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一战与欧洲帝国主义的终结

2020-12-07 08:56:40


1900
年,欧洲文明发展到巅峰——这个文明中的每个人都沐浴着由知识领域成就带来的荣光,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繁荣和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
高。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写道,欧洲人生活在一个 绝对安全的黄金时代。他把这个时期称为理性时代,因为没人想发动战争、革
命或叛乱,任何激进和暴力元素似乎都不存在。欧洲令世界各地的人们钦佩和 羡慕,甚至那些反对欧洲扩张或自认为是这种扩张的受害者的人也不例外。

然而,仅仅
14 年之后,欧洲大陆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大的战争,欧洲文明取得的大部分成就被削弱,还开启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时代:以政治极端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愤怒为特征,最终发展成 一场更加野蛮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1945
 年,欧洲和世界陷入全面战争,人类的破坏能力登峰造极。
这一切怎么可能发生在 20 世纪初看起来还那么和平、文明的欧洲大陆呢?欧洲人为什么会两次发动造成如此多苦难和自我毁灭的战争呢?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已有不少着述。这次战争开启了欧洲持续
30 多年的黑暗时代,可以视为新帝国主义时代的转折点。从 1870
年起,欧洲国家又开始了一场空前的海外领地争夺赛,非洲和太平洋地区是主要竞技场。 
 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也加入了这场角逐。结果,竞争、不信任和嫉恨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20
世纪早期的全球秩序可以总结为,英国位于世界霸权的顶端,缔造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其文明模式影响了很多地方。坐拥这样睥睨天下的 
 优势,英国的目标是保持权力平衡,防止任何竞争对手侵害自己的利益。法国也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也同样希望保持权力平衡,但同时在巧妙地寻 
 找机会,谋求从英国获益,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德国是新殖民大国,在 20 世纪初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但是德国的殖民帝国规模不够大, 

因此迫切希望打破既有秩序,图谋超越英国和法国。另一方面,俄国不再认为英国是最危险的对手,开始担心野心勃勃的德国在其边境上的动作及后果;奥匈帝国面临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挑战,虽然统治者极力维系帝国统治,但难度很大;意大利希望进一步扩张,但遭遇了法国设置的重重障碍,深怀不满。同时,美国占领了西班牙的最后一批美洲殖民地,也成为大国,而日本 
 在急切地寻找向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扩张的机会。


威廉二世
到 20 世纪初,世界上已经没有未被占据的领土,然而欧洲帝国扩张的渴望仍无法被满足。于是,国际秩序变成一场零和游戏,在日益紧张的关系和 互相怨恨的气氛中,欧洲大国的领导人创建了一系列联盟,但是他们遵循的 外交原则却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德国是这个复杂联盟体系的第一个支柱。德国宰相俾斯麦希望与奥匈帝 
国缔结新的防御同盟,加强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奥匈帝国则希望通过与德国   结盟来保护自己,免受俄国的干扰。这两个国家一拍即合,在 1879
年结成防御同盟。3
年后,意大利加入同盟。当时意大利刚把在突尼斯的领地割让给法国,决定寻求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保护,以图报复。于是,三国同盟诞生了, 
俾斯麦这个狡猾政治家的图谋得逞。
最能直接感受到三国同盟威胁的是法国和俄国。从政治角度来看,法国 
 和俄国的独裁政权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但是两国政府很快就决定结为联盟,因为这有利于彼此的利益。1894
年,俄国沙皇和法国总统签署了军事协定,缔交法俄同盟,约定如果一方受到德奥意防御同盟的袭击,另一方将给予支持。


