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为什幺说两伊战争是用现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战争?两伊空战史话

2020-05-11 18:00:44

单从军事角度来说,两伊战争几乎不够格称为是一场战争,两支三流军队进行了持续八年的混乱厮杀,双方的指挥极为笨拙而又自以为是,空中作战的水平更是低得无以复加。

大致上说,两伊战争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伊拉克发动“闪电战”,这个阶段从1980年9月到次年3月,伊拉克处于优势。第二阶段是相持,从1981年4月到当年底,伊朗人顽强阻击,遭到损失的伊拉克人无力赢得战争。第三阶段从1982年3月开始,缓过气来的伊朗军队采用人海战术发动反攻,战场主动权易手。第四阶段是伊朗战略反攻,陆续发动代号为“曙光”的进攻战役,双方均遭到重大损失。第五阶段是从1984年3月开始的袭船战,这时双方作战行动明显减少,争夺焦点转为袭击对方的石油运输线。

以空中作战而言,只有第一阶段和袭船战时期比较活跃。

中东的“泥足巨人”

在巴列维国王当政时期,伊朗空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兵种,政府不惜血本,采购了大量现代化武器。在1970年到1978年间,伊朗空军的采购费用从9亿美元窜升到令人吃惊的120亿美元,并聘请了1100多名美国军事顾问,协助部队进行教育和训练。部分伊朗飞行员的技能已经达到美国空军的水准。

战争爆发前,伊朗空军拥有70000人,各型作战飞机548架,其中F-4D/E型战斗机190架、F-5E/F战斗机166架、F-14A战斗机77架、RF-4E侦察机14架、波音707空中加油机14架、波音747空中加油机9架、C-130E/F/H运输机54架、F-27运输机18架、隼20型运输机4架、“百舌鸟指挥官”式运输机3架。伊朗陆军航空兵还大量装备着AH-1、小羚羊等武装直升机。与其它阿拉伯国家相比,伊朗空军在数质量上都占有明显优势,但由于伊斯兰革命的影响,伊朗空军的零部件供应完全中断,加上维修、保养水平低劣,以致真正能够作战的飞机并不多。另外,由于意识形态原因,飞行员被阿亚图拉·霍梅尼大批扔进监狱,也影响了战斗力。

战争爆发前,伊朗空军的弹药储备也少得可怜,只有750磅炸弹12000枚、2000磅炸弹1000枚、“小牛”式空地导弹2500枚、“麻雀”中程空空导弹和“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各1000枚,根本无法应付一场长期战争,就是这点储备,也有相当一部分因保养不利难以发挥作用。新政权对亲美的飞行员进行了清洗,以致有经验的飞行员严重不足,在着名的布什尔空军基地,懂得如何使用“小牛”导弹的飞行员只有2人。另外,伊朗空军储存有大量的美制凝固汽油弹,但在战争中从未使用,原因不明。战前,伊朗向美国订购了160架F-16战斗机,但革命后即被美国扣留,已不可能交货。

伊拉克的空中力量没有伊朗这样吓人。战争爆发前,伊拉克空军拥有38000人(包括10000人的防空部队),各种飞机384架,其中图22轰炸机12架、伊尔28轰炸机10架、米格23D战斗机80架、苏7战斗机60架、苏20战斗机30架、“猎人”式战斗机20架、米格21战斗机115架、T52战斗轰炸机12架、安2运输机10架、安12运输机8架、安24运输机8架、安26运输机2架、图124运输机2架、伊尔14运输机13架、“苍鹭”式运输机2架。伊拉克陆军航空兵还大量装备苏联的米24D武装直升机。伊拉克的工业基础不如伊朗,战前连小型武器也不能生产,作战飞机出勤率完全受制于生产国。但伊拉克的国际环境比伊朗要好一些,就像萨达姆自己说的:“伊拉克是阿拉伯世界反对伊朗革命的急先锋!” 多数阿拉伯国家都支持伊拉克,甚至派出了志愿军参战,除了叙利亚以外。叙利亚虽然也是复兴党执政,但与萨达姆几乎水火不容。伊拉克手里还握有相当数量的国际武器定单,与伊朗不同的是,这些定单不会被卖主取消,其中包括应于1981年2月到货的60架法国“海市蜃楼”式飞机,还有36架幻影F1EQ、18架苏制米格25和85架米格23战斗机即将到货,这还不算战争爆发后,苏联给萨达姆运来的大量武器装备。

从双方空中力量对比看,以美制飞机为班底的伊朗空军在数质量上均占优势,美国训练的飞机员也胜过伊拉克那些苏联和捷克的学生,但伊拉克空军在持久战斗力和实际出勤率上占优势。

可笑的空中“闪击战”

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候赛因以遏止伊朗输出革命为名,对伊朗发动了先发制人的“闪电战”,有趣的是,1991年在科威特他也是这幺做的。实际上,整个9月上旬双方就已经摩擦不断,但都是小打小闹。9月13日,伊朗总统巴依萨德尔和总理拉贾伊乘直升机正在西部前线进行视察,伊拉克的米格23D突然出现,向直升机开火,幸亏护航的伊朗F-4战斗机及时赶到,才把入侵者赶跑。9月15日,双方还发生过几次空战,这种所谓空战“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方式,最新式的飞机总是在空中绕圈子,相互追逐,结果你追不上我,我也打不着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萨达姆决定大打出手。

