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因想念山西,阎锡山在台湾为自己挖了窑洞,然而只能看不能住

2020-09-04 17:05:23



历史 2020-08-26 18:32:16 1 台湾 书法 政治 孙中山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五台县一个富商家庭。因为富足的家庭条件,让他在9岁的时候可以进入私塾读书,童年能够受到教育,这个起点在当时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这也为他后来的成就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果不出意外,阎锡山原本也会跟父亲一样经商赚钱,过自己的小日子。然而一次投资的失败,让他原本富足的家境变得负债累累。为了躲债,他与父亲一起去了太原,也是在太原,阎锡山考上了由李鸿章创办的武备学堂,并因成绩优异得以被公费保送去日本留学。1905年,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阎锡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与孙中山先生一起制定了同盟会的战略决策,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阎锡山



学成归来且有了自己的势力后,阎锡山回到了山西老家,准备从家乡开始,做出一番成就。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但国内的环境依然没有太好的变化,可谓内忧外患,军阀割据,底层民众依然过得很艰难,民不聊生。目睹了这一切的阎锡山自知以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这一切,只好退而求次先将自己的家乡山西治理好。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阎锡山对于山西的治理很有一套,在他的各项政策下,山西的生产力不断进步,社会局势安稳,百姓安居乐业。在当时的乱世中,山西的百姓难得能够享受一方可贵的安稳,连周边的山东,河南等地都有无数人逃难到山西并安了家。

阎锡山



当时的山西远离战乱疾苦,一度成为全国最安定富有的省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阎锡山对于山西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人可以矢口否认。只是在政治大势上,也许是早年投资失败的教训太过于惨痛,他在面临重大选择时更加倾向于保守,缺乏冒险精神,因此在加入国民党后,依然有着占山头,以保护自己的势力为重的思想,虽说他在抗战中确实有很大贡献,但并没有达到全力以赴的境地,这一点也让很多人诟病。解放战争后,阎锡山跟随老蒋去了台湾,思乡情结极重的阎锡山在远离故土的台湾过得并不舒心,儿女都在大陆,身边没有亲近的人,因此很快他就辞去职务,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窑洞



其实不止是阎锡山,当时很多到台湾的国民党高官和普通民众都有回到家乡的梦想,但两岸断交让这个梦想在当时成为不可能,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成了当时无数人心中的乡愁。辞去职务后的阎锡山抛开政治,抛开军事,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写了20多本书,画作书法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从一个戎马半生的将领转变成一个作家,书法家。也因为没有职务加上老蒋的刻意为之,从1950到1960年这10年里,阎锡山的住所门庭冷落,鲜有人来探望。但阎锡山并不在乎,他乐得清静,可以更加专心的写字画画。不得不说阎锡山的才能确实很高,连老蒋都赞叹去过很多地方,都不如阎锡山治理下的山西。

阎锡山



当然阎锡山经常也会望着大陆的方向陷入长久的沉默,他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自己的儿女,此时的他不再是国军将领,只是一个想家的老人。台湾的气候温暖湿润,空气宜人,但他住不惯,他更想住在山西老家那冬暖夏凉的窑洞里,因此他专门挖了一个窑洞,却因为气候原因无法居住,只能干看着。除此之外,有条件享受山珍海味的他坚持每天吃青菜馒头,而这馒头,正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坐在窑洞前啃着馒头,能让他感受到回乡的感觉。1960年5月23日,阎锡山去世,享年77岁。

标签: 台湾 书法 政治 孙中山 山西 太原 五台县 李鸿章 阎锡山 郭台铭退出中国国民党 美好 一直在身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gula.com/article/2976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