“三皇同盟”
受这两个联盟影响最大的国家是英国,因为它被孤立在外很危险。因此1902
年,英国政府决定与同为俄国敌手的亚洲强国日本结成防御联盟, 并很快开始在欧洲寻找盟友,以应对德国的威胁。1904
年,英国与法国签署《英法协约》,正式结束了两国之间持续几百年的敌对关系。促动这两个国家克服分歧、同意在受攻击时互相支持的主要原因,来自它们对德国的共同恐惧。
此外,为了自卫并抵御德国,英国和俄国也克服了敌对关系,在 1907 年签署了《英俄条约》。就这样,三国协约诞生了,英国、俄国和法国相互约 定,在遇到外部入侵时相互支持。
缔结联盟是通过外交方法避免战争,保持欧洲和世界各地区力量平衡的
传统方法。两个强国之间签订联盟协议,可以警告第三个强国,侵犯联盟中 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将面临可怕的后果。但是到 20
世纪初,欧洲强国都想争夺欧洲霸权,联盟从一种威慑的力量变成导火索,可能导致规模更大的战争。
前面章节曾提到,面对殖民进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尤其是抢夺非洲领 地时,欧洲强国都选择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它们似乎都认同,无论殖民 地的领土多么重要,都不值得为此与另一个大国开战。但是欧洲大陆的领土 之争就不同了。
1912
年,希腊、保加利亚、黑山和塞尔维亚组成巴尔干同盟,向奥斯曼帝国宣战,想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巴尔干同盟轻松击败了土耳其军队,1913 年 5
月,双方签署和平条约,约定奥斯曼帝国放弃君士坦丁堡西部的几乎所有领土。然而,巴尔干同盟成员国之间在如何分配获得的领土上难以达 
 成共识,从而引发了一场新战争,保加利亚宣布对巴尔干同盟的其他成员国开战,最终赢家是塞尔维亚和希腊。
面对这场发生在欧洲中心的大冲突,各个强国的态度怎样呢?俄国认为
这是彻底推翻奥斯曼帝国的机会,所以全力支持塞尔维亚;得到支持的塞尔 维亚有恃无恐,对奥匈帝国提出各种要求;英国和法国同情希腊;德国则越
来越担心它的旧盟友奥斯曼帝国被打败,于是先给保加利亚补偿,然后在第二次交战后与其变成盟友。就这样,因大国扩张引发的紧张关系在东欧累积。
加深了欧洲扩张主义危机的另一个因素是王朝之间的竞争。19
世纪末,欧洲出现了一个令人欢欣的巧合——大多数国家执政的君主都是亲戚。德皇 
 威廉二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娶的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维多利亚女王因此被称为“欧洲的祖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威廉二 世、乔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在往来信函中以表兄弟互称,保持着诚挚的关系。 

确实,欧洲帝国之间的对立可以当作一场家庭纠纷来解决,这本应是确保欧洲和平的另一种方式,也是欧洲在位君主们天生的优势。然而事实证明,现实与设想大相径庭。历史上很少有人能获得威廉二世那么多的财富和那么大的权力。在他被加冕为皇帝时,不仅继承了位于波茨坦的一幢富丽堂皇的官邸,还承袭了德国周围近
30 座城堡和宅第,他可以乘坐自己的火车去那些地方。威廉二世还有一艘名为“霍亨索伦”的游艇,上面有约 300
名船员。此外,他还拥有最好的乡村庄园,在狩猎季节,他曾在一周内猎杀 1000
头动物。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不能弥补他的痛苦——他统治的帝国和他的堂兄威尔士亲王所继承的帝国相比,太弱小了。


尼古拉二世
在威廉二世统治期间,他一直集中力量想要超越英国,使德国发展成主 导世界的强国。在意识到帝国的未来取决于海上力量后,他决定要建设一支 比英国海军更强大的德国海军。这引发了一场军备竞赛,英国政府的领导人和英王乔治五世据此得出结论,只有打一仗才能阻止他的表兄。
在这场战争的起因中,很重要的一条是通过恐怖主义促进民族主义。1914
年 6 月 28 日,一位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萨拉热窝谋杀了奥匈帝国的继承人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普林西普 
 想通过这次谋杀结束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统治,但他的行动造成的后果远 
 不止于此——他挑起了一场战争,导致奥匈帝国灭亡、欧洲帝国主义时代告终。没有任何恐怖主义行动产生过这么深远的影响。
1914
年.欧洲弥漫着极端爱国主义和怨恨的情绪,各国缔结的联盟不仅没能避免战争,反而导致了战争爆发。1914 年6 月29
日,为了报复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杀,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的盟国德国立即下令动员 军队。法国担心德国再次入侵,也动员了自己的军队。8 月
1 日,德国对俄国宣战。英国要求德国保证比利时中立,德国拒绝了。结果,英国在 8 月 4 日宣战,其盟友日本也被拖入战争。


裴迪南大公

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之后,欧洲强国终于兵戎相见。但是这场欧 
 洲强国之间的战争不仅在欧洲大陆开打,从欧洲各国交战的那一刻起,各帝   国的殖民地和领地也陷入了对抗。这意味着这个星球上的大部分地区都受到 