按照伊拉克人的如意算盘,9月22日下午14时,伊拉克空军将对伊朗西部的大不里士、克尔曼沙赫、哈马丹、迪兹富勒、阿瓦士、阿巴丹、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和布什尔等10个重要目标以及德赫洛兰和纳夫特沙阿的雷达站同时进行空袭。伊拉克人恬不知耻地声称空袭目标是“夺取空中优势”,但事实却令他们大出洋相。

伊拉克人的进攻确实达成了突然性,但执行得却是一团糟,他们竭尽所能,首轮攻击也只能出动40~50架飞机,这与384架的飞机总数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原因可能是缺乏训练有素的飞行员,萨达姆把几个最好的战斗机中队留置不用,而即使是这几个中队也只接受过第三流的训练。伊拉克飞机以2~6架为一个编队,分散空袭10个目标,无论是强度和力度都不够。

值得庆幸的是,伊朗人根本没有准备。在德黑兰的梅拉巴德机场,伊朗飞机毫无防备地整齐停放在跑道上,但偷袭的伊拉克人仍未占到任何便宜,仅炸毁波音707客机和F-4战斗机各1架,而这也是首轮空袭中伊拉克人取得的惟一战果。在设拉子、博什哈尔和迪兹富勒的空军基地、哈马丹的萨洛空军基地、伊斯法汗的卡特默空军基地、阿加贾里的奥姆巴里空军基地、克尔曼沙赫和阿瓦士的空军基地等重要目标,伊拉克人都是无功而返。

教条主义的战术

伊拉克空军司令部指挥无能,选定在下午14时进行空袭,纯粹是弱者的战术,如何在攻击后借助夕阳迅速逃跑显然是他们更为关心的问题(夜间空袭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伊拉克飞行员根本没有接受过全天候作战训练)。所谓的“强大空袭”实际上只持续了50分钟,仅有一个攻击波次,完全丧失了通过反复空袭扩大战果的可能。伊拉克飞行员训练不足、缺乏经验,他们在进攻伊朗的几个重要机场时,采用超低空水平进入式攻击,以致投下的重型炸弹信管来不及引爆,一半以上成了哑弹,如果能够一边观察一边反复进行攻击,战果肯定会更大。另外,伊拉克飞行员一味瞄准跑道攻击,在他们热衷于把跑道炸成“蜂窝”时,却忽略了指挥塔、雷达、油库等重要的管制、补给设施,因此无法摧毁伊朗空军的持续作战能力。如果伊拉克人能够像1967年“六天战争”中以色列空军那样反复地实施攻击,那它至少可以把半数伊朗飞机炸成碎片。

此外,伊拉克人也受到装备本身的限制。它的主战机种米格23D最大航程仅2000公里,载弹量仅4吨,而伊朗的F-4最大航程为4400公里,载弹量6.4吨。伊拉克空军基地都在距离边境150公里以内的地区,除紧靠约旦的一个基地外,其余都在伊朗空军的打击范围内,而伊朗的基地却比较分散,三分之二以上都在米格23D的航程之外,因此伊拉克人徒呼奈何。

首轮空袭的插曲

一个具体战例来自伊拉克第11战斗机中队,由王牌飞行员阿卜杜拉·阿德南率领的这个中队当时奉命从摩苏尔基地起飞,掩护10架苏20攻击机袭击伊朗的重要城市设拉子。他们以规矩的“方块心”队形飞临设拉子基地上空,伊朗的防空雷达相当幼稚,以致伊拉克飞机进入纵深100多公里后才被发现。阿德南于是命令迅速下降到雷达盲区飞行,但由于苏20没有地形匹配装置,在伊朗西部的崇山峻岭中容易出事,所以伊拉克飞机又很快爬高。

9月22日13时25分左右,伊拉克飞机准时到达设拉子上空并开始投弹,当时伊朗的F-4E飞机整齐的摆放在停机坪上,根本没有多少伪装,在阿德南看来,“这次任务简直就跟演习差不多。”然而,实际情形却远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由于伊拉克飞行员缺乏实战经验,再加上苏联教官一再强调中高度轰炸战术,苏20攻击机的飞行员在攻击跑道时便浪费了几乎全部的弹药,等到要摧毁F-4E时却只好由保护他们的阿德南代劳了,后者于是命令手下的米格21以俯冲攻击的方式,用机炮、空空导弹轮番对地面进行扫射,但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打击根本无济于事,设拉子基地在空袭后虽陷于瘫痪,可宝贵的22架F-4E战斗机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狂怒的伊朗人转入反击

伊朗空军的情况比伊拉克人好不了多少,首轮空袭过后,伊朗的空军指挥系统一片混乱,以致当伊朗王牌飞行员穆尔韦兹·沙姆尼克来到大不里士的空军司令部时,发现那里的情况简直如同“一团乱麻”。由于美国制裁和革命的影响,只有40%的F-4、60%的F-5可以作战,先进的F-14战斗机缺乏零件,根本动弹不得,仅10%勉强可以升空,但只能当作预警和空中指挥机使用,无法参加作战。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伊朗空军从初次打击中恢复过来后(其实根本毫无损失),仍然有能力进行反击。

9月23日凌晨,20架伊朗的F-4E战斗机分几批携带相当于伊拉克人首次进攻3倍的弹药猛烈轰炸了伊拉克的拉希德机场和巴格达机场,与伊拉克不同的是,6时50分,伊朗人出动了第二攻击波。9月23日,伊朗飞机还袭击了巴格达、巴士拉和重要油田基尔库克,伊拉克空军也不甘示弱,轰炸了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和石油港口哈尔克岛,两国赖以生存的石油设施都受到严重破坏。

