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1940年关家垴战斗后,八路军是如何看待日军防御工事的?

2020-05-18 18:00:34

说起1940年的百团大战,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其中有一个关家垴战斗,网上关于此战的文章有很多,不过不少细节都不大清楚,甚至是错误的。比如所谓的八路军投入总兵力2万人这个说法,就不确实。

这个2万人的说法是按照参战部队的番号,再乘以满编步兵团的兵力来计算的。如参加关家垴战斗的部队番号有129师385旅13团、769团;386旅16团、772团;新10旅28团、29团;决死一纵队25团、38团;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炮兵团,以上共计10个团级单位。

10个团级单位不假,八路军主力团通常兵力是2000人也没错,但要说1940年10月30日到31日的这10个团还能有2万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开打的,至关家垴之战时,已经是战役的第三阶段了,上述部队没有一支是满员的。而且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炮兵团的编制兵力也不到2000人,更何况在当时了。

此外上面的这些部队,并非都是在关家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打援,所以实际参加关家垴攻坚的兵力是远没有2万人的。

至于最后的伤亡,有人说仅阵亡就2000余人,还有说伤亡2000余人的。

这里我们也给出一个数据,129师及决死队在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总损失数为牺牲753人、受伤1586人、失踪201人,三者合计为2542人。第三阶段战斗,并不仅仅是一个关家垴,129师下辖部队也并非全在关家垴参战,所以仅仅关家垴战斗的伤亡也不会有一些文章中提到的那幺大,所谓2000余人伤亡的说法更可能是将第三阶段总的伤亡算到关家垴战斗上了。

关家垴之战之所以给参战部队的震动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各部在参战前已经严重减员了。而关家垴之战的伤亡中几乎都是剩下的战斗骨干和基层指挥员,这样的牺牲是会让部队伤筋动骨的。请注意,这些部队并非是在关家垴战斗中损失到那个地步的,而是关家垴之战加重了损失的程度,这一点希望大家明白。

网上之所以谈关家垴比较多,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借此来贬低八路军的作战能力,故而不断夸大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这一点我们要警惕。

其实真正了解抗战的朋友都知道,在当时双方的武备和训练差距情况下,日军准大队级的兵力是具备在短时间内抗击优势兵力的中国军队围攻的。关家垴之战,八路军在部队残破的情况下还能在一天多时间内重创日军,并击毙日军指挥官已经实属不易。

前辈们的鲜血滴滴都透着艰辛二字,而不是用来让一些人抹黑和贬低用的。

日军碉堡工事的遗址俯瞰(非关家垴)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八路军乃至于当时整个中国军队的攻坚能力不强是事实,但这就能随意抹黑了?显然是不能的。既不能,也不合适,更不应该。

大家都知道日军武器好,射击准确,拼刺能力也强。实际上,对于经过系统化训练的军队来说,其在野外构筑工事的能力也很强。

说起日军构筑工事的能力,大家能想到太平洋上的日军岛屿防御体系,也能想到松山日军的阵地。这些都是经过长时间构筑的工事,而关家垴虽然是野战工事,其实也颇具体系。

我们摘录部分当时参战的开国将帅对关家垴日军工事的认识,以让大家从这些亲历者的视角了解一下当时八路军战士们要攻击的是什幺样的阵地。

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曾说道:

敌人的野战工事构筑很有讲究,他是按死守防御的方案设计的,决心要战死沙场,效忠天皇。他在山顶这块小平地上,仿八卦阵挖了圆形核心工事,用三道交通壕环绕指挥所,交通壕较深,能互相通行,壕内挖有许多猫耳洞,每个洞容三、五人不等,大的掩体和交通沟都有门板覆盖。

从核心阵地向四面挖有交通壕直达地崖上,地边挖有掩体,敌人白天缩在核心阵地里监视地边,我一爬上地边他就瞄准射击,把我们打下来。晚上他占领地边阵地,我冲不上去,波浪式冲上去与敌人拼了刺刀,但后续部队上去缓慢,不能完全歼灭敌人。

时任八路军新10旅28团团长的王耀南回忆:

冈崎察觉我军的动向后,迅速在关家垴高地上构筑了环形工事,山坡下围绕高地挖了300多个散兵坑。散兵坑内日军依托高地火力掩护,形成第一道防线。日军利用关家垴中心的窑洞作指挥部,改造靠近断崖的窑洞作暗堡;在通往山下的唯一坡路两侧,各有四个窑洞被日军改造成火力极强的暗堡,形成极强的交叉火力。日军是按1:3构筑工事的,也就是每一门炮,每一挺机枪,至少有两个或二个以上的备用工事。

需要说明的是关家垴本身的地势就很险要,其北面是断崖、东西两侧地势也很陡峭,只有南坡较平缓,山顶是一块几百平米的小平地,还有几十户人家打造的窑洞。

部队从南坡进攻,还要过一个沟,沟边日军有防御工事。战士们只有爬过这道沟,才能冲过去,可这要迎着日军的火力上。而过了沟,打掉了日军在附近的防御工事,则又要直面窑洞里的日军火力点和其在山顶的重火力射击,这就很头疼。此外除了关家垴外,日军另外占据了柳树垴,二者互为犄角,也给八路军的攻击造成很大麻烦。

打击这种有工事依托的守军,最好就是用重火力将其堡垒摧毁,然后在协同火力的配合下进行突击。

关家垴之战时八路军集中了宝贵的山炮和迫击炮,但山炮炮弹极有限(1940年初八路军山炮弹总计才392发),而迫击炮曲射只能命中窑洞上部,无法对其构成有效打击。而且由于步炮协同进行的少,当时还发生了误击事件。

地形不利、火力不占优,对方还有坚固防御工事,且其兵力足以据守防御阵地,就像一个缩起来的刺猬,这就很难打了。

八路军当时兵力倒是占优势,可是打这样的日军,也真无法展开,因为进攻的通道就那幺一些,别说有人夸大过的2万人了,就是20万人也没办法。

这一仗打完后,彭总、刘伯承师长、陈赓旅长等人都上关家垴查看了日军的阵地,参谋们则绘制日军工事图,以供参考研究。彭总问王耀南,如果是我们自己有这样的阵地,日军来进攻,能不能守住?

王耀南答:不行。理由是,日军有平射炮,有足够的弹药。野战工事经不起反复打击。若加强永备工事,至少大部分交通壕要用门板、圆木覆盖。阵地前要埋设大量地雷,以补充我军弹药不足的缺陷。

反过来说,我军如果有足够的火力强度,也是可以打下日军阵地的。

只不过火力并不是想提升就能提升的,而自己没有这幺强的火力,就只能在现有条件下提升作战技能。

在关家垴之战中,日军的猫耳洞等防御工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此后引入到了我军土工作业的训练中,在日后的战争中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血的代价中不断进步,这才是残酷战争中应当引起注意的,而不是所谓的什幺2万八路军还打不过500日军这类的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