 了这场战争的冲击。日本因为和英国结盟被卷入战争,远东成为另一个战区.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自然现象,所有文明都曾从中受益或受害,但只有欧洲人把一场武装冲突扩大成全球大战,影响了全世界。
帝国主义时代之所以会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大国
并不害怕战争的后果,它们都希望能浑水摸鱼,从中牟取利益。在 1914 年宣战的几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在战争文化中长大的,在他们看来,就像克劳塞
维茨的着名理论,战争是政治的一种延续,是人类社会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 现象,国家之间无法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分歧时,就可以诉诸战争。
因此,在
1914 年 7 月战争爆发时,欧洲甚至弥漫着一种乐观、欢欣鼓舞的气氛。所有参战国的年轻人听从号召,参军备战——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
阶层和背景,满怀热情 , 因为他们被灌输的理念是,为国参战既是责任,也是荣誉。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场短战,所以许多士兵走上前线,把这当作一
场激动人心的冒险,可以调剂一下单调的日常生活,并希望在圣诞节前得胜 归来。
军事战略家们(尤其是德国的军事战略家)的预测非常乐观,认为赢得
这场战争易如反掌,甚至只需短短几周。德国的战略以施利芬计划为主,是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将军提出的一套作战方法。为了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 
战,德国对法国展开快攻,对俄国采取防御策略。但是这一计划失败了,两 军僵持了多年。
战略家们不仅没能准确预测战争的时长,也没能预见现代军事技术带来
的影响。技术进步大大增强了武器的破坏力,步枪、机枪和新型坦克大大增 强了军队的作战力量,可以大规模歼灭敌军。飞机给现代战争引入了一个新
的交战维度,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空袭,战争的破坏性变得更强。这带 来的结果是,战场不再限于前线,城市也变成了战地。德国的齐柏林飞艇轰
炸了英格兰南部的城市,潜艇则从海底发起攻击。这场战争中还使用了化学 武器。德国率先把氯气用于战争,致命光气和芥子气的杀伤力更强,能致人
失明,而交战双方都使用了这些气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初被称为“大战争”,原因显而易见。或许称为帝国之战更合适,因为当时所有的大国都加入了这场冲突,有些是为了扩大自己的
帝国,有些则是为了阻止或者预防对手损害自己的利益。在那之前,欧洲国 家间交战从未将所有属地的臣民卷入其中。但是这一次,各大帝国的所有臣
民,无论是欧洲的还是其他大陆的,都无一幸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动员的军队共约有
6200
万人,其中,欧洲以外地区的军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尽管帝国内部也存在紧张关系,但是战争在各殖民地激起了爱国热情,加强了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团结,在整 

 个殖民世界,包括那些支持独立运动的殖民地都和宗主国团结一致,忠心耿耿。年轻士兵被灌输的思想是,他们将完成一项伟大的使命——为帝国服役,能够为这项崇高的事业做贡献是无上的光荣。
非洲和其他殖民地一样,也卷入了这场战争。尽管许多殖民地的定居者
认为他们与这场战争的起因毫不相关,但都忠实地履行动员令。欧洲国家在 不到 10
年的时间里瓜分了整个非洲大陆,在战争爆发后,又开始图谋占领对手的领地。为此,非洲人被征募参战。殖民国家征召了200
多万非洲人,有的作为士兵参战,有的做搬运工或劳工。
尽管非洲的作战规模比欧洲小得多,但是几乎整个非洲大陆都史无前例
地陷入战争状态。虽然德国在非洲造成的影响显然小于英法两国,但是在保
罗·冯—福尔贝克将军的领导下,德军成功地牵制了敌军,一直坚持到战争结束。双方都采用了焦土战术,村庄和农作物被摧毁,农村地区受害不浅。因此,在战争即将结束时,许多欧洲殖民者开始质疑他们到非洲的初衷——使
非洲变得开放,引入商贸和文明,事实显然有悖于这些目标。
“我们在身后留下了被毁的农田和被洗劫过的军火库,而且在不久的将 来,人们会面临饥荒。”德国医生路德维希·德佩写道。“我们不再是文化的传 播者,我们走过的道路上布满了死亡、劫掠和十室九空的村庄。”


