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南昌起义中少为人知的历史隐晦

2019-11-06 18:24:46

  
   在阅读某些历史资料时,互为参照几个读本,感觉关于“南昌起义”的隐晦颇多,我试着把自己的思维厘清一下,看能不能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历史轮廓。
  
  
  
   1、背景略述
  
  
  
   “南昌起义”当然不是偶然发生的,四军二期北伐在河南打败奉军之后,武汉国民政府的几个当家人与冯玉祥在郑州开了个会,约定反对南京的蒋记国民政府,但分共是老冯支持武汉政府的前提条件。汪精卫此时也被CP再两湖发动的工农运动搞得焦头烂额,再加上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包祸异心,正觉得有分共的必要,于是几方面一拍即合,汪同意回到武汉就着手分共。
  
  
  
   武汉政府内的几个左派力阻无效后,纷纷离开武汉赴苏联避祸,如邓演达、宋庆龄、陈友仁等人,宋庆龄临走的时候发表了宣言,被CP中一些不满她的同志讥笑为 “临别秋波”。情形显然已经很坏,独秀内疚于中共在工农运动中一些做法确实错误,天天向国民党的武汉政府解释道歉,但形势已经逆转,汪精卫等人再也没兴趣理会他。
  
  
  
   所以当时CP中清醒者主张把自己可以指挥的军队结集起来准备斗争,如恽代英把中央独立师、叶挺等部队调动集中。汪精卫看着形势不对,立刻向CP表示有商量余地,独秀大喜之余却中了计,他在党内极力压制走极端的同志,主张“国共两党合作到底”,满天的革命风云,被汪精卫的花言巧语一风吹散。可汪精卫却在暗地布置反共,到了7月15日,一切都无可挽回。CP只剩了贺龙、叶挺的小部分人马在江西九江,全党都希望以此为资本树起反抗的旗帜,结合各地的工农武装,在中国开展土地革命。
  
  
  
   2、起义的缘由
  
  
  
   武汉汪美男他们在7月15号召开“分共会议”后,接着又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扩大会议,会上汪美男声称与共产党好合好散、和平分共,要求下属各军各单位团体要保障共产党员的生命。这个决议没得到贯切执行,各地方宽严不一。唐生智在湖南的部属,纠集了大批土豪劣绅,协同军队实行清乡,以比农民当初对付土劣更为残酷的手段进行报复。河南的冯玉祥、江西朱培德就执行得比较持平,CP的生命基本得到保障安全,他们开欢送会,把共产党礼送出军队。土匪张执行得最好,不杀不送不赶,甚至被别人驱逐的共产党他也全部收留。
  
  
  
   四军的首领张发奎是个优秀的军人,虽然他有性格冲动的缺点,但他心地善良又英勇善战,他爱护他的袍泽,无论你来自何方,从事何种职业,有过什幺经历,是什幺社团党徒,是CP或非CP,只要你成为他的兄弟,就能感受它把你视作生死之交的温暖。冲锋时,你掠阵,擎旗在前的是他;撤退时,你先闪,带队断后的是他;你陷围,要保证自己没死,他肯定会来救你;和他在一起,你可以很省心,不用设防;他把他每个兵都真诚地看做是兄弟,更不会为了功劳而用你的性命来铺路。我想,每一个军人,都会渴望与他同袍。
  
  
  
   结合二期北伐后,四军上下的将校目睹革命阵型四分五裂,各路军阀行为离谱,他们感到很失望。思想上的父亲孙中山死了,政治指导员邓演达跑了,自己好像是革命抛弃的孤儿,浪流在外。他们除了有思乡厌战的情绪,也有渴望脱离这种气氛,返回广东,经营好家乡的想法。
  
  
  
   北伐过程中,他们的家属都在广东,在工农运动里并无受到冲击,而且他们在征战两湖过程中,受到了工农运动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感情上,他们对共产党并无恶感,而且很多战友都是CP,这是生死之交的战斗情谊,叫他们对曾经的战友下手,真是让忠义立身的广东人情何以堪?即使是和平分共,这也是对自己力量的削弱。正如土匪张曾哭着说:分了共,我们还剩什幺?
  
