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62中印冲突为什么胜得如此漂亮?看看这些英烈的事迹明白

2020-10-24 17:05:07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经过这几年的媒体发掘,相信很多网友对1962年的中印战争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很多人都已知道了那场战争中着名的战斗英雄“庞国兴”的英雄事迹,也对我军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了大致的了解。

▲关于中印战争的具体过程,建议去B站观看

我们曾经做过的《共和国战史 中印冲突1962》

然而战争的胜利,并不是靠一两个英雄的勇敢或一两项因素的优势就能取得的,在那场战争当中,人民解放军涌现出了像庞国兴一样的一大批战斗英模。

下面军武菌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那场战争中的其他一些战斗英雄的故事,相信在了解了他们的事迹之后,我们会对“主观能动性”这个经常出现在解放军战史中的词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的主要参考资料为我国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官方战史《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被我军缴获的堆积如山的印军武器

图片来自国防部官网


1

炮兵歼灭步兵,俘虏印度将军的迫击炮2连

现在提起1962年的中印战争,很多朋友都已知晓,我们抓获了印军第7旅的旅长“达尔维准将”。

▲意气风发的达尔维准将

然而,关于这段历史,还有一个细节也非常有意思,那就是活捉达尔维准将的部队,既不是我军的侦察兵,也不是我军的步兵,而是一支人均都没有一支枪的炮兵部队。

1962年10月22日凌晨,印军在战线上所有交火地带的战斗都告失利,人民解放军由攻坚阶段转入追歼阶段。

▲解放军追击印军

这一天凌晨,解放军边防部队第154团出哈东拉,向龙布方向追击。在追击过程中,第154团团属 82 迫击炮第 2 连在全连携行82 迫击炮 6 门,人均负重35公斤以上的情况下,无一人掉队紧紧跟随主力部队追击。22日9时许,该连副连长彭君先发现离道路不远的森林里有印军。

作为一个炮兵连,当时的2连虽然拥有6门迫击炮,65名战士,但是拥有枪支的数量是很少的,全连上下只有步枪、冲锋枪十余支。

在这种敌情不明,我军枪支数量较少,本身又不是专业步兵部队的情况下,迫击炮2连并没有选择绕行或就地组织防御等待友邻步兵部队前来清剿印军,而是主动抓住战机,选择进攻。

2连将所有的配备了步枪、冲锋枪的战士组织起来,直插印军侧后,以凌厉的攻势在气势上瓦解了印军,战后清点,2连共缴获步枪8支、机枪1支,俘9人,在俘虏当中就包括了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

▲印军“拉萨军官旅行团”(手动滑稽)

迫击炮2连这一主动出击的举动,可以说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典范了,在双方突然遭遇的情况下,敢于先发动攻击的一方往往会占据优势,而后动手的一方则会陷入困境,如果当时2连动作迟缓,等装备有机枪的印军反应过来,那面临的局面就要棘手很多了。

▲当时的印军大量装备了英式武器

在《党史博览》1999年刊登的一篇文章《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父亲难忘的一段经历》(作者:张利)中,军武菌也看到了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故事。

当时该文作者的父亲在我军某部6连服役,在向南深入追击印军的过程当中,6连遭遇了大雨,大雨滂沱之下,能见度下降到了只有十几米的程度,走着走着,6连的尖兵突然和一队印军迎面相撞。

▲截图来自《党史博览》

《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父亲难忘的一段经历》

在与敌人遭遇之后,6连的尖兵抢先开火,使得印军先锋瞬间被放倒,从而导致印军大队阵脚大乱,勇猛主动的6连果断抓住这一战机,全连发起突击,取得了一场以少胜多,酣畅淋漓的大胜。

1962年,中印两军交战的战场,很多都处于密林峡谷之中,在这种地方发生遭遇战,“慢半拍”就是生和死的距离,无论是迫击炮2连还是某部6连,他们都以实战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勇敢主动的重要性,像他们一样的战例,解放军其他各部还有很多很多。

▲固守阵地的印军士兵


2

拿起枪就能指挥战斗的卫生员

除了敢于主动出击同敌人进行近战的迫击炮兵以外,在1962年的战争当中,人民解放军的卫生员、炊事员等后勤人员也展示出了高超的主动性。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卫生员带领战斗小组,送饭的副班长临时加入战斗,合力围歼印度守军的战例。

1962年10月,为了拔除印军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非法据点,中国边防部队决心实施一系列的“拔点”作战。当时班公湖南岸的防区,由中国边防部队“阿支防区”负责,拔点作战前,印度军队沿班公湖南岸共设立了非法据点 3 处,这三处据点分别被编号为“阿印 1、2、3 号”。