马恩河战役
非洲人不仅在自己的国家参战,也加入了中东和欧洲的战争。法国和比 利时的西线战场有15 万非洲人;在法国军队中,一个来自摩洛哥的军团还获得了法国最高级别的荣誉勋章。
在英属印度,这场战争不仅得到印度土邦君主的支持,而且与英国政府 
 担心的完全相反,许多主张结束殖民统治的人也纷纷支持战争。当时印度国   民大会党的目标是获得地方自治,他们支持英国打这场战争,希望战后能够 
 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在战争期间,被动员参军的印度人数量比英国人更多。100 多万印度军队驻扎在从德属东非到中东、再到西线战场的不同战区。
印度门是英属印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 1931 年,纪念约 74187 名为大英帝国牺牲了生命的印度士兵。
大英帝国的白人自治领也各尽其职,为战争做出了贡献。加拿大共招募 了 63 万人入伍,其中许多人赶赴西线战场。战争爆发后不久,新西兰的军队占领了德国在萨摩亚的殖民地,澳大利亚的军队则袭击了德属新几内亚。
随着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卷入,这场战争真正演变成全球性战争。对日
本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在亚太地区大展拳脚的大好机会。1914 年 8月
27日,在英国支持下,日本海军无视中国的中立立场,封锁了山东胶州湾。随后,又占领了德国从 1897 年起在中国建立的基地和港口城市青岛。接着,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不仅要求控制山东和德国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还要求掌控中国东北南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当日本狮子大开口提出这些要求时,近代中国正处于最糟糕的历史时期, 
风雨飘摇、国无宁日。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从 17
世纪起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灭亡。在混乱局势中,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别无选择,只能接受日本的无理 
 要求。这激怒了中国民众,国民党的创建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   出实行总统制。1915 年 12
月,袁世凯宣布复辟帝制,并自封为皇帝。一年后,在政治动荡中,中国再次组建了共和政府。段祺瑞领导的亲日派势力强 
 大,而德国秘密支持以张勋为首的保皇派,他们在 1917 年发动政变,想阻止段祺瑞掌权。政变失败后,段祺瑞以此事件为由,在 1917 年 4
月向德国宣战, 这不仅是为了报复德国,也是希望借此为中国赢得战后谈判桌上的一席之地,并拒绝日本提出的要求。
约有 14 万中国男子被征募到劳工军团,在一战期间和战后为西线战场的英军和法军提供支持。
这场由欧洲人发动的战争影响波及全球,最终因为美国的干预迎来了
转折点。1917 年 4 月 6
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参战决议。美国之所以决定参战,主要原因是德国潜艇击沉了英国的“卢西塔尼亚号”远洋客轮。但是,美国的最终目标远不止是报复德国。威尔逊总统在对德宣战演讲中说,美国的
唯一目的是“让民主可立足于一个安全的世界”。但是赢得美国公众的舆论
支持相当困难,因为美国不少公民有德国血统,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民广泛支持华盛顿和其他开国元勋早就确立的,已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一个原则——远离欧洲的纠纷。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传统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已经被打破。为了把西班
牙这个曾经的欧洲强国逐出其在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的殖民地,美国在1898
 年对西班牙宣战,并在战胜后正式吞并了波多黎各,占领了菲律宾。美国声称不会像欧洲列强那样去海外开拓殖民地,美国认为占领波多黎各和菲
律宾是给这些地区带去民主和进步,因此是正当合理的。这也符合大西洋主 义外交政策的要求,这个精英团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其领导人是美国总统西
奥多·罗斯福等杰出人物。西奥多·罗斯福认为,美国应该加强与大西洋彼岸  国家的合作,捍卫共同的利益和文化。这形成了一种亲英的干涉主义,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在美国占据了上风。
美国调动了
400 万军人,其中 200 万人在法国领土上作战。美国的军事干预成为当代历史的转折点。尽管美国没有正式加入协约国,只是单方面 
 与德国作战,但是它为英国、法国等赢得这场战争提供了决定性援助。在一 
 锤定音地决定了欧洲的命运之后,美国再也不可能回到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作为一个强大的战胜国,美国进一步巩固了新的大国角色,赢得了战后时代 
 的重要地位。
参战国在这场可怕的战争中到底想打出什么结果呢?除了捍卫自己的国 

家利益,每个参战国的领导人都解释说,开战是因为最神圣的价值观受到了威胁。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是英国政府授予勇敢士兵的最高奖项,上面刻着“捍卫文明的伟大战争”。在法国和比利时,人们也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护 
 文明。同样,德国和奥匈帝国也认为自己是在捍卫文明。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许多人目睹了战争期间的诸多暴行,战争吞噬了那么多年轻人的生命,
他们扪心自问,文明的意义在于挑起这样一场毁灭性战争,造成如此多的苦难吗?


