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伊斯兰革命霍梅尼为什幺扣押美国人质?有何意义?

2020-06-25 18:00:17

+关注


礼萨上台

先回到最早的1921年,波斯的青年军官——礼萨发动政变夺取波斯政权,由此从恺加王朝进入到巴列维王朝,军官夺取争取似乎跟很多国家军国夺取政权相似,后来利比亚的卡扎菲和叙利亚的老阿萨德都差不多都如此。

礼萨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在1935年就是把波斯国号为伊朗。

礼萨上台后开始轰轰烈烈的搞了20年的经济政治改革,兴实业,建铁路,搞教育,最终以失败告终。似乎跟清朝时候洋务运动一样,在外界打击下即刻崩溃。

国外势力干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那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英国苏联怀疑伊朗勾结德国,同时进军攻打伊朗,分别控制南方和北方,伊朗被瓜分。

早在恺加王朝时期,在1901年,国王以2万英镑价格和16%的分红把波斯120万平方公里(伊朗领土才160万平方公里)60年的石油开采权卖给了英国商人——达西。所以伊朗的石油基本掌握在英国人手里。达西创建了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后面演变为今天的英国石油公司BP。

由于英国在伊朗石油获得巨额利润,使得苏联和美国非常眼馋,都希望获得一杯羹。因此二战后美,苏,英三国在伊朗为争夺石油资源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伊朗四股斗争势力

因此引发了伊朗内部的四股势力的斗争,第一个是以礼萨的儿子巴列维为首的保皇党,因为得到英美苏的扶持,和过往政治基础,权力最大,主要是整个官僚体系构成。第二个是苏联扶持的图德党,主要目的是推翻伊朗政府建立伊朗共和国;第三个是什叶派学者集团,反对英美和苏联,反对世俗化;第四个是民族主义阵线,基本以国内社会精英阶层为主,追求自由,反对君主制,主张独立自主。

其中什叶派学者集团和民族阵线出来需要特别介绍两个人,一个是霍梅尼,一个是摩萨台。


摩萨台改革

先说摩萨台——民族阵线领袖,摩萨台也是伊朗人心中的英雄,为什幺?因为也做过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将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国有化。就跟后来埃及总统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差不多。

由于将英国在伊朗的石油公司国有化,使得英国非常愤怒,英国立即增兵海湾,准备武力入侵伊朗,战争一触即发。一旦战争爆发,北方的苏联肯定会支持伊朗,那是苏联就能通过波斯湾进入印度洋,严重干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 此外,自己也非常的需要中东的石油。当时美国正在朝鲜战争,美国将军克拉克在朝鲜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因此美国就跟伊朗商量,不能打战,但是可以经济制裁,于是撤走了所有 石油公司的工人,技术员和工程师等。同时封锁了伊朗石油出口和销售渠道。于是伊朗经济一落千丈,国内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一片混乱。

在危机时刻,摩萨台开始改革,摩萨德的改革只能依靠图德党,图德党一方面不掌控经济,一方面没有兵权,唯一擅长就是搞游行活动。这样一来,国内越来越乱,最终中了英美的下怀,美英两国在1953年联合保皇党秘密策划,通过各种公关宣传手段,抹黑诋毁摩萨台,制造恐怖和混乱。有点像现在的香港,美国和英国背后策划,跟当时英美联合保皇党策划抹黑摩萨台,搞乱伊朗如出一辙。结果可想而知,莫萨德时期的伊朗不是中国,最终参加叛乱的军官进入摩萨台官邸逮捕了摩萨台,最终软禁至死。

在摩萨台倒台后,巴列维趁机镇压图德党,剩下就是什叶派学者集团。

巴列维白色革命与改革

巴列维目的建立伊朗特色的君主制资本主义国家,为削弱什叶派学者集团发动白色革命,主要是土地改革,因为什叶派学者集团占据相当比例的土地,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其他经济改革改革。

在1962年至1972年间,伊朗石油石油收益剧增,GDP增长率达到了空前水平——11.5%平均增长率。但是由于振兴农业,土地改革,严重破坏了伊朗原有的灌溉体系;同时投资兴建大型项目,投资巨大,入不敷出;巨额购买武器装备,造成极大浪费。最终结果是严重的货币超发,引发伊朗空前资产泡沫,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流放霍梅尼

在这个时候,另一个重要的人出现了,就是霍梅尼。霍梅尼是伊朗什叶派非常杰出的宗教领袖,30岁不到就成为具有解释伊斯兰教法资格的大学者。在摩萨台被推翻后,霍梅尼正面批判美国干涉伊朗内政,还领导什叶派学者集团走在一线抗议抨击巴列维政权的白色革命。由于霍梅尼强大的影响力。巴列维只能把霍梅尼流放到受萨达姆监视的伊拉克。

