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唐朝着名的射雕英雄:坐拥淮南八州后因饥饿丧生

2020-05-31 18:00:31


高骈,字千里,幽州(今北京一带)人,将门出身,是唐末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

其祖父高崇文是唐宪宗朝时名将,以战功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父亲高承简封密国公,其世代为禁军将领。

少年高骈在朱叔明手下任侍御时,英气勃发,雄心万丈。

某日在行军途中,听见半空有大雕嘶叫,抬头看去,有雌雄双雕翻腾扑跃,翼掠长空,高骈对身边的人说:“我若命当富贵,则一箭贯穿双雕!”说完,搭箭扣弦,等待时机。不一会儿,双雕身形稍一相叠,说时迟,那时快,高骈释弦箭发,疾如电光火石,羽箭所至,双雕落下,众皆大惊,欢声震天,唤之“落雕侍御”。

在日后的戎马生涯中,高骈曾率禁兵万人戍长武城(今陕西长武西北),屡破党项部落,功冠诸军;后升迁为秦州刺史兼经略使,负责防御吐蕃;不久,改任安南都护、本管经略招讨使,在海门(今广西合浦)治兵,败南诏,克交趾,招怀溪,收交州,定安南。南征北战,辗转千里,屡建奇功,连任了好几个军镇的节度使,并加授司徒、诸道兵马都统、盐铁转运使等显官要职,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位冠侯藩之右,名兼卿相之崇”。

除了击剑任侠、箭术高超和熟谙兵法外,高骈还是个诗人,在唐代这个群星璀璨的诗坛中稳稳占有一席之位,《唐诗纪事》称他的诗“雅有奇藻”。

位兼将相后的高骈曾不无得意地写了一首《言怀》,诗中有“三边犹未静,何敢便休官”之句。

在名将与诗人的双重角色中,高骈的诗人气质似乎更浓厚一些。戎马倥葱之余,不免经常与诸幕僚友诗酒唱和,放浪形骸。

就因为高骈文才武功名播天下,所以,身边吸引了一大批一大批的贤才能士。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崔致远。

崔致远是来大唐进修的新罗(今韩国)留学生,也是高骈最忠诚的“粉丝”,怀着对高骈的无限崇拜之情,踊跃报名,成了高骈的身边“研墨洗笔”的小书僮。他在高骈的手下混了十几年后,自认学有所成,于是回国,把在唐生活写就的诗文整理成二十卷,名为《桂苑笔耕集》。新罗人读了,举国若狂,视作宝典经书。

《桂苑笔耕集》也因之被公认为朝鲜汉文文学的奠基之作;崔致远本人也被誉为韩国汉文学开山鼻祖及“东国文化之父”。

唐末乱世,爆发了黄巢起义。

朝廷一度把高骈倚若长城,先后任命他为镇海军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淮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又兼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位兼将相,希望他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可是高骈看到黄巢势力发展迅速,自度力不能制,便坐守扬州(今属江苏),保存实力。等到黄巢北渡江、淮,直捣长安时,高骈预感到唐政府会很快垮台,便对政府的连番呼救置之不理,一心一意想兼并两浙,扩充自己的地盘,为以后与黄巢争天下夯实基础。

可是,高骈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唐苦熬了几年后,竟然收复了长安,平定了黄巢。

高骈已与朝廷撕破了脸皮,又不敢背着叛逆之名造反,万事心灰意冷,就开始放纵起来。

高骈自认年岁已高,这辈子最大的事业也不过如此,只求延年益寿,多活几年,于是宠信起妖道吕用之、张守一等人起来。

吕用之、张守一这些人行走江湖,混吃混喝,看高骈年老昏愦,有利可图,就乘兴而起,托言神仙鬼怪对高骈连吓带哄,把高骈收拾得服服帖帖。

吕用之将一柄铜匕首用盒子包装好,进献给高骈,胡说这是北帝的佩剑,拥有了它,百里之内任何一种兵器都无法侵犯。本来这是很容易戳穿的一个谎言,随便找个人来试试就知真假,可高骈信以为真,在铜匕首上“饰以珠玉”,小心翼翼地将它当成神器膜拜起来。

吕用之还常常在高骈跟前煞有介事地作呼风唤雨状,对空作揖,就说是神仙乘云经过,这时候,高骈就吓得赶紧下跪伏拜,非常搞笑。

吕用之还哄高骈说:“神仙不难致,但恨学道者不能绝俗累,故不肯降临耳!”

高骈深信不疑,将之奉为玉旨纶音,主动和自己的姬妾分居,禁欲;同时谢绝人事,所有的宾客、将吏统统不接待。

吕用之因此得以牢牢地掌握了淮南的“话事权”,独断专行,肆无忌惮,境内“公私大小之事皆决于吕用之”,高骈只是一个“活死人”,要办事,只有找吕用之。

成了淮南一把手的吕用之非常嚣张,为了向世人显摆自己的暴富,“侍妾百余人,自奉奢靡,用度不足,辄留三司纲输其家”,同时,又大张旗鼓地招募死士,建立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私家军,人数达到两万多人,称“镆铘军”,“每出入,导从近千人。”欺行霸市,引得高骈旧班子里的成员怨气冲天,上下离心。

高骈的部属中,有一个名叫毕师铎的左厢都知兵马使,屯兵在高邮。老毕又有一个甜心小妾,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艳名远播。吕用之色胆包天,竟趁老毕不在扬州,私闯毕宅,先奸为快。

由此,内乱爆发。


驻军高邮的老毕轰轰烈烈地上演了一出袖珍版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以诛杀吕用之为名率部杀回扬州。

吕用之哪是老毕的对手?没几下,扬州城破。

毕师铎入城后,纵兵大掠,并软禁了高骈。

仓皇出逃的吕用之径往庐州(今安徽合肥)刺史杨行密处搬兵报仇。

吕用之生怕杨行密不肯起兵,便声称自己住所的地下埋有白金五千,引诱杨行密说,“寇平之日,愿备将士娼楼一醉之资”。

于是,杨行密统军数万,和吕用之一起,沿江而上,在扬州城下,分列八寨,团团包围,日夜攻打。

围困时间一久,“城中乏食,樵采路绝”,城内出现了以人肉为食的惨象。

毕师铎战事一吃紧,不从客观上找原因,反而疑神疑鬼起来,怀疑是已经修炼成“半人半仙”的高骈在禁区里用蛊术诅咒自己,同时又担心高骈的党羽在城里做杨行密的内应,于是,大搞封建迷信,到处求神问卜。

经过高人指点,毕师铎找到了一个名叫王奉仙的神尼,便无限虔诚地跪倒,请神尼支招。

神尼经过一番花枝乱颤的跳大神后,煞有介事地说,经过夜观天象,得知扬州要有大灾大难,必须要有一个大人物死去,灾难才会平安化解。

大人物?是谁呢?

毕师铎想来想去,认定了就是高骈这个老东西。于是,带人拿家伙向囚禁高骈的道院杀去。

城内正在闹粮荒,被囚禁的高骈当然也好不到哪去,一家几十口集体被监押软禁,已经断炊好几日了,实在饿得不行了,就“燃木像、煮革带食之”,更有甚者,竟相互吃起人肉来。大家争来争去,正争得不可开交,毕师铎 “砰”的一声,踢飞了院门,带领来的乱兵,一拥而入,如狼如虎,见物就踢,见人就砍。

高骈见势不妙,“嗷”地叫了一声,扭头想走,可是年迈体弱,又被饿得眼冒金星,哪里有力气走?刀光起处,惨呼一声,身首异处,多年修炼,就此“羽化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