日德兰海战
还有一些人试图寻求安慰,他们认为不论这场战争多野蛮、破坏性多大, 
都将是最后一战。英国作家 E.H.卡尔在 1914
年写道,这是一场“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参战人员纷纷用这句话开解自己遭受的苦难。但是多年之后的事实证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本没能结束人类的战争,于是这句话经常被讽 
 刺性地引用。
一战期间产生了大量文学作品,描写人们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以及感受
到的失望和愤慨,对引发这场战争的国家进行谴责。西班牙小说家维森特·布 拉斯科·伊巴涅斯是首批记述战争的残酷与恐怖的作家之一,他在 1916
年出版了《启示录的四骑士》。这部小说很快成为国际畅销书,书中讲述了一个兴旺的法德家族的悲剧,这个成员遍布世界的家族最终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小说揭示了一战对欧洲社会的毁灭性影响。
威尔弗雷德·欧文是战争年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他打破了欧洲诗歌歌
颂爱国主义和勇敢士兵的传统,转而关注骇人听闻的战壕生活以及战争给那 一代人造成的创伤,欧文最终也死在前线。几年后,出现了几部伟大的小
说,包括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
事》,都描述了战争的恐惧、痛苦以及幸存者的空虚感。然而,德国出现了一种有影响力的思潮,它美化战争,认为战争是有意义的经历,能够启发和发展人的性格。德国军官恩斯特·荣格回忆战争的作品《钢铁风暴》就是最好的
例子。
早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
, 社会主义者、工会运动以及左派各个分支的成员就把这场战争称为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产物——一个国家的工人阶级被派
到前线,与另一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兄弟交战,保卫的却是他们的老板和资本 主义的利益。1914 年 8
月,他们游行示威,反对征兵,希望工人阶级能够听从他们的呼吁,避免战争爆发。但是他们失败了,许多欧洲的工人都在责任
感甚至热情的驱动下加入了军队。尽管如此,反战情绪越来越强,逃兵不断 增加,俄国等备战不足的国家尤其如此。
在遭受一战重创的国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沙皇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在在位期间犯下了许多错误,而最严重的无疑是在技术和经济层面都没做好  准备的情况下,把这个国家带入了战争。到 1917
年,俄国的情势变得难以为继,前线是备战不足、濒临崩溃的军队,后方城市缺少食物,饥荒肆虐。1917 年 2 月,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了俄国
300 多年并建成庞大帝国的王朝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号。但是,社会民主党人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 
 的临时政府坚持认为,俄国必须把这场仗继续打下去,他拒绝退出一战。结   果,民众的普遍不满并没有得到平息。
当大多数人失无可失的时候,他们即使走上街头、推翻现有秩序也不会 
 遭受更多损失,这时肯定会发生革命。这正是 1917
年夏天俄国的情况。德国政府意识到这一点,对流亡在瑞士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列宁做出了特别安排,他们让列宁乘坐一列密封的专用火车穿过德国,前往俄国。到达俄国后,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员开启了一项计划,为赢得民众支持,列宁提出了着名 
 的《四月提纲》,其中一个大受欢迎的口号是,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权力归苏维埃(工人委员会)。


《欧洲》
1917
年 10 月,当代历史的一大转折点,十月革命爆发。布尔什维克党与一支反叛政府的军队联盟,轻而易举地推翻了软弱无能、不得民心的政府。 
布尔什维克党获得权力后不久,负责外交的人民委员托洛茨基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约定苏维埃俄国割让芬兰、波兰、乌克兰、立
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及其他一些领土给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虽然 这些条款令俄国备受屈辱,割让领土令人难以接受,但这是当时唯一的选
择——只有这样,才能结束那场怨声载道的战争,集中精力开展布尔什维克的大业:革命。共产主义的乌托邦将首次变成现实。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及其盟国战败收场。这场战争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毁灭性影响,欧洲的黄金时代画上了戏剧性的句号。1914
年战争爆发时,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说:“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我们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它们再次被点亮。”从 1918
年起,欧洲人目睹了这一忧伤的预言变成悲凉的事实,而且从 1918 年开始,欧洲旧时代的许多特征很快都消失了。
一战中的死亡人数是人类此前所有战争中最多的。新的军事技术大幅增
加了死亡人数。在 1916 年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国和德国死亡的士兵人数达到97.6 万;在同一年英军与德军对战的索姆河战役中,伤亡总数达到
121.92  万。到一战结束时,伤亡人数达到耸人听闻的 3 800 万:1700 万人死亡,2000 万人受伤。在 1 700 万死者中,约有
700 万平民。
在停战后不久,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流亡国外。随后奥匈帝国的皇帝查 
尔斯也走上了同样的道路。就这样,战争令霍亨索伦、哈布斯堡、罗曼诺夫   这三大欧洲王朝失去了王权。奥斯曼帝国被击败后,苏丹也不得不放弃王位。 
这是一战带来的一个莫大讽刺:几个帝国为了扩大和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加入了这场战争,结果一无所得,走向灭亡。
最重要的是,一战重塑了世界秩序。1919
年 1 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讨论与战败国的和约条款和持久和平所需的条件。巴黎和会一共邀请了 32 个国家以及几个民族的代表参加,4
个与会大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推动了会议成果的达成,它们的代表被称为“四巨头”——英国首相
大卫·劳合·乔治、法国总统乔治·克列孟梭、意大利首相维托里奥·奥兰多 和美国总统威尔逊。
欧洲历史上曾多次举办过和平会议,但这次规模最大。维也纳会议只有 
 欧洲国家的代表参加,主要讨论影响欧洲大陆的问题。而 1919
年巴黎和会的和平缔造者们的决定将影响整个世界,奠定了持续至今的国际关系格局。来   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家、外交官、律师和经济学家等在 6
个月的时间里一起研究制定新世界秩序的计划。最终有些帝国被正式扫除出局,一些国家的疆土扩大了,国家边界被重新划定,新国家的出现往往会减损其他国家的利益,
各民族的权利终于得到承认。巴黎和会不仅讨论了政治问题,也研究了很重   要的社会问题,如妇女权利、劳资关系、种族关系、少数民族的权利。历史 
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写道,1919 年,巴黎是世界的首都,那里的和平缔造者掌握着世界上最大的权力。


