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唐人出行时用的“豪车”有哪些?根据等级不同,又有着什幺约束?

2020-07-13 18:00:36

唐朝的陆路交通方式虽然说起来非常简单,看起来也比较单一,但其实它也有很多讲究的东方。

如果问一个问题,唐朝人常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可能有的人会说,这多简单啊,不就是马或者马车,再不济上一头驴子呗!

但实际上不管是马车还是驴车,都只是最基础的一样出行工具罢了!社会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使用马匹的规格也是很有讲究的。并且,除了马匹,唐朝其实还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出行工具呢!

一、唐朝贵人们出行的“豪车”,是全人力支撑的步舆,而步舆又分为三个不同的种类

唐朝的贵人们有着每个时代贵人的通病,都是“特权阶级”的享受者,这步舆的使用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身唐朝宫廷的人、贵族以及官僚,这些人是经常会将步舆作为代步工具的,但是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在于,唐朝的妇女也可以用上步舆。而这种全人力支撑的步舆,又细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

1、步舆的种类

首先是肩舆。

肩舆,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扛在肩膀上的步舆,又被称之为“檐子”。这种步舆是唐朝有点身份地位的女性也可以称乘坐的交通工具。

据《因话录》记载:“晟生日,中堂大宴。方食......女对曰:“大家昨夜小不安适,使人往候。”晟怒曰......遽遣走檐子归,身亦续至崔氏家问疾,且拜请教训子不至。”

这里虽然说的是王晟治家严谨,但是其中提到他赶女儿回婆家侍奉婆母的时候,用的交通工具就是檐子。

所以在唐朝的时候,有官身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有享受乘坐步舆的特权,并且成为一种风尚。

据《唐会要》记载:“且妇人本合乘车。近来率用檐子。事已成俗。教在因人。”

其次是腰舆。

腰舆是一种需要人用手抬的一种步舆,与其他的步舆相比,腰舆因为体积较小,所以具有别的步舆没有的灵活轻便特点。因此在很多特定的场合下,达官贵人们都十分中意将这一款步舆作为他们的代步工具。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玄宗对待他的老师时,出于考虑对方上了年纪,为了方便对方,就专门命人给老师造了一个腰舆。因为腰舆体积小,所以可以让人抬着在内殿里面行走。对于臣子来说,这算得上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了。

“每至阁门,令乘肩舆以进;或在别馆道远,听于宫中乘马。亲送迎之,待以师傅之礼。以无量羸老,特为之造腰舆,在内殿令内侍舁之。”

最后是襻舆。

襻舆是一种在舆杠上系上襻带,然后用以肩部受力的一种步舆。不过虽然说是肩部受力,但是也是需要手部加以固定的。

由于分力在双肩,所以不会因为身体一边受力引起肢体不平衡,也因为襻舆高度不是很高,所以比较适合上了年纪的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乘坐。

《步辇图》中的步舆,其实就是典型的襻舆。

2、唐朝乘坐步舆有哪些硬性规定?

上面说了,唐朝妇女虽然可以乘坐步舆,但是也是有硬性规定的,需要按照等级,在身份上一一对应,否则就等于逾制了,是要被惩罚的。

而关于等级要求,在《唐会要》中是这样说的:

“一品二品不得过八人;三品金铜饰檐子,舁不得过六人;四品五品,白铜饰檐子,舁不得过四人;六品已下,画奚车檐子,舁不得过四人;胥吏及商贾妻子,并不乘奚车及檐子,其老疾者,听乘苇轝车及篼笼,舁不得过二人,庶人准此。”

除了在扛步舆的人数上有要求,就连装饰物品也是要按照品级来安排的。

而胥吏以及商贾之家的人甚至都不配拥有乘坐步舆的资格,即便他们手中有很多钱,就算是年老有病的人,也只能乘坐苇轝车及篼笼,抬的人也不准超过两个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透露着特权阶级的气息。

二、马、驴以及骡子作为唐人的代步工具,虽为一家三口,但是象征的地位也是不同的

1、马和驴子象征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地位

唐朝普通民众出行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用驴子作为代步工具,所以骑驴子的人,一般社会地位都不是很高。并且,这种因为出行方式而让人联想到人社会地位的方式,在隋朝的时候也是存在的。

在隋朝一个名叫杜子春的人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代步工具的差距所在。

据《太平广记》记载:“子春既富,荡心复炽,自以为终身不复羁旅也。乘肥衣轻,会酒徒,征丝管,歌舞于倡楼,不复以治生为意。一二年间,稍稍而尽,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马而驴,去驴而徒,倏忽如初。”

杜子春因为不事生产,在老人那得到一笔横财之后,很是逍遥快活了一阵。但是只是过去了一两年,钱财就被挥霍一空。

而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马而驴,去驴而徒”,从骑马到骑驴,再到最后的徒步而行,都代表他陷入手中钱财渐无的窘境。

