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骑车旅行记(37)——热情的凤凰

2020-06-10 18:00:42


1996年3月8日                 凤 凰 城                          阴

早晨7点多就醒了,感觉稍好一些。上街去吃早点。

街上有许多进城卖货、买货的苗族妇女,矮矮的个子,头上顶着又厚又高的蓝色缠头布,戴着白色的银项圈首饰耳环,穿着黑色的衣服裤子,上面镶着鲜艳的花边,还扎着绣花的腰带,非常好看。丽丽高兴得不得了,傻笑着盯着人家看,连连说:“……比海南黎族的服装好看多了——现在我才觉得旅行有意思了!”

吃完面条遇一小麻烦,老板娘找不开我们的一百元整钱。丽丽拿着一百元跑了好几个店铺,人都很热情,可惜都是才开门,没零钱。最后好不容易在一个储蓄所把钱换开了。

回书店买了一本《古城凤凰》,我和丽丽开始按书游览。

凤凰城分新区和老城。老城还是很有特色:古老的城门,窄窄的小巷;青石板路,两边高高的烟黑色的吊脚楼,镂花的门窗。街巷中缠着高高的头巾、背着大竹筐的苗族妇女,不紧不慢走着……

在湖南山区,吊脚楼随处可见。所谓的吊脚楼,标准的样式是这样的:你想象一下你有两张北方常见的四条腿的方桌,你把它们上下摞起来,然后把上面那张方桌的四周用木板围起来,但要留下几个窟窿做门窗,最后在门那里摆一个宽大的木楼梯以便上下。好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吊脚楼了。上面的那张桌子里住人,下面的那张桌子里可以摆放杂物。当然,下面也有完全空着的,如果你住在河边;也有在里面养鸡、羊、猪、牛的,如果你住在乡下。还有把下面的四周也围起来,留个门洞当客厅的,如果你住在城里;更有把它做小商铺门脸的,如果你住在临街的小巷。

我们先去看了书中提到的老城××街1号。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典型湘西民居院落,已列为文物保护对象。户主是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又矮又胖。她得知我们是来参观的游客后,马上热情招呼我们进去。院子挺大,中间的天井部位是一古色古香的巨大花坛,四周一圈高高的两层木阁楼(近似于把许许多多的吊脚楼连成一圈),楼梯均为木制,人走上去嘎嘎响。一楼正房客厅里,挂满了各个单位送的锦旗牌匾类的东西。仔细一看,才知这个湘西民居古院曾先后作为《湘西剿匪记》等电影及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场地。(提及此事,老太太一脸自豪。)

从民居古院出来,找沈从文故居颇费周折,转了半天也没找到。无奈,我们拦住一个60岁左右的老头问路。他指指自己的耳朵说:“我耳朵聋。”于是我把书递给他,指着上面的沈从文故居照片。

他马上明白了我们的意思,点点头:“我带你们去。”我和丽丽高兴万分,赶紧谢他。

本以为他年老走得慢,谁知他健步如飞。我感冒身上没劲,落在后面,丽丽竟也得小跑才跟得上他。丽丽跑一会儿就回头笑着朝我招招手,让我跟上。后来跑远了,她就喊“别着急,我找到了再回来接你!”

在胡同里拐来拐去,终于到了沈从文故居。老头自豪地指给我们后,又马上顺原路回去了。原来他不是顺路带我们来,而是专门送我们,真让人感动。

故居是个很朴素的院子,黑色的大门。院内几间平房,里面照例摆放了沈从文曾用过的物品和他写的一些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张很大的黑色书桌。屋内的门、窗、桌、椅,以及所有的日常用具全部是木制的,而且是那种已不常见的古老风格(大多不是原物,是仿制的)。书也都是那种老版的,封面老旧、朴实。丽丽比我强,读过沈从文的《边城》和一些散文。而我,说实话,一本也没看过。只是在河北师范学院读中文系时,听老师讲过他,评价很高。

记得工作后,一个很有学问的朋友曾问我,中国现代文学中,哪个作家最伟大?我想了一下,迟疑着说:“鲁迅?”

他摇摇头,说:“沈从文。”

参观完沈从文故居,又去找熊希龄(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务总理)故居。只知是在文星街上,具体在哪一个巷就不知道了,书里没写。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不过人们非常热情,尤其是一个中年妇女,陪我们找半天,没找到,她一脸内疚的样子。最后终于问到一个政协退休干部,他指给了我们。原来熊希龄故居并没整修开放,难怪人们不知道了。故居在一条小巷的拐角处,已经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的院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锁。我只好隔着院门望进去:院子很小,杂草丛生,有一棵大树和几间同样摇摇欲坠的平房。看来这倒是真正的故居,完全保持着原始的样子。我扭头对丽丽说,“你等我一下,我怀怀古,就10分钟。”丽丽点点头,后退了几步。我调整好思绪,静静地注视着故居,努力想象着当年儿时的熊希龄,在阳光、树影之下进进出出、在院子里玩耍的情形……

我们买的《古城凤凰》中,讲了一个熊希龄小时候的故事。一次,教私塾的先生让他们几个学生各画一幅画,题材不限。结果有的学生画竹子,有的学生画梅花,只有熊希龄与众不同,画了一株普普通通的棉花,旁边提了一行字:此君一出天下暖。私塾先生看了大加赞赏,称熊希龄将来必有出息。

看完熊希龄故居后我们想上厕所。向一个小卖部的姑娘打听,她详细地给我们指明了路。我和丽丽顺路去找,刚走了没几步,那个姑娘又追了上来。原来她怕拐弯太多,我们找不到,亲自带我们去。凤凰城人的热情,我们算是彻底领教了。

凤凰城新区则完全是另一风格了,两边楼房商店林立,中间街上车水马龙……

街上照相馆里,有出租苗族服饰照相的。丽丽很想扮成个少数民族姑娘照张相寄回家。但太贵了,要6元。丽丽迟疑了半天,还是没照。

 

吃中午饭时,由于我嗓子疼,怕上火,于是反复叮嘱服务员炒菜时不要放辣椒。没想到厨师得知我们要求炒菜不放辣椒,很是惊讶。他不放心,竟自己跑过来问了两次。第一次问:“真的不放辣椒?”第二次说:“不放辣椒怎幺吃呢?不是少放点吧?一点点?”

不仅人热情,饭也不太贵,菜3元一份,饭1人1元,随便吃。

吃完午饭我们又去看流经凤凰城的沱江。可惜江水太脏,两岸还有一些垃圾,令人扫兴。江边风大,我觉得身上冷,就赶紧回招待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