9月30日,伊朗飞机击中巴格达市区西南方的一个发电厂,油罐中弹,大火席卷着浓烟将巴格达市烧烤了整整一天一夜,大街小巷不时可见一只只被浓烟呛死的鸽子,一到夜晚,几乎整个巴格达都成了一座死城。萨达姆被迫下令实行灯火管制。紧接着,伊朗空军又出动140架飞机,飞临巴格达、巴士拉等城市及15个军事基地和一些石油设施的上空,一口气击落伊拉克飞机6架。

第一次真正的空战

在两伊战争的第一阶段,真正的空战几乎没有发生,仅有的一次例外发生在9月22日下午17时52分伊拉克第一波空袭时。当时,伊拉克的4架米格21战斗机在返航途中遭到数架伊朗F-4战斗机的伏击,高度5000米,双方速度保持在700公里,F-4向米格21编队急转并发动攻击,米格21被迫与F-4实施并不擅长的水平格斗。两架F-4抢先切半径,各击落米格21一架,随后其余的F-4从不同方向展开围攻。剩下的两架米格21打得十分顽强,双方格斗近3分钟,高度从5000米打到500米。F-4共发射AIM-9L“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10枚以上,均被米格21摆脱,但随着被召唤来的伊朗飞机越来越多,伊拉克飞行员“无力回天”,两架米格21试图边格斗边撤出战斗,但终于在距离本国机场上空仅25公里处,双双被F-4追尾发射的4枚AIM-7E麻雀导弹击落。

令人作呕的宣传攻势

尽管双方在第一轮空袭中的表现都差强人意,但在自吹自擂上他们至少旗鼓相当。萨达姆宣称:“伊拉克将在波斯湾保持五十年的军事优势。”他们的第一号战报吹嘘“空袭取得了巨大战果,摧毁伊朗飞机189架,武装直升机4架,己方仅损失飞机10架。”按照这份战报,三分之一的伊朗空军已经报销,但伊拉克人还念念不忘指责苏制武器的性能不佳,宣称很多炸弹没有爆炸,否则战果会很大。伊朗人也不示弱,他们宣称在反击中“摧毁了伊拉克90%的石油设施和装运设备。”如果真是那样,完全依赖石油贸易的伊拉克经济早就崩溃了。这种自吹自擂的情况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沿续下去,也许极端专制的国家需要用虚构的胜利来维系民心士气,以致于双方最后都宣布击落了超过对方飞机总数的战果。不过,政治家们自己心中有数,10月18日,伊朗总统巴依萨德尔承认“伊朗军队因美国制裁的影响而武器装备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空军的战斗力。第二天,萨达姆也在广播讲话中也承认“伊朗飞机能够轰炸我国任何地区,这是因为伊拉克国土狭小,而伊朗又拥有太多的飞机。”

有趣的国际争端

1981年4月4日,伊朗空军策划了整个战争中最大胆的一次行动,数架F-4E战斗机突入伊拉克纵深,轰炸了H3石油军事综合体系,并对其附属设施—瓦利德机场进行了攻击,那里是伊拉克空军图22和伊尔28战略轰炸机的基地。这次轰炸不仅出乎伊拉克的意料,也使西方观察家大吃一惊,因为即使从距离H3最近的伊朗雷扎耶空军基地起飞,直线航程也超过810公里,F-4E全副武装,超低空飞行,避开雷达监视,其往返航程已超过了极限。伊拉克人也宣称己方雷达侦知伊朗飞机进入了领空,但目标在67分钟后突然消失,显然飞出了伊拉克空域,不过很快它们又再次出现,超低空实施了轰炸。当时,美国陆军学院的W·O·斯托登梅尔上校据此判断,伊朗的F-4E战斗机进行了空中加油,不过在缺乏训练的情况下,这样做显然非常冒险,虽然战前伊朗接收了14架波音707-3JC,其中6架安装了空中加油伸缩套筒,还加装了软管锥套式翼尖加油吊舱,但能否真正在实战中使用仍是一个未知数。西方军事观察家推测,可能是叙利亚对伊朗人开放了领空,允许伊朗飞机在其基地休整加油后实施攻击的,当然叙利亚政府对此断然否认。

伊朗人的进攻执行得固然很漂亮,但在军事上意义不大,只是显示了其空军的威力而已。1980年11月12日和11月16日、1981年10月1日,伊朗空军还对科威特进行了三次精心计划的“误炸”,借以警告后者停止对伊拉克人明目张胆的支持。当时为了躲避伊朗空军的袭击,大批伊拉克飞机被疏散到约旦、科威特、也门、阿曼和阿联酋等国家,这些国家对伊拉克的支持相当露骨,科威特经陆路为伊拉克送去大量物资,甚至为之垫付了大量购买苏联武器的款项。1991年萨达姆为了赖帐,悍然入侵了科威特,说来也是那时埋下的祸根。从政治上说,伊朗的攻击相当冒险,因为它很可能使战争全面升级,但轰炸至少也起了两个作用:一是迫使疏散的伊拉克飞机返回本国,二是海湾国家在支持萨达姆时不得不谨慎小心起来。当时,沙特阿拉伯向美国人求援,华盛顿的反应是立即送去了4架预警飞机。

毫无作为的防空系统

两伊战争的一个奇怪现象是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防空武器毫无表现,考虑到两国都拥有种类齐全的高炮和相当数量的防空导弹,这种情况颇不寻常。伊朗有1800门23毫米、35毫米、40毫米、57毫米、85毫米的牵引高炮和4个“霍克”防空导弹营、5个“轻剑”防空导弹营和25枚“山猫”防空导弹;伊拉克也拥有全套的苏制防空系统,包括1200门23毫米到100毫米的牵引式高炮,还有着名的ЗСУ-23-4和ЗСУ-57-2自行高炮,其余萨姆7、萨姆3、萨姆6防空导弹也都有充足的装备。那幺究竟是什幺原因使得这些武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呢?

