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清末老照片:慈禧太后回銮阵势浩大,贡院内杂草丛生

2020-05-23 18:00:21

+关注

本文为大家展示一组清末老照片,选自1902年出版的《穆默的摄影日记》 。这些照片由德国使节穆默拍摄,记录了“庚子国变”之后(1901-1902年)的北京社会,其中包括一些珍贵的历史场景,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京街景。


紫禁城东华门外景象。

这里本是皇家重地,却因战争疏于维护,混乱不堪。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包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内的主子们一路向西逃到西安落脚,紫禁城沦于敌手。


国子监门外景象。

国子监既是清朝的教育管理机关,又是最高学府。作为最高学府,在内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但是,清朝末年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只为求得科举功名,学问、品行、才干大不如前。


前门箭楼景观。

1900年,前门箭楼在战乱中遭受炮火侵袭,城楼被毁,只剩下了城台。等到慈禧太后回銮时,来不及新建城楼,大臣们在城台上临时搭建了彩牌楼,聊饰观瞻。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进入大清门。

《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于1901年10月6日从西安出发,1902年1月8日到达北京。看这浩浩荡荡的阵势,根本不像逃难归来,倒像取得重大胜利之后凯旋。


肃亲王善耆等与外国使节合影。

慈禧太后出逃后,命令善耆(前排右五)会同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办理善后事宜。第二排右三是外务部侍郎那桐。照片中还出现了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你能找到是哪一个吗?


顺天贡院的考棚。

顺天贡院是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处所,每隔三年这里就会选出一批举人(乡试,秋天举行)和进士(会试,春天举行)。1900年之后顺天贡院就再也没有举行过考试,所以已经荒废,杂草丛生。“道字号”“拱字号”是按《千字文》编排的考棚顺序。


内城东南与外城结合处,可见角楼。

这里也是内外城护城河汇合处,水面宽阔,河面上停着不少驳船。


东岳庙“蓬莱胜境”牌楼。

东岳庙规模宏大、气势壮观,是道教正一道在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有着悠久的历史。1900年以后,因时局动荡,年久失修,庙宇渐趋衰落。


熙熙攘攘的前门大街。

这是老北京最典型的街景,也是很多着名作家笔下描写过的场面。马车挤挤挨挨,已经造成了交通拥堵。左侧的店铺装修了牌楼,与铺面融为一体,那高高的冲天柱寄托着老板的希望:买卖兴隆,财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