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立下奇功,彻底解决北匈奴问题的人是谁?

2024-01-06 17:05:05

这篇花费时间较多,主要是一些地名较为冷僻,校准位置花费了大量时间。



永元元年六月,窦太后封窦宪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耿秉为副帅北伐匈奴。


汉军这次出动的阵仗很大,南匈奴之前只要求边境郡兵配合,窦太后直接拿出大手笔,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连同羌胡兵一同出塞,为窦宪保驾护航!



在具体战略上,窦宪听从耿秉的建议,分三路北进:



第一路:南单于屯屠何,率匈奴一万骑,出满夷谷。



第二路:车骑将军窦宪、耿秉、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率汉匈二万骑,出鸡鹿塞。

第三路:度辽将军邓鸿、左贤王安国,率汉匈二万骑,出翩阳塞。

三路大军只有一个目标:涿邪山(今戈壁阿尔泰山)

有了南匈奴指引,北伐大军精准抵达涿邪山,然而三路大军会师后却没有发现北匈奴主力。无功而返,这让窦宪回去怎么交代!

挖地三尺也要把北匈奴单于找出来。



窦宪随后下令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皆耿秉之弟)率一万精骑向北搜索,汉军运气不错,在稽落山(今蒙古西北部额布根山)终于发现北单于,一战将其击溃。



一万汉军就可以轻松击败北匈奴,可见北匈奴的实力有多虚,这也是窦宪大获全胜的一个重要背景。



得到捷报后,窦宪马上命令全军出击,在私渠比鞮海(今蒙古乌布苏诺尔湖),汉军成功包围北匈奴,一场围歼战下来,斩杀一万三千余人,俘获马、牛、羊等禽畜共计百余万头,温犊须、曰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投降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



窦宪率众人登上燕然山(今杭爱山),刻石勒功,班固在此写下了着名的《封燕然山铭》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此次北伐彻底消灭北匈奴主力,有力支援了西域的班超,很快西域的大决战也要打响,咱们稍后在西域篇还会重点展开。



汉军主力回到五原后,窦宪继续派司马吴汜、梁讽携带金帛追寻北单于,人心涣散的匈奴余部毫无战意,慑于汉军兵威,吴汜、梁讽所到之处,前后有万余人归降。

在降众的引导下,吴汜、梁讽终于在西海追上了北匈奴单于,两人劝说其仿效当年呼韩邪单于,率众归汉。惶恐不安的北单于以为汉军尚在附近,只得随吴梁两人东归,半路上方才得知汉军主力已经入塞,单于再度变心,仅让他的弟弟右温禺疑王随梁讽去洛阳。



时隔百年,北匈奴再次臣服大汉,这无疑是东汉开国后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件,足以载入历史!

永元元年九月,和帝命中郎将持节到五原嘉奖窦宪,升其为大将军。大将军的地位原在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下,但是窦宪的战功无疑让所有人都闭嘴,诏书规定:窦宪的地位在三公之上,仅在太傅之下,食邑二万户!

原先谋杀皇室的罪名自然也被洗刷干净(详见这篇:一场宫廷谋杀案是如何引发了汉匈大决战?汝南袁氏的奠基人是谁?),得意洋洋的窦宪率得胜之师返回洛阳,北征诸将一一受赏:

耿秉封光禄勋,美阳侯,食邑三千户;

邓鸿封大鸿胪;

耿谭封护匈奴中郎将;

随窦宪出征的各郡二千石长官的子弟,皆升任太子舍人。

窦氏权势更甚以往,周围聚拢一大批亲窦势力,再加上由窦宪扶上台的傀儡太傅邓彪,朝廷权力已经完全落入窦家手里(笃为卫尉,景、瑰皆侍中、奉车、驸马都尉)