由于此前在班公湖北岸的战斗当中,印度军队的据点已接连被中国边防部队歼灭,所以在22日夜间,南岸的印军据点军心动摇,开始撤退。21日夜间,防守“阿印 2 号”和“阿印 3 号”的印军首先逃跑。

22日,发觉自己“被队友卖了”的“阿印1号”印军也开始撤离,他们跑进了已经被原印度守军抛弃的“阿印 2 号”据点内休整。

▲行军中的印军

在班公湖南岸与印军对峙的我军是“阿支12号守卡分队”,阿支12号守卡分队于22日见印度据点内异常安静,于是便怀疑印军逃走。

为了进一步摸清敌情,不放走入侵之敌,副连长张治武率1个步兵班和9号卡的1个机枪组共9人,带机枪两挺,于23日实施抵近侦察。并调9号哨卡的两门火炮提供火力支援。

▲如此壮美的班公湖,怎么能让给敌人呢

23日5 时,侦察分队由12号卡出发,经隐蔽前进,我军侦察分队抵近印军据点,在我军发起火力侦察之后(向印军帐篷开火),“阿印 2 号”的印度守军方寸大乱,开始向红柳丛中逃窜(估计是睡梦中搞不清楚状况被打懵逼了),为了全歼这股敌人,我军侦察分队开始分兵迂回。

第一路,由班长王定钧带1个战斗小组,插向西侧,占领湖边有利地形,切断印军退路,由西向东攻击;第二路,由卫生员王建英带1个战斗小组迂回至东侧,占领有利地形,并由东向西攻击;第三路,由副连长率 1个战斗小组,由南向北攻击,压迫印军的活动空间。

▲可以说,除了面向湖的那一面以外

解放军的三个攻击小组将印军团团围住了

图为班公湖地图

10 时 15 分,在迫击炮火的掩护下,各战斗小组发起攻击。原本由东侧迂回的战斗小组只有 3 人,然而这时 12 号卡留守做饭的副班长阎兴其送饭至此,便主动参加了战斗,使得该战斗小组拥有了4名战斗人员。

该战斗小组在抢占东部高处的有利地形之后,以猛烈准确的火力,有力的压制了印军,配合其他两个战斗小组取得了战斗的绝对主动。

11时许,对“阿印 2 号”的攻击战斗胜利结束,经过清点,解放军三个小组以负伤2人的代价,击毙印军2人,俘虏18人,创造了在实际参战兵力只有对方一半的情况下(三个战斗小组+1个临时送饭的副班长)还能打出“0:20”的奇迹。


3

遭遇埋伏,为掩护战友而牺牲的英雄机枪手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在1962年的战争当中, 既然我军可以用伏击、突袭的战术占得先机,那么印军也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战术来对付我军。

在下面的这个战例当中,我军的车队就遭遇了印军的埋伏。

1962年10月26 日,我军骑兵第 3 团受领了奔袭羌山口“阿印 10 号”据点的任务,在进行了战斗编组、政治动员、弹药补充等战前准备工作后,骑兵3团的攻击分队于27 日零时向战地开进。

▲1962年时,阿里及附近地区的反击战经过要图

7 时,攻击部队到达预定作战位置后由于未发现敌情,便乘车搜索前进。羌山口为一小鞍部,目标并不明显,这里由印度“查谟·克什米尔国民军第 7 营”的 1 个排(实有 16 人)据守,防守羌山口的印军比较老辣,他们将据点设在了小山包上,构筑了比较完整的地堡、堑壕工事,这些工事修得十分隐蔽,远距离难以发现。

当我军第一辆汽车(载重机枪 1 个班,步兵 2 个班)搜索至距印军阵地前沿 100 余米处时,突遭印军的猛烈射击,汽车随即被击毁,司机牺牲,车上战士遭遇压制难以下车。

危急时刻,维吾尔族战士机枪连班长“司马义·买买提”挺身而出,用冲锋枪猛烈射击,同时命令本班机枪手用架在车上的重机枪向印度军队还击。在激烈的战斗当中,“司马义·买买提”胸部、肩部多处负伤,负伤后他忍着剧烈伤痛,将身体紧紧地靠在车厢上,继续射击,以自身吸引了印军的火力,为战友下车展开创造了条件。

在印军火力被吸引并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其余的战士们迅速跳下车,向印军阵地勇猛冲击。在第二辆车赶到战场之后,3 个步兵班同时攻击,仅用 6 分钟便歼灭了据点里的印度守军。

