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骑车旅行记(44)——天助“自助者”

2020-06-29 18:00:25

  

1996年3月15日         天堂林场——秀山县官庄乡

今天雨停了。吃完早饭,收拾好东西,我们告别杨再发上路。本想留点饭钱,杨说什幺也不要。只是叮嘱我们,如有人问我们是干什幺的,就说是搞地质勘探的,别人就不敢欺负了。千万不要说是旅游的。(他的叮嘱和前些天那个商人的叮嘱竟一模一样!)

雨虽然停了,可仍是阴天。泥沙质地的公路,因为昨天下雨,许多地方积了水,挺难走。上下坡,上坡爬一会儿就热,背心都湿了。下坡风一吹,冰冰凉贴在身上。再上坡再出汗,再下坡再冰凉……

上午10点,进入四川。因走的不是主要公路,两省交界处无明显标志。只在路右边有一小石碑,一面写着四川,一面写着贵州。

进四川不久,丽丽忽然指着公路边常见的小里程柱(100米一个,上有罗马数字)问我:“你说罗马数字要是几千几万该怎幺读呀?那幺多XV的,看都看不过来。”

“就是,太难读了。”我装出认真思考的样子,其实心里在想别的事。

“不懂就不懂呗,还‘就是’ !”丽丽白了我一眼。

旅行30多天了,我们已摸清了大大小小公路的命名方式。看一眼里程碑上的标号,我们就能知道公路的“职称”。如果公路标号是3位数,比如321线,那就说明它是国道,国家投资建的,联接各省区;如果标号是4位数,就是省道,省里出钱建,联接各县;如果是5位数,那就是联接各乡的县道;乡间土路一般不标号,我们只见过一次标着六位数的乡道。至于路面状况,并非“职称”越高,路面就越宽越好。路面的好坏,只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公路,往往比不发达地区的省级甚至国家级公路还要好。因为它们有钱,可以修也需要修高质量的公路。

我们走的山区大多属偏远地区,人们一般没钱,再加上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就成了常态。我们在老乡家吃饭时,也常遇到向我们讨些药品的事。还有一个现象更说明问题,山里的公路往往有好多叉出去的小路,每逢叉路口,都会看见小路旁立着几块新旧不等的小石碑(一尺见方),上面一般刻着(竖着读,按我标注的数字顺序读。XX指地名):

                  指 路 碑

             ( 6  4   2   1  3   5)                     右  易  箭  弓  长  左

                走 养  来  开  命  走

                × 成  碑  弦   富  ×

                ×  人  挡  断   贵  ×

 

我们开始以为这就是普通的指路碑,只是有些奇怪,为什幺旧碑还很清楚,就又立起一块同样内容的新碑?后来在一个叉路口更发现一气立着三四块一模一样的新碑。最后向老乡一打听,才得知这小石碑不仅是指路,更重要的作用是祈求上苍为立碑者去病消灾。路碑上的“弓开弦断,箭来碑挡”的意思是抵挡病魔之箭,“长命富贵,易养成人”是祝福患者(尤其是孩子)早日康复。这里的风俗是,谁家有了久病不愈的人,都会赶紧到叉路口立上一块这样的指路碑,以促使疾病早日痊愈。

好在旅途中,到处都能看到在修公路。看来这片偏远山区也快要旧貌换新颜了。

 

前几天我们在路上曾遇到一个徒步走的青年。满头满脸的尘土,穿着有点脏但很整齐的西服,背着一个黑皮包。看样子不像流浪汉,可又很落魄的样子。他走的很快。我和丽丽不时停车休息看风景,所以一会儿他走到前面去了,一会儿我们又骑车赶上他。有一次我们看见他在田坎下生了一堆火,从黑皮包里取出几个糯米粑粑烤着吃。

今天中午又遇见他了。在一个大坡底下,他好像实在走不动了,面带饥色,歪在路边田埂上。丽丽停下车,看了我一眼。我点点头。几天来,他竟然一直在一步步走,让人既同情又有些敬佩。我们骑车走都累,何况他步行。

丽丽走过去问:“大哥,你要去哪儿呀?”

他抬起眼睛,冷淡地回了一句:“咋了?”

丽丽听了他的口音很惊讶:“大哥,你是不是河北那一片的人啊?”

“我是磁县人。”

丽丽高兴地说:“咱们是老乡啊。我是武安人。”

他脸上有了点笑意,说:“是啊。咱们都属邯郸管。”

丽丽和他用家乡话聊起来。他告诉我们,他去南方打工,没挣着钱。用最后的钱买了一张火车票准备回家,结果误了火车。

“我想我这幺大个子,又这幺年轻,实在不好意思跟人要钱。我用剩下的钱买了好多耙耙,准备先走回四川秀山我媳妇的娘家再说。走了十天了,现在耙耙吃完了,我很饿,走不快了。”

丽丽问:“坐车去你媳妇娘家要多少钱啊?”

“10块。”

丽丽又回头看我一眼,我又点点头。丽丽拿出20块递给他:“你坐车去吧。你走得太辛苦了,我们都看见了。”

他一下子站起来:“这——谢谢你们了,你们真是好人。写下你们的地址吧,我一回去就还你们钱。”我们赶紧说不用。然后他就待在原地等长途车,我们告别了他继续赶路。

路上我和丽丽议论了他半天。如果这个徒步走的小伙子站在路边向人要钱的话,我们是决不会给的。但他不是这样,而是自己一步步往媳妇娘家走。我们正是亲眼目睹了他的所作所为,觉得他值得帮助,才帮助他的。别说是20元,就是再多点,我们也会给他的。俗话说:“天助‘自助者’。”他首先做到了“自助”,才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傍晚到了官庄乡镇,看中了一路边废弃的榨油房。我进旁边的一个小货店去问,一个斜眼男青年开始说不能住,后听说我们是骑车旅行的,就问:“你们的车在哪儿?”他跟出门口,我指给他看自行车,他马上就同意了。

晚上围观的全是妇女,叽叽喳喳,很热情。一位妇女送来一支蜡烛,另一位妇女对丽丽说:“你要不要洗脚?到我家去洗吧。”

等她们都走了,丽丽开始记日记。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子不肯走,总向丽丽问这问那儿,“你们在北京见过那些大歌星吗?”还要我们留下通信地址,将来她给我们写信。

贴主:戎小捷于2020_06_23 20:58:53编辑

贴主:戎小捷于2020_06_23 20:59:33编辑
贴主:戎小捷于2020_06_23 20:59:58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