由于平民百姓多骑驴,所以,唐朝驴子租赁业务非常火爆。

驴子是一般平民才会使用的工具,与此相对应的,只有有钱有势的人,才会将马作为代步工具。

也就是说,马虽然象征的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地位,但是这种地位并不是政治上的,而更多的是经济上的社会地位。

而在唐朝的时候,由于比较开放,所以即便是在大街上看到骑马一路狂奔的女性,也不是什幺新鲜事了。

据《旧唐书》记载,宫中宫女有骑马行为之后,在民间就刮起了一股热潮。

“士庶之家,又相仿效,帷帽之制,绝不行用。俄又露髻驰 骋,或有着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

2、骡子在当时也是比较常用的代步工具

骡子作为马和驴子跨种族生出来的一个品种,他同样继承了老爸老妈身为代步工具的命运。而除了作为代步工具,骡子在特殊的场合下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力。

《旧唐书》记载:“人劫于希烈,……地既少马,而广畜骡,乘之交战,谓之骡子军,尤为勇悍。”

在缺少作战马匹的时候,就养上许多的骡子,最后组成了一只勇猛无比的骡子军。

这让我想到了传说蚩尤大战炎帝的时候,当时他就组建了一支食铁兽军队,跑得快,作战时也是勇猛无比。

但实际上谁能想到,在今天,人人看了都恨不得摸一把的大熊猫,在很久以前竟然也曾威风凛凛大杀四方过呢?

同样,脾气温顺,行动起来慢吞吞的骡子竟然也能组建成一支勇猛无比的骡子军,就更让人意外了。

当然这只是特殊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骡子都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或者运输工具,为主人尽心尽力服务着,直到老死。

三、除去常用的代步工具外,唐朝人还有这些你意想不到的出行工具

1、常用的出行工具:马和驴子组建的车辆

虽说骑马看起来很威风帅气,还能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欣赏沿途的风土人情和漂亮的风景,但是在很多时候,在特定的场合中,仅仅靠着一匹马一头驴或者骡子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当一个唐朝人需要拉货物的时候,需要搬家的时候,等等特殊时期,仅靠着单只的马匹骡子是非常不方便的。

再比如说,虽然唐朝的女性都比较剽悍,但是难说就找不到柔弱的女子。

这些女性出门的时候,自然不会选择难以驾驭,极度考验骑术的马或者驴子,容易出事不说,看起来也不雅观。这个时候贵人家的女子一般都会选择乘坐马车,

除此以外,在出行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比如官员上朝的时候,尤其是文官,如果每天用骑马这种方式去上朝,也是非常不雅观的。所以,唐朝的官员在上朝的时候也大多会选择乘马车。

因此马车和驴车也成为唐朝各种阶层人民在特定时期出行的一个选择。

2、牛车、骆驼,以及草原人民使用的毡车,这些交通工具同样受到人们的欢迎

唐朝人的出行工具除了马和驴子,其实还非常具有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人民的外出需求。除了常用马车驴车来运人或者运输货物之外,当时另外一种普遍使用的由牲畜组建的车辆就是牛车了。

牛车相比较马车和驴车的作用其实更大,运用层面也更广。

它上能拉得起达官贵族,下可在战乱时加入运粮大部队,给前线的战士们送温暖,还能作为几千年农耕文明中农民耕地时的好帮手,可算是“一牛多用”了。

据《明皇杂录》记载:“上将幸华清宫,贵妃姊妹竞饰车服。为一犊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啻数十万贯。既而复重,牛不能引,因复上闻,请各乘马。”

这头牛被杨贵妃姐妹装饰地“珠光宝气”,以至于最后走不动道,不知道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除了牛车,由于唐朝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所以当时那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在唐朝也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比如说骆驼车以及草原人们经常用的毡车,都成为了唐朝的一种新兴代步工具。

据《新唐书》记载:“命妇朝谒,则以驼驾车。数下诏禁而不止。”

而关于唐朝人乘坐毡车,在《唐语林校正》中也有记载:

“低垂席帽,遥映毡车。白日在天,不识同年之面;青云得路,可知异日之心。”

也就是说,这种在特定区域才会有的代步工具,在唐朝的统治区域内,却也十分受唐朝人的喜欢。

总结:

就这样看来的话,唐朝人出行时用的“豪车”在种类上其实已经非常丰富了。人们外出的时候,不再局限于一片小小的车厢之内,而开始走出车厢,欣赏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优美的景色。

而少数民族特有的代步交通工具也被唐朝人拿来尝了一个鲜。所以,文明交流带来的影响不止是思想文化上,在出行方式上也会带来另一种层次的影响。

参考资料:

《因话录》

《唐会要》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明皇杂录》

《唐语林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