“司马义·买买提”在看到印军举手投降的情景后,含笑牺牲。战后,我国国防部授予“司马义·买买提”战斗英雄称号,并追记一等功。

▲看完“司马义·买买提”烈士的事迹后

军武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句歌词


4

战斗中三次解救群众的藏族战士

在反击战开始,前线的印军被打垮南逃之后,失去了组织和稳定补给的印军,军纪败坏,到处抢劫物资,威胁群众。

▲直到现在,印度军队和许多地区老百姓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图为驻克什米尔的印军

将当地老百姓绑在军车上当“肉盾”

为肃清残余印军,扩大战果,我军第154团第1营,进驻普冬地区展开搜剿。在普冬村西南,坦加帕尼河南岸的小山沟里有两个牛棚。印军溃逃时,普冬村的群众有170余人为躲避战火而逃到此处。

11月23日18时,印军30余人从坦加帕尼河上游小桥过河,进入该地抢粮(先到3人),当地群众被抢之后便向我军2连报告,要求我军赶往救援。

▲尼赫鲁慰问印军,1962年时

印度军队始终面临后勤不足的困难

很多印军士兵只有60发子弹可用

2连当即决定前往围歼,在对印度军队形成包围之后,2连发现,被围困的印军距群众很近,有的还混在了一起。为了全歼印军和不误伤群众,2连决定首先救出群众,再行攻歼印军。为此,2连令第4、第6班在正面以火力吸引印军,但不出击;令藏族战士“呷郎”到群众中去喊话,动员群众离开印军。

呷郎第一次在火力掩护下,冲到印军和群众混在一起的人群中,经过喊话和动员,带出30余名群众;第二次,在第9班的配合下,呷郎又带出几十名群众;第三次呷郎则将剩余群众全部救出。

在成功将群众带出危险地带后,2连即缩小包围圈,发起冲击,至21时战斗结束,共歼印军34人(毙26、俘8),缴获步枪、冲锋枪17支、90火箭筒一具。救出群众150余人,第2连和群众均无伤亡,取得了军政双胜。

▲讲真,如果这不是正规军史的记录

恐怕会被人认为是写小说的“吹牛X”

经此一战,普冬村的村民对解放军十分感激,为表达谢意,他们前后5次为我军送来情报,借助群众的情报,我军2连又搜歼印军50余人。战后,藏族战士呷郎因“三进三出救群众”的突出事迹,被荣记一等功。

普冬村战斗和英雄呷郎,只是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和群众良好关系的一个缩影,我军和印军面临的都是一样的重山峻岭,密林峡谷,可为什么偏偏我军总是能够找到小路,飞兵穿插到印军身后呢?普冬村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答案,注重军民关系的军队,自然会知道山间小路怎么走。

▲没有当地群众指路,我军是不可能完成

上百公里的迂回的


5

全员英雄的阳廷安班

最后,我们用一个英雄战斗集体的故事来作本文的结尾,这个英雄集体就是“杨廷安班”,杨廷安班是在“卡龙攻坚战斗”中涌现出来的,“卡龙”是位于克节朗河南岸的一块林间牧场。驻有印军“拉加普待联队第 2 营”的指挥中心及其第 4 连(加强 81迫击炮 4 门,重机枪 2 挺)共 140 余人,为了防御我军的进攻,卡龙之敌一共修筑了大小地堡 64 座。

奉命攻击卡龙的是我军第 155 团第 1 营,按照原定部署,1营计划先集中兵力在炮兵掩护下先打卡龙,尔后向扯冬、绒不丢方向发展进攻。

但是在实际作战的过程当中,1营3连因草深林密,地形复杂,视界不良提前穿插到了扯冬(卡龙,扯冬、绒不丢三个印军据点相距较近),3连也因此直接与扯冬之敌爆发了战斗,扯冬战斗爆发之后,扯冬以南 200 多米的“绒不丢”据点里的印军居高临下向第3 连射击。1营指挥员为保障3连攻击扯冬,遂令营预备队1连阻击“绒不丢”之印军。

▲山间行军的印军,在这种地形下行军

极易走错道路

这样,原定2、3连合力夹击卡龙的战斗就只能由2连(欠第 7、8 班)独自完成。2连2排排长帅全兴率第5、6 班在连火力掩护下,仅用 3 分钟就突破了印军前沿阵地,5、6班密切协同,逐堡攻击,30 分钟连续攻克印军地堡 18 座,自身无一伤亡。