首先是缺乏先进的预警系统。伊拉克人采用苏联的防空作战模式,喜欢像越南战争中那样先用航空兵在远距离实施截击,然后再用导弹和高炮在目标周围直接保卫目标,这样做的好处是根本不需要识别哪一架飞机是己方的。可是在两伊战争中,双方的距离却很近,像巴格达这样的要害目标距离伊朗边境只有120公里,飞机很容易超低空突破警戒雷达迅速接近目标,防空系统即使发现也只有很短的反应时间,这就给截击带来了困难,更不用说,双方都缺乏熟练的雷达操作员了。此外,驾驶F-4战斗机的伊朗飞行员从他们的美国教官那里学到了对付防空系统的成功经验,那是总结越南战争教训的产物。伊朗飞行员在发现敌方发射导弹后,立刻从正面向导弹进行俯冲然后迅速拉高或大角度高速机动,雷达制导的萨姆导弹通常无法正确应对这种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小口径的自行高炮倒有了用武之地,伊拉克的ЗСУ-23-4和ЗСУ-57-2自行高炮射速达到惊人的每分钟4000发,它们击落了一些伊朗武装直升机,但这种武器对付固定翼飞机的效果并不明显。萨达姆自己也犯了错误,为保卫巴格达和重要目标不受伊朗飞机的袭扰,大部分萨姆导弹和自行高炮在进入伊朗后不久就撤了出来,从而使地面部队失去了保护。伊朗人与伊拉克正好相反,他们过分依赖导弹而忽视了高炮的作用。

威风八面的“雄猫”

F-14“雄猫”战斗机可能是两伊战争中最受人敬重的武器了,伊朗也是这种超级武器惟一的国外客户,引得众多阿拉伯国家甚至大名鼎鼎的以色列空军也是垂涎三尺。

1972年5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伊朗,巴列维国王向他提到苏联空军的米格25高速战斗机多次侵入伊朗领空,希望尼克松能够提供阻止这些“狐蝠”的更先进战机,后者推荐了F-15和F-14让伊朗人选择,巴列维挑中了F-14“雄猫”战斗机,美国政府很快批准了这项交易。1974年1月签署的最初协议里只提供30架“雄猫”,而6个月后合同里又增加了50架。与此同时,伊朗控制的梅利银行同意向格鲁曼公司提供7.5亿美元的贷款,以此消除美国政府取消对格鲁曼公司20亿美元贷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伊朗的贷款也确保了格鲁曼公司能在未来得到美国银行财团12.5亿美元的贷款。

伊朗的F-14和美国海军使用的原型机几乎相同,电子设备相对弱化了一些,但保留了着舰装置,虽然伊朗并没有航母。很快,首批F-14进驻伊斯法汗空军基地。1977年5月,伊朗举行皇室50周年庆典时,12架F-14已经交付完毕。

伊朗为“雄猫”定购了714枚AIM-54“不死鸟”导弹,但实际只有284枚交货。这些导弹与美国海军的比较,在性能上有一点降低。1979年4月1日,由阿亚图拉·霍梅尼领导的伊朗新政府取消了与西方军火商的武器合同,其中包括400枚“不死鸟”导弹。美国随即中断了与伊朗的合作,实行严厉的武器禁运。到1979年8月,西方人士宣布,77架F-14A“雄猫”已经被损坏,因为它们不能再发射“不死鸟”导弹了。据分析,这可能是格鲁曼公司的员工干的,也可能是由伊朗空军中的亲西方人士所为,甚至是伊朗革命者自己干的,因为他们不希望空军沾染任何西方的东西。当时,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伊朗空军中能正常飞行的“雄猫”在10架以下,而剩下的则扮演“器官捐献者”的角色,提供宝贵的零配件。伊朗则声称这些评估是“帝国主义的宣传”,并称“雄猫”性能未受影响。

F-14的优异性能决定了它是伊朗人的一张王牌。在高推力的情况下,F-14能长时间维持在77度的高攻角,即使伊朗飞行员也能将速度飞到2.25马赫,在这种高速下能够作出6.5G的过载,它从静止加速到1.8马赫的仅需75秒,在挂载4枚AIM-54“不死鸟”导弹、2枚AIM-7E“麻雀”导弹与2枚AIM-9L“响尾蛇”导弹的情况下,F-14可以在距离基地280公里范围内执行战斗空巡任务达1.5小时。在相同挂载下,F-14A可在远离基地处以1.3马赫的速度执行拦截任务,它的敏捷性也是笨拙的苏制飞机望尘莫及的。

伊朗人竭尽全力保持F-14的战斗力,不惜花费比国际市场高出2倍的价格从其它国家购买零配件和机载武器。由于AIM-54“不死鸟”导弹实在太宝贵了,F-14战斗机如果不遇到像轰炸机一类的高价值目标,是不允许使用这种超视距武器的,而剩下的战术便是利用近程格斗来消灭对方。伊朗王牌飞行员穆尔韦兹·沙姆尼克描述了驾驶F-14作战的规则和技巧:鉴于伊拉克使用的苏制战机雷达较为原始,它们利用脉冲多普勒原理将地面杂波滤除,以保证中低空的正常运行,然而该原理是利用地面速度为零的道理,将多普勒频率移动为零的信号滤除,如果敌机的速度矢量与战机雷达的波束垂直的话,则敌机的径向相对速度就跟地面一模一样,势必被雷达当作是杂波滤除,所以F-14战斗机便可用“侧滚”的高难度机动渗透到伊拉克飞机防线以内。首先,伊朗飞行员通过雷达报警器发现敌机雷达的方向,当发现雷达信号变成锁定状态或推测敌机可能发射空空导弹时,马上以最高的转弯率进行急转弯(F-14完全可以忍受这样的高过载,而伊拉克飞机这样做则可能发生解体),转到雷达波与飞行方向垂直的位置,则锁定的截击机雷达将会脱靶,导致制导导弹失效。