窦氏兄弟竞修第宅,穷极工匠。执金吾窦景的奴仆甚至公然在洛阳抢夺财物,窦家的死对头尚书何敞上奏弹劾,被直接赶出京城,去济南国担任太傅。

权力稳固后,窦宪还不满足,他想谋取更大的功绩,对象是谁呢?还是北匈奴。

他以北匈奴单于违约为由,将单于的弟弟右温禺疑王赶回草原,窦宪再度出京屯驻凉州,谋划对匈开战。

军功派大首领耿秉已经年老体迈,回洛阳的第二年就去世了,副帅的人选窦宪索性换上了心腹邓叠。

一看汉军又要动武,北匈奴单于慌了,赶紧派车谐储王等入居延塞求见窦宪,再次重申一定履行承诺,入京朝见。

窦宪随派班固、梁讽前往迎接。

一直在旁观望的南匈奴单于栾鞮屯坐不住了,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匈奴,使汉朝永无北方之忧(宜及北虏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共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

南匈奴自然不是真心为大汉着想,他担心的是汉朝一旦接纳北匈奴,自然要分去他一杯羹,削弱南匈奴的影响力。

咱们之前分析过,以夷制夷的核心就是保持两股势力的均衡,如果北匈奴被灭,谁又能担保南匈奴不会取而代之呢?袁安之前反对窦宪北伐的理由就是:夷虏相攻,无损汉兵者也若引兵费赋,以顺南虏,则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

然而窦宪已经一统朝野,再无人可以制衡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的意志就是皇帝的意志。

南匈奴对汉庭的上层斗争十分清楚,为讨好窦宪,南单于送给窦宪一只古鼎,能容五斗,上面有“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的铭文(南单于于漠北遗宪古鼎,容五斗,其傍铭曰“仲山甫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



南匈奴那么会来事,窦宪又岂会拂其好意,暗中授意南单于可以随时动手。



有了窦宪的默许,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等将八千骑出鸡鹿塞,护匈奴中郎将耿谭一旁策应,长途奔袭北匈奴。


左谷蠡王军至涿邪山后,分为二部,一部北过西海至河云(今蒙古吉尔吉斯湖西南)北;一部从匈奴河西绕天山(即今杭爱山)南度甘微河,计划在河云北会师。



大家有没有思考一个问题,为啥汉军每次出动,都能准确掌握匈奴的动向?李广战功赫赫,却难封侯,部分原因就是屡次迷路,寻不到匈奴。



这次长途奔袭,犹如开了导航,再次成功围住北单于。北匈奴单于正一心一意迎接汉使到来,措不及防下被南匈奴大败,左谷蠡王斩敌八千,俘数千人而还,北匈奴单于只身将数十骑逃走。



眼看撕破了脸,窦宪索性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出居延塞大举北伐,在金微山汉军再次大破北单于,斩首五千余级(牛不牛,每次都能精准捕获单于的动向)

金微山之战,北匈奴的家底全部报销,彻底摧毁其抵抗意志,北匈奴单于遁走乌孙之西,不知去向,其国遂亡。

这里插播一段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的说法,匈奴余部经过上百年的迁移,向东拓展,沿路不断裹挟当地部落,进入东欧后,与多瑙河一带的哥特人等一起,继续向西侵袭,直到兵临罗马城下,最终导致这个古老帝国“在众多‘蛮族’的强大军事压力下”,一朝覆亡。如果按照在这个说法,窦宪对北匈奴的作战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也间接推动了欧洲的历史进程(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话,可以移步这篇旧文:改变欧洲版图的日耳曼民族大迁移)


祸患汉朝几百年的匈奴至此彻底退出东亚历史舞台,直到那个黑暗时代的到来,汉化后的南匈奴才会再度逐鹿中原。



单于远逃,塞北部落一时群龙无首,左谷蠡王于除鞬在阿尔泰山附近收集溃散的部众,同时向窦宪递表投降。

之前对北匈奴喊打喊杀的窦宪再次大转向,向朝廷上书请立于除鞬为北单于。

窦宪击败北匈奴的确功劳很大,但实事求是的说,窦宪对北匈奴的作战,从头到尾完全以个人的喜好为准,从纳降,到反悔,从出兵,到再次纳降,反反复复,一年时间里,对匈战略变了三次!



