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MG30是通用机枪,可以当做重机枪使用,为何却被纳粹德国拒绝?

2020-07-12 18:00:13

众所周知,伴随着《凡尔赛条约》的顺利签订,也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落下了帷幕。

德意志帝国作为一战战败国之一,不但在领土、人口、钢铁工业、矿产、以及殖民地等诸多方面都承担了他该承担的代价,同时也在军事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就好比德意志帝国的陆军,不但被限制在了10万人以下,还不能装配坦克、重型火炮、重机枪等进攻性武器。就连德国总参谋部这样的高级军事机构都被取消了。

可是伴随着纳粹党的上台,纳粹德国自然不愿意再继续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虽然不能公然违反和约,毕竟这是“底线”,如果不能承担西方盟国怒火的话,肯定还是不能碰的。

但避重就轻还是可以的嘛。

所以,既然不能装配坦克、以及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陆军还不能超过十万人,那增强单兵作战能力不就可以了吗?

故而,纳粹德国避重就轻的目标,也就这样瞄在了重机枪的身上,通过1929年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对瑞士索罗通公司的收购,想要在瑞士暗中研发出一种不是“重机枪”的重机枪,

枪重仅有12公斤左右,且理论射速每分钟能达到600~800发左右的“索罗通MG30机枪”也就这样于1930年在瑞士被设计研发了出来。

但问题是这项设计最后却并没有被采用,而是被纳粹德国给拒绝了,这又是什幺原因呢?

MG30属于通用机枪

毕竟单从MG30的枪重来看,其只有12公斤左右,即便装上三脚架,也完全可以做到广义上不超过25公斤的重机枪标准底线。

反观德国一战期间使用的“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光是枪重就已经达到了27.2公斤,一战后的德国明显是被禁止使用的。

而且从MG30左侧30发弹匣供弹的设计,以及其同时还可以装配两脚架的设计来看,这都都表明了其还可以被当做轻机枪来使用。

这无疑就为纳粹德国的“暗渡陈仓”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借口,即便西方盟国反对,也可以以其只是轻机枪的理由来搪塞。

这也就意味着MG30机枪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意义上介于轻机枪和重机枪之间的“通用机枪”。
可以单人携带以及操作,作为班组火力支援武器。也可以装配三脚架这样的固定底座,成为排级以上的火力支援武器。

虽然不是重机枪,但是效果却跟“重机枪”没什幺明显的差别。

更何况从其每分钟600~800发的理论射速数据来看,也着实不低于一战期间被德军广泛使用的理论射速每分钟只有600发的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

那幺对于急需一种不是“重机枪”,火力却不输于重机枪的纳粹德国而言,MG30无疑就是当时最好的一个选择,压根就没有理由去拒绝不是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是不是因为口径小的原因啊,毕竟马克沁机枪的口径可是达到了11.43毫米,而MG30装配的则是7.92×57毫米毛瑟弹。

但问题是作为一种火力支援武器,即便是重机枪的作用也只是用来压制有生目标,顶多也就是压制一下敌方的火力点以及一些薄装甲目标,目的是为了掩护步兵进攻的,或者说是阻拦敌方冲锋的。

那幺这7.92毫米和11.43毫米在作用上的差别大吗?并不大,毕竟不管怎幺说,7.92×57毫米的毛瑟弹即便在二战期间,那也是德军制式步枪98k的标准制式子弹。

以98k在二战期间装上光学瞄准镜就可以当成狙击步枪来使用的地位,这个子弹的破坏力对于MG30而言,显然是足够了。

那幺到底是因为什幺原因呢?相信有不少朋友已经猜到了一点,就是MG30那“左侧30发弹匣供弹”的设计。

作为能充当重机枪的通用机枪,却无法有效的保证火力持续性,那还叫“重机枪”吗?重火力压制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显然不是纳粹德国想要的。

MG30的火力持续性不够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是这样,那更改下供弹方式,把弹匣改成弹链、或者弹鼓这样可以一次提供更多子弹的供弹方式不就完了吗。

就好比后面基于MG30研发出来的MG34,单从表面来看,除了供弹方式不同以外,确实跟MG30没啥明显差别。

但问题是想要提升火力的持续性,光是把弹匣供弹换成弹鼓、弹链、甚至是弹箱供弹就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嘛?

并不能。

因为还同时得考虑到“枪管”是不是能承受得住持续射击下所产生的高温因素影响。

否则一战期间大显神威的马克沁重机枪为何又要采用“水冷”这样的冷却方式呢?

而MG30为了尽可能的减重,使其加上三脚架以后的总重量不超过25公斤,所以采用的是“气冷式”设计。

说白了就是在枪管外面还有一层上面带有孔洞的“散热片”,以增加枪管与空气接触表面积的形式来冷却连续射击后所产生的高温。

这点大家可以参考平时在摩托车上常见的“风冷发动机”,或者电脑主机里面的“cpu散热片”以及散热风扇,这些也都属于“气冷式”散热。

相对的,马克沁重机枪所使用的“水冷”其实也就是“液冷”的一种,那幺相信大家对于这两者之间的“散热效率”差距已经有了一个概念了吧。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散热效率越好,这个没错,但实际上还存在着诸如热传导效率以及散热是否均匀等诸多问题。

一旦无法将热量均匀且迅速的传导至散热片的边缘,那幺势必就有可能导致局部热量堆积、甚至是整体热量无法有效排出而超越了散热片所能保证的散热温度峰值。

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被散热的主体的被破坏。

再者,大家别忘了“MG30”还有着一个加上三脚架总重量不能超过25公斤的上限的。

反观采用水冷式设计的马克沁重机枪,虽然更重,但“水”的热容量明显更大,升温也更慢。会有个从常温条件下逐渐升温到沸腾的一个过程。

这也就意味着枪管可以通过水升温的过程而给予枪管一个散热的缓冲,也就是过滤掉枪管因为瞬间热量堆积而产生的峰值温度。

从而对枪管提供一个相对有效的保护,延长火力持续时间,防止因为瞬间热量堆积而产生的枪管变形甚至炸裂等诸多问题。

所以,对于纳粹德国而言,“MG30”所采用的“气冷式”设计虽然可以有效规避水冷式设计所带来的重量问题。

但是却是以牺牲“火力持续性”为代价的产物,即便可以装配重机枪的标志配件,也就是“三脚架”这样的固定式底座,让其勉强可以看成是一个可以充当重机枪使用的“通用机枪”。

却也只是一个样子货,本质上还是轻机枪,根本无法有效应对使用重机枪的战争场景,只是徒增行军压力,仅此而已。

除非MG30的火力持续性被解决,可结果也显而易见,在不更换枪管的条件下基本无解,即便有,成本以及工时等代价也绝对不会小。

否则纳粹德国也就不会在后来选择可以随时更换枪管的MG34通用机枪以及可以更快更换枪管的“MG42”通用机枪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