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十大元帅战功赫赫,唯有1人未参加长征

2020-05-17 18:01:04


战争时期,我军曾先后3次筹划军衔制度,但都因为其他原因中止,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军衔制度才再次被提上日程。并于1955年在中南海举行了首次授衔。


1955年我军首次实行的军衔制,元帅军衔为第一等,分为两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是第一等第一级,为最高军衔。

毛主席当时是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理应被授予大元帅衔,是众望所归。


但是毛主席虚怀若谷,坚辞不授大元帅衔。任凭大家怎幺劝他都没用,甚至在他的带动下,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决定不授帅衔;李先念、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等人决定不授大将军衔。

最后方案敲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设而不授,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等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被人称作开国十大元帅。


十大元帅参加革命有早有晚,从年龄上看,朱德、刘伯承可以做林彪的叔辈,其余可为林彪的兄长,林彪成了十大元帅里面的"小弟"。

在中国历史上,大元帅早就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含义不一样,元帅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 633年的春秋时期,当时只是表示对"将帅之长"的称呼,还不是官职名称。




从南北朝起,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之前曾担任过"西讨元帅"。在平时的历史史书上或者影视剧上,都能看到元帅这一称呼的影子。

不仅是古代,就算是近现代,从孙中山到蒋介石等人的大元帅也不是军衔,而是一种权力象征,最高军事统帅的一种实际职务名称。这时的元帅同以前的兵马大元帅的本质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新中国元帅的设置却不同,明确元帅是一种军衔,而不是一种职务。总干部部商定的军衔方案,既参照了苏联,又和苏联有所区别。苏联设有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主帅、元帅四级,而我军就只有两级。


分级越少,要求自然就水涨船高。不是稍有一些功绩的人就能当元帅的。

根据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才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那军衔评定时,他们是凭借着什幺被评为元帅的呢?他们究竟在哪些方面立下了远超他人的功绩呢?

这就得从早期革命开始一步步谈起。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处于无奈,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与革命信念,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协作、努力,中国共产党独自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3次最着名的武装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告诞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期间,全国各地起义不断,黄麻起义、湘南起义、桑植起义等着名起义纷纷发起。很多革命志士,为了理想,为了劳苦大众,甚至不惜放下手中笔杆子,参与到与敌人的军事斗争中来。

之所以说十大元帅功勋卓着,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平时战斗中所立之战功有多大,还与他们分别领导或参加了上述这些着名的、重要的武装起义有关。

朱德、刘伯承、贺龙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林彪、陈毅、聂荣臻是参加者,叶剑英也为筹划南昌起义作出过重要贡献。


朱德、陈毅是湘南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林彪是参与者。罗荣桓是秋收起义的参加者之一,彭德怀是平江起义的领导者之一,聂荣臻、叶剑英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徐向前是参加者。

值得注意的是,十大元帅不都是从参加革命开始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他们有些在之前还在别的营垒里面待过,包括朱德、贺龙、刘伯承、叶剑英、彭德怀等。


而聂荣臻、陈毅、徐向前、罗荣桓、林彪等,则是由中国共产党亲自培育出来的革命新人。但是这都不重要,他们都是经受住了考验,对党、对人民是无比忠诚的。

领导或者参与起义只是开始,如何在猖獗的敌人面前,领导部队,保存力量,保全部队,尤为重要。只有星星火种不灭,才能在以后形成燎原之势。


长征无疑是红军最艰难的一段旅程。红军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要应付敌人的围追堵截,正是元帅他们在部队中发挥重要作用,红军才很好地完成了这载入历史的征程。

当时,朱德、叶剑英、刘伯承、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彭德怀参加了中央红军的长征,贺龙参加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徐向前参加了红四方面军的长征,陈毅任红军江西军区总指挥兼政治委员等职,坚持了南方3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部队的日益壮大,随着革命事业的向好发展,他们在部队中担任着重要的领导作用。

到解放战争时期,十大元帅很多都在野战军或者军区担任领导职务,叶剑英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在担任领导的过程当中,他们带领着的战士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指挥了不少的战役军团作战。不仅自己的指挥艺术得以施展,也将革命事业带向了成功。


土地革命时期,十大元帅曾多次参加反"围剿"活动,多次带领战士们突出重围,创建新的根据地,发展和保存了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十大元帅大都指挥过着名战役,在与日本侵略者的对抗中,带着战士们,带着当地老百姓,一次次粉碎敌人的进攻,一次次歼灭敌人。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齐会战斗……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经过他们之手变得意义非凡。


解放战争时期,十大元帅领导策划或者参与了各大战役,一步步解放中国,解救全国百姓于水火之中,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元帅还带领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为正义而战。

经过连年的征战,十大元帅早已经战功累累,身居高位,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资历深、战功多、职务高,就导致他们在1952年解放军干部评级时级别都很高。这也是评定他们元帅军衔的重要条件。


按照规定,朱德、彭德怀、林彪等3人在1952年全军评级时是第一等的军委副主席级,而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7人在1952 年全军评级时是第二等的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

十大元帅在授衔时光彩夺目,无比荣耀,在这荣耀的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是肩上扛负的使命,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