那段时间是F-14的幸福时光,“雄猫”击落了18架伊拉克战斗机和直升机,而自身却毫发未损。在伊朗陆军节节败退、处境极为困难的时候,空军的表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伊朗实现后备力量的总动员赢得了时间。到1981年1月,前线态势已基本恢复正常,伊朗陆军顺利地将伊拉克人赶过卡仑河,石油重镇阿巴丹的围困解除了,取得开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萨达姆遭到难以忍受的损失,特别是完全由来自他家乡蒂克里特的士兵组成的伊拉克精锐部队第10装甲师全军覆没,严重动摇了军心士气。

F-14给伊拉克飞行员造成了难以克服的心理阴影,王牌飞行员阿德南后来回忆:“那时我们对F-14战斗机配备的休斯公司的输出功率达10千瓦的AWG-9雷达特别敏感,只要伊朗F-14战斗机特有的雷达波一出现,不管伊拉克飞机有多少,马上就会四散奔逃。飞行员们私下打趣地说,如果伊朗人知道这个秘密,只要让所有伊朗飞机都能发出AWG-9的雷达信号,我们就甭想作战了。”

为了解除F-14的威胁,萨达姆亲自出马,向生产幻影系列战机的法国达索·布雷盖公司求购新式武器。1982 年,首批36架幻影F1战斗机装备伊拉克空军,这种飞机摈弃了三角翼布局,改为利于空战的后掠翼设计(它使飞机能多做1个G的过载飞行),可多携带40%的燃料,使用多种工作模式的塞拉诺IV雷达,马特拉公司提供的较先进的R530F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和“魔法”红外制导导弹也使其如虎添翼。不过,即使是幻影F1,要与F-14一较短长仍嫌底气不足,因为F-14的飞行姿态完全是由计算机控制,可根据不同飞行状态,使机翼变换到最佳角度,绝对不能与F-14发生近距离格斗,“如果你不能在50公里外打掉F-14,一旦接近到5~6公里内进行格斗的话,你必死无疑。”阿德南说:“战争进行到那种状态,已经没有任何人性可言,上级鼓励我们实施‘陷阱’战术,就是让一部分飞行员驾驶落后飞机充当诱饵,将伊朗人引进幻影F1战斗机携带的导弹射程内,这种同归于尽的战术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不知道什幺会轮到自己。”别人的伤亡果然成为第11战斗机中队战绩增长的基石,1982年2~10月,他们总计击落18架伊朗战机,但大多是老旧的F-4或F-5战斗机(猎物中还有更令人扫兴的英国“猎人”式攻击机,它的价格甚至没有一枚R530F空空导弹值钱),而最有价值的F-14却一直没有成为伊拉克人的战利品。

谈到第一次击落F-14时的情景,阿德南至今仍然十分兴奋,他回忆说:“1982年11月21日凌晨,我们破天荒地掩护一批图22轰炸机去袭击德黑兰的军事目标,返航途中,在前面开路僚机突然传来收到AWG-9雷达信号的消息,我询问来的是单机还是编队,回答是‘3~5 架,呈纵队拦截队形’,我一阵亢奋,撒旦终于出动了。”阿德南所在机群的6架幻影F1战斗机配备有14枚射程达到50公里的R530F导弹,取胜的希望就寄托在它们身上,“我们没有考虑再动用‘陷阱’,因为从形势上看得出来,我们敢于空袭他们的首都,伊朗人显然被激怒了,即使不用诱饵,伊朗空军必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阿德南的座机与其他3架幻影F1立即将雷达切换到导弹待发状态,伊朗的F-14战斗机还在卖弄自己的超机动性能,“侧滚”的绝技在幻影F1战斗机所携带的塞拉诺IV雷达眼里却是不折不扣的自杀,因为“侧滚”90 度意味着F-14奉送对手90度的角度优势,幻影F1只要再转到另一个90度,“雄猫”就变成了“死猫”(180度的角度优势,也就是机头正对着敌机机尾),同时法制战斗机上安装有数据链,4架伊拉克幻影战斗机互相交换了情况。下面的空战变得按部就班,1架轮廓清晰的F-14战斗机成功用“侧滚”及降低高度的办法逼近了阿德南的视线范围,但当阿德南驾机进入近距格斗时,便轻而易举地咬住F-14的尾巴,终究将这架自以为是的F-14击落到德黑兰郊区的荒地中,时间是凌晨5时22分。这是一个相当偶然的胜利,在多数情况下,F-14仍然把幻影F1和苏式飞机送回了老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F-14的AIM-54“不死鸟”和AIM-7“麻雀”导弹逐渐失效,但聪明的伊朗人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们让F-14携带MIM-23“霍克”地对空导弹,这种非凡的改装其实把“雄猫”的AWG-9雷达当成了连续波发射器,但实战效果如何不得而知。