1975年开始,伊朗经济开始严重下滑,出现通货膨胀,同时出现大量的失业,这时,伊朗百姓表达了对巴列维政府的严重不满,要求像霍梅尼这样的领袖。当时霍梅尼在伊朗国内影响力越来越大,巴列维非常担心由此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将霍梅尼驱赶出伊拉克。因此伊拉克将霍梅尼赶到了巴黎,西方国家本身对宗教信仰的自由。原本在伊拉克受到监视,行动不便,在巴黎的宗教自由因素,各路人马齐聚巴黎,巴黎成为了霍梅尼海外指挥侨民反对巴列维的指挥中心,并在巴黎形成了强大的反对巴列维王朝势力。

由于伊朗国内民间与政府的矛盾激化,一篇伊朗政府官方媒体文章含蓄的攻击霍梅尼,引发了全国什叶派和霍梅尼追随者的强烈不满,大家纷纷示威游行。政府强烈镇压,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由于什叶派传统,人死后40天进行祭拜,导致了40天后更大的游行示威。周而复始,国家越来越乱。


伊斯兰革命爆发

前面介绍的都是铺垫,通过了解过去而清楚当下,预知未来。不清楚过去,只看现在,还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

1979年初,人民被压抑多年的情绪彻底爆发出来,人民强烈要求推翻巴列维王朝。

1979年1月,伊斯兰革命终于爆发。由于国内动乱,巴列维国王深感危机四伏,以治病为由开始流亡海外。政府群龙无首,这时混乱当中大家都要求霍梅尼回国主持大局。2月1日,霍梅尼从巴黎起飞降落德黑兰国际机场,整个伊朗彻底沸腾,当时有300万人去机场迎接霍梅尼。


霍梅尼在回国之前就对国内形势做过分析,目前保皇党,民族阵线和图德党都不会真正支持自己的工作,唯有什叶派学者集团,霍梅尼提出的政教合一的理念是有宗教人士来统领国家,完全不符合其他三派的利益。要实现政教合一,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第一是有资金,第二是有军队,第三是政党。于是由留守政府执行,解决一线的各种混乱,暴动等内乱。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没收了巴列维王朝和一些官员资产,归到宗教基金名下,将抢来的房子,工厂和没收的银行全部放到宗教委员会和宗教基金名下,这样学者集团掌握了财政大权,解决了钱的问题。

第二部就是军队,由于军队都是政府军队,军官都是由巴列维王朝培养。要有自己真正的军队必须自己建立。于是就有了伊斯兰革命卫队。

第三个就是政党。从最开始的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到后面发展成伊斯兰共和党。有委员会和政党来影响控制政府的行为。

1979年8月,霍梅尼起草新宪法,学者集团要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和领导者。因为严重损害了保皇党和其他党派的利益,因此受到各党派的强烈反对。

为此,“伊朗人质危机”出现了。1979年11月4日,几百名大学生突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了大使馆66名人质。

这里后来拍成了一部电影《逃离德黑兰》,现场数百名学生由骚动,示威到砸门闯进大使馆。大使馆快速销毁了所有的秘密资料。后来学生在占领大使馆后,把搅碎的文件全部拼了起来。文件显示了伊朗内部各个政治派别与美国大使馆之间的秘密通信,这是第一手直接指责各派别通美证据,也是通过《新宪法》的政治筹码,因此后来其他派别纷纷同意通过《新宪法》。

由于扣押美国人质,引发了美国极度愤怒。准备向伊朗开战,伊朗人民此时感觉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由于重大的外患危机,把全民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与美国的对抗,《新宪法》全民公决很快通过。

这也是现在国际上惯用的手段,而且屡试不爽。通过制造国际重大事件引发群众情绪,转移民众视线,缓解政府压力。


通过人质事件,伊朗民众也空前 团结起来,霍梅尼的也成为了伊朗的绝对领袖。由此也为伊朗的政教合一政治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人质事件中,霍梅尼以人质为由,要求美国解冻伊朗在海外的140亿美元的资产。并保证不就此事起诉伊朗。充足的资金为伊朗建立伊斯兰革命卫队和后来的“两伊战争”提供了经济基础。

这次人事危机,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解决了对手,一方面汇聚了民心,一方面获得了资金。

这就是人质危机的意义,也是霍梅尼智慧高明之处。

来源:中东非资讯 中东非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