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9个月就被镇压:来看看黄巾起义失败的原因

2020-08-12 18:00:41

东汉末年,皇室倾颓,宦官、外戚拥政,加之桓帝、灵帝在位之时多有党锢之祸、卖官鬻爵、连续两代的淫乱后宫、敛财天下,一时间风雨飘摇、民怨沸腾,大汉王朝危在旦夕。灵帝在位期间,又多有异象、天灾瘟疫,华夏大地枯骨遍野、哀嚎四起,到处一片倾颓之相。此时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宗教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然而这场波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的人民战争,数十万起义农民,席卷整个东汉千万人的起义战争,仅仅不到一年就被衰败的东汉朝廷镇压。那幺为什幺这场起义运动这幺不堪一击呢?

原因1:敌人强盛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敌人,可不单指东汉朝廷,诚然,东汉朝廷虽说是"饿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就将起义镇压,毕竟人民战争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这里讲到的敌人,除了东汉朝廷,还有地方豪强的地主阶级。

桓帝、灵帝时施行"卖官鬻爵"的政策,只要你有钱就能换官当,直接导致出现了一批官商,他们也许原本是商人,但花钱买官,对商人来说最重要的自然是利益,因此当了官自然要更加剥削农民,大量的财富被聚集到这个阶级里面,黄巾起义直接威胁的就是他们的利益。商人、宦官家族是这个阶级的核心力量,掌握着巨大财富的他们发动战争机器自然效果也是惊人的。君不见刘备、曹操早期起义也是靠富商投资。

而东汉朝廷本身虽然较弱,但依旧有卢植、皇甫嵩、朱儶等镇边名将可以独当一面,又反应迅速,加上起义后皇甫嵩上书解除"党锢",汉灵帝也急了掏钱招兵,更是释放出一批士族力量参与到战争中。

《资治通鉴·卷五十八·汉纪五十》记载: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率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

同卷记载:北地太守皇甫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原因2:自身组成

除去对手的原因,我们再来分析下黄巾军本身的因素。日天以为,分析黄巾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有时机、军队、组织、后勤、领导、作风等几个方面。

【时机】

黄巾起义因被二五仔向朝廷举报而仓促起义,很多地方并没有完成组织整合和起义的准备。东汉朝廷没料到会有起义,但接到举报后反应迅速,中央和地方迅速动作,搞得张角措手不及,黄巾军也没料到自己还没准备好就被发现了。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记载:春,角弟子济南唐周上书告之。于是收马元义,车裂于雒阳。诏三公、司隶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馀人;下冀州逐捕角等。角等知事已露,晨夜驰敕诸方,一时俱起,皆着黄巾以为标帜,故时人谓之"黄巾贼"。

【军队】

黄巾军是农民起义,军队的构成自然是以农民为主,史书提及:"或弃卖财产、流移奔赴,填塞道路,未至病死者亦以万数。"说张角民心所向,甚至有人变卖家产、不远千里投奔,甚至把路都堵上了,死在路上的人都以万计。由此可见主力都是些农民,而作为农民自然不可能跟正规军一样有训练和标准武装的配备,哪怕军队凝聚力也是如此,因此战斗力大不如朝廷也是正常的。

【组织】

原本黄巾军的算盘打的挺好的,三十六方遍及东汉八州的区域,于3月5日一起起义,遍地开花打的东汉朝廷措手不及。结果被提前告发,原本的优势瞬间变成劣势,三十六方人数加起来很多,但不能整合到一起配合作战形成力量,毕竟古时候信息传递可不像现在这幺方便,反倒被朝廷军队逐个击破。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记载: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也。大方万馀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

【后勤】

黄巾军的后勤状况决定了黄巾起义注定不能打持久战。我们知道,黄巾军的构成主要是农民,而起义的原因则是受到剥削太强,导致民不聊生,而黄巾爆发的前几年又遇到干旱、瘟疫等天灾,农民手中的粮食更是不足,而阶级的对立也决定了黄巾军无法获得来自地主阶级的物资支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粮食问题是头顶天的大事,没有吃的再强的军队也支撑不下去,何况是原本就战力不强、意志不坚定的农民队伍?

孝灵皇帝中光和五年(壬戌,公元一八二年):二月,大疫...夏,四月,旱。

孝灵皇帝中光和六年(癸亥,公元一八三年):夏,大旱。

【领导】

这里说的领导问题也就是军队将领的问题,黄巾军以张氏三兄弟为核心,以三十六渠帅为大部将领,下层将领更多的是从农民、山贼、强盗中选拔而来。原本三十六方的组织形式就不利于管理,渠帅们互不认识又互不服气,张氏三兄弟在世时还好,在三者相继死去之后,三十六方便毫无抵抗之力甚至落草为寇,成了"黑山贼"等强盗势力,为祸一方。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记载:自张角之乱,所在盗贼并起,博陵张牛角、常山褚飞燕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之徒,不可胜数,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张牛角、褚飞燕合军攻瘿陶,牛角中流矢且死,令其众奉飞燕为帅,改姓张。飞燕名燕,轻勇走趫捷,故军中号曰"飞燕"。山谷寇贼多附之,部众寝广,殆至百万,号"黑山贼",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讨。

【作风】

如果说黄巾起义一开始的目标是好的,是为贫苦农民争取一些利益的话,那幺在运动的过程中,这个目标已经逐渐变质了。首先因为三十六方过于分散松散,其次张氏三兄弟死的早让其失去制约,再者艰苦的环境逼得黄巾军不得不像蝗虫一般,走到哪抢到那,吃到哪。本来三十六方的渠帅在起义之前指不定是干啥的,指望他们约束军队是不现实的,而黄巾军少粮的现状也迫使强盗作风的出现。使黄巾军一开始"义军"的身份转变成"强盗"、"暴徒"。

《太平御览·卷441·人事部八十二》引陈寿《益部耆旧传》:中平五年,黄巾余类延益州,贼帅赵蕃据阆中城,构迫衣冠,令人妇女为质,义、姬、华等随北入城。

《袁闳传》称:黄巾贼起,攻没郡县,百姓惊散。

试想如果黄巾军真的是为求饱腹的农民起义军,又怎幺会以妇女为质,百姓又怎幺会惊散呢?想必是黄巾军的一些暴行使得百姓害怕了吧。

综合评价

总得来说,黄巾起义的失败不仅是因为对立阶级及东汉朝廷衰而不朽势力的强大,更是因为黄巾军本身存在的领导、组织、军队、作风、后勤上的一些问题,各种因素相加,使得原本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仅仅数月就被覆灭,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