《八月炮火》
这次和会标志着欧洲时代结束,美国作为一个决心塑造国际关系的大国登上了世界舞台。作为打败德国的协约国的成员,日本在这次会议上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与欧洲强国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的不仅有帮助它们赢得这场战争的国家,还有许多新国家,它们从此拥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利,对新世界秩序产生影响。英国的白人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都是在这时从大英帝国独立出来,获得了代表权。甚至印度也获得了这一权利, 但印度在会议之后并没有真正获得自治权。中国也派出代表团参会,结束了隔绝于国际事务之外的传统。巴西和几个拉丁美洲国家在历史上第一次派出代表参加国际会议。爱尔兰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越南人,这些抱负远 
大的民族都派出了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1918
年 12
月,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欧洲之旅开创了新历史。首先,他是第一位在任期间前往欧洲的美国总统;更重要的是,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一个非欧洲的大国决定由欧洲国家发起的战争的和约条款。从那时起,美国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最重要的全球调停人之一。在离开华盛顿前,威尔逊总统向美国国会发表演讲,阐述了着名的十四点计划,他认为这是实现和平的基础。其中一些要点对国际关系影响很大:禁止秘密外交;平时和战时海上航行绝对自由;消除经济壁垒,促进自由贸易;殖民应考虑到“有关人群的利益”。最后,十四点计划还提议建立一个国际联盟,负责维护世界和平,确保所有 
 国家的独立地位。
协约国毫无争议地接受了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以及他在大会上的领导地位。这不仅是承认美国帮他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也认识到并承认了一个事实:在这场战争之后,欧洲不再具备统治世界的能力和道德力量。在前线发生了那样的屠杀之后,欧洲人再也无法自信地谈论他们在世界上的文明使命,与美国分享这一使命的时候到了——毕竟美国也是欧洲文明的一个分支。
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标志着旧世界秩序被判处死刑,德国、
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被清算,英国、法国和日本是受益方。作为侵略者,德国需要支付高额赔款,但一直没有全额偿付。亨利·基辛格曾点评说,这个 
 条约既惩罚过严,没有调节的余地,又过于宽容,不能阻止德国死灰复燃。
德意志帝国覆灭,在领土方面,最大的受益者是英国。德属东非和德属西非都被并入大英帝国,成为英国的保护国。英国连通开普敦和开罗的帝国梦想变成了现实。
奥斯曼帝国解体让英国和法国受益匪浅。奥斯曼帝国长期被称为“欧洲病夫”,英法两国早就想乘虚而入,但都不想再次激起彼此间的对抗。1916
年,两国签署了《赛克斯—皮科特协定》,主要约定了如果赢得这场战争,双方如 何瓜分奥斯曼帝国。1919 年,实施该协议的时候到了。
英国的目标是控制靠近苏伊士运河的巴勒斯坦以及石油资源丰富的摩苏 尔地区,因为那时石油已经很重要。法国则把目光投向了黎巴嫩和叙利亚。
批评欧洲介入中东事务的人士经常引用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 克列孟梭之间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双方轻松友好地分配了奥斯曼帝国的 领土。“好吧,”克列孟梭说,“我们现在讨论什么?”
“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劳合·乔治回答道。克列孟梭:“告诉我你想要什么。”劳合·乔治:“我想要摩苏尔。”克列孟梭:“它是你的了。还要哪里 ?”劳合·乔治:“我还想要耶路撒冷。”随后,劳合·乔治承诺将支持法国对黎巴嫩海岸和叙利亚内陆地区的控制权,而且摩苏尔的石油,法国也有一份。
巴黎和会期间,一大争端根源是解放阿拉伯世界。1916
年 6 月 8
日,阿拉伯世界的领袖、麦加的侯赛因·伊本·阿里领导了一场反抗奥斯曼帝国的起义,目标是把阿拉伯人从土耳其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侯赛因·伊本·阿里宣布自己为阿拉伯王国的国王。牛津大学的考古学家
T.E.劳伦斯,即“阿拉伯的劳伦斯”在这次起义中扮演了非常特殊的角色。劳伦斯精通阿拉伯语,曾 在中东地区做过考古学家。1914
年,他被英国情报机构招募,因为英国决定支持这次起义,劳伦斯负责联系起义的领导人。在几次军事行动中,劳伦斯
扮演了近乎英雄的角色,满怀热忱地支持阿拉伯民族主义大业,成为阿拉伯
世界和西方世界的传奇人物。他不仅是阿拉伯人最好的欧洲朋友,也是欧洲的忠实使节。
阿拉伯的劳伦斯为阿拉伯人在
1918
年攻占大马士革做出了突出贡献,阿拉伯起义至此达到高潮。在劳伦斯的构想中,大马士革将成为新阿拉伯王国的首都,他也曾这样承诺阿拉伯的领导人。但是,英国和法国却另有打算,
这让他感到失望和尴尬。1920 年 3
月,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儿子费萨尔被宣布为叙利亚国王,但在短短一个月之后,他就被法国军队驱逐。在法国的监督下,叙利亚共和国不久之后宣告成立。黎巴嫩是法国建立的另一个共和国。 
英国则更倾向于在新殖民地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
一战结束后,侯赛因·伊本·阿里的大阿拉伯帝国梦破灭了,因为协约国只愿意承认他是汉志王国的国王。为了补偿他,英国政府大力支持哈希姆王朝在该地区的利益,让他的儿子阿卜杜拉做外约旦的国王、费萨尔做伊拉克的国王。
战争结束时,英国人把外约旦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形成“外约旦酋长国”,由阿卜杜拉统治。阿布杜拉很传统,但比他父亲更有远见,也更务实,他是第一个采用君主立宪制的阿拉伯领导人。
英国一手创建了伊拉克王国,英国人希望此举能同时满足阿拉伯的民族主义希望和哈希姆王朝的野心,并捍卫英国的利益。于是,在历史上因为地理和历史因素一直分离的民族被统一到一个国家里,人口约一半是阿拉伯人,其余是库尔德人和亚述人。他们中有大约一半人是什叶派穆斯林,但是掌管这个国家的精英却是逊尼派穆斯林。费萨尔在阿拉伯起义中表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成为统治伊拉克的国王。在这个国家成立后不久,这里就发现了巨大的油田。尽管费萨尔努力将所有伊拉克人都团结在君主立宪制政权下,但是由于内部动荡不定,这个政权最终在
1958 年的一场政变中垮台。这仅仅是伊拉克问题的开始。
在英国的中东领地,巴勒斯坦的冲突最为突出。1917

