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黑蝙蝠横穿九省!毛主席手谕彭德怀 :全力以赴 务歼入侵之敌!

2020-06-19 18:00:21

为了刺探解放军的战略情报,1955年8月,美国特务机关“海军辅助联络中心”伙同国民党空军成立“技术研究小组”,对外称第34中队,由于他们经常在暗夜中活动,又被称为黑蝙蝠中队。

黑蝙蝠中队的徽标

该中队飞行员从国民党空军中挑选,入选标准要思想“纯正”,多种机型累计飞行时间2000小时以上。

美国方面负责提供飞机,侦查照相设备,补给和维修。黑蝙蝠中队每次执行任务的飞行航线,飞行高度都由美国人制定,飞机返航后侦查结果要向美国人直接汇报并交出侦查资料,每次飞行任务,美国付给国民党空军5万美元。

黑蝙蝠中队成立初期,美国向他们提供的飞机是二战中有“空中堡垒”之称的B-17轰炸机。弹仓设备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子侦察设备。

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由于黑蝙蝠中队都是在夜间活动,解放军空军当时装备的能够在夜间作战的米格15米、格17歼击机没有机载雷达,在月夜里作战,只能靠飞行员的双眼搜索,地面领航人员也缺乏实战经验,引导准确性差。

截止到1956年6月,解放军空军起飞246架次,拦截黑蝙蝠中队的夜航飞机,没有取得任何战果。

解放军吸取教训,及时改变战术,进一步加强夜间防空战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批飞行员掌握了夜间作战的特点,情报保障,地面引导水平更有显着提高。

1956年6月22日晚上23时,黑蝙蝠中队少校飞行员叶拯民驾驶经过改装的B-17从新竹机场起飞,飞行高度2千米,沿闽江口侵入大陆,试图对江西南昌进行侦查。

黑蝙蝠中队

解放军空军防空雷达发现目标,驻衢州机场的解放军空军航空兵第12师34团飞行员鲁珉驾驶米格17型歼击机紧急起飞拦截。

鲁珉在抗美援朝期间,曾先后击落美国空军F-86型战斗机五架,被上级授予“打F-86能手”称号。

鲁珉驾机起飞后,按照地面引导飞向战区,他驾驶的米格17没有装载雷达设备,在夜间很难发现高速移动目标。

但是在领航员汤志耀的精确引导下,23日00:57分,鲁珉借着月光发现2公里外的目标。

与此同时,黑蝙蝠中队的B-17也发现了鲁珉的战机,急忙下降飞行高度,在山谷间做蛇形回避,试图摆脱追踪。

鲁珉随即也降低飞行高度,当双方距离缩短到400米时,鲁珉开炮攻击,B-17机翼中弹,鲁珉修正瞄准,再次开炮,B-17凌空爆炸,飞机残骸坠毁在江西省文峰县岭底乡溪后村,B-17飞机上8名黑蝙蝠中队成员全部丧生。

这是解放军空军歼击航空兵首次在夜间防空作战中取得战绩。

6月29日,国防部通令嘉奖这次夜战的有功人员。

林虎将军迎接胜利归来的鲁珉

遭受重创后,美军把经过改装后的B-17G型飞机交给黑蝙蝠中队,并改变飞行方式,由以往的中空、月夜行动,改为暗夜、气象条件复杂的低空飞行。

B-17G型低空性能良好,活动高度通常距离地面只有200~300米,续航时间长达17小时航程,最大航程5800公里。

B-17G的超低空飞行使解放军的雷达探测,无线电通话距离大受影响。虽然解放军空军歼击机开始装备探测雷达,但机载雷达只适用于3千米以上高度作战,低于3千米时,受地物回波影响,雷达难以正常工作,对B-17G型飞机的拦截更加困难。

1957年1月起,黑蝙蝠中队的B-17G先后进入大陆侦查53次,解放军空军多次出动歼击机拦截,无一成功。

尤其是1957年10月20日夜间,一架B-17G超低空穿越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9个省,已接近北京地区。活动时间长达9个小时。解放军空军航空兵部队先后起飞歼击机18架次,层层拦截。B-17G躲过追杀,扬长而去。

B17G飞行路线图

第二天周总理作出指示“我们应用一切方法将蒋机击落”。

副总参谋长陈赓大将立刻开会研究对策,并在会后向中央呈报了《关于加强夜间空战作战的措施和方案》。

12月18日,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彭德怀同志,非常必要,请你督促空军,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

解放军空军立即贯彻主席指示,实行防空作战“专责制”,规定凡负有作战任务的指挥机关和部队,其军事首长必须有专人负责组织防空工作。并同时升级机载雷达,使其探测高度从3千米以上降低到300~500米。通过上述措施,解放军夜间低空作战条件得到显着改善。

1958年4月21日,黑蝙蝠中队的一架B-17G型飞机,低空进入江西地区,解放军空军航空兵12师某飞行大队大队长李顺祥驾驶米格17,使用改进后的机载雷达,在300米高度发现敌机,并将其击伤。

B-17G型飞机被一路追杀,逃回基地,才发现机舱上留下一个直径将近一米的弹洞,只是弹着点儿靠近全舱位置,这架B-17G型飞机才侥幸躲过一劫。

1959年1月9日19点十分,黑蝙蝠中队一架B-17G型飞机,被解放军空军航空兵第18师副大队长李爱萍击成重伤。

同年5月29日夜间,华南地区阴雨连绵。云高只有260~500米,能见度极差,低于出航条件。

当晚20时58分,黑蝙蝠中队一架B-17G型飞机从新竹机场起飞,沿台湾海峡南下,直奔雷州半岛,进入到粤桂交界山区。当地山峰林立,B-17不顾危险,以二百米左右的高度贴地飞行,躲避解放军雷达的追踪。但还是枉费心机,驻广州航空兵十八师防空雷达发现目标。

中队长蒋哲伦驾驶米格17升空拦截,在地面领航员王金彰,谭流光的准确引导下,蒋哲伦把飞机飞行高度从1800米下降到1400米,仅高于当地山峰146米,同时使用机载雷达进行搜索。

升空作战前的蒋哲伦

23点27分,B-17G飞行轨迹出现在米格17的机载雷达上,距离蒋哲伦右前下方3.2公里。蒋哲伦修正航向,降低飞行高度,当双方距离2公里时,蒋哲伦目测捕获目标,并开始瞄准。

距离800米时,蒋哲伦按下机关炮发射按钮,三门机关炮一起开火儿,持续射击两秒钟,中弹后的敌机起火,但仍在坚持飞行。

蒋哲伦驾机大角度左转,双方距离不到300米时,进行第2次攻击,然后增速拉起,向左上方脱离。

然而地面引导人员通知蒋哲伦:敌机仍在带伤飞行,要坚持攻击,直到击落为止!

蒋哲伦第3次开炮,气数已尽的黑蝙蝠凌空爆炸。飞机残骸坠落于广东省恩平县那关山,残骸上的编号815还清晰可见。黑蝙蝠中队的少校飞行员胡平山以及其他14人无一生还。

蒋哲伦在暗夜低空复杂气象环境下,使用机载雷达进行夜间空战,击落B-17G型飞机。不但是空战的胜利,而且也预示着解放军空军已经找到克制这种飞机的诀窍。

被击落敌机残骸

从此B-17G型飞机退出黑蝙蝠中队的飞行编制。陈列在军事博物馆中的B-17G型飞机残骸成为这次空胜利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