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西周分封后,为何爵位高的诸侯国大多灭亡,爵位低的越发强大

2024-03-20 17:05:10

前言

西周建立分封制,封八百诸侯,可诸侯国的国运真的像爵位那样有尊卑贵贱之分吗?为何一些爵位并不高的小国反而传承绵长,而有些受封爵位显赫的大国却易遭吞并?这背后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弹丸小国鄅国的坎坷命运

西周初年,周武王将土地大规模分封,有的诸侯国甚至小到只有一个村子大小。位于今山东地区的鄅国就是其中之一,国土面积狭小,总人口不过数百。但在国君鄅子的治理下,鄅国上下一心,即使国小民寡,也努力耕耘自己的土地,过着简朴安宁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秋收时节,邻国邾国趁鄅国农忙无暇防守之际突然入侵,不费一兵一卒就掳走了大量财物和鄅子的妻女。鄅子闻讯赶回,却因兵力悬殊无计可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劫走。夫妻二人最终只得前往宋国,向鄅子的岳父、宋国大臣向戌求助。

向戌见女儿女婿受辱,立即禀告宋王并说服出兵援助。在宋军压力下,邾国只得归还了抢掠之物并赔礼道歉。鄅子夫妇终于得以重返故里。然而不久,向戌在宋国的一次政变中失败,不得不逃亡他国。失去靠山的鄅国再次遭到邾国侵略,这一次鄅子再也无力回天,整个鄅国很快被邾国吞并,从此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鄅国百姓虽沦为邾国之民,但仍坚守着"鄅"这个姓氏,代代相传。

而邾国的胜利也只是昙花一现。不久,鲁国趁邾国之虚长驱直入,以雷霆之势攻下邾国。曾经的霸主反倒沦为了附庸。从鄅到邾再到鲁,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在这片土地上反复上演。

二、陈国的三起三落

论爵位,陈国当属西周分封时受宠诸侯之一。国祖妫满是周武王所器重的大臣,受封于今河南宛丘一带,史称"大陈"。凭借与周王室的血脉关系,陈国在西周初期迅速强大起来,成为诸侯中的佼佼者。

陈国地处中原腹地,位于诸侯争霸的前沿。陈侯不仅要对抗外敌,还要提防内患。陈恒公执政期间,是陈国最为鼎盛的时期。他励精图治、广纳贤才,陈国的农业、军事、文化各个领域都达到了顶峰。然而英主驾崩,陈国的气运也随之衰落。春秋时期,无数雄主虎视眈眈,妄图染指这块肥美的土地。

先是齐桓公南下进攻,陈鲜虞被迫请降,臣服于齐。后来楚庄王又举兵伐陈,陈灵公为保国运甘愿纳贡称臣。但即便低头,陈国仍屡遭楚军蹂躏,最终在公元前479年被楚所灭,第一次亡国。所幸灵公之子逃往吴国避难,经营十数载后终于得以在吴军帮助下重返故国,陈随之获得新生。

天有不测风云。才过了几十年,楚国内乱平定,国力恢复,又卷土重来。再度入侵陈国。这一次陈国孤立无援,终难逃亡国覆辙。残存的陈国宗室慑于楚军淫威,纷纷改名换姓逃往他国,陈国彻底沦陷。谁料到在一个不起眼的陈国王孙身上,陈国的血脉得以延续。

他改姓田氏,在齐国韬光养晦数十载,终于等来了崛起的机会。齐国内乱,皇族衰微。田氏把握时机,拉拢齐国贵族,发动政变,取代了齐国皇族姜氏,重新建立了国家,即田齐。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陈国的第三次复国。虽然国号改换,但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田齐,其根基正是旧日陈国的余烬。田齐虽也最终难逃秦国铁骑的蹂躏,但"陈"这个姓氏已经深深植根于山东、河南一带,绵延至今。

三、小国滕的传奇

相比陈国,滕国的爵位就显得低微得多。当年姬发在分封诸侯时,将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封于今山东滕州一带。然而这块封地实在太小,据说"取长补短才五十里",总面积不过4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县城的规模。滕国的总人口也就一万出头,在诸侯中是名副其实的弹丸小国。

尽管如此,滕国君主们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励精图治,把这个小小的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凭借着周王室宗亲的身份,滕国与鲁国交好,经常互通有无。然而再小的国家也难逃战乱的涂炭。据《左传》记载,滕国传了二十多代后,终于在越国的铁蹄下灭亡。而《竹书纪年》则认为,是楚国先灭了滕国。

不管怎样,对于弹丸小国来说,毁灭来得太快太突然,滕国君臣只得仓皇出逃。滕国百姓虽然家园被毁,但骨子里的向心力和民族意识却没有泯灭。他们纷纷以"滕"为姓,隐姓埋名,一边四处逃亡,一边暗中联络,等待复国的时机。

几经辗转,滕国子民终于聚拢到了一起。春秋末年,他们集结残存的人马,在宋国的扶持下得以在故地重建家园,史称"小滕国"。与当年的国祚相比,小滕虽然国力更加孱弱,但毕竟根基未丧。直到战国后期,小滕才最终被日益强大的宋国吞并,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结语

西周分封八百诸侯,各国国运却迥然不同。有的爵位显赫却昙花一现,有的蕞尔小国却百折不挠。鄅、陈、滕三国的兴衰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思考。

或许爵位与国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真正影响一个国家命运的,是其治国用人的智慧,是其子民矢志不渝的精神。纵观历史长河,无数王朝更迭兴替,而一些姓氏家族却经久不衰。或许正是这种坚韧不拔、代代相传的力量,书写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