年,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贝尔福发表《贝尔福宣言》,承诺英国将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欢欣鼓舞,因为他们清楚,有英国的支持,犹太人的

复国梦一定会实现。但是阿拉伯人却认为受到了欺辱,一个欧洲大国提出在一个地方建立一个国家,却不考虑居住在那里的大多数人的意愿。汉志王国国王拒绝接受《凡尔赛和约》,以示抗议。就这样,世界上最难解决的冲突播 
下了种子。
在奥斯曼帝国的解体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冲突。希腊总理埃莱夫塞里
奥斯·韦尼泽洛斯决心把希腊的边界扩张到君士坦丁堡和整个小亚细亚,收复近3000
年前古希腊曾经拥有的沿海地区。法国和英国都有古希腊情节,所以支持希腊的主张。这也是为了使欧洲和基督教世界一雪君士坦丁堡被穆斯林
攻陷的历史耻辱。1920  年,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色佛尔条约》,通过了大希腊的构想以及其他历史性决定,例如建立亚美尼亚国家和库尔德斯坦自
治区。所有这些决定都将占据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土耳其人的国家会变成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一个小国。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条约遭到土耳其人的反对和
抗议,为了抵制协约国清算奥斯曼帝国的决定,土耳其独立战争爆发,土耳 其民族运动应时而生。凯末尔将军率领土耳其军队,以非凡的军事才能成功
击败了法国、希腊和亚美尼亚联军。国际社会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土耳其人 重新征服君士坦丁堡的事实。
然而,成立于
1923 年的土耳其共和国并不想恢复旧时的奥斯曼帝国,而是要变成一个现代欧洲国家。土耳其不再受东方和伊斯兰主义的影响,开始
接受欧洲和西方文化。引导这一非同寻常的变革的正是凯末尔,他后来被称 为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土耳其之父”。凯末尔有一双锐利的 
蓝眼睛,总是穿着西装,不仅是现代世俗土耳其的象征,也是所有希望接受 欧洲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榜样。
凯末尔革命始于
1919 年,穆罕默德六世被废黜后,延续了 5 个世纪的奥斯曼帝国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西式共和国。凯末尔认为伊斯兰 
 教严重阻碍了土耳其的进步,所以凯末尔的第一批改革措施就着力于消除伊   斯兰教的影响。1924
年,伊斯兰法庭被关闭,此后不久,哈里发王权被废止,凯末尔政府以瑞士民法典为蓝本,制定了土耳其民法典。
凯末尔的另一个决定是,土耳其人应该用现代欧洲的服装取代伊斯兰传统着装。1925
年,凯末尔发起“帽子革命”,要求把传统的伊斯兰红圆男帽替换成西式帽子,凯末尔称之为“文明国家的头饰”。同时,女性也被鼓励抛弃 
面纱,穿欧式衣服。在土耳其,伊斯兰文化被根除得很彻底,甚至书面土耳 其语的新字母表都是拉丁语字母表而不是以阿拉伯语的字素为基础。从那时
起,土耳其的孩子们学习用拉丁字母书写,而不用阿拉伯语。
到 1938 年凯末尔去世时,土耳其的文化和社会已经显着欧化,新的城市中产阶级出现,他们接受的是凯末尔主义的教育;土耳其军队非常忠实地捍卫凯末尔的遗产,确保土耳其共和国继续保持世俗政权和欧洲特色。
《凡尔赛和约》让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也经历了重大变化。这个区域的大赢 
家无疑是日本,尽管巴黎和会的最终结果令日本人感到失望。由西园寺公望代表的日本是巴黎和会上实力排名第五的国家,与会的其他大国十分清楚日
本在亚洲地区的贡献,决意巩固日本在远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因此,日本代 表团要求拥有德属太平洋岛屿以及中国山东半岛的主权。