▲现在解放军某部营区内的雕像

在初期战斗胜利之后,2连为全歼卡龙印军,便组织各排向纵深猛插。冲击中,第6班班长阳廷安及战士徐瑞清中弹牺牲,副班长曾祥智在班长牺牲之后,立即指挥全班继续战斗,新战士刘汉斌捡起了班长的冲锋枪和手榴弹继续进攻。第6班在连、排火力支援下,又连续攻克了7 座地堡,逼近印军营指挥所西北侧。

▲接受长官视察的印军部队

为做最后的挣扎,印军依托地堡群,以轻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向第 2 排射击。2排排长立即组织火力掩护,以40 火箭筒、喷火器将印军营指挥所东北侧的两个大地堡及附近的小地堡摧毁(在62年的攻坚战斗中,我军装备的火箭筒和喷火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全排相继占领了印军营指挥所东北侧大地堡一线。战斗中,第 6 班副班长曾祥智在头部负重伤,不能说话的情况下,仍用手势指挥全班攻击前进,直到英勇牺牲。

▲该班的番号至今仍然存在

在正副班长相继牺牲的情况下,该班战士杨秀洲挺身而出,指挥战斗。在班内战士李世国中弹牺牲后,杨秀洲猛然跃起,一手端枪射击,一手持手榴弹冲向印军地堡,在冲击过程中杨秀洲不幸被印军击中牺牲。接着战士颜瑞成与何德忠,从右翼侧插向大地堡,在冲击过程中,两名战士先后负伤,负伤后,两名战士没有退却,而是继续匍匐前进,并以火力封锁大地堡,直至在大地堡附近牺牲。

▲授予6班的荣誉旗帜

至此第6 班前仆后继,英勇战斗,只剩下了新战士刘汉斌 1人,在其余战友皆已牺牲的情况下,刘汉斌主动加入第 5 班继续奋战。第 6 班在第 5 班的配合下,先后攻克地堡 27 座,歼灭印军 55 人,缴获火炮 2门、轻重机枪 4 挺、90 火箭筒 2 具、各种枪 55 支。战后,6班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的光荣称号。

整场攻击卡龙据点的战斗结束后,第2连以伤亡 55 人的代价,共歼印军 143 人(毙 92 人、俘 51 人),攻克地堡 64 座,独立地完成了原定全营的战斗任务。战后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

从杨廷安班及1营2连独自攻击卡龙据点的战例当中,不难看出中印两军在“主观能动性”上的巨大差距,2连相比防御卡龙据点的印军在人数上不但不占优势,反而还可能处于一定的劣势,印军以逸待劳,熟悉地形,且有地堡工事的加成,本应占据主动,甚至有可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但是由于印度守军采取了消极防御的战术,导致其将作战主动权拱手交了出来,印军分散在地堡中的守军,死守不出,互不支援,分散了本来占优的兵力,导致其防御支撑点被我军逐个击破。

卡龙印军的表现是整个参战印军的一个缩影,在我军的官方战史当中,也对印军的这种“消极作战”的毛病做了精辟的总结,我军在对印军主力114旅的分析中这样写道:

“西线印军主力第 114 旅,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缅甸对日作战 3 年,……长期驻防克什米尔地区,受过山地作战训练,士兵射击技术较好,对高原严寒地区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但该旅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地域的部队组成的,具有 2 个国籍(印度、尼泊尔)、3 种宗教(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4 个民族(印度斯坦族、锡克族、拉达克族、廓尔喀族)、5 种语言(印度语、锡克语、拉达克语、廓尔喀语、英语)等特点。

▲尼赫鲁接见前线印军各部的指挥官

由于民族、语言、宗教、地域和习惯不同,该旅具有强烈的地域观念和浓厚的民族宗教等封建色彩。平时彼此歧视,隔阂较深,互不信任,各存戒心,战时各自力战,互不支持;且多数士兵迫于为养家糊口当兵,雇佣观念浓厚,官兵矛盾、新老矛盾较深,当失去指挥时缺乏独立作战能力。

该旅虽有 5000 余人,同康前指所辖兵力相差不多,但兵力高度分散;据点孤立互难联系,旅部带 1个营远在列城,山区交通不便,支援第一线作战甚为困难。”

通过以上的几个战例和我军后来的总结报告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战胜的因素有千万种,但是“敢打必胜、团结一致,积极主动”的战斗精神,永远是一支军队取胜的第一要素。

▲不久前,我军在西藏的军事演习

从1962年至今,58年过去了,人民解放军除了武器装备在不断更新换代之外,“军魂”仍在,而我们的老对手则仍旧没能摒弃旧军队的陋习。



我们坚信,在未来一旦“反击”的命令下达,人民军队将像他们的前辈一样,再一次建功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