二天还能当金箍棒玩。


90年代开始,大江南北新鲜的菜都能摆上桌了。不管是鸡鸭鱼肉,还是海鲜蔬菜,物质极大丰富,真正有了年味。


围在家里包饺子看晚会已经成为老传统了,但到了90年代又有了新意。一种新的电影概念横空出世——贺岁片。第一部贺岁电影是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过年全家一起去看贺岁片成为新的潮流。


孩子们的手里有了少许的压岁钱,不用再全部上交父母。一到过年,孩子们就拿着父母给的压岁钱买些小玩意,可以是好吃的,也可以是鞭炮烟花,反正不知不觉钱就花没了。


即便进入千禧年,团圆依旧是年的不变主题,年根底下,如潮的人群依然奔向大小车站,拥挤着要赶在大年三十前回家。

以前家家户户为年夜饭张罗,进入21世纪,团圆家宴挪到酒楼吃成了时尚。很多人都觉得,与其在家一通忙活,还不如在餐馆里踏踏实实吃一顿呢。


进入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手机变得普遍,大家开始用手机拜年,俏皮的拜年短信满天飞。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在家过年,开始旅游过年。一家人出去旅游,去其他的城市体会不一样的年味儿。从此时起,过年才真正进入了新的开放时代。


在这一年又一年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老一辈的人依然有着浓厚的年的情结,一年年地坚守着过年的习俗,鞭炮、春联、福字、年画、祭祖、拜年、压岁钱等年的专有物事在他们心中分量依然很重。但,人们还是觉得年味越来越淡。


也许是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冲淡了年味儿,抑或是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稀释了过年的氛围,年味儿,确实越来越淡了,所有的人都在怀念过去的那个年味儿。

而时光奔流,有一日,我们的此刻,我们的现在,也终将成为记忆里的那些年,和我们现在怀念的那些年同样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