1985年2月11日伊朗革命节期间,25架F-14密集编队从德黑兰上空掠过,接受了政府领导人的检阅,这显然是对诸如“F-14已经变成一堆废铁”之类评论的最好回答。

震惊世界的袭船战

其实,袭击油轮的作战方式很早就在两伊战争中出现了,但那时还只是孤立的行动,并没有明显的目的性,也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1980年10月1日,伊拉克的米格21就用炸弹攻击伊朗油轮“伊朗巴德”号,使这艘船搁浅,同一天,又打沉另一艘伊朗油轮“塔哈”号,两天后,伊朗的F4E实施报复,用炸弹击沉为伊拉克运送石油的希腊油轮“Laky”号,并把科威特油轮“伊本·埃尔·哈塔姆”号送入海底,此后类似的互相攻击不断发生。

1982年底,伊朗在对巴士拉的攻势中受挫,不仅士气未被击破,反而却更加惊人地“勇敢和团结”,频频向伊拉克人发起反击,这使萨达姆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伊拉克惟一比伊朗占优势的是空军,但原先部署在里海地区、用于防范前苏联的“霍克”、“奈基”等中远程防空导弹部队,被逐步调到西南部前线,构成阻拦伊拉克战机骚扰的“天网”,日益强化的防空力量不允许伊拉克人再冒险深入其腹地。尤其是伊朗通过阿富汗游击队乃至军火黑市得到大量“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使伊拉克战机连近距离支援陆军的能力都大打折扣,仅1983年4月就有7架幻影F1被击落,还有为数不详的幻影F1由伊尔-76 运输机送回法国原厂修理。很显然,消耗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萨达姆感到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空中优势,他可能会成为失败者,于是这位独裁者决定冒险扩大“袭船战”的规模,这样不仅可以击沉更多的伊朗油轮,控制它的经济命脉,还能将其他国家包括美、苏两个大国也卷进这场消耗战,共同向伊朗施加压力。

1983年10月,萨达姆宣称要用5架装备有“飞鱼”导弹的战机袭击油轮,霍梅尼对萨达姆的恐吓自然不会示弱,宣称一旦伊朗的油轮或海上石油设施遭到袭击,他们将立即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西方人最初觉得这纯粹是讹诈,因为伊拉克的石油大多都是从陆路输油管道运出的,相反伊朗自己的原油出口却主要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因此封锁该海峡对打击伊拉克没有意义。相反,一向纵容偏袒伊拉克的海湾六国和整个西方都会为此大倒其霉,因为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石油运不出去,西方将陷入瘫痪状态,而海湾国家的财路也就断绝了。于是海湾合作委员会一面劝说萨达姆不要破坏伊朗的石油设施,一面又建立快速反应部队以保护海峡畅通;美国为维护本国的石油供应,一边向沙特提供“毒刺”导弹,一边也着手军事介入的准备。

1984年3月27日,伊拉克终于向一艘倒霉的巴拿马籍油船痛下毒手,这也预示着两伊战争的新阶段——袭船战开始了。有趣的是,双方其实都缺乏进行这种斗争的准备。伊拉克主要依赖“超军旗”飞机和“飞鱼”导弹,偶尔也使用幻影F1和米格23。“超军旗”飞机在马岛战争中声名鹊起,但它实在不是什幺超级武器,而是一种老旧的小型战斗轰炸机,大约只相当于美国人早已淘汰的F-100“超级佩刀”式飞机,“飞鱼”导弹的爆炸力只相当于一枚500磅炸弹,可是它的价值却超过10万美元,因此用它来袭击毫无防备的油船或货船简直是得不偿失。米格23作为一种比较廉价的武器也许值得考虑,但用它来袭击海上目标可靠性太低了。于是伊拉克人也使用幻影F1、图16轰炸机或是直升机之类的武器。与之相反的是,伊朗的选择比较简单,他们通常只用F-4战斗机进行这类攻击。

从使用的武器来说,伊拉克主要用图16轰炸机的“鳟鱼”、“鲑鱼”、AS11、AS12导弹以及炸弹和火箭,还有就是“超军旗”的“飞鱼”和幻影F1挂载的导弹。伊朗主要使用C130E/H“大力神”运输机、“猎户座”海上侦察机发现目标,然后用F-4携带的AMG-65B“小牛”导弹和AB12空地导弹进行攻击。

伊朗人报复来得很快,就在伊拉克人大开杀戒一天后,F-4E战斗机就袭击了靠近巴林的一艘科威特油轮。仅5周内,就有11艘船只受到两伊双方轮番袭击,其中10艘是油轮。6月5日,5架沙特阿拉伯战斗机在美国预警机的指挥下击落一架伊朗F-4E战斗机。你来我往的“袭船战”使伊朗的石油出口由每天的180万桶锐减到70万桶,伊朗的财政地位被严重削弱,只得放弃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到1985年2月,共有108艘船只遭到两伊飞机导弹的袭击,其中伊拉克袭击84艘,伊朗袭击24艘,“袭船战”并未能使战争停下来,也未导致战争无限扩大。伊朗力图以消耗战拖垮伊拉克,萨达姆也意识到袭船战只能达到削弱伊朗的目的,不能使其全面崩溃。