中国也认为自己为协约国取胜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战结束后,上海和中国其他所有大城市都喜庆停战协议签订,中华民国陆征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巴黎,他们希望,作为大国的盟友,中国的领土主权可以得到承认。陆征祥要求欧洲帝国停止入侵中国,废除与中国签订的领土租赁协议,基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中的民族自决原则,中国代表团坚决反对日本对山东的主张。
该奖励中国还是日本?巴黎和会上的大国显然选择了后者。它们认为,从战争爆发的那一刻起,日本就是协约国的忠实盟友,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已经是一个强国。所以,牺牲德国和中国的利益,予以日本扩张的权利名正言顺,而中国在当时还是一个积弱不振、四分五裂的国家。
日本代表团还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种族平等条款,要求在《国际联盟盟约》中加入这个条款,宣布所有种族都平等。这个善意的提议看似特别有利 于殖民地,却是日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出的,日本希望凭借这一条,获得和欧洲大国及美国一样的地位,被平等对待。
但是,在
1919
年谈种族平等引发了很大争议,包括“四巨头”在内的许多人都不认同这一观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坚决反对日本的这个提议,担心日本会以此为借口,扩张到它们的势力范围,成为日本向它们地盘移民的正当理由。最终,该条款并未被纳入《国际联盟盟约》。日本代表团对此感到很失望,认为虽然日本为新国际秩序做出了贡献,但仍然被大国轻视。为表达抗议,日本代表团当即离开巴黎。巴黎和会的这次决议使日本人心生怨恨,导致一战后日本民族主义抬头,日本政府从此拒绝与西方合作。
另一方面,巴黎和会的结果也令中国极为愤怒,会后,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认为:“允许外国继续控制山东,等于是把一把匕首继续插在中国的心脏上。”因此,中国代表团没有签署《凡尔赛和约》就离开了巴黎。中国民众对政府极度失望,对西方羞辱中国极度愤慨,国内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
种族间的仇恨制造了大量受害者,一些国家被控诉推行种族清洗和种族灭绝行动。在奥斯曼帝国,有 100 多万亚美尼亚人丧生于土耳其人驱逐亚美尼亚人的政策;俄国大肆迫害犹太人,从前奥匈帝国的部分族群也难逃厄运。
更糟糕的是,停战协议并未能结束欧洲的暴力冲突。一战结束后,欧洲大陆有几个地方依然冲突不断,其中最血腥残暴的地方是俄国。革命激起革命“红军”和维护旧政权的“白军”之间的内战,持续了5年之久。这个时期的俄国兵荒马乱,死亡人数难以统计,据计算,死于前线作战、处决和蔓
延全国的饥荒的有 300 多万人, 还有大量人口失踪。在这场冲突结束后,约700 万名俄国孤儿流落街头。

1914 年前,绝大多数欧洲人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欧洲各国的文明,他们总体上也以自己的国家为傲,深信欧洲的价值观。但是,从 1914
年起,不少人开始对这个不断引发深重灾难、战争、冲突的文明失去信心。1918年,许多士兵回到家园,回归平民生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甚至非常痛苦,

对战败国的士兵来说尤其如此。由战争引发的经济危机也带来了政治危机,因为公民普遍不再相信自己的领导人和政治制度,公民质疑他们所属社会的价值观。这为承诺建立新社会的新政治运动提供了土壤,从
20 世纪 20 年代起,另一场运动吸引了大众:法西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