窦宪的多变再次引起袁安的愤怒,袁安认为:光武帝招抚怀柔南匈奴,并不是让他永远安居内地,而是一个权宜之计,是出于想让他们去抵抗北匈奴的缘故。如今北方已经安定,应该让南单于回到北边去,没必要再花钱了(光武招怀南虏,非谓可永安内地,正以权时之算,可得捍御北狄故也。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单于反其北庭,并领降众,无缘复更立阿佟,以增国费)



窦宪仗恃自己的权势,言词骄傲,揭人之短,甚至恶言骂袁安,提出光武帝诛杀大司徒韩歆、戴涉的例子来威逼袁安,袁安很硬气,始终寸步不让。



然而在窦宪的高压下,其余重臣如太尉宋由等皆议可许,朝廷遂从之。



永元四年,窦宪派耿夔为“护北匈奴中郎将”,持节卫护于除鞬屯伊吾,赐于除鞬玺绶,玉剑四具,羽盖一驷,正式册封为“北单于”。

窦宪认为自己给了于除鞬如此之大的情面,北匈奴以后应该对他感恩戴德,只可惜,转年北匈奴就再次反叛,长史王辅仅率骑兵千人将北单于于除鞬斩杀并尽歼其部落。

立单于事件让窦宪明白,朝廷内部还有一定的隐患,尤其袁安始终是一个?麻烦。

作为和帝唯一的依仗,外朝诸公里只有袁安敢于与窦宪抗争(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恃赖之)

窦宪不是不想将袁安赶走,然顾忌其名气、威望,一时下不了手,他只得把目标瞄准袁安的同党,尚书仆射郅寿和司徒府的属官周荣。

郅寿为人公正严明,从不偏私。在冀州刺史任上,将当地的皇室贵胄治的服服帖帖。之后入朝担任京兆尹,洛阳的豪族莫敢干犯(肃宗奇其智策,擢为京兆尹。郡多强豪,奸暴不禁。三辅素闻寿在冀州,皆怀震竦,各相检敕)

手下亲信都愿意为他效死卖命(寿虽威严,而推诚下吏,皆愿效死,莫有欺者)

然而得罪豪族的郅寿仕途并不坦荡,三迁尚书令的他最后在袁安的力荐下复征为尚书仆射。

郅寿曾当面怒斥窦宪就是“王莽”(前后上书陈宪骄恣,引王莽以诫国家),还指责窦氏兄弟挥霍无度,导致国库空虚(是是、时,宪征匈奴,海内供其役费,百宪及其弟笃、景并起第宅,骄奢非法,百姓苦之。寿以府臧空虚,军旅未休,遂因朝会讥刺宪等,厉音正色,辞旨甚切)

窦宪大怒,诬陷私买公田,将其下狱(陷寿以买公田诽谤,下吏当诛)

袁安奋力营救,才得以减轻罪名,流放地方。然而郅寿还是选择了自尽,为啥呢,史书的这句话给出了答案,家属得归乡里,窦宪的睚眦必报,人尽皆知,郅寿不想连累家人?。

除掉郅寿,下一个目标就是周荣,又一位开创家族?基业的大人物,周瑜的高祖父出场了。

袁安十分器重周荣,弹劾窦宪的奏表,全由周荣草就。窦氏的马仔,时为太尉府属的徐来曾恐吓周荣:你为袁公心腹,排挤窦氏,窦门刺客遍布城中,你出入可要小心呀!(子为袁公腹心之谋,排奏窦氏,窦氏悍士刺客满城中,谨备之矣!)

周荣没有被他吓倒,强硬回答:荣江淮孤生,蒙先帝大恩,以历宰二城。今复得备宰士,纵为窦氏所害,诚所甘心?。

周荣最终还是被窦宪排挤出京,去?外地担任县令。后来窦氏被和帝铲除,曾经的反窦斗士周荣由此显名,擢为尚书令,庐江周氏由此开始迈入东汉顶级家族之列!

袁安越发孤立无援,悲愤之下,袁安一气病倒,临死前他推荐太常丁鸿为司徒,袁安没想到的是,不起眼的丁鸿居然完成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