截止到1985年8月,大约有26艘船只被34枚导弹和5枚炸弹击沉,伊拉克飞机有意在最大距离上发射导弹,而对攻击结果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萨达姆不想过分刺激伊朗。袭船战的主要损失是由空地导弹、炸弹造成的,而反舰导弹却没有什幺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装满原油的油舱比空油舱更能抵御导弹的袭击,原油较炼过的石油易燃程度差,油舱和舱壁的构造也防止了火势蔓延,而导弹造成的损毁主要集中在船只尾部,因为船只轮机舱发出的热量成了热寻的导弹的最好目标,而反舰导弹主要是雷达制导的。此外,伊朗每次攻击都使用美国休斯公司的AGM-65B“小牛”电视制导导弹,虽然西方人士根本无从判断伊朗人使用这种武器的具体情况,但他们确信这种导弹的战斗部都是采用锥形装药,因此对付小型近海巡逻艇还可以,对付大型油轮就无能为力了。

从双方使用的武器来看,伊拉克的战绩比较分散,米格21只有2次击沉纪录,而且都是在战争早期;苏20有2次击沉纪录;米格23BK则只有一次,那是战争末期的1988年5月14日用炸弹打沉油轮“Seawise Giant”号。超军旗的战绩共有12次,都是由AM39“飞鱼”导弹完成,由于“飞鱼”的爆炸力不足,通常需要第2次攻击;幻影F1EQ5和EQ6则完成了至少60次以上的成功攻击,它们也都是使用AM39“飞鱼”完成攻击的;来自中国的轰6D完成了6次成功的攻击,使用的武器都是C601反舰导弹,而且都是在战争后期,第一次是在1988年2月5日;图22B也用500公斤炸弹完成了两次成功的攻击;但令人震惊的是SA321GV直升机才是伊拉克人真正致命的武器,它的AM39“飞鱼”导弹战绩最高。

从伊朗方面来看,F4E完成了32次成功的攻击,武器都是AGM65A“小牛”导弹,也有65mm火箭和炸弹,AH1J直升机也用20mm机关炮和68mm火箭打沉了若干艘油轮,伊朗海军也用AB212直升机的AS12导弹打沉过一些船只。

由于袭船战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萨达姆开始寻找新的目标,哈尔克岛是伊朗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和运输港口,1984~1985年伊朗预定的石油收入为235亿美元,哈尔克岛就担负了200亿美元。于是,伊拉克将轰炸目标瞄上了哈尔克岛。奇怪的是,哈尔克岛处于伊拉克的SS-1“飞毛腿”和“蛙-7”地地战术导弹的射程之内,而伊拉克也拥有大量的苏制AMG-1水雷和KRAB反舰锚雷,完全可以实施海上封锁,而萨达姆却偏偏舍易就难,把摧毁哈尔克岛的任务交给空军来完成,这可能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战功显赫的伊拉克第11飞行中队再度披挂上阵,阿德南说,1985年8月15日,他们中队出动9架幻影F1战斗机,以低空突防的方式,避开哈尔克岛上的雷达和防空火力系统,贴着水面低空飞至哈尔克岛上空,30多吨炸药被倾泻在这个30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港内装油的10艘油轮燃起熊熊大火,超级油轮码头和输油设备几乎全部瘫痪,岛上的输油能力下降至不及原来的一半,国外的油船也不敢再冒险去哈尔克岛装油了。不过,由于伊朗人很快在岛上部署了防空导弹,因此伊拉克飞机以后空袭时只能在高空投弹了,哈尔克岛的生产运输能力逐渐得以恢复。

为了对萨达姆进行回击,霍梅尼决心:“以牙还牙、决不示弱”。9月6日,伊朗异乎寻常地出动150架战机(占总兵力的70%)深入伊拉克领土250公里,集中摧毁伊拉克北部基尔库克和摩苏尔油田。伊朗空军将贵重的F-14当成是“袖珍预警机”来使用,因为AWG-9雷达的功能实在是远超出一般战斗机雷达,所以这些F-14就担负起指挥其它远程奔袭的伊朗战机的责任,自己则远远地躲在后头,绝不轻身涉险。伊朗战机投掷的炸弹漫无目标落到平民区、市政大楼、学校、工厂、医院等,特别是油田作业区被硝烟笼罩着,工人们纷纷逃离岗位,曾是中东最大油田的基尔库克和摩苏尔成为一片火海。与此同时,伊朗部署在南部的远程大炮每天也将数吨的炮弹倾泻在伊拉克的边境重镇巴士拉城中,连城内数十万被伊朗当局视为潜在盟友的什叶派穆斯林的死活也顾不上了。

不过,愈演愈烈的袭船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略结果,因为伊拉克空军不愿意也无力集中足够的兵力,它的攻击太分散了,从1984年3月以来,伊拉克平均每月只能击中3.6艘船只,而当时海湾地区每月往来的货船多达3000艘,尽管萨达姆取得了某些政治上的胜利,但这种渐进的、零星的封锁却远不足以实现最后的目标。

袭船战升级到袭击油田似乎并未起到任何效果,战争在僵持中进一步升级。萨达姆又打起袭击伊朗城市的主意,以期消耗对方的战争潜力,在后方的平民中制造恐慌,进而干扰决策者的战争意图,以扼制伊朗组织再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这一惨无人道的“以炸促谈”的非常招式成了萨达姆的杀手锏。可是这种你来我往的轮番轰炸的结果是将伊朗国内的战争热情再度升温,而伊拉克首都却产生了反战情绪,人们怨声载道。1986年3月15日,伊朗总统哈梅内伊在国内的祈祷会上语气强硬地声称“我们有足够的力量和信心对伊拉克的任何一个挑衅行动进行报复”。议长拉夫桑贾尼也宣称,“只要伊拉克今后对我们任何一个城市进行袭击,我们将以轰炸巴格达作为报复”。

由于双方毫无妥协的立场,战争不得不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直到两个国家都精疲力竭,意识到无法取胜为止。