  
  
   但周恩来却觉得,张发奎对CP的保护是出于个人性格使然,而不是来自政府有保障的政策,他随时可能受环境所逼,发动类似蒋介石4、12的行动,而共产党却毫还手之力,到不如采纳李立三的意见,先下手为强,在南昌举行暴动,再撤退到广东东江地区,以图发展。
  
  
  
   李立三提议南昌起义过程是这样的,27年7月20日,李立三与林伯渠、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瞿秋白、李立三、张太雷、叶挺等人,躲在庐山仙岩旅店的厨房开会分析形势,同时分析土匪张,看看有无办法忽悠他,让其带着第二方面军放弃东征讨蒋,带领全军回广东重新打天下,如果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在南昌插旗起义。
  
  
  
   就在李立三他们计划南昌暴动的同时,在武汉的周恩来,此时已经决定“如果土匪张乖乖地听我们的话,那就等他把第二方面军带回到潮梅地区后弄死他,夺取整个第二方面军军权;不听我们的话,在九江就把他给干掉”。(此时,中央已决定对张发奎的态度“如张不与汪精卫联络则到东江之后始解决之,否则在浔便解决他”。《张太雷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广东省委联席会议上的报告》,《南昌起义》[资料选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0-11页,这两句话读来真是令人心情苍凉。)
  
  
  
   但不必因此指责周恩来不讲道义,专门杀熟。我说过历史人物在决策时,和手头掌握的情报依据与个人经验极为关键。周恩来没有与张发奎等四军将校共过事,对其并不十分了解。他刚从上海死里逃生,目睹部属被屠杀,心中愤怒之情,可见一斑,而且他也因为轻信而被短暂被捕,若非白崇禧胞弟援手,此时恐怕已经身首异处。所以他对任何非CP,都情绪性地保持了警惕,要知道他那时还不到30,在这个以温和见称的未来总理身上,此时同样拥有年轻人的血性,同样会有不顾后果,挺而走险的冲动。
  
  3、南昌起义的力量
  
  
  
   南昌起义的力量其实不大,但却几乎汇聚了CP所有的军事精华,看看后来十个元帅有多少个参加该次起义就知道了。因此叶挺后来的别号是无衔元帅,凭他在南昌起义时的地位与资历,活到55年评定军衔时,元帅的排名他铁定进前三,谁给挤出去就不好说了。
  
  
  
   看过文章说周恩来在CP的军队中,个人资源及其庞大,甚至超过毛泽东,如果两人拉开架势,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我开始觉得不可能,后来想想南昌起义,就信了八成。某部电影里张国涛劝他没把握就别插旗,其中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张一脸痛苦地说:“恩来,我担心你多年的心血,会毁于一旦。”哦!原来南昌起义的本钱,是他个人多年的心血。这大约可以解释,后来在中央苏区,他可以轻易地从毛手中夺得军权,即使在一败再败得情况下,他的位置还是无人能动。
  
  
  
   南昌起义的主力是叶挺的24师,这支部队大部分士兵是北伐军打下武汉后,叶挺回广东招的工农武装,成立于三月份,四分之三是新兵,他们在四军出击河南时候,留守武昌,在5月中旬会同军校学生,平定了夏斗寅的叛乱,有初步的战斗经验,但装备与战斗力无法与四军的其他部队比肩。
  
  
  
   第二支部队是高佬蔡(蔡廷锴)的10师,高佬被周恩来、叶挺挟持后,部下为了他的生命安全,没办法不参加起义。所以他们一有机会,便逃跑了。后来这支部队,衍变成赫赫有命的19路军。据他自己说,他逃跑之前把部队里面30多个共产党员全部发钱遣散,但这30多个人并没一个活着出现过,他到底是把他们放了还是杀了,这是椿疑案,我倾向后者。几十年后,他混民主党派,出于统战目的,不好和他计较此事。所以他的部队,是不会下力气打的,战斗力可以忽略不算。
  
  
  
   贺龙的部队其实很弱,7000人不到却编成三个师,基本力量是收编而来的土匪,他本身也是湘西土匪出身,可以说土匪张是伪土匪,他才是真正的土匪。也许基于这个情结,他一直觉得,第二方面军,应该由他来当总指挥而不是张发奎。他原来与中共关系不算密切,后来周逸群到他军中做政治工作,所以北伐河南时候,他的独立15师打得很卖力气,战争胜利后论功扩编为20军。其实论战斗力,四军一个团基本上就可以扫灭他的部队。
  
