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卖国求荣的人往往都没好下场,洪承畴就是其中之一

2020-10-27 17:05:03

洪承畴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先来看看乾隆的两句评价:“后之人无不谅其心而称其义,则于洪承畴等又何深讥焉?”

这两句话很是清楚地表明了乾隆皇帝对他的“蔑视”,即使他死后得到清廷给他的追封和谥号,但在生前退休之时,不过是一个三等轻车都尉世袭职衔。洪承畴虽服务清廷20年,平息了几场大型战役,却没有换来满人对他的真正肯定,这种结局对他而言,怎么看都很讽刺了。


那么,洪承畴在投降前,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的结局吗?

不得而知。

详细看洪承畴20年的所作所为,他很是致力于推进满人对汉文化的接受。至于,他在对江南的战役中,也尽量将伤亡降到了最低。其实,从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角度去看洪承畴,他的贡献不应被抹去。只是,在忠义为大的古代认知中,洪承畴此举无疑会被后人唾骂。

那洪承畴为何要投降,是被逼的么?

《清史稿》中有这样的记载,说皇太极去看他,还脱下了自己的貂裘衣,问他冷不冷。当时,洪承畴看着皇太极良久,叹了口气:“真命世之主也!”之后,他就投降了。

其实,满人写自家的主子,多少有些谄媚的语气。不过,从这段描述中,依旧可以读出,洪承畴应是真的被“感动了”。那时候,洪承畴被俘时,态度很是坚决,不吃不喝,一副就义前的凛然气概,还没少骂皇太极。结果,人家不但不生气,还亲自关心他的冷暖,这怎会让他没有想法?

可见,很多事情就怕对比。

皇太极的此举,自然有“收买人心”之嫌,但不管如何人家这场面文章做得十足,无疑是告诉了其他人:我皇太极非常看好这位明朝的臣子。而反观明朝的皇帝崇祯,大臣们一旦不顺自己心意的,就一个“斩”字,尤其在战乱需要人的时候,照杀不误,这怎能不让人寒心?

然而,民间关于洪承畴投降的故事版本很多,其中就有一个版本提及较少。

说洪承畴后来被放了,归途中遇见一个家中仆人。当时,仆人告诉他,所有的人都以为他战死了,如果知道他还活着,朝廷必会拿他问罪。因为,全军覆没,并失了地方,到头来连家人都会被问罪。于是,洪承畴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选择了投降。

虽然,这个故事未必是真,但是,对于满人而言,这么重要的将领,如果誓死不降,绝对不会让他生还。不过,这个故事倒是证实了当时明朝皇帝对于自己大臣的一个态度:只要输了,将领就会受罚,家人也没有好下场。

也许,在明朝的崇祯皇帝看来,此举再正常不过,只有这样将领才会全力杀敌,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投敌。


其实,这种做法历代都在沿用,看汉武帝如何对待李陵。在得知他投降匈奴后,便将他的家人都砍了。后来,汉武帝自己回过了味,但事情已经无法逆转。因为,在汉文化中,“气节”比命重要。

要知道,每个时代,总有一些做了榜样的人物,如李陵这边就有一个苏武,洪承畴这边也有一个史可法。这一对比,顿时就将李陵、洪承畴二人比没了。其实,洪承畴心中很是清楚,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作为臣子,都想找到一个明主。

要知道,洪承畴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他怎会不知道“叛主”的代价,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但是,他应该更清楚,如果战争持续的没完没了,那痛苦的只能是百姓。于是,当洪承畴看到皇太极对他的态度时,再对比崇祯皇帝的做法,他何尝没有这样的想法:一个对敌将都能做到尊敬的人,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想来这样的人对老百姓也不会太苛刻。


但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是:一个堂堂进士,在别人的几句好话下,就变节了。其实,回顾当时的历史,明朝灭亡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且当时并没有更合适的人来统领大家一起抗击清朝。虽然,中原出了个李自成,但他却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以为夺了明朝的江山,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从大局上说,洪承畴应是顺应了这个历史走向,他和明朝的很多大臣一样,只是选择了为另一个主人效力而已。此外,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洪承畴的做法对满汉文化的过渡,还是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坏的一面看,原来的“忠君”不过是说说而已,一见利好,立马就投了他人的怀抱。

于是,关于洪承畴投降的故事就多了不一样的味道:满人见拿不住他,就使了“美人计”,让美丽的庄妃亲自出面。最终,在庄妃的一番软语相劝下,再铮铮铁骨的汉子,也难以抗拒那柔情蜜言,还管什么皇帝和名节。因此,在民间看来,洪承畴定是被美色迷惑了,才做了糊涂事。


话说,洪承畴入清后,曾回乡省亲,在泉州建造府第。洪府落成后,竟然没有一个亲友、故旧上门。就是洪承畴的母亲和弟弟都拒绝入住。弟弟痛感国家灭亡、兄长投敌、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携母亲避居船上,泛江隐居。

若是明朝的那些皇帝们,好好守护自己的家园,哪会生出这么多事?

其实,看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片面,毕竟当时的大环境只有洪承畴自己知道。但不管怎样,历史向前迈进的步伐,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七·列传二十四》、《清史列传·贰臣传甲编》、《清太祖武皇帝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