没有胜利者的战争

根据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的资料,伊朗和伊拉克综合国力相差悬殊,战前伊朗人口为3830万,伊拉克为1310万;国民生产总值伊朗为761亿美元,伊拉克为214亿美元;双方的现役部队、预备役人员和准军事部队相差不多,但伊朗动员了大量的革命卫队和所谓的巴西吉(也就是2000万民兵)。霍梅尼把这场战争说成是一场圣战,目标不仅是打垮伊拉克,还要征服以色列,无处不在的伊朗什叶派毛拉们很容易说服国民参军入伍,因此伊朗有能力不顾伤亡发动一系列代价高昂的进攻战役,但大量未经严格训练的士兵降低了军队的素质,同时造成了惨重伤亡。

20世纪60年代晚期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曾经对空中战争的作战方式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两伊战争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说它没有提供什幺值得借鉴的经验。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完整的战略计划和精明的指挥员,再先进的武器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最初,萨达姆试图进行一场小规模的预防性战争,他的战略企图和目标都是相当有限的。伊拉克空军的作战计划完全是1967年以色列人突袭埃及的翻版,想把伊朗空军消灭在地面上,但是战术的失误和飞行员素质的低劣使他们无所作为。伊拉克飞行员对低空突击缺乏信心、经验和良好的技巧,虽然萨达姆聘请了60多名印度教官帮助他们提高低空轰炸的技能,但伊拉克飞行员显然不愿意冒这种风险,以致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高空轰炸上,而这种攻击无论是威力还是精确率都微乎其微。例如在首轮空袭中,伊拉克人过分关注摧毁伊朗机场的跑道就是一例。现代空军经验证明,为阻止对方使用跑道而进行的空中突击多半没有什幺成果,因为它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运用什幺武器进行攻击,二是能否持续进行这种攻击。一般攻击很难让跑道受到无法修复的损坏,除非实施中空和大角度炸弹攻击,但这样做会让飞机处于危险之中,而且如果弹道式炸弹投掷过晚就会造成引信无法起动。后来,伊拉克人把失败归咎于苏联人的武器,说6枚苏制炸弹中只有1枚爆炸,这是毫无道理的。

在战争开始阶段,双方空军的出航率都比较高,饱受维修保养之苦的伊朗空军每天也能出动200架次飞机,伊拉克能出动的飞机比伊朗多得多,而且能得到补充,所以达到每天600架次以上。双方空袭的目标包括机场、军事基地、石油设施和居民定居地等等,旨在给对方的民心士气以致命打击,但由于主要采用高空轰炸和打了就跑的战术,所以造成的实际损失并不大。双方都全力打击石油设施和装备,但无论是伊朗还是伊拉克空军都缺乏精确打击能力,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场综合控制能力。战争开始后,霍梅尼释放了一些被囚禁的飞行员,使伊朗空军在短时间内保持了质量优势,但由于西方制裁和零配件缺乏,这种优势也没有维持多久。

伊拉克空军的作战思想严重脱离实际,似乎是让意识形态和浮夸作风麻醉了自己,误以为它的空军和防空力量十分强大,萨达姆显然忽略了以下事实,伊拉克飞行员只在苏联接受过相当有限的训练,且他们的苏联教官并不认真,常常取消预定的训练计划,伊拉克飞行员除了受过5000米以上高度的单机对抗训练外,可以说没有受过任何实战训练,它和陆军搞的空中近接支援也只是摆形式而已,即使是伊拉克最好的飞行中队也只能保持50%的出勤率,伊拉克空军没有真正的侦察和目标分析能力,而且它忘了一条空中作战的原则,一支空军实战中至多只能达到演习和训练时达到的水平。

伊朗空军比它的对手强不了多少。虽然在技术装备上占有优势,但伊朗人并没有充分加以利用,他们通常只是采用双机或四机的编队进行活动,从未试图采用过密集队形,在至关重要的1981~1982年冬季,伊拉克陆军并不担心遇到空中的威胁,他们只是担心固定的大型目标受到袭击,这可能是伊朗空军节约使用飞机造成的,但战术上这样做是失败的。伊朗空军使用火箭、炸弹等常规进攻兵器的能力比伊拉克人要强得多,再加上美制飞机的航程和载弹量较大,这使得伊朗人能够在攻击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等重要设施时造成比伊拉克人严重得多的破坏。但是他们仍然没有能力精确攻击小型的要害目标,如石化设施的某些敏感设备等等。

从总体上说,空军在两伊战争中没有起到任何决定作用,只不过使双方增加了一种威慑的手段。随着战争的拖延、超级大国的介入和偏袒,伊朗的战争潜力遭到打击,伊拉克终于等到了它所期待已久的良机。1988年6月14日,伊拉克出动3个师的兵力,向驻守苏莱曼利亚省的哈勒卜加镇及其周围战略高地的伊朗军队发动了反攻,行动代号“真主使者穆罕默德”,在这次进攻中,伊拉克人夺回全部失地并攻占了部分伊朗领土,这也是两伊战争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此伊朗和伊拉克都沉默下来,一切军事行动都停止了。两伊似乎都在等待着什幺,终于霍梅尼在1988年7月20日宣布无条件地接受联合国要求两伊实现停火的598号决议,他说:“这是真主的意愿,即使这个意愿是一杯毒酒,我们也要把它喝下去。”持续8年、没有胜利者的两伊战争结束了,双方死亡约60多万人,伤95万人,伤亡总数相当于四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2倍。双方共损失飞机400余架,双方被袭击的船只近500艘,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经济损失的5倍。