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83年一架蒋军侦察机在福建海滩迫降,降落前险被我方舰艇击落

2024-02-10 17:05:02

1983年4月22日,福建宁德三都港,由于这一天当地被阴雨天气所覆盖,因此绝大多数的舰船都留守于港内。作为上世纪80年代我人民海军的主要港口之一,三都港也在这一天停泊着我方的多艘舰艇。

上午10时30分许,港内的一艘我方舰艇被天上的轰鸣声所吸引,尽管阴雨天气下的能见度较低,但在舰上官兵的抬头眺望之下,眼前的一幅画面还是惊得他们目瞪口呆——一架编号为8018且涂有青天白日标识的螺旋桨式飞机正朝他们飞来!

当天飞来的编号为8018的U-6A侦察机

由于事发突然,舰上的人员无法快速识别这架飞机的型号,但机身上的特殊标识却也让他们知道这是一架来自对岸的蒋军军用飞机。但在发现这架飞机的同时,我方人员也注意到了这架飞机的一个特殊举动——飞机的机翼正在不停的摇晃。

按照国际惯例,这是飞机飞行员示意自己没有敌意的信号。而按照上世纪50年代末,我方发布的有关鼓励对岸蒋军官兵起义来归的各项规则中,这种摇晃机翼的行为也被视作为起义来归!

尽管该机发出了没有敌意的信号,但作为我方的特殊区域,守卫在这里的我方人员没理由让一架敌机光顾到我们的头上。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首先发现来犯敌机的这艘我方舰艇立刻向该机开火,舰上的防空炮先后向敌机发射20余发炮弹。

起义者李大维在三都港接受欢迎的影像,不久前双方险些误会并发生开火

由于距离较远,加之对方也有所准备,伴随着敌机的闪躲,这20余发炮弹均未命中。但远处的敌机却并没有攻击的意图,此时的它依旧拼命的晃动机翼。见此情景,该舰指挥官也立刻叫停了炮击,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基本确定,眼前的这架蒋军飞机是前来起义的。

由于码头内无法实施迫降,且刚才的警告炮击也让对面的飞行员无法再进行更近距离的接触。这架蒋军飞机很快便飞离港口,向港口外的一处海滩飞去。抵达海滩后,该机也立刻实施了紧急迫降。

后经证实,眼前的这架飞机是一架由加拿大于上世纪60年代所研发的U-6A海狸侦察机,对岸于70年代曾采购多架。

飞机迫降时的最真实影像

该机属于单引擎螺旋桨结构,时速仅为每小时225公里,由于侦察属性,该机也没有配备自卫武器。因该机可在低空低速下飞行,飞行员选择的这处海滩自然也是一处理论上的迫降地点。

可在接下来的迫降中,该机还是发生了意外。由于这片海滩在当天的阴雨下遍布泥泞,这架U-6A着陆后,其飞机前轮很快就陷入泥中。再伴随着迫降冲击而带来的推动力,飞机最终以机头插入泥中、机尾斜指向天的姿态完成了最终迫降,但飞行员也被困到了驾驶舱内。

好在迫降区的附近恰好有我方的一座农场,在收到警情并看到飞机迫降后,多名看护农场的士兵迅速赶往事发地点,并将被困在驾驶舱内的一名蒋军飞行员解救出来。我们也很快确认了最终的消息,这的的确确是一架起义来归的飞机。

起义者李大维在降落成功后,向我方挥手致意(照片系事后摆拍)

李大维,时年33岁,事发时隶属蒋军陆军航空兵某分队少校队长。就在一个小时前,其利用对岸的花莲机场也在阴雨天气下停飞,大多数人员均在休息状态下时。其趁他人不备,钻进了该分队的一架海狸侦察机的驾驶舱内并随即起飞升空。

由于事发时跑道恰好被雾气所笼罩,加之飞机起飞后李大维冒险采取了低空飞行。当地机场跑道的其他留守人员和机场塔台均未发现异常,甚至都没能发现一架飞机已经飞走。

尽管几分钟后,这处机场还是发现了异常,并立刻安排多架蒋军战斗机起飞进行搜索和拦截。但由于起义飞机始终保持着超低空飞行的状态,加之这一地区的阴雨和雾气缩短了能见度,参与拦截的飞机均未发现起义飞机的踪影。这架隶属于蒋军陆航单位的U-6A侦察机最终成功跨越了海峡并飞抵我方区域,也引发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起吊飞机时留下的珍贵影像,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我方军民

由于起义飞机“大头冲下”的姿态较为尴尬,甚至有可能会被对岸抓住把柄,以此来强调这架飞机并非起义,而是在飞行训练的过程中因机械故障而迫降至我方区域,或者在这一过程中遭到我方偷袭拦截而被迫降落。起义发生后,我方也在第一时间就调集拖拽舰艇和起吊机将起义飞机从泥潭中拖拽出来。

为防止飞机在拖拽中被损坏,我方甚至还一度拆解了飞机机翼,在拖拽完成且扶正位置后,又重新将飞机恢复到原来状态。

完成复位后,我们也安排起义者重新来到现场,补拍了他安全走下飞机的画面。在事后的宣传影像中,这名起义者留下的很多画面其实都是事后的摆拍。

起义成功后换装我方服装的李大维

同年4月底,根据我方早先发布的起义奖励标准,驾机起义来归的飞行员李大维获得15万元的奖励。但其本人拒绝接受,他也给出了最明确的态度:他回归祖国大陆只是为了起义,而不是为了其他物质。根据他的意愿和我方的批准,李大维也于同年光荣加入我人民军队,并成为我方某航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