  
  
   扩编为20军后,他仍然觉得自己不得志,说自己是湖南人,不可能在广东人为主的第二方面军出头,他的土匪武装,迟早要被正规的四军缴械,在电影《八月一日》里,米店抢劫一幕就很好地表现了土匪武装与正规革命军人的冲突。
  
  
  
   最先策反他的是谭平山,谭是经历相当复杂的老资格CP。他警告党内的同志,贺有野心想取代张发奎,我们有任何与张发奎联络缓和的迹象,贺都会因为要保护自己而先我们一步向张告密,以洗脱自己。起义军南下途中,大家对他及他的部队的土匪作风很容忍,捧着哄着,跪地喂猪乸般迁就,生恐一个不对付,他带走部队重操旧业。已经跑了高佬的第10师,CP再也损失不起力量。可他的部队,还是可耻地一兵不存,全部溃散。
  
  
  
   途经瑞金时CP大开香堂,以谭平山与周逸群作介绍人,把贺龙踢入了CP,仿佛这样他就进了CP的保险箱,仪式举行的时候,这个惯匪神情有点紧张,仪式完成后,他松了口气,说比起当年他加入哥老会的仪式简单多了。起义失败后,贺龙流亡上海,中央非常关心他的成长,指派专人每天给他做思想教育辅导,他才慢慢转变成思想上真正的CP,而不是形式上的CP。
  
  
  
   可他的领路人谭平山却倒霉非常,1927年末,谭平山到上海找党,意外地得知中共中央已将他开除党籍。此时谭平山生活无着,政治上四面楚歌,以其身份若投靠南京政府则不愁吃喝,他却坚持反对国民党,参加了邓演达领导的“第三党”,主要从事反蒋活动时也曾指责过中共中央的路线。抗日爆发后,东躲西藏的谭平山,不顾通缉尚未取消的危险。与他同样被CP开除党籍的陈独秀会面,陈见面便发泄对中共中央的不满,谭平山却批评陈的主张并赞成共产党的新政策。独秀以老上级的脾气拍桌大骂谭平山你他妈的,一向以英雄自许的谭平山也站起来操独秀的老娘,二人不欢而散。
  
  
  
   叶挺原来的独立团才是共产党的精华所在,这支部队一路战损极大,这与叶挺的作战风格有关,喜欢硬碰硬地干一锤子买卖。这种决心是对的,在二战之前,战争的形式与武器的品种还是比较单一,一支部队能否取胜,很多时候不是看武器与训练,而是比谁拥有更多的亡命之徒,或说献身精神。所以对士兵进行战术训练还不如对其进行勇气训练,起码对士兵进行思想精神训练成本低廉,让灵魂深处发生革命并不需要花很多的大洋。
  
  
  
   叶挺的独立团是CP的私生子,所以全党万般的宠爱都汇集在这个队伍,他的战损得到了很好的兵员补充,主要来源是从两湖工农运动中挑选出来的骨干分子。武昌攻下来后,独立团被编成25师74团,师长李汉魂,团长周士第。周士第参加了CP的南昌起义,并对土匪张的专车开枪扫射,令张深受刺激。他把周从一个军校生两年之内提拔为团长,而这个得意门生居然是如此忘本,这甚至影响了土匪张对CP的看法。现在这个团的番号被济南军区某装甲师继承。
  
  
  
   朱德的部队号称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其实只有几百人。他的成功在于他坚持下来,而且很好运气地在溃败的士兵中,碰上了低阶军官龚楚,这位后来的红军叛将,当年也是热血青年,把农军从广东带上武汉,又从武汉带到南昌参加起义。这次他把朱德带回了粤北老家,他们曾在我经常去的瑶山活动过,一个破庙的土墙上,还遗留着当年的数个子弹坑。后来朱德又是杀熟(这事干得挺不地道的),砸了他结拜兄弟的场子——“湘南暴动”,他这个兄弟,几个月前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冒着极大的风险以极为宽容的条件收留了他及他的溃兵,“湘南暴动”后,他被剿得站不住脚,才与毛泽东汇集,落草井冈山,以“朱毛”的匪号,开始了类似山大王的革命生涯,让中国人付出极大代价的十年内战,由此而起,这属于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