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中国老外最多的城市为什么会是广州?历史上它对海外来客一直很友好

2021-07-06 09:35:58

导读:中国“老外”最多的城市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广州。到现在看来,广州是世界唯一一个经历了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根据官方的统计,2017年在广州合法定居的外国人数达到8万余人,在广交会期间,这一数字甚至是接近了12万之多,加上没登记的大概有20-25万人,是目前中国所有的城市中外籍人口最多的一个。广州也是中国黑人数量最多的一个城市,还有网友调侃说“广州这是成为了黑人的第二故乡了吗?”


王犇 蔡学海《盛唐广运潭》

天宝二年(743 年)春天,唐玄宗和大臣们一起登上望春楼,一场盛会正式拉开了帷幕。在望春楼下,一支庞大的船队接受着玄宗的检阅。不过,这却不仅仅是一次检阅各地物产的博览会,更像是一次君民同乐的大聚会。在长安城东广运潭的盛会可以被视作这个富庶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盛会是由陕郡太守兼水陆转运使韦坚策划的,他预先准备了三百多艘新船,分别标示各郡之名,除了满载大米外,每艘船上都陈列了本郡的土特产品。南海郡(广州):玳瑁、真珠、象牙、沉香。广州船上所陈列的主要是进口商品,这表明唐代的海外贸易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巨大发展。

当时,中国与南洋和波斯湾地区间有一条着名航线,称为“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起航,越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东非,途经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一万四千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它联结了东亚、印度与伊斯兰文化圈。中国瓷器源源不绝地从广州经苏门答腊和马来亚,到达锡兰、印度,再远达波斯湾的锡拉弗(Siraf)与阿曼。

鉴真东渡

从开元前后开始,唐王朝在广州设置了市舶使——全国独此一地,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当鉴真和尚于天宝九载(750 年)自扬州开始第四次赴日的尝试时,他的船遭遇逆风而被迫漂流到海南岛,他随后来到了唐朝当时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广州。在这里,他看到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舶深六七丈”,他还发现,来自斯里兰卡、伊斯兰世界及东南亚的许多不同族裔的人都在这里访问或定居,“种类极多”。

大历七年(772 年)时,有记载说,这类大型外国商船每年到达广州的有四千多艘,而李肇则在宝历元年(825 年)写就的《唐国史补》中,用类似的语句描绘了抵达广州的外国船只,他特别强调:“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集宝货。”到了乾符六年(879 年),当黄巢大军攻陷广州时,他屠杀了大量居住在那里的外国商人。

在阿拉伯文献中,说被黄巢屠杀的外国商人有十二万之多,其中包括了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及摩尼教徒。这个数字无疑有些过于夸张,但仍然显示了在遭此沉重打击之前的广州,是一个多么繁荣的国际通商口岸。


唐朝时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宋朝有二十多个对外贸易港口,设有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五个市舶司,市舶司下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现在广州、泉州城内仍然有许多蕃客墓,是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元朝灭亡南宋后,沿袭南宋制度,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广州等重要港口设立市舶提举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至元三十年(1293 年)、延元年(1314 年)先后两次颁布《市舶司则例》,对舶船出海与回港手续、抽分与舶税、禁止出口货物等做出了详尽规定。

《大德南海志》是元人陈大震撰写的刊行于大德四年(1304 年)的一部广州地方志。原书二十卷虽大都失传,但残留下来的第六卷详细开列了从海外诸国进口的货物清单,及与当地通商的海外国家和地名一百四十七个。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广州对外贸易的兴盛状况。《大德南海志》所载“舶货”(即进口商品),主要有宝物、布匹、香货、药物、诸木、皮货、牛蹄角、杂物等几大类,这些商品主要是从南洋诸国进口的。


清朝专营外贸的广州十三行

19世纪起,西方各国已经建立起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法体系,但是中国对这套游戏规则并不了解。清朝对外国的管理按照亲疏尊卑关系分属于三个不同的部门——礼部、理藩院与鸿胪寺,主要职责是每年元旦安排各国来北京朝贺的班次与接待礼仪。由礼部接待的国家显示的是朝廷“优礼”,属于友邦。从开放口岸广州而来的西洋各国,则归广州将军管辖。解远洋而来的“夷狄”被限定在几个固定的设立了商行的城市进行交易,以广州为主。与他们交易的是朝廷特许的商行,官方从不屑参与具体事务。

在长期的经商活动中,西方人发现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虽然被中国政府所禁止,但却有着巨大的市场和利益空间。而广州的行商管理体制中的各种明、暗规则和敲诈勒索的盛行,正适合进行这种商品的交易。每年东南季风即将结束的十月到次年西北季风即将开始的一月,所有装满鸦片的商船云集广州附近的洋面,盛大的交易会开始了。

鸦片长驱直入,从东南沿海直到西北内陆,吸食之人日见增多。关于治理鸦片走私的官方奏折,开始雪片一样飞往北京。林则徐从天理、人心、中国禁律和政府决策几个方面,劝谕广州的洋商上缴鸦片。然而,虎门销烟的胜利是一个孤立的事件,甚至不啻为一个诱饵。


林则徐虎门销烟

随之而来的鸦片战争,是一场双方信息完全不对等的战争。西方殖民国家通过不断的贸易、传教士活动和出使活动,已经搜集了大量有关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情报,对清朝的军事力量有着充分的了解。而清朝则在盲目自大的以天下中心自居的氛围中,不屑于了解世界,甚至对已有的外部知识都无人问津。

鸦片战争清政府军事上的彻底失败,导致被迫向列强开放。中英《南京条约》共有十三款,包括赔款两千一百万银元,废除广州的公行垄断制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割让香港岛,核定关税等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签订后,广东地方因五口通商将他们先前一口垄断的好处均分、稀释,因而长时期不履行条约规定,不让外国人进城居住。一些史书称之为“反入城斗争”。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居住是《南京条约》规定的权利,另外四个新开的口岸没有发生广州这样的事情,这自然就使外国人对广东地方当局长期不履行条约很不满意,一直期待寻找机会与清中央政府直接交涉,而咸丰六年(1856 年)十月发生的“亚罗号事件”终于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动武的理由。翌年,英、法两国集结近二十艘军舰、近六千人于珠江口登陆,占领广东。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开发更多的通商口岸,广东地方的“小算盘”自然破灭。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日本学者菊池秀明撰写清末和中华民国史时,以“南来之风——来自边地的复兴中华的尝试”作为引语,近代以来广州成了传播西方新思想的重要来源地。

道光十六年(1836 年),二十二岁的洪秀全第二次赴广州参加府试的时候,遇到两位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其中一位叫史蒂文斯,他身穿一件长袍,蓄着长须。他们递给了洪秀全一本《劝世良言》。因考试失败而心事重重的洪秀全携带着这本分为九章的小册子,回到了家乡。这为他日后创立“拜上帝教”、发动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历史契机。

光绪十八年(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的西医书院毕业。他积极活动于广州和海外之间,联络华侨、留学生和当地秘密社团,为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奔走努力。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返回香港创立兴中会总部。就在兴中会策划在广州起义、正式开展革命斗争的同一年,作为广东举人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从广州出发奔赴北京,参加三年一届的会试。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了着名的黄花岗起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广州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交会现场

新中国成立后,享誉全球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在广州举行,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的称号。改革开放后,广州成为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

广州,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也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它对海外来客友好包容已经刻进了城市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